一种选矸机构及煤矿智能选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3297发布日期:2019-08-13 19:01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选矸机构及煤矿智能选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涉及煤矸石分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选矸机构及煤矿智能选矸系统。



背景技术:

自我国煤炭开采以来,凡是有煤矸石分拣要求的生产矿井,均采用人工手选的方式选出矸石。一直持续到现在。

人工手选拣矸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通常每班作业需要6~8人,站立在拣矸胶带机两侧,当胶带机上有物料通过时,每个人都需要快速识别出胶带机上的煤块或矸石,并迅速抓起,投放到指定的料斗中。平均每人每班需要投放煤块10~20吨,劳动强度极高,再加上现场环境煤尘弥漫,对操作工人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选矸机构及煤矿智能选矸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矸机构及煤矿智能选矸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选矸机构,包括输送带和处于输送带上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相邻的两个分流通道之间存在间隙,每个所述分流通道上均设有分拣机构i和/或分拣机构ii,分流通道在对应分拣机构i和/或分拣机构ii处设有出料口,输送带的端部设有溜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拣机构i包括驱动电机i和拨杆,拨杆固定在驱动电机i的输出端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拨杆端部与输送带的带面间距不小于15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拨杆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拨杆为直线状或弧线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拣机构ii包括驱动电机ii和用于对出料口进行启闭的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驱动电机ii的输出端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端部与输送带的带面间距不小于15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一个,分流通道的内侧在对应出料口的位置处开设有合料口,合料口的开口方向与输送带的送料方向垂直。

一种煤矿智能选矸系统,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选矸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转动拦截、阻挡拦截的方式来实现分拣,特别是两种方式的组合使用,能实现高速分拣的效果,而且其结构简单,在现有部件上无需进行大范围改动,成本低,拣矸精度、拣矸效率均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选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单分拣机构i)。

图2为一种选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单分拣机构ii)。

图3为一种选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有分拣机构i和分拣机构ii)。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一种选矸机构中分拣机构i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选矸机构中拨杆的结构示意图(直线状、拨杆数量为一个)。

图7为一种选矸机构中拨杆的结构示意图(直线状、拨杆数量为三个)。

图8为一种选矸机构中拨杆的结构示意图(弧线状、拨杆数量为一个)。

图9为一种选矸机构中拨杆的结构示意图(弧线状、拨杆数量为三个)。

图10为一种选矸机构中分拣机构ii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2-分流通道、3-间隙、4-分拣机构i、401-驱动电机i、402-拨杆、5-分拣机构ii、501-驱动电机ii、502-挡板、6-出料口、7-溜槽、8-合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选矸机构,包括输送带1和处于输送带1上的分流通道2,此处分流通道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相邻的两个分流通道2之间存在间隙3,分流通道2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在输送带1上的物料(煤块和矸石)能沿着分流通道2所限定的空间内运动,便于后期的分拣,每个所述分流通道2上均设有分拣机构i4和/或分拣机构ii5,当然,分流通道2在对应分拣机构i4和/或分拣机构ii5处设有出料口6,出料口6处可以设置对应的接料斗,选出的矸石可以通过出料口6进行收集,输送带1的端部设有溜槽7,其结构简单,在现有部件上无需进行大范围改动,成本低。

具体的来说,所述分拣机构i4包括驱动电机i401和拨杆402,拨杆402固定在驱动电机i401的输出端上,其利用拨杆402将分流通道2内的矸石从出料口6拨出,即转动拦截的方式来实现分拣,为了防止拨杆402与输送带1的带面发生干涉,拨杆402端部与输送带1的带面间距不小于15mm。

进一步的来说,拨杆40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拨杆402为直线状或弧线状结构,如附图6~9,主要是依据具体现场,当拨杆402的数量为一个时,其单次转动角度需要为180°,当拨杆402的数量为六个时,其单次转动角度需要为60°,也就是说,拨杆402的数量与输送带1的送料速度有关,送料速度越快,那么拨杆402的数量就需要越多,以满足高速分拣的需求。

此外,分拣机构ii5的结构与分拣机构i4存在类似之处,分拣机构ii5包括驱动电机ii501和用于对出料口6进行启闭的挡板502,所述挡板502固定在驱动电机ii501的输出端上,同理,为了防止挡板502与输送带1的带面发生干涉,挡板502端部与输送带1的带面间距不小于15mm。

进一步的来说,所述挡板502的数量为一个,分流通道2的内侧在对应出料口6的位置处开设有合料口8,合料口8的开口方向与输送带1的送料方向垂直,即合料口8的作用是将煤块导入到相邻的两个分流通道2之间的间隙3内的挡板502处于合料口8和出料口6之间,挡板502相当于起到开关的作用,在正常运行时,煤块经过挡板502的导向作用经合料口8进入到间隙3内,并最终被送入到溜槽7中存放,而当此时经过的是矸石时,挡板502受驱动电机ii501的作用发生转动,失去对出料口6的封闭作用,此时,在输送带1的作用下,该矸石进入到出料口6中被排出,之后挡板502再次复位,即利用阻挡拦截的方式来实现分拣。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煤矿智能选矸系统,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选矸机构,选矸机构与煤矿智能选矸系统本身具有的排序装置、(光电)识别装置等配合使用时,能实现对煤矸石的高效分选。

其在实际应用时,物料经过识别装置的处理后,对块煤与矸石的准确识别,同时系统给选矸机构发出信号,促使选矸机构执行对应动作,即分拣机构i4和分拣机构ii5进行相应的动作,应用此选矸机构及煤矿智能选矸系统后,与人工拣矸相比,拣矸精度提高95%以上,对于年产量100万吨的矿井,每日可多拣煤块20~40吨,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与其他分拣方式比较,优势也很明显:无需做较大的改动,初次安装成本低,不影响生产,运行能耗降低50%以上,无二次扬尘造成的污染。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利用转动拦截、阻挡拦截的方式来实现分拣,特别是两种方式的组合使用,能实现高速分拣的效果,而且其结构简单,在现有部件上无需进行大范围改动,成本低,拣矸精度、拣矸效率均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