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籽壳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4721发布日期:2020-01-03 10:5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籽壳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果壳分离的籽壳分离机。



背景技术:

油茶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其中茶籽含有丰富的油脂,是加工茶油的原料。油茶果由油茶果壳和茶籽组成,进行油料加工前一项重要工序是进行油茶果脱壳与茶籽清选作业。随着我国油茶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油茶果机械化预处理机械装备需求迫切。鲜果刚采摘下来含水率较高,如不及时分离易霉变,影响油茶籽后续的干燥、储存和加工,需在油茶果采摘后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后,壳、籽混合物清选是机械设备的技术难点。目前,油茶果壳、籽清选的方法主要采用筛选、比重、色选等方式,分选效果还没有达到用户的要求,油茶籽中含壳率高或壳中含有油茶籽。

目前市面上的油茶鲜果分离清选机是先将大小不一的油茶鲜果全部混在一起直接进行分离,或通过其它设备先进行筛选然后在分批进行分离,再通过振动和筛选等的方式来实现油茶果壳和油茶籽的清选,由于油茶果的体积大小不一直接对油茶果分离容易造成体积较大的油茶果中的籽卡入到分离机的出料孔板中被分离杆打碎,致使油茶籽损耗高,分离后果壳和籽的比重相近,通过振动和筛选的方式壳籽的脱净率低,清选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籽壳分离机,旨在解决现有的分离清选设备存在的分离效率低和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籽壳分离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装置、与进料装置连接的转动装置以及为转动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固定于机架上的出壳筛筒以及在出壳筛筒内旋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出壳筛筒的表面为螺旋状布置的光滑条缝,并设有进料口与进料装置连接;

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转动轴上的辊筒以及布置在辊筒表面的毛刷条。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相比水平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通过空心轴固定在转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出料调节机构,所述进料斗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进料斗内的插板以及与插板配合的调节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对应的出料通道和排渣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与机架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籽壳分离机在辊筒以及毛刷条的作用下可以连续不间断地作业,大大提高了效率;采用辊筒、毛刷条以及光面条缝的分离方式,分离效果好,同时避免了分离过程中发生破籽的情况;通过光面条缝的条缝实时将籽壳排出,分离效果好。

本实施例籽壳分离机设备原理简单,工作效率高,分离率达到100%,且分离过程中不损伤籽仁,籽、壳分离率达到99.9%以上,快速干净,适合干茶籽和坚果类种子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籽壳分离机结构示意图。

图2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转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4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装置、2—转动装置、3—驱动装置、4—机架、5—机脚、6—排渣通道,7—出料通道,8—空心轴、11—进料斗、12—插板、13—调节丝杆,14—固定板,15—进料口、16—出料口、21—出壳筛筒,22—转动轴、211—光滑条缝、212—出壳筛筒进料口、23—辊筒、231—毛刷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籽壳分离机,包括机架4,机架4上设有进料装置1、与进料装置1连接的转动装置2以及为转动装置2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3;

转动装置2包括固定在机架4上的出壳筛筒21以及在出壳筛筒21内旋转的转动轴22,转动轴22由驱动装置3驱动,出壳筛筒21的表面为螺旋状布置的光滑条缝211,并设有进料口与进料装置1连接;

转动轴22上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转动轴22上的辊筒23以及布置在辊筒23表面的毛刷条231。

如图2所示,出壳筛筒21可以是分段独立并相互连接,也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密封圆筒和光滑条缝圆筒组合,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出壳筛筒21为对半分并通过螺栓锁紧。

其中,光滑条缝211的布置类似顺时针或逆时针弹簧圈形式布置在出壳筛筒21外围,光滑条缝211的筋粗1~10mm,间隙1~10mm,条缝表面光滑起到出壳顺畅的作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毛刷条231为不锈钢或碳钢材质,刷丝为曲丝或直丝或扭丝,刷丝直径为0.1~1毫米之间,毛刷条231端头与光滑条缝211之间的间隙为5~15mm,毛刷条231形状可以是圆筒状或片状组合。

本实施例为了毛刷条231及辊筒23拆卸方便,将毛刷条231以及辊筒23通过空心轴8固定在转动轴22上,具体毛刷条231装在辊筒23上,辊筒23套在空心轴8上,空心轴8再套在转动轴22上,并通过螺丝拧紧,法兰轴承则套在转动轴22的尾部,在拆卸的时候,不需要拆卸转动轴22,只需要拆开法兰轴承,松开空心轴螺丝,即可抽出空心轴8更换毛刷条,使得清洗、维护更加方便。

同样,进料装置1可拆卸地固定在机架4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法兰片与机架4锁在一起,达到拆卸方便的目的。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料装置1包括进料斗11和出料调节机构,进料斗11分别设有进料口15和出料口16,所述出料调节机构分别设有插板12、调节丝杆13、调节丝杆13上的固定板14,插板12设置在进料斗11内,具体操作是通过转动调节丝杆13,拉动插板12,从而使得油茶籽均匀地进入转动装置2内。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可以是电驱、液驱或手轮驱动,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其中,本实施例中各部件在机架4上的安装布置如下:

机架4通过机脚5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并且设有出料通道7和排渣通道6,转动装置2则相比水平面倾斜固定在机架4上,具体转动装置2的出壳筛筒21、光面条缝211、转动轴22、空心轴8、辊筒23、毛刷条231均相比水平面倾斜设置,倾斜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进料装置1固定在机架4上并且出料口16与出壳筛筒21连接,具体与在出壳筛筒21上开设的出壳筛筒进料口212连接,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转动轴22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4上。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开启驱动装置3,油茶籽通过进料装置1进入到转动装置2内,在转动轴22的旋转下,带动辊筒23以及毛刷条231的快速转动,毛刷条231对油茶籽进行清理,籽壳从光面条缝211的条缝间排出,进入排渣通道6,而干净油茶籽则进入出料通道7,完成籽和壳分离。

本实施例籽壳分离机在辊筒23以及毛刷条231的作用下可以连续不间断地作业,大大提高了效率;采用辊筒23、毛刷条231以及光面条缝211的分离方式,分离效果好,同时避免了分离过程中发生破籽的情况;通过光面条缝211的条缝实时将籽壳排出,分离效果好。

本实施例籽壳分离机设备原理简单,工作效率高,分离率达到100%,且分离过程中不损伤籽仁,籽、壳分离率达到99.9%以上,快速干净,适合干茶籽和坚果类种子分离。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