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气流均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5726发布日期:2019-12-17 22:06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气流均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式电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气流均布装置。



背景技术:

湿式电除尘器是一种用来处理含微量粉尘和微颗粒的新除尘设备,主要用来除去含湿气体中的尘、酸雾、水滴、气溶胶、臭味、pm2.5等有害物质,是治理大气粉尘污染的理想设备。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127350.9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包括除尘器本体,除尘器本体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凝并装置和收尘装置,电凝并装置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烟气支管和用于将两个烟气支管产生的带正、负离子的粉尘进行混合凝并的电凝并混合区,收尘装置包括预荷电负离子喷射装置和粉尘收集装置,正、负离子发生装置及预荷电负离子喷射装置均设置有可将喷射火花抑制在喷射装置内的抑燃风管,除尘器本体的气流入口处设置有气流均布板10,将气流调整均匀进入预荷电区域。

和传统的湿式电除尘器一样,是通过单一的气流分布板对气流进行分散,气流仅通过自行溢散到气流分布板迎风面,再从气流分布板板体上均匀开设的气孔中分散,分散较为缓慢。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气流均布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气流均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湿式电除尘器仅通过单一的气流分布板对气流进行分散,气流仅通过自行溢散到气流分布板迎风面,再从气流分布板板体上均匀开设的气孔中分散,分散较为缓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气流均布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圆环型空腔结构,所述壳体左右两端开口处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壳体左右两端端壁均匀设置有挡片,所述壳体左侧的安装槽槽腔内嵌有滤罩,所述壳体右侧的安装槽槽腔内嵌有气流分布板,所述壳体内腔安装有负压风机和散风架,且负压风机位于滤罩和散风架之间,所述散风架右侧均匀连接有飘带。

优选的,所述壳体左右两端端壁均匀开设有螺纹口,所述挡片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挡片安装孔孔腔插接有紧固螺钉,且紧固螺钉穿过安装孔孔腔与螺纹口螺接,所述挡片另一端位于安装槽的槽口处。

优选的,所述滤罩包括挡环,且挡环为圆环结构,所述挡环环腔内嵌有滤尘网,所述挡环嵌入在安装槽槽腔中,且挡环外环壁与安装槽槽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气流分布板板体上均匀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为圆台型孔腔结构,所述气孔母线与气孔垂线夹角在15度~20度之间,所述气孔的窄口位于气流分布板的迎风面,所述气孔的宽口位于气流分布板的背风面。

优选的,所述散风架包括中心块、直杆、环形杆和接头,所述中心块为圆形块,所述直杆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中心块的弧面壁上,所述环形杆呈递增状沿中心块走向均匀分布,且环形杆和中心块同心,所述接头均匀焊接在环形杆的背风面,所述接头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飘带一端系在接头的通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负压风机和飘带的配合,能够使气流均匀的溢散到气流分布板的迎风面,并推动气流快速由气孔进行分散,相对于传统的直筒孔腔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气孔的圆台型孔腔结构,有利于将气流快速地均匀分散出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孔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风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a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外壳,110-壳体,120-安装槽,130-挡片,200-滤罩,210-挡环,220-滤尘网,300-气流分布板,310-气孔,400-负压风机,500-散风架,510-中心块,520-直杆,530-环型杆,540-接头,600-飘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气流均布装置,包括外壳100,外壳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为圆环型空腔结构,壳体110左右两端开口处均开设有安装槽120,壳体110左右两端端壁均匀设置有挡片130,壳体110左侧的安装槽120槽腔内嵌有滤罩200,壳体110右侧的安装槽120槽腔内嵌有气流分布板300,壳体110内腔安装有负压风机400和散风架500,负压风机400位于滤罩200和散风架500之间,散风架500右侧均匀连接有飘带600。

进一步地,壳体110左右两端端壁均匀开设有螺纹口,挡片130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挡片130安装孔孔腔插接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穿过安装孔孔腔与螺纹口螺接,挡片130另一端位于安装槽120的槽口处,方便对滤罩200和气流分布板300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滤罩200包括挡环210,挡环210为圆环结构,挡环210环腔内嵌有滤尘网220,挡环210嵌入在安装槽120槽腔中,挡环210外环壁与安装槽120槽壁接触,方便滤罩200的嵌入。

进一步地,气流分布板300板体上均匀开设有气孔310,气孔310为圆台型孔腔结构,气孔310母线与气孔310垂线夹角在15度~20度之间,气孔310的窄口位于气流分布板300的迎风面,气孔310的宽口位于气流分布板300的背风面,有利于加快气流的分散。

进一步地,散风架500包括中心块510、直杆520、环形杆530和接头540,中心块510为圆形块,直杆520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中心块510的弧面壁上,环形杆530呈递增状沿中心块510走向均匀分布,环形杆530和中心块510同心,接头540均匀焊接在环形杆530的背风面,接头540上开设有通孔,飘带600一端系在接头540的通孔上,有助于气流流动溢散。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中,负压风机400为市场上常用电气设备,本实用新型仅对其进行使用,不对其结构及其原理进行改进,因此,本说明不再对其结构及原理进行赘述。本实用新型中,滤罩200嵌入在靠近负压风机400的安装槽120槽腔中,气流分布板300嵌入在靠近飘带600的安装槽120槽腔中。挡片130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壳体110上,能够起到对滤罩200和气流分布板300进行阻挡的作用,将滤罩200和气流分布板300限位固定在安装槽120的槽腔中,气流在负压风机400的作用下,经过滤尘网220排向气流分布板300,流动过程中吹动飘带600摆动,能够使壳体110内腔空气均匀的在壳体110内腔溢散,再由气孔310的窄口进入气孔310,并由气孔310的宽口分散出去。其中,滤尘网220能够先对气流中的尘埃进行预过滤,气孔310窄口位于气流分布板300的迎风面,使得气流会短暂滞留壳体110内腔,进而使得壳体110内腔气压高于气流分布板300外侧气压,再配合负压风机400的吹动,能够加快壳体110内腔的气流通过气孔310排向气流分布板300外侧。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应用,能够使气流均匀的溢散到气流分布板300的迎风面,并推动气流快速由气孔310进行分散,相对于传统的直筒孔腔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气孔310的圆台型孔腔结构,有利于将气流快速地均匀分散出去。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