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4396发布日期:2019-12-27 15:4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加工中颗粒物筛分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滚筒筛分机。



背景技术:

滚筒筛分机是一种常用的石料筛分设备,通常安装于粉碎机的下方,用于承接自粉碎机内流下的颗粒状物料,并对颗粒状物料进行筛分。使用时将石料自倾斜设置于机架上的滚筒的上端倒入,并由电机带动滚筒转动,滚筒转动的过程中,石料于滚筒内翻滚。其中,颗粒较小的石料会透过滚筒侧壁,自设置于滚筒下方的细料下料管内排出,大颗粒的石料将沿滚筒内壁滑至底端排出,从而完成对石料的筛分。

但是,现有的滚筒筛分机结构较为简单,其滚筒的中轴处固定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顶端连接电机,底端连接设置于机架上的转盘,转盘并没有设置固定装置,只是单纯的放置于机架上,配合电机完成滚筒的转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错位,使滚筒不能正常转动,影响滚筒筛分机的正常使用;并且,滚筒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粗料的出料口设置于滚筒的下端面,转盘的设置减小了粗料下料口的有效排料空间,影响下料效率;同时,现有的滚筒筛分机的细料下料管结构也较为简单,下料速度较慢,在滚筒筛分机的持续使用过程中,持续流动的石料极易于粗料下料口和细料下料管内发生堵塞,影响滚筒筛分机的正常使用和下料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堵塞且下料效率高的滚筒筛分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滚筒筛分机,包括滚筒、电机和机架,所述滚筒为侧壁为网状且两端开口的筒体,并倾斜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电机设置于机架上滚筒的一端并驱动所述滚筒转动,所述滚筒另一端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凸轨,所述机架上于凸轨外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滚筒的转动组件;所述机架上于所述滚筒的下方设置有中部开口的集料板,所述集料板的底端可拆卸的安装有振动下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的滚筒的底端由转动组件支撑,当电机驱动滚筒转动时,转动组件支撑并配合电机来实现滚筒的转动,稳定性高;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粗料下料口为滚筒的整个下端面,有效排料面积大,不易堵塞;转动组件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在持续运作时,能够保证滚筒的正常转动和粗料的顺利排出。集料板用于收集滚筒内筛出的细料,其底端可拆卸的安装有振动下料管,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颗粒小的细料透过滚筒侧壁汇集于集料板上,并沿集料板自振动下料管排出,在这个过程中,振动下料管的持续振动,能够给予管内的细料动能,促进其向下排出,有效防止细料于集料板和细料下料管中发生碓堵,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效率。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通过对滚筒的转动方式、粗料下料管的有效排料面积和细料下料管的振动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使其下料更加顺利不易碓堵,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包括立柱、横梁和顶板,所述横梁焊接于所述立柱之间,所述顶板倾斜设置,且底端由立柱支撑,靠近所述滚筒低端的两个立柱穿过所述顶板,且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筒倾斜的设置于机架上,且一端连接设置于机架上的电机,一端的底部连接转动组件,转动组件连接于穿过顶板的立柱上,使得滚筒外壁与顶板之间留有盛放细料的区域,使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大量的物料筛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倾斜焊接于立柱上方的固定板和设置于固定板的上表面的两侧的三角连接板,两个所述三角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从动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动轮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凸轨可匹配的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筒底端的凸轨可以匹配卡在从动轮的凹槽内,当电机驱动滚筒转动时,从动轮支撑凸轨从而支撑滚筒,并配合电机来实现滚筒的转动,且不遮挡滚筒的下端面,从而保障了粗料的顺利排出,这一设计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又提高了下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板为向下凹陷的曲面板,且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中部,其四条边与所述顶板固定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料板的形状为开口向上即向下凹陷的曲面板,当小颗粒的细料自滚筒内甩至集料板上时,其曲面的设计能够使细料在重力以及自身动能的作用下向集料板的中心处汇集,从而使得细料的排出过程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板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细料下料管,所述细料下料管的底端周向设置有凸楞,所述振动下料管的顶端与所述细料下料管套接并通过卡箍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料板与振动下料管之间通过凸楞和卡箍可拆卸连接,卡箍的紧固力大,且安装拆卸方便。在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的使用过程中,振动下料管会受到颗粒状物料的撞击和磨损,易发生损坏,其可拆卸的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使其损坏后可以通过拆卸卡箍直接进行更换,且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下料管的顶端设置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与所述细料下料管套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下料管通过橡胶管与细料下料管连接,橡胶管具有弹性,能够协助振动下料管实现振动,同时其位于细料下料管的底端能够有效防止细料于细料下料管内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管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个折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管内设置的折纹一方面可以增大橡胶的活动灵活度,使其在振动下料管的带动下,发生振动,从而使细料的下料过程更加顺畅不易堵塞;另一方面,橡胶管内流动的细料会在其内部的折纹处发生堆积,形成减弱连续流动的细料对橡胶管内壁造成磨损的缓冲层,延长了振动下料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下料管的底端沿所述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块固定板,且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滚筒长度方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焊接于机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于振动下料管的底端支撑振动下料管,固定板和支撑杆的设计提高了振动下料管的结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的滚筒由转动组件和电机支撑,电机驱动滚筒转动时,转动组件支撑并配合电机来实现滚筒的转动,稳定性高,且不遮挡粗料的下料口,有效排料面积大,不易堵塞;

2.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的集料板的下端设置有振动下料管,能够有效的防止细料于集料板和下料管内堵塞,保证了筛分和下料过程的顺利进行,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堵塞,下料效率提高;

3.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通过对滚筒的转动方式、粗料下料管的有效排料面积和细料下料管的设定状态的改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使其下料更加顺利不易堵塞,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振动下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11、横梁;12、立柱;13、固定板;14、三角连接板;15、从动轮;16、顶板;2、滚筒;21、转动轴;22、叶片;23、进料口;24、粗料下料口;25、凸轨;3、电机;4、集料板;41、细料下料管;411、凸楞;412、卡箍;5、振动下料管;51、横板;52、支撑杆;53、振动电机;54、橡胶管;6、挡板;71、第一支撑筋;72、第二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滚筒筛分机,包括滚筒2、转动轴21、机架1、电机3、集料板4和振动下料管5,滚筒2倾斜的设置于机架1上,转动轴21设置于滚筒2的轴线处,且与滚筒2固定连接,电机3设置于机架1的顶端即图1中的左端,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转动轴21从而驱动滚筒2于机架1上转动。集料板4设置于滚筒2的底端,用于收集滚筒2筛分出的小颗粒细料,振动下料管5设置于集料板4的底端,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滚筒2为侧壁为网状且两端开口的筒体,为了避免附图中出现阴影或黑块,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的滚筒2网孔画的稍大,但不应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滚筒2的顶端为进料口23,下端为粗料下料口24,在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的使用过程中,颗粒状物料自进料口23投放入滚筒2内,并在其自身动能以及重力的作用下沿滚筒2的内壁向下滚动,同时电机3驱动滚筒2以转动轴21为轴转动,颗粒状物料随滚筒2的转动翻滚,在翻滚过程中,细料透过滚筒2侧壁并散落于集料板4上,并自设置于集料板4底端的振动下料管5排出,大颗粒的粗料沿滚筒2内壁向下滚动,并自粗料下料口24排出。

参照图1和图2,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的筛分效率,转动轴21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转动轴21的拦截件,每组拦截件均包括沿转动轴21径向发散设置的多个叶片22,叶片22一端固定在转动轴21上、另一端固定在滚筒2内壁上,各个叶片22之间设置有通导粗料的缝隙。颗粒状物料自滚筒2的顶端进入后,沿滚筒2的内壁向下流动,同一平面上的多个叶片22组成具有缓冲作用的拦截网,防止因物料的流动速度过快而筛分不彻底的情况发生;同时,物料与各个叶片22的撞击,使得滚筒2内的物料翻滚的更加彻底,保证了筛分效率。

参照图1和图3,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方便粗料的顺利排出,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效率,机架1包括顶板16、多个横梁11和多个立柱12,横梁11焊接于各个立柱12之间,顶板16由立柱12支撑且倾斜设置,靠近粗料下料口24的两个立柱12顶端均穿过顶板16,且均固定焊接有用于实现和维持滚筒2转动的转动组件;两个转动组件对称设置于滚筒2的两侧,并且均包括倾斜的焊接于立柱12顶面的固定板13、焊接于固定板13上的两个三角连接板14和设置于两个三角连接板14之间的从动轮15,从动轮15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滚筒2设置于顶板16的上方,且顶端即进料口23通过转动轴21连接电机3,底端即粗料下料口24处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与凹槽尺寸适配的凸轨25。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机3驱动滚筒2转动,凸轨25嵌于从动轮15的凹槽处,并通过从动轮15和凸轨25来实现和维持转动,完成对物料的筛分。转动组件在实现滚筒2转动的同时,未遮挡粗料下料口24保证了粗料下料口24的有效下料面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效率,且滚筒2的转动过程中凸轨25的两侧均设置于从动轮15的凹槽处,不易自从动轮15内转出,结构稳定性提高。

参照图4和图5,为了防止细料下料过程中发生碓堵,同时使细料排出更加彻底,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效率,集料板4为中部开口且沿滚筒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向下凹陷的曲面板,且设置于顶板16内,整体呈长方形,四条边均与顶板16焊接。集料板4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细料下料管41,细料下料管41的底端与振动下料管5可拆卸连接。振动下料管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细料下料管41尺寸适配的橡胶管54。如图6所示,细料下料管41的底端周向设置有一层凸楞411,在振动下料管5安装时,将橡胶管54的顶端与细料下料管41套接,并由与凸楞411尺寸适配的卡箍412将橡胶管54和细料下料管41固定住。

为了使振动下料管5更加灵活,下料效率更高,同时提高橡胶管54的耐磨性,橡胶管54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折纹,折纹的设置增大了橡胶管54的灵活度,使得振动下料管5的振动更加灵活;同时,在细料的下料过程中,靠近橡胶管54内壁的细料会于折纹处产生少量堆积,形成缓冲层,减弱后续流动的细料的冲击对橡胶管54造成的影响。

参照图1和图5,振动下料管5的管壁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53,振动电机53带动振动下料管5振动。振动下料管5的底端沿滚筒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块横板51,横板51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垂直于滚筒2长度方向的支撑杆52,支撑杆52的两端焊接于机架1上,支撑杆52用于支撑振动下料管5,并提高振动下料管5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1,为了防止自滚筒2内分离出的细料四处散落,集料板4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集尘装置,集尘装置包括防止细料四处散落的挡板6和提高挡板6结构稳定性的支撑结构,两个挡板6的顶端向靠近滚筒2的方向弯折、底端固定连接在集料板4上,并且挡板6的底端位于集料板4上细料下料管41的外侧,可以使从挡板6上滑落的细料顺利落入细料下料管41内。支撑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筋71和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筋72,第二支撑筋72的顶端焊接于挡板6的远离滚筒2的一侧,底端与第一支撑筋71焊接,第一支撑筋71未焊接第二支撑筋72的一端焊接于机架1上。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的使用过程中,细料自滚筒2内甩出后,由挡板6拦截,然后沿挡板6的表面下滑至集料板4内,并自振动下料管5排出,不易散落于四周,下料更加彻底。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筛分机使用时,颗粒状物料自滚筒2顶端的进料口23进入滚筒2内,并在自身动能以及重力的作用下沿滚筒2的内壁向下滚动,电机3驱动滚筒2在从动轮15的支撑作用下以转动轴21为轴转动,同时颗粒状物料随滚筒2的转动而翻滚,在翻滚的过程中,细料透过滚筒2的侧壁,一部分流至集料板4上,一部分甩出至挡板6上,并沿挡板6向下滑落至集料板4内,并从集料板4的底部连接的橡胶管54滑落至持续振动的振动下料管5内,促进细料的顺利排出,未透过滚筒2侧壁的粗料沿滚筒2内壁向下滚动并自粗料下料口24排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