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钼酸生产用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7528发布日期:2020-06-12 15:2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磷钼酸生产用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钼酸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钼酸生产用离心机。



背景技术:

磷钼酸属于一种络合物,有腐蚀性和酸的通性,与一氧化碳以及氯化钯混合后变蓝,可以以此来检验一氧化碳。磷钼酸的生产过程为:将三氧化钼加入到反应器中,并按(质量比)三氧化钼:水=1:10的比例加入搅拌均匀,再加入85%磷酸(三氧化钼:磷酸摩尔比为12:1),煮沸3小时,按下式反应:

24moo3+2h3po4+3h2o=△=2(h3po4·12moo3)

反应前溶液为乳白色,前期为金黄色,后期为绿色,反应进行中应保持反应液平稳沸腾,并加水保持液面高度,反应后期ph值应控制在1.0左右,再经真空抽滤除去滤渣,滤液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使溶液由绿色转变成黄色,然后蒸发浓缩至溶液温度为105℃时,将溶液缓慢冷却结晶,最后离心分离制得磷钼酸晶体。

如图8所述,离心机一般包括机壳(机壳由顶盖4、侧壁5和底板6组成)、转鼓1、驱动电机13,转鼓1(转鼓1上设有过滤孔)同轴设置于机壳内,机壳底部设有排液口12和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通过传动机构与传动轴14的一端传动连接,传动轴14的另一端与转鼓1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3带动传动轴14转动,进而带动转鼓1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完成液相与固相的分离。由于转鼓仅仅在底部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其顶部缺乏支撑,在高速转动时容易产生震动,不仅影响了固液分离,还对离心机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同时,现有离心机的转鼓固定设置于机壳内,需要在离心作业完成后,人工取出固相物料,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离心作业,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钼酸生产用离心机,以解决现有离心机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磷钼酸生产用离心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转鼓,所述转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下转盘、顶端可拆卸连接有上转盘,所述下转盘与机壳底部可相对转动,所述上转盘与机壳顶部可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下转盘与转鼓底端卡接,所述上转盘与转鼓顶端卡接。

优选的,所述下转盘的上表面设有十字型的第一卡槽,所述转鼓的底端设有与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块;所述上转盘的下表面设有十字型的第二卡块,所述转鼓的顶端设有与第二卡块相配合的第二卡槽。

优选的,在所述机壳内设有与转鼓相配合的反吹管。

优选的,所述机壳由顶盖、侧壁和底板组成,所述上转盘通过中空轴、轴承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中空轴内设有进料通道;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液口,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的底端传动连接,传动轴的顶端贯穿底板后与下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两侧设有水平液压缸,所述水平液压缸的缸体部与机壳固定连接、活塞端部与升降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顶盖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机壳内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有上转盘和下转盘,且上转盘和下转盘分别与转鼓的上下两端卡接,通过上转盘和下转盘为转鼓的两端提供支撑,从而阻止转鼓的震动。

2、本实用新型在转鼓一侧设有反吹管,通过反吹管对转鼓的反吹作用,降低了转鼓上过滤孔堵塞的几率,同时也便于转鼓的清洁。

3、本实用新型中上转盘通过中空轴与顶盖转动连接,中空轴内设有进料通道,便于对转鼓内添加结晶液。

4、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平液压缸和升降液压缸可实现顶盖的自动化升降,便于转鼓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3为上转盘的仰视图;

图4为下转盘的俯视图;

图5为转鼓的仰视图;

图6为转鼓的俯视图;

图7为转鼓与上转盘、下转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1为转鼓,2为上转盘,3为下转盘,4为顶盖,5为侧壁,6为底板,7为反吹管,8为中空轴,9为轴承,10为进料通道,11为进料斗,12为排液口,13为驱动电机,14为传动轴,15为水平液压缸,16为升降液压缸,17为第一卡槽,18为第一卡块,19为第二卡块,20为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磷钼酸生产用离心机,包括机壳、转鼓1、上转盘2和下转盘3,该机壳由顶盖4、侧壁5和底板6组成,转鼓1同轴设置于机壳内;转鼓1的底端与下转盘3可拆卸连接,转鼓1的顶端与上转盘2可拆卸连接,下转盘3与底板6可相对转动,上转盘2与顶盖4可相对转动,在机壳内设有与转鼓1相配合的反吹管7,反吹管7朝向转鼓1的一侧线性分布有若干反吹口,且反吹管7的一端贯穿侧壁5后与供风设备相连。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上转盘2与中空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中空轴8的另一端通过轴承9与顶盖4转动连接,中空轴8内设有进料通道10,进料通道10与转鼓1内腔连通,且中空轴8的顶端设有进料斗11,该进料斗上盖合有仓盖;底板6上设有排液口12,且底板6下表面上设有驱动电机13,该驱动电机13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14的底端传动连接,传动轴14的顶端贯穿底板6后与下转盘3固定连接。机壳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液压缸15,水平液压缸15的缸体部与机壳固定连接、活塞端部与升降液压缸16的一端固定连接,升降液压缸16的另一端与顶盖4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下转盘3与转鼓1底端卡接,上转盘2与转鼓1顶端卡接。具体连接方式为:下转盘3的上表面设有十字型的第一卡槽17,转鼓1的底端设有与第一卡槽17相配合的第一卡块18;上转盘2的下表面设有十字型的第二卡块19,转鼓1的顶端设有与第二卡块19相配合的第二卡槽20。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下转盘3与转鼓1底端螺钉连接,上转盘2与转鼓1顶端扣合。

上述离心机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

进行结晶液离心作业时,将结晶液注入进料斗11内,结晶液通过中空轴8内的进料通道10进入转鼓1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3,通过传动轴14带动下转盘3转动,由于转鼓1的两端分别与上转盘2、下转盘3卡接,所以转鼓1在下转盘3的带动下平稳的进行旋转离心作业,滤液穿过转鼓1上的过滤孔进入机壳内腔中,并由排液口12排出,离心作业结束后,先对反吹管7供气使反吹管7对缓慢转动的转鼓1进行反吹作业,然后使升降液压缸16伸长以带动顶盖4升高,在顶盖4的带动下上转盘2与转鼓1分离,然后水平液压缸15伸长使顶盖4从转鼓1正上方移开,吊出转鼓1并更换新转鼓1,并反向操作使新转鼓1的两端与上转盘2、下转盘3卡接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