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8949发布日期:2020-06-12 13:3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团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湿返球工艺流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球团生产工艺是一种提炼球团矿的工艺,湿返球是球团生产工艺流程中造球布料工序之后的形成的,它通常会被重新利用造球,对造球影响重大。目前较为先进的球团工艺流程中,铁精矿一次配料后先使用间隙为20~25mm的辊筛进行杂物筛分,筛除大块杂物后经辊磨,在二次配料配加膨润土混合,然后送造球制成生球,分别使用间隙为16mm大球辊筛、9mm的小球辊筛进行大、小球筛分,筛除大于16mm以及小于9mm湿返球,最后粒径在10~16mm的合格生球送干燥、预热、焙烧、均热、冷却得到成品球团矿。

在现行工艺中,一是因为一次配料量大、铁精矿粒度细、水分大,粘度高,所以配料杂物筛分筛辊间隙一般不能小于20mm,否则极易堵塞,造成配料中断,因此16~20mm的大块会进入造球工序,又无法由焙烧工序排出;二是在配料杂物筛分的后续工序中,由于卫生清理、设备零件脱落也会产生部份大于16mm大块杂物;这些大于16mm大块杂物进入“造球—筛分布料—湿返球”工序后无法排出,不断恶性循环富集导致造球效果恶化、成球率低、湿返球率高,容易发生辊筛频繁堵转、卡死、电机跳闸、烧坏等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主要通过人工定时分拣,效率低、效果差、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解决现有人工分拣球团大块杂物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包括接料漏斗和返料辊筛,所述接料漏斗设置于大球辊筛和湿返球汇流皮带之间,所述大球辊筛的落料端在所述接料漏斗的接料范围内,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在所述接料漏斗下方;在所述接料料斗和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之间安装所述返料辊筛,所述返料辊筛沿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的行进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返料辊筛较低的一端超出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的接料范围。

上述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接料漏斗为翻板三通漏斗,所述翻板三通漏斗底端的两个出口分别为直接落料到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的旁路出口和直接落料到所述返料辊筛上端部的筛分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三通漏斗的翻板由液压机构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返料辊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度。

进一步的,所述返料辊筛的筛辊间隙为16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大球辊筛和湿返球汇流皮带之间设置接料漏斗和返料辊筛,可以对大球筛分后的大于16mm的湿返球进行筛分,除杂物效率高、效果好,降低了劳动强度,能很好地改善造球效果,提高成球率、降低湿返球率,避免了大块杂物在球团“造球—筛分布料—湿返球”工序中恶性循环富集。

2、采用翻板三通漏斗,以形成湿返球筛分旁路,杂物筛分装置可不必24小时连续运转,具有节能、便于维护的优点,且双通道便于应急使用,应用灵活。

3、返料辊筛与水平面的夹角设为10~15度,既能保证湿返球能得到有效筛分,又可使筛出的杂物快速排落。

4、安装简便、占地小、应用成本低,工作量小,大球筛分后的物料进行湿返球杂物筛分,一般为8小时一次,每次1小时左右即可满足生产需求,可以完全取消人工杂物分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所示的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是用于对湿返球进行杂物筛分,该杂物筛分工序在球团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大球筛分布料工序之后,湿返球再利用造球之前,它主要包括接料漏斗和返料辊筛8;其中,接料漏斗为翻板三通漏斗7,本实施例的翻板三通漏斗7采用液压机构驱动斗体内的翻板7-1,使斗体底端的两个出口能更方便地分别封堵或打开。翻板三通漏斗7和返料辊筛8安装于大球辊筛3和湿返球汇流皮带9之间,大球辊筛3的落料端在翻板三通漏斗7的接料范围内,湿返球汇流皮带9位于翻板三通漏斗7下方,返料辊筛8安装在翻板三通漏斗7和湿返球汇流皮带9之间。返料辊筛8沿湿返球汇流皮带9的行进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本实施例返料辊筛8由25根φ132x1120mm的不锈钢筛辊组成,筛辊间隙为16mm,返料辊筛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度,其它实施例中的返料辊筛8的安装角度可以在10~15度范围内进行选取调整;翻板三通漏斗7的顶端到返料辊筛8的底端高差共4m,返料辊筛8较低的一端超出湿返球汇流皮带9的接料范围,能使大块杂物顺利排出落地。翻板三通漏斗7底端的两个出口为筛分出口7-2和旁路出口7-3,旁路出口7-3直接落料到湿返球汇流皮带9上,筛分出口7-2直接落料到返料辊筛8上端部。

本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在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应用,在造球机1制出的生球经梭式布料器2后,被大球辊筛3筛分,直径在16mm以下的生球筛下大球集料皮带4,送至小球辊筛5再次筛分,合格的生球进入链篦机6进行后续处理,筛下的小球落下湿返球汇流皮带9;需要筛分湿返球时,驱动翻板三通漏斗7的翻板7-1堵住旁路出口7-3,使筛分出口7-2打开,被大球辊筛3筛除的大于16mm的湿返球落入翻板三通漏斗7的斗体内,并从筛分出口7-3落下至返料辊筛8,被筛下的16mm以下的湿返料落下湿返球汇流皮带9,并与小球辊筛5筛下的小球一起送至混合料的输送带10,返回造球机1进行造球;同时,被返料辊筛8筛除的大块杂物从返料辊筛8滑下落地。如不需要筛分湿返球,反向驱动翻板三通漏斗7的翻板7-1堵住筛分出口7-2,使旁路出口7-3打开,被大球辊筛3筛除的大于16mm的湿返球落入翻板三通漏斗7的斗体后,直接从旁路出口7-3落下湿返球汇流皮带9上。

在球团生产工艺中,造成大块杂物在“造球—筛分布料—湿返球”工序中恶性循环富集的,主要是大球筛分后的大块杂物,因此只需对大球筛分后的物料进行湿返球杂物筛分,筛分总量远小于配料杂物筛分总量,在120万吨产能时一般<15t/h,而处理量<50t/h时,使用25~30根筛辊组成的辊筛即可完全满足要求。而大块杂物在“造球—筛分布料—湿返球”工序中恶性循环富集时,影响巨大,但实际筛分时,一般只需1小时左右,一次循环即可完全筛除,每8小时筛分一次即可很好的满足生产需求;为了减少工作量、节能、便于维护等目的,湿返球杂物筛分设计有旁路,使用液压翻板控制,每日定时筛分,一般为8小时一次,每次1小时左右。

本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同时完全清除了造球内部不断循环富集的大块杂物,保护了设备、提高了造球效果,完全消除了定期清块所需的停机时间,且降低膨润土用量后成品球团tfe可能提高0.1~0.3%,可以为高炉的低耗冶炼创造更发的条件,间接效益巨大,年可创造效益252万元。



技术特征:

1.一种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料漏斗和返料辊筛,所述接料漏斗设置于大球辊筛和湿返球汇流皮带之间,所述大球辊筛的落料端在所述接料漏斗的接料范围内,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在所述接料漏斗下方;在所述接料料斗和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之间安装所述返料辊筛,所述返料辊筛沿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的行进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返料辊筛较低的一端超出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的接料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漏斗为翻板三通漏斗,所述翻板三通漏斗底端的两个出口分别为直接落料到所述湿返球汇流皮带的旁路出口和直接落料到所述返料辊筛上端部的筛分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三通漏斗的翻板由液压机构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项所述的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辊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辊筛的筛辊间隙为16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团湿返球杂物筛分装置,涉及冶金球团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接料漏斗和返料辊筛,接料漏斗设置于大球辊筛和湿返球汇流皮带之间,大球辊筛的落料端在接料漏斗的接料范围内,湿返球汇流皮带在接料漏斗下方;在接料料斗和湿返球汇流皮带之间安装返料辊筛,返料辊筛沿湿返球汇流皮带的行进方向倾斜向下设置,返料辊筛较低的一端超出湿返球汇流皮带的接料范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球团生产工艺中人工分拣球团大块杂物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甘牧原;张中中;马承胜;唐建波;梁兰辑;韦立峰;戴鑫杰;陈光华;陆弘;谭哲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