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型集尘装置及利用该水平型集尘装置的集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8158发布日期:2020-11-25 17:3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水平型集尘装置及利用该水平型集尘装置的集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集灰尘的集尘装置及集尘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体流动相对于地面呈水平地处理的集尘装置及利用该水平型集尘装置的集尘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开发了能将气体所含微细灰尘之类的粒子状污染物清除的各种装置,作为其中的一种装置,电气集尘器引起电晕放电生成大量电子(离子)并且利用此时生成的电子(离子)使周围的气体分子离子化。被电气集尘器实现离子化的气体分子则和气体所含粒子状物质(微细灰尘等)结合使得粒子状物质带电(具备电气极性),带电的粒子状物质受到静电力而被集尘极捕集。

电气集尘器以一定间距配置有集尘极并且进行电气接地,在集尘极与集尘极之间安装了施加高电压的放电极。该结构为若对放电极施加高电压则在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发生电晕放电现象,集尘极与放电极通常都使用电导体材质。

由于在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形成电晕放电,因此放电极与集尘极需要保持均匀的间距。但根据结构大小与材料强度的不同,而存在气体流动所引起的振动导致极之间发生晃动的问题。而且,若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的间距变大,则集尘效率下降,产生为了电晕放电而需要施加大电压的问题。若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的间距变小,则虽然使得带电粉尘的移动距离变短而提高集尘效率,但是若无法为了保持放电极与集尘极的距离而精确坚固地支持,则存在因为放电极与集尘极的极间距离不均匀而使得均匀的电晕生成量减少或产生局部集束而造成电极短路的问题。

另外,若加大集尘极的尺寸,则发生无法供应清洗水的领域,存在喷射清洗水的压力变大,从而消耗大量清洗水的问题。而且,在连续水洗时,因浮游或掉落的水粒子而发生电弧而不是电晕,导致电弧发生频度变高,因此还需要另行准备装置将因清洗而再飞溅到气体中而生成的水汽予以清除。而且,间歇式水洗时存在无法在水洗过程中净化气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以前述技术背景为基础,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连续净化气体并予以清洗的集尘装置及集尘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水平型集尘装置可以包括:壳体,具有供气体流入的入口管与排放气体的出口管;内部隔墙,在所述壳体内部沿着所述气体的移动方向连续形成而分割所述壳体内部的空间;多个流路开闭件,分别安装在分割的空间内部并且控制气体的移动;集尘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与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捕集灰尘;及,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并且只向被分割的空间中的一部分分割空间喷射清洗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入口管与所述出口管可以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面。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流路开闭件可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并且分别安装在所述入口管与所述出口管。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水平型集尘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在控制流路开闭件而使得分割出的空间中某一个空间的空气的流入和排放被阻断的状态下控制所述清洗水供应单元而只向阻断了流路的空间供应清洗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水平型集尘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所述集尘模块的下部而收容从所述集尘模块下落的清洗水的清洗水处理单元,所述清洗水处理单元可以包括:水槽,收容所述清洗水;吸附带,以环状轨道形态连续地形成;辊轮,与所述吸附带连接,并且使所述吸附带移动;及刮尘部件,刮下附着在所述吸附带的灰尘使其脱离所述吸附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吸附带能以网格形态形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吸附带的一部分可沉没在所述清洗水中,所述吸附带的其它部分位于比所述清洗水更靠上方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刮尘部件可以包括在所述水槽的底部竖立安装的支持杆、和从支持杆向上部突出并且具有弹性的尖端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刮尘部件可以包括能够旋转地安装的旋转棒、和从所述旋转棒的外周面突出并且在旋转棒的圆周方向以隔离方式配置的多个刷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清洗水处理单元可以包括2个支持辊轮、配置在所述支持辊轮之间并且支持吸附带的下端使其往上移动的第一转向辊轮、和支持吸附带的下端使其往下移动的第二转向辊轮;在所述水槽安装了将所述刮尘部件所在的空间和其余空间隔开的阻断墙。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第一转向辊轮可以支持所述吸附带使其位于比所述阻断墙的上端更靠上端的位置,所述第二转向辊轮可以支持所述吸附带使其位于比所述阻断墙的上端更靠下部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刮尘部件可以被安装成在所述第二转向辊轮与所述支持辊轮之间抵接于吸附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刮尘部件的下部可安装分离容器,所述分离容器可位于被所述阻断墙分离的空间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集尘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整体集尘步骤,一面使气体移动一面对放电极施加电压来收集灰尘;流路封闭步骤,利用所述流路开闭件将凭借所述隔墙分割的流路空间中的一部分流路空间予以封闭;及,局部清洗步骤,对开放的所述流路空间的放电极施加电压来进行集尘,而在封闭的所述流路空间对集尘极供应清洗水来进行清洗。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整体集尘步骤中,可以开放清洗完毕的流路空间并且一面使气体在开放的流路空间移动一面进行集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壳体侧面形成有入口管与出口管,所述流路开闭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入口管与出口管,所述整体集尘步骤中所述气体能相对于地面以水平移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流路封闭步骤中,可以同时封闭多个流路空间,并且以封闭的流路空间之间存在着开放的流路空间的方式封闭流路空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局部清洗步骤可以包括: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的清洗水喷射步骤、和将进行清洗时喷射的清洗水捕集到配置于所述集尘模块下部的集水槽的清洗水捕集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集尘方法还可以包括流路开放步骤,该流路开放步骤中,先开放毗邻出口地安装的所述流路开闭件来排放水分,之后开放毗邻入口地配置的所述流路开闭件来使气体流入流路空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集尘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从所述集尘模块下落的清洗水清除异物的清洗水处理步骤,所述清洗水处理步骤中,从收容于集水槽的清洗水清除异物,并且一面使以环状轨道形态连续地形成的滤带移动一面使异物附着到所述滤带而从所述清洗水滤掉异物。

如前所述,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集尘装置内部安装了沿气体的行进方向连续的多个隔墙,在各隔墙所生成的空间安装流路开闭件,一部分空间进行集尘而其它空间则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放电极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极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放电极支持架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设置粱与放电极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在第一设置粱与放电极结合状态下切割后查看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设置粱与集尘极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连接件与管型大梁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连接件与下框架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方法的顺序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尘模块下部所安装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尘方法的顺序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集尘方法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施加各式各样的修改,还能具有各种实施例,本说明书例示特定实施例并在详细说明中予以详细说明。然而,这并非要将本发明局限在特定的实施形态,应理解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畴所包含的所有变换、等同物及替代物均属于本发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仅为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使用,不得因此局限本发明。除非在句子的脉理中可以明显地加以区分,否则单数表现方式也包括复数的情形。本发明的“包括”或“具有”等术语只是指定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不得视为事先排除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它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的存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请注意,附图中同一构成要素将尽量使用同一附图标记。而且,下面将省略可能引起本发明主旨混淆的公知功能及构成要素的详细说明。根据同样的理由,附图中一部分构成要素可能会较为夸张或概略地图示或予以省略。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的横剖视图。

请参阅图1与图2,本第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1000是一种从空气或燃烧气体等中清除灰尘及液滴的装置。集尘装置1000可以包括壳体1200、集尘模块100、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内部隔墙1260、以及流路开闭件1600。

壳体1200以具有内部空间的箱子形成,包括:供集尘模块100插入的安装部1210、结合在安装部1210的两端并且截面积随着朝向外侧减小的流动导引部1230、结合在一个流动导引部1230的入口管1240、以及结合在另一个流动导引部1230的出口管1250。入口管1240与出口管1250形成于壳体1200的侧面,凭此,气体所移动的流路能以相对于地面呈水平的方向形成。壳体1200的底部可以形成有用于贮存清洗水的储水部(未图示)。

内部隔墙1260从入口管1240连续形成至出口管1250,将壳体1200的内部空间分割成多个流路空间fs。壳体1200内部可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内部隔墙1260,内部隔墙1260沿着气体的移动方向连续形成。

流路开闭件1600分别安装在入口管1240与出口管1250,流路开闭件1600安装在被内部隔墙1260分割的各个流路空间fs。流路开闭件1600可相对于壳体1200旋转地安装。流路开闭件1600沿着壳体1200的高度方向连续形成,其厚度随着从两侧侧端接近宽度方向中心而逐渐增加。

在流路开闭件1600配置为平行于气体移动方向的情况下,能使气体的流动均匀化,而流路开闭件1600配置为垂直于气体移动方向的情况下,能阻断气体的流动。

在安装部1210安装多个集尘模块100,集尘模块100隔着支持柱1510以隔离方式配置。集尘模块100能在高度方向以隔离方式排列多个,能在壳体1200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以隔离方式排列多个集尘模块。集尘模块100能以凭借拉杆与框架组装成模块形态的状态安装到壳体1200。

在壳体1200的安装部1210内安装多个支持柱1510,支持柱1510能以在壳体1200的高度方向连续的四角柱形状形成。支持集尘模块100的多个支撑托架1530能固定在支持柱1510上。而且,在支持柱1510的上部安装管型大梁48,管型大梁48可以抵接于支持柱1510的上端而得到支持。管型大梁48沿着集尘模块100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并且支持下面说明的绝缘连接件40。

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在集尘模块100两侧的侧端以隔离方式配置并且往侧方向(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喷射清洗水。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包括清洗水管与喷嘴,可以配置在安装部12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部和安装部12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

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向集尘模块100喷射清洗水使附着在集尘极13的灰尘脱离。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只在没有对集尘模块100施加电压的情形下运行。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以下述方式安装,也就是说,在被内部隔墙1260分割的流路空间fs独立运行。即,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能够只对多个流路空间fs中某一个流路空间fs供应清洗水。

本实施例的集尘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1700,控制单元1700可以控制流路开闭件1600的旋转和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的运作。控制单元1700控制流路开闭件1600阻断某一个流路空间fs的气体流入和排放,可以控制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而只向关闭的流路空间fs供应清洗水。即,控制单元1700可以进行控制使安装在一个流路空间fs的入口侧流路开闭件1600与出口侧流路开闭件1600旋转使其垂直于气体移动方向,只对关闭的空间供应清洗水地控制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若进行了预设期间的清洗水的供应,控制单元1700中断向该流路空间fs的清洗水供应,使流路开闭件1600重新旋转而予以开放以便使气体移动,然后对其它流路空间fs进行清洗。

可以在壳体1200内安装测量灰尘附着在集尘极13的信息的多个传感器1900,控制单元1700能以从传感器1900接收的信息为基础决定需要进行集尘的流路空间fs。传感器1900可以由超声波传感器、图形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各式各样的种类构成。

而且,可以预先向控制单元1700输入清洗周期与清洗时间,控制单元1700能以预设的周期与时间进行清洗。清洗周期可以是1小时~48小时,清洗时间可以是30秒~300秒。

而且,控制单元1700可以清洗配置在最外侧的流路空间fs后,越过毗邻的流路空间fs而清洗第三个流路空间fs,清洗第五个流路空间fs,之后,清洗第二个流路空间fs,再清洗第四个流路空间fs。即,控制单元1700可以设定成清洗不与已清洗的流路空间fs毗邻的流路空间fs。

如前所述,根据本第一实施例,由于安装了内部隔墙1260与流路开闭件1600,所以既能够连续清洗,而且还能只清洗一部分流路空间fs而其它流路空间fs则连续进行集尘。而且,由于进行清洗的流路空间fs处于密封状态,所以防止清洗所导致的水汽排放到外部。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放电极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极的主视图。

请参阅图3至图6,集尘模块100包括放电极12、集尘极13、第一拉杆16、第二拉杆17、第一设置粱14、第二设置粱15、绝缘连接件40、预应力锁定件70、下框架30及管型大梁48。

放电极12以平板形状构成,放电极12上形成多个开口122。开口122能以四角形状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放电极12可以形成有以各式各样的锯齿形状形成的多个放电销12a。放电销12a能沿着放电极12的外侧端及开口以隔离方式形成。放电极12能以高度大于宽度的四角板形成。

放电极12包括突出于侧端的多个补强突起125,补强突起125分别形成于放电极两侧的侧端及上部与下部。补强板126附着在补强突起125,补强板126能以大约呈l字形状的板形成。补强板126结合在第一设置粱14而支持放电极12。而且,放电极12可以形成有供第一拉杆16通过的多个第一孔123。

集尘极13以平板构成,集尘极13形成有供第二拉杆17贯穿的多个第二孔133。集尘极13能以高度大于宽度的四角板形成。

集尘极13包括配置在上端与下端而支持集尘极13的补强板131。补强板131沿集尘极13的宽度方向长长地连续形成,能比集尘极13的宽度更长地形成以便突出于集尘极13两侧的侧端。

多个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互相平行地配置,放电极12以等距配置在多个集尘极13之间。集尘极13与放电极12的间距g1可以是20mm~40mm。

集尘极13的上部与下部的侧端形成有回避槽135,第一设置粱14则安装成在形成有回避槽135的部分通过。回避槽135的上端形成于比第一补强板更靠上方的位置,防止集尘极13与放电极12短路。

对放电极12施加高电压,凭此,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之间发生电晕放电并且产生静电力。气体与液滴在发生了电晕放电与静电力的领域移动的过程中粒子状物质和凭借电晕放电生成的离子(电子)结合而带电,带电的粒子状物质则凭借静电力而附着在集尘极13。凭此,灰尘及微细液滴附着在集尘极13而从排放的气体中被清除。

第一拉杆16以夹入方式结合地安装在多个集尘极13,贯穿形成于放电极12的第一孔123地安装而不接触放电极12。

第一拉杆16的长度方向端部形成有螺纹,第一拉杆16可固定在集尘极侧面支持架60。如图7所示,集尘极侧面支持架60分别配置在叠层的放电极12的最外侧,沿放电极12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安装,包括上支持板61、在上支持板61折弯而往下连续的侧支持板62、以及在侧支持板62折弯而平行于上支持板61地配置的下支持板63。第一拉杆16结合在侧支持板62,下支持板63的宽度小于上支持板61的宽度。集尘极侧面支持架60能以绝缘装置为媒介固定在壳体1200的内墙或支持柱1510。

另一方面,第二拉杆17以夹入方式结合地安装在多个放电极12,第二拉杆17贯穿形成于集尘极13的第二孔133地安装而不接触集尘极13。第二拉杆17的长度方向端部可固定在放电极侧面支持架80。

第一拉杆16与第二拉杆17上可以安装用于保持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的间距的间隔器。安装在放电极12的间隔器贯穿第二孔133并且长度方向端部则和放电极12的表面抵接地安装,安装在集尘极13的间隔器贯穿第一孔123并且长度方向端部则和集尘极13的表面抵接地安装。第一拉杆16与第二拉杆17以绝缘体形成。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设置粱与放电极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在第一设置粱与放电极结合的状态下切割后查看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8与图9,第一设置粱14沿放电极12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一设置粱14形成有供放电极12的侧端插入的多个插槽148。补强突起125及补强板126插入并安装在第一设置粱14,补强板贯穿第一设置粱14地安装,补强板126的下端被第一设置粱14支持。

第一设置粱14包括平行于地面地形成的底板141、从底板141往上连续的下侧墙142、从下侧墙142往侧向连续的中间支持部143、从中间支持部143折弯而和中间支持部143相对的折板144、从折板144往上连续的上侧墙145、以及从上侧墙145朝放电极12折弯的上端支持台146。插槽148形成于上端支持台146,补强板126的下端置放在中间支持部143。折板144的宽度小于中间支持部143的宽度,中间支持部143具有和折板144相对的部分及和上端支持台146相对的部分。

上侧墙145平行于下侧墙142地形成并且和下侧墙142隔着间距以隔离方式配置。另一方面,补强突起125的一部分比其它部分更突出地形成,上侧墙145与下侧墙142能分别抵接于补强突起125的侧端地结合。

补强板126能以相同于第一设置粱14的材料制作并且比放电极12的厚度更厚地形成。凭此,补强板126能轻易地焊接到第一设置粱14。放电极12的厚度需要最小,电导性则要优异,但是若放电极12的电导性高并且厚度薄则产生难以焊接的问题。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一实施例,由于在放电极12安装补强板,所以放电极12能轻易地焊接到第一设置粱14。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设置粱与集尘极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请参阅图10,第二设置粱15沿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二设置粱15形成有供集尘极13的侧端插入的多个插槽157。插槽157在第二设置粱15的长度方向以隔离方式配置。

补强杆131分别固定在集尘极13的上端与下端,补强杆131插入并安装在第二设置粱15。补强杆131贯穿第二设置粱15地安装,补强杆131的下端被第二设置粱15支持。

第二设置粱15包括下板152、从下板152折弯而往上连续的第一侧板153、从第一侧板153折弯而和下板152相对地配置的上板154、从上板154折弯而和第一侧板153相对地配置的第二侧板156、以及从第二侧板156折弯而配置在下板152的下部的底部支持部151。补强杆131插入并安装在下板152与第一侧板153,补强杆131的下端抵接并置放在底部支持部151的上表面。补强杆131能以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设置粱15。如图4所示,第二设置粱15能以支撑托架1530为媒介固定在支持柱1510。支撑托架1530固定在支持柱1510并且能以绝缘体形成。

如前所述,本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100凭借第一拉杆16、第二拉杆17、第一设置粱14以及第二设置粱15保持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的间距并且能稳定地固定。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连接件与管型大梁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连接件与下框架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8、图11及图12,下框架30沿放电极12及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被绝缘连接件40支持。在一个集尘模块100安装2个下框架30,下框架30能凭借2个连接杆36互相固定。

下框架30包括以大约管形状形成的下管31、往下管31的侧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框架32、以及在突出框架32的侧部及上部突出的安置框架35。下管31能以具有四角截面的管构成。突出框架32固定在下管的侧面,能以包括上板、和从上板往下折弯的两个侧板的结构形成。安置框架35结合在第一设置粱14而支持第一设置粱14。安置框架35插入到底板141与中间支持部143之间而和第一设置粱14结合,下框架30可以包括2个安置框架35。另一方面,下框架30以高的电压带电,第一设置粱14与放电极12也通过下框架30以高压带电。在此,放电极12的带电电压可以是15000v~25000v。

另一方面,下框架30中配置在最上部的下框架30上安装绝缘连接件40而以高压带电。配置在下部的下框架30能以连接杆36为媒介带电。在绝缘连接件40安装了对放电极12施加高电压的端子棒42和用于绝缘的下绝缘碍子41。绝缘连接件40的下部可以形成有往下喷射空气的孔,端子棒42通过该孔往下突出并固定在下框架30。端子棒42安装了用于支持下框架30的锚(未图示)。

凭此,通过下框架30与第一设置粱14对放电极12施加高电压。而且,下框架30以悬挂在绝缘连接件40的结构安装。

绝缘连接件40插入并安装在具有内部空间的管型大梁48,管型大梁48沿相同于下框架30的方向连续形成。管型大梁48可固定安装在支持柱1510的上端,可以在管型大梁48安装清污空气供应管49。管型大梁48的下部可以形成有排放清污空气的排放孔44。

在管型大梁48的内部安装支持下绝缘碍子41的支架46,下绝缘碍子41置放在支架46上。在绝缘连接件40连接施加高电压的电源,端子棒42则以下绝缘碍子41为媒介固定地安装在管型大梁48而被绝缘。端子棒42贯穿下绝缘碍子41的中心地安装,端子棒42的上端可以连接并安装供电线。凭此,端子棒42以高压带电,管型大梁48则可以接地。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13与图14,预应力锁定件70固定在壳体1200的内墙,包括外壳73、安装在外壳73内的绝缘碍子75、以结合方式安装在绝缘碍子75的加压杆71。在集尘模块的一个侧面安装3个预应力锁定件70,2个预应力锁定件70可以配置在上部而一个预应力锁定件70可以配置在下部。

外壳73以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形状形成,在外壳73的一侧安装了用于固定到壳体1200的托架76。而且,在外壳73设置空气流入口731,在空气流入口731能以连接方式安装清污空气供应管79。流入外壳73内部的清污空气往下部排放,而防止内部气体的凝缩和水分流入所造成的绝缘破坏。

绝缘碍子75可以包括固定在外壳73的上部的上碍子75a、固定在外壳73的下部的下碍子75b、以及连接上碍子75a与下碍子75b的绝缘管75c。加压杆71固定安装在绝缘碍子75并且向预应力锁定件70的下部突出。

在加压杆71结合放电极侧面支持架80,预应力锁定件70往中央加压放电极侧面支持架80地安装。放电极侧面支持架80分别配置在叠层的放电极12的最外侧,沿放电极12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安装。结合在第二拉杆17的多个放电极侧面支持架80被安装到集尘模块100的侧端,预应力锁定件70可以和其中的2个放电极侧面支持架80结合。

放电极侧面支持架80包括上支持板81、从上支持板81折弯而往下连续的侧支持板82、以及从侧支持板82折弯而平行于上支持板81地配置的下支持板83。在侧支持板82可以结合第二拉杆17。

如前所述地,若放电极侧面支持架80以被预应力锁定件70加压及绝缘的状态安装,则能有效地减少集尘模块100的振动。而且,凭借内部隔墙1260将壳体1200内部的空间分割成多个,因此可以同时进行水洗与集尘。

下面说明利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进行的集尘方法。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方法的顺序图。

请参阅图15,本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方法可以包括整体集尘步骤s101、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局部清洗步骤s103及流路开放步骤s104。

在整体集尘步骤s101中,在流路开闭件1600旋转成将流路空间fs全部开放的状态下使空气、燃烧气体之类的气体往流路空间fs移动,并且对放电极12施加预设的电压并且使集尘极13接地而使集尘极13收集微细灰尘。

在壳体1200侧面形成有入口管1240与出口管1250,流路开闭件1600分别安装在入口管1240与出口管1250内部,在整体集尘步骤s101中气体能平行于地面地移动。而且,整体集尘步骤s101可以通过悬挂在绝缘连接件40地安装的下框架30对放电极12施加电压。

整体集尘步骤s101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在集尘期间利用传感器1900测量灰尘附着在集尘极13的程度的感测步骤、以感测的信息为基础判定是否清洗的清洗判定步骤。若在清洗判定步骤判定为需要清洗,则可以进行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凭此,只针对需要的部分进行清洗而其余部分则可以连续进行集尘。

而且,局部清洗也可以按照预先输入的周期与时间进行。清洗周期可以是1小时~48小时,清洗时间可以是30秒~300秒。

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利用流路开闭件1600将凭借内部隔墙1260分割的流路空间fs中的一部分流路空间fs予以封闭。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使安装在某一个流路空间fs的入口侧的流路开闭件1600和安装在出口侧的流路开闭件1600旋转而封闭流路空间fs。而且,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将施加到封闭的流路空间fs的集尘极13的电压加以阻断。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只能封闭一个流路空间fs,这种情况下,能以从一侧侧端朝另一侧侧端的方向依次封闭流路空间fs。

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可以同时封闭多个流路空间fs。在封闭多个流路空间fs的情况下,可以使开放的流路空间fs与封闭的流路空间fs交错。即,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以封闭的流路空间fs之间存在着开放的流路空间fs的方式封闭流路空间fs,从而可以使对气体流动的妨碍程度最小地实现开放与封闭。

而且,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可以只封闭一个流路空间fs,并且设定成:在清洗了配置在最外侧的流路空间fs后,越过毗邻的流路空间fs而清洗第三个流路空间fs,再清洗第五个流路空间fs,之后,清洗第二个流路空间fs,再清洗第四个流路空间fs。即,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可以将不与清洗完毕的流路空间fs毗邻的流路空间fs封闭。

在局部清洗步骤s103中,对开放的流路空间fs的放电极12施加电压来进行集尘,在封闭的流路空间fs对集尘极13供应清洗水来进行清洗。局部清洗步骤s103可以包括:向集尘模块100喷射清洗水的清洗水喷射步骤、以及将进行清洗时喷射的清洗水捕集到配置于集尘模块100下部的集水槽的清洗水捕集步骤。清洗水喷射步骤能利用安装在集尘模块两侧侧端的喷嘴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喷射清洗水,

由于如前所述地实现局部清洗,所以无需中断集尘,只清洗一部分而清除附着在集尘极13的灰尘。在局部清洗步骤s103,清洗水可以移动到安装在壳体1200下部的集水槽。

在流路开放步骤s104中,先开放毗邻出口地安装的流路开闭件1600来排放水分后,再开放毗邻入口地配置的流路开闭件1600来使气体流入流路空间fs。凭此,在施加电压之前在流路空间fs从气体清除微细液滴,由此使集尘极13与放电极12之间发生电弧的情形最小化。

流路开放步骤s104完毕后,为了对没有进行清洗的其它流路空间fs进行清洗而反复进行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102、局部清洗步骤s103以及流路开放步骤s104,流路空间fs的清洗完毕后结束步骤。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尘装置。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尘装置的安装于下部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6与图17,除了清洗水处理单元以外,本第二实施例的集尘装置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集尘装置还包括清洗水处理单元2400,清洗水处理单元2400配置在壳体2200的底部并收容从集尘模块下落的清洗水而且将清洗水所含灰尘予以固化。清洗水处理单元2400可以包括贮存清洗水的集水槽2410、安装在集水槽2410上部的滤带2420、使滤带2420移动的辊轮2430、以及使附着在滤带2420的灰尘脱离的刮尘部件2450。在此,清洗水能由水构成,也能由氢氧化钠水溶液构成。作为清洗水,若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则能提高清洗能力。

集水槽2410配置在壳体2200的底部上,在下部贮存通过清洗水供应单元2300供应的清洗水。在集水槽2410可以连接并安装用于补充清洗水的清洗水补充管路2460,可以在清洗水补充管路2460上安装阀门。

滤带2420能以网格(mesh)形态形成,能以形成有多个孔的金属或合成树脂形成。若以网格形态形成滤带2420,则清洗水所含灰尘附着到滤带2420,清洗水则可以通过滤带2420后移动到集水槽。

滤带2420通过连接长度方向端部而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滤带2420的下部沉没在清洗水而滤带2420的上部则位于比清洗水更靠上方的位置而暴露于清洗水之外。即,在纵截面扁平的环形态滤带2420中,以高度方向的中心部分为基准的下部沉没在清洗水中,而上部则可以位于清洗水之外。滤带2420设有平坦的上表面、平坦的下表面以及连接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弯曲侧面,平坦的下表面位于清洗水内而平坦的上表面则位于清洗水之外。

配置在下部的滤带2420在清洗水内部一面移动一面吸附灰尘而加以滤掉,配置在上部的滤带2420则将下落的清洗水中所含的灰尘滤掉。

2个辊轮2430在滤带24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支持滤带2420。在辊轮2430连接了使辊轮2430旋转的马达而使滤带2420移动。辊轮2430间歇式运行,但是可以只在供应清洗水的期间运行。

刮尘部件2450抵接于滤带2420的下部并且刮下堆积在滤带2420的灰尘使其脱离滤带2420。刮尘部件2450可以包括支持杆2451和固定在支持杆2451的上部的尖端部2452。支持杆2451固定在集水槽2410并且在集水槽的底部竖立安装。尖端部2452相对于支持杆2451倾斜地往上突出并且能以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被刮尘部件2450分离的灰尘块则固化而堆积在集水槽2410的底部,比较干净的清洗水则位于集水槽2410的上部。该上部的清洗水被供应到清洗水供应单元2300后可以用于后续清洗。

下面说明利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尘装置进行的集尘方法。图18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尘方法的顺序图。

请参阅图18,本第二实施例的集尘方法可以包括整体集尘步骤s201、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202、局部清洗步骤s203、流路开放步骤s204及清洗水处理步骤s205。

除了局部清洗步骤s203与清洗水处理步骤s205以外,本第二实施例的集尘方法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方法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局部清洗步骤s203中,对开放的流路空间的放电极施加电压来进行集尘,而在封闭的流路空间则对集尘极供应清洗水来进行清洗。局部清洗步骤s203可以包括:向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的清洗水喷射步骤、以及将进行清洗时喷射的清洗水捕集到配置于集尘模块下部的集水槽的清洗水捕集步骤。

清洗水处理步骤s205和局部清洗步骤s203同时进行或者在局部清洗步骤s203之后进行,从集尘模块下落的清洗水清除异物。

清洗水处理步骤s205从集水槽2410所贮存的清洗水清除异物。清洗水处理步骤s205通过使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的滤带2420移动,而将异物吸附到滤带2420加以滤掉。而且,清洗水处理步骤s205利用刮尘部件2450刮下附着在网格形态的滤带2420的灰尘而使其脱离滤带2420,并且将固化的异物堆积在集水槽2410的底部。

在清洗水处理步骤s205中,在滤带2420的一部分沉没在清洗水而滤带2420的其它部分则配置于比清洗水更靠上方的位置的状态下利用辊轮2430使滤带2420在清洗水中移动,位于上部的滤带2420捕集灰尘,从移动到下部的滤带2420分离灰尘。而且,清洗水处理步骤s205中,使具有弹性的尖端部2452抵接于滤带2420,而使得灰尘脱离滤带2420。凭此,依据本第二实施例,集水槽2410所贮存的清洗水,可以使用预设的期间而无需排放。而且,需要更换清洗水时,工作人员可以移除集水槽2410底部的灰尘块后更换清洗水。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二实施例,灰尘块下沉到集水槽2410的底部而能够净化清洗水,凭此,能增加清洗水的使用时间。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集尘装置。图19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清洗水处理单元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9,除了清洗水处理单元以外,本第三实施例的集尘装置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的重复说明。

壳体的下部配置清洗水处理单元3400,清洗水处理单元3400收容从集尘模块300下落的清洗水并且将清洗水所含灰尘予以固化。清洗水处理单元3400可以包括贮存清洗水的集水槽3410、安装在集水槽3410上部的滤带3420、使滤带3420移动的辊轮、以及使附着在滤带3420的灰尘脱离的刮尘部件3450。在此,清洗水能由水构成,也能由氢氧化钠水溶液构成。作为清洗水,若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则能提高清洗能力。

集水槽3410配置在壳体的底部,在下部贮存通过清洗水供应单元3300供应的清洗水。在集水槽3410可以连接并安装用于补充清洗水的清洗水补充管路,可以在清洗水补充管路上安装阀门。

滤带3420能以网格形态形成,能以形成有多个孔的金属或树脂材料形成。若以网格形态形成滤带3420,则清洗水所含灰尘附着到滤带3420,清洗水则可以通过滤带3420后移动到集水槽3410。

即,滤带3420是经丝与纬丝罗制而成的网结构,可以由金属或合成树脂材质网格形成。另一方面,滤带3420能由形成有多个孔的金属或合成树脂板形成。若以网格形态形成滤带3420,则清洗水所含灰尘被滤带3420吸附而滤掉,清洗水则可以通过滤带3420后移动到集水槽3410。

滤带3420通过将长度方向端部连接而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滤带3420的下部沉没在清洗水而滤带3420的上部则位于比清洗水更靠上方的位置而暴露于清洗水之外。配置在下部的滤带3420利用清洗水内部吸附灰尘而加以滤掉,配置在上部的滤带3420则将下落的清洗水中所含灰尘吸附而加以滤掉。暴露的部分滤掉灰尘并且可以往刮尘部件3450移动。

支持滤带3420并使其移动的多个辊轮安装在滤带3420,辊轮包括:位于滤带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2个支持辊轮3431、3432、配置在支持辊轮3431、3432之间并且支持配置在下部的滤带3420使其往下突出的第一转向辊轮3433与第二转向辊轮3434。支持辊轮3431、3432和滤带3420中的朝向内侧的面抵接,第一转向辊轮3433则与滤带3420的外侧抵接,第二转向辊轮3434与滤带3420的朝向內侧的面抵接。

第一转向辊轮3433支持滤带3420的下端使其往上移动,凭此,滤带3420的下端对于地面倾斜地形成,随着从一侧支持辊轮3432朝向第一转向辊轮3433,滤带3420之间的间距朝向上方减小。第二转向辊轮3434配置在第一转向辊轮3433与支持辊轮3431之间并且支持滤带3420的下端使其往上倾斜。

通过第二转向辊轮3434使滤带3420的下端位于比阻断墙3415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由此使滤带3420局部插入刮尘部件3450所在的空间。即,第一转向辊轮3433支持滤带3420使其向比阻断墙3415的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移动,防止滤带3420与阻断墙3415的干涉,第二转向辊轮3434使滤带3420的下端位于比阻断墙3415更低的位置,而避免灰尘块越过阻断墙3415。另一方面,刮尘部件3450在第二转向辊轮3434与支持辊轮3431之间抵接于滤带3420。

在集水槽3410安装阻断墙3415,阻断墙3415将刮尘部件3450所在的空间和其余空间隔开。阻断墙3415可位于第一转向辊轮3433与第二转向辊轮3434之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阻断墙3415能毗邻刮尘部件3450地配置。第一转向辊轮3433可位于阻断墙3415的上部。

刮尘部件3450安装在集水槽内,抵接于滤带3420的下部而刮下附着在滤带3420的灰尘使其从滤带3420脱离。刮尘部件3450包括可旋转地安装的旋转棒3451、和从旋转棒3451的外周面突出的多个刷子3452。刷子3452沿旋转棒3451的长度方向连续地配置,在旋转棒3451上,多个刷子3452能在旋转棒3451的圆周方向以隔离方式配置。刷子3452能以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其抵接于滤带3420而刮下灰尘,旋转棒3451能以连接方式安装使旋转棒3451旋转的马达。

被刮尘部件3450分离的灰尘块则固化而堆积在集水槽3410的底部,比较干净的清洗水则位于集水槽3410的上部。灰尘块由于位于由阻断墙3415分割出的空间内,因此能净化其余部分的清洗水。

另一方面,在刮尘部件3450的下部可以安装收容灰尘块的分离容器3460。分离容器3460位于被阻断墙3415隔开的空间内,能具备三角形纵截面地形成。凭此,分离容器3460内部的灰尘块无法轻易脱离分离容器,工作人员能以定期更换分离容器的方式轻易管理清洗水。

下面说明利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集尘装置进行的集尘方法。图20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集尘方法的顺序图。

请参阅图20,本第三实施例的集尘方法可以包括整体集尘步骤s301、局部流路封闭步骤s302、局部清洗步骤s303、流路开放步骤s304及清洗水处理步骤s305。

除了清洗水处理步骤s305以外,本第二实施例的集尘方法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方法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的重复说明。

清洗水处理步骤s305和局部清洗步骤s203同时进行或者在局部清洗步骤s304之后进行,从集尘模块下落的清洗水清除异物。

在清洗水处理步骤s305中,使配置在集尘模块的下部的集水槽3410收容清洗水,通过使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的滤带3420移动而使得异物附着在滤带3420。而且,清洗水处理步骤s305利用刮尘部件3450刮下附着在网格形态的滤带3420的灰尘而使其脱离滤带3420,将固化的异物堆积在集水槽3410的底部。

在清洗水处理步骤s305中,在滤带3420的一部分沉没在清洗水而滤带3420的其它部分则配置于比清洗水更靠上方的位置的状态下利用辊轮使滤带3420在清洗水中移动,位于上部的滤带3420捕集灰尘,从移动到下部的滤带3420分离灰尘。而且,清洗水处理步骤s305中,利用包括可旋转地安装的旋转棒3451和从旋转棒3451的外周面突出并且在旋转棒3451的圆周方向以隔离方式配置的多个刷子3452的刮尘部件3450从滤带3420清除异物。在清洗水处理步骤s305,刮尘部件3450能抵接于滤带3420并旋转而从滤带3420清除灰尘。

在集水槽3410安装了将刮尘部件3450所在的空间和其余空间隔开的阻断墙3415,被阻断墙3415隔开的空间内则可以安装分离容器3460。所述清洗水处理步骤中滤带3420得到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2个支持辊轮3431、3432的支持,并且因转向辊轮3433、3434而向下部突出,由此局部插入刮尘部件3450所在的空间。凭此,清洗水处理步骤s305中从滤带3420脱离的异物能被分离容器3460收容。

依据本第三实施例,集水槽3410所贮存的清洗水可以使用预设的期间而无需排放。而且,需要更换清洗水时,工作人员可以移除集水槽3410底部的灰尘块后更换清洗水。

如前所述,通过有限的实施例与附图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备一般知识者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与权利请求范围的等同范围内实现各种修改及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