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煤厂中煤与块煤的配合入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5243发布日期:2020-10-28 12:2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选煤厂中煤与块煤的配合入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选煤厂中煤与块煤的配合入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选煤厂洗煤工艺采用重介—浮选联合处理工艺,现有工艺只单独对块煤或者中煤进行单独洗选,该种洗选过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块煤单独洗选,使得选煤厂手选部分设备负荷过大,单位时间处理量低,设备有效利用率低,全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高;二是中煤单独洗选,洗精煤产率低,中煤产率高,影响综合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选煤厂中煤与块煤的配合入洗系统,将中煤和块煤按一定配煤混合比进行混合入洗,在保证精煤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洗煤量,提高选煤厂处理能力,增加企业效益。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选煤厂中煤与块煤的配合入洗系统,包括中煤粉碎机、中煤料仓、中煤给料机、中煤皮带、块煤手选系统、块煤粉碎机、块煤料仓、块煤给料机、块煤皮带、反馈控制装置、配煤混合装置和洗煤装置;所述中煤粉碎机顺次连接所述中煤料仓和中煤给料机,所述中煤皮带的进料端连接所述中煤给料机,所述中煤皮带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配煤混合装置;块煤经过所述块煤手选系统后进入所述块煤粉碎机,所述块煤粉碎机顺次连接所述块煤料仓和块煤给料机,所述块煤皮带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块煤给料机,所述块煤皮带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配煤混合装置;所述配煤混合装置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洗煤装置;所述中煤皮带上设置有中煤水分测定仪、中煤灰分仪和中煤核子称,所述块煤皮带上设置有块煤水分测定仪、块煤灰分仪和块煤核子称;所述中煤水分测定仪、中煤灰分仪、中煤核子称、块煤水分测定仪、块煤灰分仪和块煤核子称均与所述反馈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反馈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煤给料机和块煤给料机。

进一步地,所述配煤混合装置包括外支撑架、进料筒、搅拌筒和分料块;所述进料筒转动架设在所述外支撑架的上方,并由转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进料筒内部为漏斗状,所述进料筒的下端出料口和所述搅拌筒的上端进料口连通,所述搅拌筒内设置有电动搅拌杆;所述分料块位于所述进料筒的下端出料口处,并与所述外支撑架连接固定;所述分料块的上端为锥形,且所述分料块将所述进料筒的下端出料口隔成环形;所述中煤皮带和块煤皮带的出料端对应位于所述进料筒的漏斗状内壁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筒的漏斗状内壁以及所述分料块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周向等角度排列的螺旋状外凸筋,且两者的外凸筋的螺旋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搅拌杆上设置有空间螺旋状的搅拌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片的螺距从上至下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搅拌叶片的半径从上至下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的承托底盘为扁圆柱形结构,且扁圆柱形结构的上表面为非水平面,且满足至少一对相互远离的圆弧切线端形成最大竖直方向的高度差,且承托底盘通过活动连接块与电动搅拌杆活动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底盘的上表面为直线斜切后形成的椭圆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底盘的上表面为非直线型表面递变表面。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选煤厂中煤与块煤的配合入洗系统,其有益效果如下:

1)自动化程度高、数据采集及时、准确、全面,通过数据及时反馈调节入洗块煤、中煤混合比,能有效保证精煤质量;

2)中煤和块煤按一定配煤混合比进行混合入洗,根据不同粒度分布,能有效增加洗选煤处理量,提高洗选效率,增加处理能力,降低煤炭洗选成本;

3)配煤混合设备由上方进料筒为转动进料,且进料筒的出料口为环形,可以起到混合中煤与块煤的作用;下方搅拌筒内的电动搅拌杆设置有空间螺旋状的搅拌叶片,搅拌效果好,且搅拌叶片的螺距上大下小,易于搅拌下方受压的煤块,结构设置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中煤与块煤的配合入洗系统示意图;

附图2为配煤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配煤混合装置的内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4为电动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4所述的一种选煤厂中煤与块煤的配合入洗系统,包括中煤粉碎机1、中煤料仓2、中煤给料机3、中煤皮带4、块煤手选系统5、块煤粉碎机6、块煤料仓7、块煤给料机8、块煤皮带9、反馈控制装置10、配煤混合装置11和洗煤装置12。

所述中煤粉碎机1顺次连接所述中煤料仓2和中煤给料机3,所述中煤皮带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中煤给料机3,所述中煤皮带3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配煤混合装置11。块煤经过块煤手选系统5将块煤运送至块煤破碎机6,并将大于等于55mm的块煤破碎至以下粒度,所述块煤粉碎机6顺次连接所述块煤料仓7和块煤给料机8,所述块煤皮带9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块煤给料机8,所述块煤皮带9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配煤混合装置11;所述配煤混合装置11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洗煤装置12;

所述中煤皮带4上设置有中煤水分测定仪13、中煤灰分仪14和中煤核子称15,所述块煤皮带9上设置有块煤水分测定仪16、块煤灰分仪17和块煤核子称18;所述中煤水分测定仪13、中煤灰分仪14、中煤核子称15、块煤水分测定仪16、块煤灰分仪17和块煤核子称18均与所述反馈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反馈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煤给料机3和块煤给料机8。

本发明在工作时,先根据浮沉试验获得可选性曲线数据,计算出精煤产率,再根据精煤产率,以及大粒度块煤、细粒度中煤进行不同粒度配合进行入洗。通过中煤水分测定仪13、中煤灰分仪14、中煤核子称15、块煤水分测定仪16、块煤灰分仪17和块煤核子称18对中煤和块煤中的水分、灰分以及质量进行检测,将检测的数据传输到反馈控制装置10内,反馈控制装置10再计算出各自混合入洗的干煤量。反馈控制装置10通过对中煤给料机3和块煤给料机8给料量的动态调节,来对破碎干煤和块煤入洗配煤混合比a、b进行反馈控制。由于中煤和块煤的粒度分布不同,因此本发明能极大的增加洗煤量,提高选煤厂处理能力,增加企业效益。

如附图2所示,所述配煤混合装置11包括外支撑架19、进料筒20、搅拌筒21和分料块22。如附图2所示,所述外支撑架19固定安设在工作底面上,所述外支撑架19有圆环状的转动安装支撑和若干支撑腿组成。所述进料筒20转动架设在所述外支撑架19的上方,并由转动电机26驱动转动。所述进料筒20的外部为圆筒状,内部为漏斗状,所述进料筒20的下端出料口和所述搅拌筒21的上端进料口连通,所述搅拌筒21的上端进料口和所述外支撑架19触接相连。如附图3所示,所述搅拌筒21为竖向的圆筒状,所述搅拌筒21的下方设置有斜向的出料口。所述搅拌筒21内设置有电动搅拌杆23,所述电动搅拌杆23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搅拌筒21的下方,所述电动搅拌杆23的上端与所述分料块22的下端转动配合。所述分料块22位于所述进料筒20的下端出料口处,并与所述外支撑架19连接固定。所述分料块22的上端为锥形,且所述分料块22将所述进料筒20的下端出料口隔成环形。所述中煤皮带4和块煤皮带9的出料端对应位于所述进料筒20的漏斗状内壁的正上方。中煤皮带4和块煤皮带9的出料端通常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料筒20的两侧。中煤和块煤从皮带上落入到进料筒20的漏斗状内壁上,由于进料筒20位转动设置,再配合分料块22,可以使中煤和块煤从进料筒20下端的环形出料口较为均匀地进入到下方的搅拌筒21内,对中煤和块煤初步混合搅均。

所述进料筒20的漏斗状内壁以及所述分料块2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周向等角度排列的螺旋状外凸筋24,且两者的外凸筋24的螺旋方向相反。外凸筋24的设置使进料筒20漏斗状的内壁对块煤和中煤的抓取带动能力更强,有利用带动中煤和块煤运动混合。进料筒20和分料块22上的外凸筋24的旋向相反,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混合均匀中煤和块煤。

所述电动搅拌杆23上设置有空间螺旋状的搅拌叶片25,对中煤和块煤进行混合搅拌。

所述搅拌叶片25的螺距从上至下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搅拌叶片25的半径从上至下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搅拌筒21下方由于重力作用煤块易受压堆积,搅拌叶片25的结构设置使电动搅拌杆21对搅拌筒21内部下方的煤块的搅动效果更好,整体结构更为合理。为了使得煤块搅拌效果更好,充分改进承托底盘27的形状以及必要情况可以旋转活动。所述搅拌筒21的承托底盘27为扁圆柱形结构,且扁圆柱形结构的上表面为非水平面,且满足至少一对相互远离的圆弧切线端形成最大竖直方向的高度差,且承托底盘27通过活动连接块28与电动搅拌杆23活动式连接,该活动式连接根据必要情况开启活动式和非活动式。

所述承托底盘27的上表面为直线斜切后形成的椭圆面形状。所述承托底盘27的上表面为非直线型表面递变表面。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承托底盘27的结构形态结合其能够活动以及结合上面搅拌叶片螺距及半径的变化,综合实现现有技术相对静态效果无法达到的动态实时变化搅拌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