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用爆珠筛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5839发布日期:2020-12-18 14:3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用爆珠筛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用爆珠筛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用爆珠筛选设备。



背景技术:

爆珠,也称做香丸、脆性胶囊、珠子,现有的爆珠有大有小,直径2.6~4.6mm,是可挤破的珠子,挤破时具有爆开的感觉。主要是在卷烟的过滤嘴中使用,也就是常说的爆珠烟。

烟用爆珠是一种包裹精油的半透明球形胶囊,正常直径在3.5mm左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诸如异形气泡、空丸、实心、斑点、偏大、偏小、圆度不饱满、拖尾等缺陷。此种爆珠的生产量非常大,而尺寸又如此微小,试图以人工方式来筛选出合格品就非常耗时耗力,所以开发适应此种爆珠的自动化筛选设备很有实用价值。

目前市面上也存在爆珠的自动化筛选设备,现有专利号cn206262875u公开了一种烟用爆珠斜面筛选设备,包括倾斜设定角度设置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在位置最低端和位置最高端均设置有收集机构,输送机构的中部设置下料漏斗,下料漏斗位于输送机构上方,收集机构的进料口与输送机构配合,收集机构的出料口下部设有储存箱。设置倾斜的输送机构,在输送机构中部的下料漏斗处将爆珠下料于输送机构上,圆度高的合格品受到输送机构的摩擦力小,合格品会慢慢滑落至位置最低端的收集机构进行收集;圆度不合格的残次品与输送机构的摩擦力打,会跟随输送机构慢慢运送至位置最高端的收集机构进行收集,该专利的设备虽然可替代人工,自行对爆珠的不合格品进行剔除,工作效率高,剔除容错率低,且操作简单方便。但是,此类设备筛选不能对爆珠全面进行缺陷筛选,无法保证烟用爆珠的质量,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用爆珠筛选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筛选烟用爆珠设备或方法不能对爆珠全面进行缺陷检测,无法保证烟用爆珠的质量,影响用户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用爆珠筛选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上料铺料装置、定位排序装置、输送装置和检测筛选装置;

所述上料铺料装置,用于将待测工件平铺输送至所述定位排序装置上;

所述定位排序装置,用于对所述待测工件进行平铺定位排序;

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定位排序装置中的所述待测工件吸住后旋转并移送至所述检测筛选装置位置处;

所述检测筛选装置位置,用于对所述待测工件进行360度检测并对检测后的所述待测工件进行筛选和收集;

其中,所述烟用爆珠筛选设备包括两个所述检测筛选装置。

优选地,所述上料铺料装置包括上料承载台、设置在所述上料承载台上的储料仓和位于所述上料承载台末端的铺料斗;

所述储料仓,用于存放所述待测工件,所述储料仓底端开设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

所述上料承载台,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待测工件并将所述待测工件传送至所述铺料斗中;

所述铺料斗,位于所述定位排序装置上方并用于对传送的所述待测工件进行平铺,所述铺料斗的底端还开设有出料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排序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振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振动机构上方的排序板;

所述排序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盛放所述待测工件的槽腔;

所述振动机构,用于对所述排序板振动将所述槽腔中的所述待测工件定位并移动至所述输送装置下方。

优选地,所述振动机构为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将所述槽腔中的所述待测工件振动紧密平铺成一层。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移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移送机构上的旋转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上的吸附机构;

所述吸附机构,用于采用吸附头从所述定位排序装置吸取所述待测工件;

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将吸附有所述待测工件的所述吸附机构旋转90度,让所述吸附头处于水平;

所述移送机构,用于将旋转后的所述吸附机构以及所述待测工件移送至所述检测筛选装置中;

其中,所述移送机构位于所述检测筛选装置的上检测机构和所述检测筛选装置的下检测机构之间往复运行。

优选地,两两所述吸附头的间距大于所述待测工件的最大尺寸;其中,所述待测工件呈球形形状,所述待测工件的最大尺寸为所述待测工件的最大直径。

优选地,所述检测筛选装置包括上检测机构和下检测机构;

所述上检测机构,用于从上方对所述待测工件进行检测;

所述下检测机构,用于从下方对所述待测工件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上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检测机构均采用视觉检测对所述待测工件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检测筛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剔除机构和收集机构;

所述剔除机构,用于对所述上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检测机构检测的不合格工件从所述输送装置上剔除,位于所述上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检测机构的一侧均设置所述剔除机构;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不合格工件收集箱和合格工件收集箱,所述不合格工件收集箱用于放置所述剔除机构的不合格工件,所述合格工件收集箱用于放置合格工件。

优选地,位于所述检测筛选装置两侧的所述烟用爆珠筛选设备均设置有所述上料铺料装置和所述定位排序装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该烟用爆珠筛选设备通过上料铺料装置、定位排序装置、输送装置以及检测筛选装置实现了对待测工件360度全方位高效准确识别检测,解决了目前烟用爆珠筛选的效率低、成本高、无法360°全方位准确识别检测的问题,提高筛选的效率,保证筛选待测工件的质量。解决现有筛选烟用爆珠设备不能对爆珠全面进行缺陷检测,无法保证烟用爆珠的质量,影响用户使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烟用爆珠筛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烟用爆珠筛选设备定位排序装置待测工件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烟用爆珠筛选设备上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烟用爆珠筛选设备检测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用爆珠筛选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筛选烟用爆珠设备或方法不能对爆珠全面进行缺陷检测,无法保证烟用爆珠的质量,影响用户使用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烟用爆珠筛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用爆珠筛选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铺料装置10、定位排序装置20、输送装置30和检测筛选装置40,检测筛选装置40包括上检测机构41和下检测机构42。

机架主要起支撑的作用,用于支撑上料铺料装置10、定位排序装置20、输送装置30、检测筛选装置40、上检测机构41及下检测机构42等零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烟用爆珠筛选设备包括两个检测筛选装置40。位于检测筛选装置40两侧的该烟用爆珠筛选设备均设置有上料铺料装置10和定位排序装置20,即是该烟用爆珠筛选设备上设置有四个工位,每个工位均包括有上料铺料装置10和定位排序装置20,四个工位分别为第一工位102、第二工位103、第三工位104和第四工位105;第一工位102、第二工位103与一个检测筛选装置40形成一个对待测工件101检测筛选流水线,第三工位104、第四工位105与另一个检测筛选装置40形成另一个对待测工件101检测筛选流水线。

上料铺料装置10主要用于将待测工件101输送至定位排序装置20上;上料铺料装置10包括上料承载台11、设置在上料承载台11上的储料仓12和位于上料承载台11末端的铺料斗13。

需要说明的是,待测工件101可以为烟用爆珠,也可以滚珠等其他球形形状的器件。

储料仓12主要用于存放待测工件101,储料仓12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

需要说明的是,储料仓12的出料口处中设置有体积衡量及重量称重模块,体积衡量及重量称重模块用于实现出料口定量下料,实现定量下料,确保定位排序装置20。

上料承载台11,用于承载并传送从储料仓12中下料的待测工件101并将待测工件101传送至铺料斗13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料承载台11位于铺料斗13的上方设置。上料承载台11可以是皮带、传送带或者板链等形式的流水线。工作状态时,上料承载台11带动待测工件101不断往铺料斗13方向移动,待测工件101是从上料承载台11上方掉落至铺料斗13上。其中,上料承载台11若为传送带,传送带上设置有等距分格,每一分格中定量装入等体积或重量的待测工件101,传送带的两侧面高于储料仓12底部出口底面,能够防止待测工件101在传送的过程中从传送带中掉落。

铺料斗13,位于定位排序装置20上方并用于对传送的待测工件10进行平铺,铺料斗13的底端还开设有出料孔131。

需要说明的是,出料孔131用于出料。

定位排序装置20主要用于对所待测工件101进行平铺定位排序;定位排序装置20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振动机构21以及设置在振动机构21上方的排序板22。排序板22开设有若干用于盛放待测工件101的槽腔221。

需要说明的是,槽腔221主要用于盛放待测工件101。

振动机构21主要用于对排序板22振动将待测工件101定位放置在槽腔221中。

需要说明的是,振动机构21可以为振动器,当排序板22位于铺料斗13下方时,振动器的顶端与排序板22的底端面抵接,振动器用于对排序板22进行振动,使待测工件101能够顺利进入到槽腔221中,保证在排序板22的上料率。振动器21将槽腔221中的待测工件101振动紧密平铺成一层。振动机构21驱动排序板22的振动带动槽腔221振动,使得槽腔221内的待测工件101紧密平铺排列,此时,位于上方的吸附机构33内通入负压,由固定排序的吸附头吸取槽腔221内的待测工件101,从而实现定位排序。

输送装置30主要用于将定位排序装置20中的待测工件101吸住并移送至检测筛选装置40位置处。输送装置30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移送机构31、设置在移送机构31上的旋转机构32和设置在旋转机构32上的吸附机构33。

吸附机构33,用于采用吸附头331从定位排序装置20吸取待测工件101。吸附机构33包括吸附杆332和在吸附杆332上设置有与槽腔221中平铺的待测工件101一一对应设置的吸附头331。

需要说明的是,吸附头331在吸附杆332上等距排列设置,每根吸附头331主要用于吸取待测工件101,吸附头331位置与定位排序装置20上排序板的待测工件101一一对应,吸附头及设置有负压气体通道,负压气体通道与负压管道连通实现吸附。两两吸附头331的间距大于待测工件101的最大尺寸;其中,待测工件101呈球形形状,待测工件101的最大尺寸为待测工件101的最大直径;此设计确保吸附头331能吸附住的待测工件101。

旋转机构32主要用于将吸附有待测工件101的吸附机构33旋转90度,让吸附头331处于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机构32可以采用旋转气缸实现90度的旋转,使吸附头331处于水平方向,便于检测筛选装置30对待测工件101的检测。而在输送装置30在输送待测工件101的过程中,吸附机构33始终保持待测工件101处于吸附状态,避免待测工件101掉落。

移送机构31主要用于将旋转后的吸附机构33以及待测工件101移送至检测筛选装置40中。其中,移送机构31位于检测筛选装置40的上检测机构41和检测筛选装置40的下检测机构42之间往复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移送机构31可以采用直线电机齿轮齿条转动带动链条、皮带吸附机构33在丝杆移动,从而实现对吸附机构33的往复移送。

检测筛选装置40主要用于对待测工件101进行360度检测并对检测后的待测工件101进行筛选和收集。检测筛选装置40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检测机构41、下检测机构42、剔除机构43和收集机构44。其中,上检测机构41和下检测机构42均采用视觉检测对待测工件101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上检测机构41和下检测机构42均可以采用ccd视觉检测对待测工件101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ccd视觉检测包括检测平台45和检测光源46。ccd视觉检测是通过视觉成像的方式对待测工件101进行检测,分别将上检测机构41和下检测机构42检测的待测工件图像进行分析比对,有效检测出合格工件和不合格工件。比如,待测工件为烟用爆珠,不合格工件可以为存在异形气泡、空丸、实心、斑点、偏大、偏小、圆度不饱满、拖尾等缺陷的烟用爆珠。

上检测机构41主要用于从上方对待测工件101进行检测;下检测机构42主要用于从下方对待测工件101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因待测工件101呈球形形状,即是上检测机构41用于检测待测工件101的上半球质量,下检测机构42用于检测待测工件101下半球的质量,上检测机构41和下检测机构42的配合检测,实现了对待测工件101的360°全方位检测。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筛选装置40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工位对待测工件101上半部及下半部的检测,实现了360°全方位识别检测,提高的检测效率也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剔除机构43主要用于对上检测机构41和下检测机构42检测的不合格工件从输送装置30上剔除。其中,位于上检测机构41和下检测机构42的一侧均设置剔除机构43。

需要说明的是,剔除机构43位于收集机构44的上方。剔除机构43可以采用正压吹气式实现剔除,剔除机构43上设置有吹气管道,吹气管道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与吸附头331一一对应,确保剔除的准确性。具体地,吹气管道的数量与吸附头331的数量一样多,安装于剔除机构43的剔除位处且高于吸附头331,当移送机构31的吸附头331带动爆珠到剔除位时,吹气管道正好位于工件101正上方,将检测出不合格的工件101进行吹气剔除。

收集机构44包括不合格工件收集箱和合格工件收集箱,不合格工件收集箱用于放置剔除机构43的不合格工件,合格工件收集箱用于放置合格工件。

该烟用爆珠筛选设备的工作原理是:

贮存在储料仓12里的待测工件101通过出料孔131定量出料到上料承载台11,上料承载台11将待测工件101输送至铺料斗13,如图1所示,此时排序板22处于上料状态,排序板22的槽腔221位于铺料斗13底部,顶升板232处于非顶升状态,如图2所示,振动机构21驱动排序板22振动,使得待测工件101进入槽腔221中并让槽腔221中的待测工件101在槽腔221的底端面形成紧密排列的单层待测工件101,并且将槽腔221中的待测工件101从铺料斗13的出料孔131下方移动至吸附机构33的下方,吸附机构33中的所有吸附头331将待测工件101吸附,旋转机构32将吸附机构33旋转90°后,通过并从第一工位102往第二工位103方向输送,经过上检测机构41时对待测工件101的上半部分进行检测,经过下检测机构42时对待测工件101下半部分进行检测,通过视觉检测检测到的待测工件101上下半球图像进行比对,有效区分出合格工件(爆珠),存在气泡珠、拖尾珠、并丸珠、空珠等缺陷的不合格工件(爆珠),剔除机构43根据上检测机构41和下检测机构42检测的结果剔除不合格工件,不合格工件进入剔除机构43下方的不合格工件收集箱内,合格工件在合格工件收集箱处进行收集,检测完成后,吸附机构33处于第二工位103位置处并在第二工位103进行吸附上料。当第一工位102的最后一排吸附机构33通过下检测机构42时,位于第三工位104的第一排吸附机构33开始将待测工件101输送经过上检测机构41且从第三工位104往第四工位105方向输送,经过上检测机构41时检测待测工件101上半部分,下检测机构42时检测待测工件101下半部分,通过视觉检测检测到的待测工件101上下半球图像进行比对,有效区分出合格工件(爆珠),存在气泡珠、拖尾珠、并丸珠、空珠等缺陷的不合格工件(爆珠),剔除机构43根据上检测机构41和下检测机构42检测的结果剔除不合格工件,不合格工件进入剔除机构43下方的不合格工件收集箱内,合格工件在合格工件收集箱处进行收集,检测完成后,吸附机构33处于第四工位105位置并在第四工位105进行吸附上料。当第三工位104的最后一排吸附机构33通过下检测机构42时,位于第二工位103的第一排吸附机构33开始将待测工件101输送经过上检测机构41,方向从第二工位103往第一工位102方向匀速输送并进行对待测工件101进行检测并筛选,直至当第二工位103的最后一排吸附机构33通过下检测机构42时且位于第四工位105的第一排吸附机构33开始将待测工件101输送经过上检测机构41,方向从第四工位105往第三工位104方向匀速输送并进行对待测工件101进行检测并筛选。四个工位依次交叉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的连续性、高效性。

与现有的填缝的出料装置相比,该烟用爆珠筛选设备通过上料铺料装置、定位排序装置、输送装置以及检测筛选装置实现了对待测工件360度全方位高效准确识别检测,解决了目前烟用爆珠筛选的效率低、成本高、无法360°全方位准确识别检测的问题,提高筛选的效率,保证筛选待测工件的质量。解决现有筛选烟用爆珠设备或方法不能对爆珠全面进行缺陷检测,无法保证烟用爆珠的质量,影响用户使用的技术问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