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驼奶粉降温分筛收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3105发布日期:2020-06-16 22:3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用于驼奶粉降温分筛收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驼奶粉降温分筛收集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奶粉生产工艺中,经喷雾干燥后已干燥的奶粉应该迅速从干燥室内卸出,以便缩短奶粉受热时间,降低蛋白质热变性的程度,减少游离脂肪酸的生成,提高奶粉溶解度和保存性。

现在卸出干燥室后的奶粉一般先储于集粉箱内,放置12-24h自然冷却,临包装前再用40-60目的筛子过筛。此法劳动强度大,对奶粉的溶解性和保存性也有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驼奶粉降温分筛收集的系统,主要目的是对奶粉进行筛分和降温,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驼奶粉降温分筛收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壳体、分筛部和冷却部;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用于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有下料口,所述隔板设有中心孔,所述隔板存有倾角,所述倾角自所述隔板的边缘朝向所述中心孔;所述分筛部包括筛板、凸轮、驱动轴和多个弹性件,每一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筛板的边缘,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筛板下方的上壳体侧壁,所述凸轮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凸轮的边缘顶接于所述筛板的下表面;所述冷却部包括冷风管和过滤件,所述冷风管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用于向所述下壳体内吹出冷气流,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侧壁,用于阻止粉料随冷气流流出所述下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所述分筛部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筛板上表面的边缘。

可选的,所述冷风管设置于所述中心孔的外缘周侧,所述冷风管的管壁均布有多个出风孔。

可选的,所述冷却部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出风孔包括第一出风孔和第二出风孔,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孔,另一端贯穿所述隔板。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中心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出风孔朝向所述中心孔。

可选的,所述冷却部还包括多个折流板,多个所述折流板交错排列于所述冷风管下方的所述下壳体内,每一个所述折流板自下壳体的侧壁向下壳体的中心倾斜。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已干燥的奶粉经下料口进入上壳体,并堆积于筛板上表面。同时,驱动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的边缘顶接于所述筛板,并带动筛板上下往复移动。而且因为筛板通过弹性件连接于上壳体的内侧壁,在筛板上下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弹性件被动拉伸,并释放弹性势能,提高了筛板上下往复移动的动能。堆积于筛板上表面的奶粉随着筛板的往复移动,逐渐散开。散开的奶粉颗粒依次通过筛板的筛孔到达隔板,沿隔板的上表面滑落至中心孔,最终到达下壳体。在所述下壳体内,冷风管吹出的冷气流和奶粉进行热量交换,热量交换后的气流通过过滤件流出下壳体,而奶粉则被滞留在下壳体内。本系统先将奶粉颗粒筛分,紧接着对奶粉颗粒降温,提高了奶粉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驼奶粉降温分筛收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隔板1、上壳体2、下壳体3、下料口4、中心孔5、筛板6、凸轮7、驱动轴8、弹性件9、冷风管10、过滤件11、送风管12、挡板13、导流管14、第二出风孔15、折流板16、电机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驼奶粉降温分筛收集的系统,其包括:壳体、分筛部和冷却部;壳体内设有隔板1,用于将壳体分隔为上壳体2和下壳体3,壳体的上端面设有下料口4,隔板1设有中心孔5,隔板1存有倾角,倾角自隔板1的边缘朝向中心孔5;分筛部包括筛板6、凸轮7、驱动轴8和多个弹性件9,每一个弹性件9的一端连接于上壳体2的内侧壁,另一端连接于筛板6的边缘,驱动轴8转动连接于筛板6下方的上壳体2侧壁,凸轮7固定连接于驱动轴8,凸轮7的边缘顶接于筛板6的下表面;冷却部包括冷风管10和过滤件11,冷风管10固定设置于下壳体3内,用于向下壳体3内吹出冷气流,过滤件11设置于下壳体3的侧壁,用于阻止粉料随冷气流流出下壳体3。

用于驼奶粉降温分筛收集的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已干燥的奶粉经下料口4进入上壳体2,并堆积于筛板6上表面。同时,驱动轴8带动凸轮7转动,凸轮7的边缘顶接于筛板6,并带动筛板6上下往复移动。而且因为筛板6通过弹性件9连接于上壳体2的内侧壁,在筛板6上下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弹性件9被动拉伸,并释放弹性势能,提高了筛板6上下往复移动的动能。堆积于筛板6上表面的奶粉随着筛板6的往复移动,逐渐散开。散开的奶粉颗粒依次通过筛板6的筛孔到达隔板1,沿隔板1的上表面滑落至中心孔5,最终到达下壳体3。在下壳体3内,冷风管10吹出的冷气流和奶粉进行热量交换,热量交换后的气流通过过滤件11流出下壳体3,而奶粉则被滞留在下壳体3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本系统先将奶粉颗粒筛分,紧接着对奶粉颗粒降温,提高了奶粉生产效率。

具体的,弹性件9采用弹簧,多个弹性件9均匀分布于筛板6的边缘和上壳体2的内侧壁之间。

具体的,下料口4连接于奶粉干燥室的出口,用于使泄出奶粉干燥室的奶粉迅速到达上壳体2内。

具体的,筛板6包括筛框和筛网。筛网连接于筛框的内边缘,弹性件9连接于筛网的外边缘,凸轮7的边缘顶接于筛框的下表面。

具体的,还包括送风管12。送风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冷风管10,另一端贯穿下壳体3的侧壁,连接于罗兹风机。

具体的,下壳体3的下端连接于料仓,用于储存降温过的奶粉物料。

具体的,过滤件11采用无纺布。下壳体3的侧壁设有开口,过滤件11的固定连接于开口的边缘。

具体的,上壳体2的外侧安装有电机。驱动轴8的一端贯穿上壳体2的侧壁,同轴连接于电机17的输出轴。凸轮7采用椭圆形的凸轮,凸轮7的几何中心平键连接于驱动轴8。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分筛部还包括挡板13,挡板13连接于筛板6上表面的边缘。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挡板13固定焊接于筛框,用于阻止奶粉不经筛网的孔隙,而经筛板6的边缘流下至隔板1,从而保证了奶粉颗粒的细度。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冷风管10设置于中心孔5的外缘周侧,冷风管10的管壁均布有多个出风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冷风管10呈环形,冷风管10的环形尺寸大于中心孔5的尺寸。冷风管10的管壁均布有多个出风孔,以使冷气流吹出至中心孔5的周侧。当奶粉颗粒通过中心孔5后,奶粉颗粒即和冷气流混合,进行热量交换,同时,奶粉被冷气流吹散,降低了奶粉自由下落的速度,延长了奶粉颗粒换热的时间。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却部还包括导流管14,出风孔包括第一出风孔和第二出风孔15,导流管1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出风孔,另一端贯穿隔板1。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导流管14将冷风管10内的部分冷气流引流至中心孔5的上方局部空间,对还未通过中心孔5的奶粉物料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避免奶粉颗粒在中心孔5处架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导流管14的另一端朝向中心孔5。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导流管14的另一端吹出的冷气流只能吹向中心孔5,避免冷气流向上吹至筛板6,避免气流影响奶粉颗粒通过筛网的孔隙。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出风孔15朝向中心孔5。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二出风孔15朝向中心孔5,以使冷气流自中心孔5的周侧流向中心孔5,使经过中心孔5的奶粉颗粒即刻被打散,达到冷气流和奶粉颗粒混合的效果。同时第二出风孔15和中心孔5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经第二出风孔15流出的冷气流到达中心孔5时,冷空气已经扩散了一定程度,所以气流压力不会很大,避免较大压力的气流托起奶粉颗粒,影响奶粉物料在中心孔5处的下落速度。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却部还包括多个折流板16,多个折流板16交错排列于冷风管10下方的下壳体3内,每一个折流板16自下壳体3的侧壁向下壳体3的中心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多个折流板16位于下壳体3中心的一侧边不相互连接,存在缝隙。经过热量交换后的奶粉颗粒沿折流板16的上表面下滑,并通过缝隙,同时避免冷气流直接吹出至折流板16下方,造成折流板16下方的奶粉物料持续飞扬,从而避免已经通过缝隙的奶粉物料返回至折流板16上方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