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石来料分析用粒径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3193发布日期:2021-05-25 12:5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石来料分析用粒径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石筛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砂石来料分析用粒径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沙子是制备混凝土的必须材料,而沙子的粒径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为此,为了制备出满足使用条件的混凝土需要对砂石来料进行筛分,以获得满足要求的沙子。

目前有一种新型建筑砂石筛分机,公告号为cn206356246u,包括机架,机架上经减震装置连接振动筛,减震装置包括穿设在机架内的滚轮,振动筛下方设有放置在滚轮上方的固定块,机架内设有支撑固定块的滚珠,机架顶端设有放置滚珠的凹槽,滚珠下方经弹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滚珠和弹簧结合构成振动筛减震的结构,机架和振动筛经连接装置连接,振动筛外侧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限位块,振动筛分为细筛和粗筛,细筛位于粗筛上方,构成振动筛先过滤小粒径后过滤大粒径砂石的结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进行筛分时,砂石来料中混有的大粒径石子不能从粗筛中掉落继而使得大粒径的石子容易在粗筛的底部处进行堆积,长时间的堆积会使得粗筛的有效过滤面积降低,继而不能较为有效的进行筛分工作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大粒径石子对振动筛过滤面积的占用,本申请提供一种砂石来料分析用粒径筛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砂石来料分析用粒径筛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砂石来料分析用粒径筛分装置,包括主体架、设于主体架上方且呈倾斜并能沿水平方向进行往复振动的振动筛框、设于振动筛框底面处的振动筛,所述振动筛框高度低的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底面呈水平的承接框,承接框底面和振动筛框底面相连接,承接框底面贯穿开设有皮带槽,承接框上部转动连接有传动上辊,承接框下部转动连接有轴线平行于传动上辊的传动下辊,传动上辊和传动下辊传动连接有一条穿设于皮带槽的传动皮带,传动皮带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可带动大粒径石子提升的数块提起板,提起板沿竖直方向穿设于皮带槽,主体架设有可带动传动皮带进行传动的皮带带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皮带带动提起板进行移动,使得和皮带槽处于同一竖直线的提起板可以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即可将堆积在承接框处的大粒径石子向承接框外部运输,继而使得承接框内不易出现大粒径石子堆积的情况,继而使得振动筛过滤面积不会被轻易占用,使得振动筛可以正常进行筛分工作。

优选的,所述承接框底面呈倾斜且承接框底面以皮带槽为最低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位于皮带槽两侧的大粒径石子可以沿着承接框的倾斜底面进行移动,使得承接框中的大粒径石子可以被较为顺畅的带动运出。

优选的,和所述皮带槽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提起板上表面四周侧边处固定连接有阻挡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提起板也能将位于承接框中的大粒径石子进行提升运出,避免需要停机而降低了砂石分离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皮带带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连接于传动下辊端部的插接杆、开设于插接杆背离传动下辊一端的插接槽、设于主体架的带动电机、同轴固定连接于带动电机输出轴且轴线和插接杆轴线相同的电机杆,电机杆沿自身轴线插接并滑动连接于插接槽,插接杆轴线平行于振动筛框的水平振动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带动电机依旧可以带动传动皮带进行传动。

优选的,所述振动筛框倾斜外壁处开设有供振动筛插接进入的筛槽,振动筛框靠近筛槽开口处的上表面开设有抵块槽,抵块槽插接有可抵接于振动筛外壁的抵块,抵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可抵接于振动筛框上表面的安装块,安装块穿设有螺纹连接于振动筛框的安装螺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地对振动筛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振动筛底部上表面和振动筛框底面相齐平,振动筛两平行于筛槽开设方向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筛槽两相对内壁均开设有供导向块沿筛槽开设方向滑动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振动筛可以稳定进行移动,同时,导向块也能起到对振动筛的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主体架上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下料斗的底部开口朝向于振动筛框高度高的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砂石来料不会直接大量倾倒在振动筛框上,使得振动筛可以较为充分地对砂石来料进行筛分。

优选的,所述下料斗底部开口处沿水平方向插接并滑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外露下料斗一端固定连接有螺丝块,螺丝块螺纹连接有转动连接于下料斗外壁的调节螺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筛分粒径不同的振动筛进行更换时,可通过移动调节板来使得下料斗的下料速度获得相应的调节,继而使得不同筛分粒径的振动筛的均能对砂石进行一个较为充分的筛分工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传动皮带带动提起板进行移动,使得和皮带槽处于同一竖直线的提起板可以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即可将堆积在承接框处的大粒径石子向承接框外部运输,继而使得承接框内不易出现大粒径石子堆积的情况,继而使得振动筛过滤面积不会被轻易占用,使得振动筛可以正常进行筛分工作;

当筛分粒径不同的振动筛进行更换时,可通过移动调节板来使得下料斗的下料速度获得相应的调节,继而使得不同筛分粒径的振动筛的均能对砂石进行一个较为充分的筛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图;

图2是振动筛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架;11、下料斗;12、调节板;13、螺丝块;14、调节螺丝;15、分离槽;2、振动筛框;21、带动电机;22、电机杆;23、筛槽;24、抵块槽;25、抵块;26、安装块;27、安装螺丝;28、导向块;29、导向槽;3、振动筛;31、承接框;32、皮带槽;33、传动上辊;34、传动下辊;35、传动皮带;36、提起板;37、阻挡框;38、插接杆;39、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砂石来料分析用粒径筛分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主体架1,主体架1上表面沿主体架1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振动筛框2,振动筛框2底面贯穿开设有长度方向平行于振动筛框2长度方向的分离槽15,振动筛框2通过外部设置的振动电机带动沿主体架1宽度方向进行往复水平运动,振动筛框2呈倾斜且振动筛框2长度方向两端高度不同,振动筛框2宽度方向平行于主体架1宽度方向,振动筛框2的倾斜底面安装有可对砂石来料进行筛分的振动筛3,振动筛3长度方向平行于于振动筛框2的长度方向,振动筛3上表面和振动筛框2底面相齐平。

参照图1和图3,振动筛框2高度高的长度方向一端的上方处安装有固定连接于主体架1的下料斗11,下料斗11长度方向平行于主体架1宽度方向,下料斗11的底部开口朝向于振动筛框2,下料斗11的下部沿下料斗11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呈水平的调节板12,调节板12可控制下料斗11的底部开口的大小,调节板12外露下料斗11的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丝块13,螺丝块13穿设且螺纹连接有转动连接于下料斗11的调节螺丝14。

参照图1和图2,振动筛框2长度方向侧面沿振动筛框2宽度方向开设有筛槽23,振动筛3沿振动筛框2宽度方向穿设并滑动连接于筛槽23,筛槽23两平行于振动筛框2宽度方向的侧面均开设有导向槽29,导向槽29贯穿于振动筛框2开设筛槽23的侧面,振动筛3两平行于振动筛框2宽度方向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8,两块导向块28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槽29,振动筛框2上表面靠近于筛槽23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筛槽23的抵块槽24,抵块槽24的开设方向垂直于振动筛框2上表面,抵块槽24沿自身开设方向滑动连接有可抵接于振动筛3侧壁的抵块25,抵块2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可抵接于振动筛框2上表面的安装块26,安装块26穿设有螺纹连接于振动筛框2的安装螺丝27。

参照图1和图2,振动筛框2高度低的长度方向一端固定连接有连通于振动筛框2的承接框31,承接框31底面呈水平且承接框31的底面和振动筛框2的底面相连接,承接框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振动筛框2宽度方向,承接框31底面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皮带槽32,承接框31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轴线平行于承接框31长度方向的传动上辊33,承接框31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轴线方向平行于传动上辊33轴线方向的传动下辊34,传动上辊33和传动下辊34传动连接有一条呈竖直的传动皮带35,传动皮带35位于传动上辊33靠近于振动筛框2的竖直段穿设于皮带槽32,传动皮带35外壁沿传动皮带35的长度方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数块提起板36,提起板36沿竖直方向穿设于皮带槽32,提起板36侧壁和皮带槽32竖直内壁之间存在细微间距,提起板36长度方向平行于传动皮带35宽度方向,位于传动皮带35竖直段的相邻两块提起板36之间的间距小于皮带槽32的竖直长度,使得大粒径石子不易从皮带槽32中下流,和皮带槽32处于同一竖直线的提起板36上表面侧边处固定连接有阻挡框37,主体架1安装有可带动传动皮带35进行传动的皮带带动机构,结合图4所示,皮带带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连接于传动下辊34长度方向一端的插接杆38,插接杆38背离传动下辊34一端开设有插接槽39,插接槽39的截面形状可为十字形,主体架1固定连接有输出轴轴线和插接杆38轴线相同的带动电机21,带动电机21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电机杆22,电机杆22沿插接杆38轴线方向插接并滑动连接于插接槽39。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砂石来料分析用粒径筛分装置实施原理为:砂石来料放入至下料斗11中掉落至振动筛框2上表面,振动筛框2沿自身宽度方向进行水平往复移动,砂石来料通过振动筛时获得过滤,大粒径石子在承接框31中集聚,通过带动电机21带动传动皮带35进行传动,使得提起板36从皮带槽32的下部开口移动至皮带槽32的上部开口处,继而将大粒径石子运出承接框3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