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杂防堵功能的组合清理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7973发布日期:2021-08-10 14:2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杂防堵功能的组合清理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除杂防堵功能的组合清理筛。



背景技术:

粮食在收割、运输、晾晒等过程中,粮食内会含有许多杂质,这些杂质一般包括灰尘、泥沙、石子、金属渣等,还有一些植物的根、茎、叶、壳等,这些杂质和粮食一起存储或加工时,一般要将这些杂质去除,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粮食的量极大,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现有的对粮食进行除杂的方式一般通过机械式的清理机器。

现有的用于对粮食进行清理的装置,一般是利用清理筛进行筛分,但是这种结构简单,处理对象单一,无法针对其中的多种杂质进行除杂,功能单一,除杂能力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现有的器械在使用时,用于输送绞龙位于设备的底部,由于输送绞龙的底部存在机架和轮子等设备,输送绞龙的底部无法出料,且底部出料作业空间小,因此现有的绞龙的输送方式一般为侧面出料,但是这种出料方式,绞龙的转轴的末端为自由端,在使用时绞龙为长轴,电机驱动转轴转动,末端摆动,尤其输送功率大时,摆动幅度增大,致使输送绞龙只能以较慢的速度输送,容易发生堵塞,且输送过程绞龙的输送叶片会与侧壁发生碰撞,噪声大,磨损严重;同时转轴的不稳定转动给驱动电机带来了额外的扭动力,对驱动电机损伤大,稳定性差,给人们带来了困扰,因此研究一种具有除杂防堵功能的组合清理筛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除杂防堵功能的组合清理筛,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输送绞龙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噪声大、磨损严重和除杂筛分能力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具有除杂防堵功能的组合清理筛,包括进料口、圆筒筛、振动筛、脉冲除尘器、垂直吸风道和排杂机构;粮食从进料口进入圆筒筛内,将大杂从粮食中筛分开,大杂经大杂出口流出,粮食穿过筛孔掉落至振动筛的筛面上,振动筛将小杂从粮食中筛分开,小杂从小杂出口流出,垂直吸风道沿竖向设置,其底部位于卸粮口的末端,其顶部与脉冲除尘器的进风口连通,当粮食从卸粮口处排出时,垂直吸风道将轻杂与粮食分开,轻杂被吸入脉冲除尘器中,脉冲除尘器的底部设置有轻杂出口;所述排杂机构包括同步驱动电机、传动箱、一级输送绞龙、二级输送绞龙和接料口;所述轻杂出口的底部设置有与出杂斗连通的一级输送通道;一级输送通道的下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二级输送通道,二级输送通道的始端位于一级输送通道的中部,从而形成了z字形的输送通道,接料口位于二级输送通道的末端;所述同步驱动电机与传动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传动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转动方向相同的一级输出轴和二级输出轴,所述一级输送绞龙和二级输送绞龙分别与一级输出轴和二级输出轴传动连接,一级输送绞龙的转轴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一级输送通道上,且一级输送绞龙的叶片从一级输送轴延伸至二级输送通道的始端,二级输送绞龙的转轴的中部经轴承安装在二级输送通道的侧壁上,从而将二级输送绞龙分割为外漏的传动段和位于二级输送通道内的输送段,所述输送段的末端为自由端。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输送绞龙的单位时间输出量小于二级输送绞龙的单位时间输出量。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口的上部经扭簧安装有封堵板。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驱动电机设置在一级输送通道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为齿轮箱。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主动轮、一级从动轮和二级从动轮;主动轮与同步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主动轮上设置有复合轮,复合轮通过皮带同步与一级从动轮和二级从动轮皮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与粮食进行筛分,首先将粮食从进料口进入组合清理筛内的圆筒清理筛中,粮食在倾斜的圆筒筛中做离心运动,其中大杂和粮食分离开,大杂滞留在圆筒筛内,并从圆筒筛底部的大杂出口流出;振动筛设置在圆筒筛的正下方,粮食穿过圆筒筛的筛孔落到倾斜向下的振动筛的筛面上;粮食在振动筛的振动下,小杂从振动筛的筛孔中,并从小杂出口流出,粮食从卸粮口流出;当粮食从卸粮口流出时,垂直吸风道把轻杂和粮食分离,轻杂被吸入到脉冲除尘器内,脉冲除尘器从空气中分离出轻杂,最后通过排杂机构把轻杂从轻杂出口排出。

轻杂一般为轻质的杂质,如玉米叶片、麦麸等;现有的方式为利用绞龙将轻杂排出,由于现有结构上的问题,绞龙底部存在阻碍,如机架、轮子等,且底部作业空间小,绞龙的出料口只能设置在末端,针对此类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从绞龙侧面进行排出杂料的结构。

具体的排杂机构设置了一级输送绞龙和二级输送绞龙,其中一级输送绞龙位于上部,其两端的转轴上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出杂斗上,且一级输送绞龙的输送叶片从驱动端仅延伸至中部,即前端为输送段,后段为传动连接段;而二级输送绞龙位于一级输送绞龙的下部,且前端为传动连接段且位于输送通道的外侧,后段为输送段并与一级输送绞龙的输送段对接形成完整的输送传递,且二级输送绞龙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输送通道的侧壁上,而末端为自由端,从而大大的缩短了绞龙自由段的长度,提高了绞龙输送的稳定性。

同时本实用新型将输送分为两级输送,一级输送绞龙持续向二级输送绞龙送料,同时二级输送绞龙同时承接一级输送绞龙和直接掉落至二级输送绞龙上的轻杂,由于每根绞龙的输送叶片均半轴设置,从而减轻了每根绞龙上的负载,提高了绞龙的输送强度,防止轻杂缠绕在绞龙上形成堵塞,避免绞龙出现卡死,对电机造成损伤,且面对大量的轻杂具有较强的输送能力,能快速的将脉冲除尘器中的轻杂排出,避免轻杂在脉冲除尘器中堆积(轻杂大多为轻质,易漂浮,大量积累在脉冲除尘器中造成其处理杂质的能力下降),提高了轻杂的处理效率;结构新颖,防止轻杂在输送绞龙内堵塞,为输送绞龙从侧面排料提供了设备支持。

由此,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针对绞龙从侧面进行排料的形式提供了二级输送,防止物料在输送绞龙内堵塞,提高了绞龙的输送能力和输送效率,且本实用新型对输送绞龙的输送叶片为半轴设置,单根输送绞龙的负荷小,仅仅通过一个电机即可同步驱动两个输送绞龙,设备成本低,输送强度高,使用方便,减少了设备运行的停机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脉冲除尘器和排杂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俯视图。

图8为排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1为进料斗,2为圆筒筛,3为振动筛,4为大杂出口,5为小杂出口,6为垂直吸风道,7为轻杂出口,8为脉冲除尘器,9为同步驱动电机,10为传动箱,11为一级输送通道,12为一级输送绞龙,13为二级输送通道,14为二级输送绞龙,15为传动段,16为输送段,17为封堵板,18为摆板,19为弹簧,20为拨料板,21为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除杂防堵功能的组合清理筛,主要用于粮食的筛选过程,针对粮食内含有的多种杂质,如大杂,较大颗粒等,小杂,较小的泥沙等,轻质,植物的茎叶等,本实施例针对上述杂质,分别设置了对应的筛分和排出结构,功能多样,除杂效果好,同时针对输送绞龙侧面出料时存在的容易堵塞、噪声大等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杂机构,确保输送绞龙能从侧面稳定和高效率的排料。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除杂防堵功能的组合清理筛包括进料口1、圆筒筛2、振动筛3、脉冲除尘器8、垂直吸风道6和排杂机构;进料口1设置在机架的右侧上部,进料口1与倾斜向下的圆筒筛2连通,振动筛3倾斜设置在圆筒筛2的下部,且振动筛3的倾斜幅度大于圆筒筛1的倾斜幅度,振动筛3的末端基本靠近机架底部,垂直吸风道6位于振动筛3的末端,垂直吸风道6基本沿竖向设置,其上部与脉冲除尘器8的进风口连通,脉冲除尘器8坐落在机架上,其底部的轻杂出口7设置有排杂机构,排杂机构位于机架的底部,机架上设置有移动轮。

粮食从进料口1进入圆筒筛2内,将大杂从粮食中筛分开,大杂经大杂出口7流出,大杂出口7设置在圆筒筛2的末端,并竖直向下设置在机架上;粮食穿过圆筒筛2的筛孔掉落至振动筛3的筛面上,振动筛3将小杂从粮食中筛分开,小杂从小杂出口5流出,其中小杂出口5设置在振动筛3的底部;垂直吸风道6沿竖向设置,其底部位于卸粮口的末端,其顶部与脉冲除尘器8的进风口连通,当粮食经过垂直吸风道从卸粮口处排出时,垂直吸风道将轻杂与粮食分开,轻杂被吸入脉冲除尘器中,排杂机构设置在脉冲除尘器的轻杂出口6底部。

由此本实施例设置了大杂、小杂和轻杂的排出结构,能逐级对三种杂质实现筛选,分选精度高,功能多样,可持续性的加料,实现粮食的快速除杂,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排杂机构一般为输送绞龙,由于结构上的限制,输送绞龙只能从端部进行排料,但是现有的结构中,输送绞龙的末端为自由端,在中部或者其他内部位置添加轴承往往会增加支架或者支撑来固定轴承,这势必造成内部的输送通道存在阻碍,虽然绞龙输送稳定了但是会造成杂质在添加轴承的位置形成堵塞,因此,输送绞龙一般仅仅在于电机传动连接的一侧设置轴承,其端部为自由端,这种结构在使用时,输送绞龙末端自由,输送绞龙只能以较小的转速进行输送,速度高会造成末端摆动幅度大,对电机损伤大,且容易使杂料在输送通道内形成聚集,造成更加严重的堵塞。

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输送,如图所示,所述排杂机构包括同步驱动电机9、传动箱10、一级输送绞龙12、二级输送绞龙14和接料口;所述轻杂出口7的底部设置有与轻杂出口7连通的一级输送通道11;一级输送通道11的下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二级输送通道13,二级输送通道13的始端位于一级输送通道11的中部,从而形成了z字形的输送通道,接料口位于二级输送通道13的末端;一级输送通道11承接轻杂出口7一半的出料量,二级输送通道承接另一半的出料量和一级输送绞龙的输送量。

所述同步驱动电机9与传动箱10的输入轴传动连接,传动箱10为齿轮箱,齿轮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转动方向相同的一级输出轴和二级输出轴,所述一级输送绞龙12和二级输送绞龙14分别与一级输出轴和二级输出轴传动连接,一级输送绞龙12的转轴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一级输送通道上,且一级输送绞龙的叶片从一级输送轴延伸至二级输送通道的始端,二级输送绞龙14的转轴的中部经轴承安装在二级输送通道的侧壁上,从而将二级输送绞龙分割为外漏的传动段15和位于二级输送通道内的输送段16,所述输送段16的末端为自由端。

二级输送通道的末端为伸出轻杂出口7的接料口,同时在接料口的上部经扭簧安装有封堵板17,以方便接料和在不使用时对二级输送通道进行封堵。

由此,本实施例中,一级输送绞龙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二级输送绞龙的中部和传动端部设置有轴承,二级输送绞龙的末端为自由端,从而将输送绞龙的自由段长度缩短为原来的一半,且由两个轴承加固,从而确保了二级输送绞龙的稳定性,同时一级输送绞龙的输送叶片仅仅设置在半轴,即右侧半轴为光轴,仅仅承担加固传动的功能,实际承担负荷做工的为左侧半轴的输送叶片,二级输送绞龙则相反,从而一级输送绞龙的左侧半轴输送叶片与二级输送绞龙的右侧半轴输送叶片对接,基本长度与现有的输送叶片长度相同,从而两个输送绞龙的运载负荷基本也减半,更加容易被驱动,从而能允许两输送绞龙提高输送速度来提高输送效率,保证物料能及时排出脉冲除尘器,提高了轻杂在脉冲除尘器中的处理速度,防止轻杂在脉冲除尘器内积累,造成其处理轻杂的能力下降。

同时二级输送绞龙的自由段的长度被大大的缩短,并被中部的轴承和传动端的轴承加固,从而防止自由端出现较大摆动,降低了噪声和设备磨损。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对一级输送绞龙12和二级输送绞龙14进一步限定。

所述一级输送绞龙12的单位时间输出量小于二级输送绞龙14的单位时间输出量;根据一级输送绞龙和二级输送绞龙的负荷量适应性的调节两者的动力输出比例,合理利用电机输出动力,同时避免一级输送绞龙输出过快,二级输出绞龙不能及时将杂料排出形成堵塞;其中调节单位时间的输出流的方式可以为改变输出叶片的大小或者改变输出绞龙的转速来调节。

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主动轮、一级从动轮和二级从动轮;主动轮与同步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主动轮上设置有复合轮,复合轮通过皮带同步与一级从动轮和二级从动轮皮带连接,一级从动轮和二级从动轮分别与一级输出轴和二级输出轴传动连接;通过调节复合轮、一级从动轮和二级从动轮的轮径比可以实现一级输送绞龙和二级输送绞龙的输出功率比的调节。

同时本实施例中二级输出绞龙的传动段15和输送段16分别为两根独立的轴,两轴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输送叶片的间距,在一级输送绞龙和二级输送绞龙的转速相同时,改变一级输送绞龙和二级输送绞龙的输送叶片间距可以对两者单位时间内的输出量进行调节。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对同步驱动电机的安装方式进一步限定。

所述同步驱动电机设置在一级输送通道的下部;本实施例中,二级输送通道的左侧和一级输送通道的下部形成了设备安装区,同步驱动电机设置在设备安装区内,同时设备安装区为二级输送绞龙的传动轴提供了安装区域,结构紧凑,节约了设备占地。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一级输送绞龙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如图10所示,当脉冲除尘器中排出大量轻杂时,由于一级输送绞龙的输送叶片推送,一级输送叶片的末端与脉冲除尘器的侧壁之间会积累一定的轻杂料,从而在一级输送绞龙的右侧半轴处积累轻杂,且随着输送叶片的挤压输送会使物料架空在右侧半轴处,为此,本实施例在一级输送绞龙末端的转轴处设置了摆板18,一级输送绞龙转轴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杆21,固定杆21的末端转动套装有拨料板20,固定杆21的根部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拨料板20之间设置有弹簧19,假如出现清理堆积的情况,轻杂会从侧面挤压拨料板,由于限位板的定位,使拨料板与摆板对应,拨料板与摆板对应后会有部分重合,从而摆板的转动会带动拨料板摆动一定,从堆积物料的根部进行打散,物料根部失去着力点后便会溃散,进而达到防堵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