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张金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8382发布日期:2021-07-16 19:3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张金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张金属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卷纸的生产过程中,为避免卷纸沾附有生产加工线上的金属材料,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通常需要在打包封装前对纸张进行金属检测,现有的金属检测装置在检测到传送带上的纸张上沾附有金属材料时,因纸张的下表面与传送带贴合,因此只能将纸张上表面的金属材料进行清除,若金属材料沾附在纸张的下表面,则需要人工将纸张拿起或翻转过来进行处理,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纸张金属检测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金属检测装置在检测到传送带上的纸张上沾附有金属材料时,若金属材料沾附在纸张的下表面,则需要人工将纸张拿起或翻转过来进行处理,较为不便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纸张金属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纸张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两个,且两个传送带运输方向一致,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设置有一段间隔区域,所述间隔区域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金属的金属探测仪,所述间隔区域内还设置有用于剔除纸张下表面金属材料的剔除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间隔区域,使纸张的下表面能够在间隔区域与传送带分离开来,传送带上的部分金属材料能够直接从间隔区域落下,通过设置的金属探测仪和剔除装置,使金属探测仪在检测到纸张上沾附有金属材料后,能够利用剔除装置剔除纸张下表面的金属材料,无须人将纸张拿起或翻转过来进行处理,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8.上述附图中:1、传送带;2、间隔区域;3、金属探测仪;4、固定块;5、刷毛;6、电动伸缩杆;7、回收箱。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0.如图1所示,一种纸张金属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纸张的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为两个,且两个传送带1运输方向一致,两个所述传送带1之间设置有一段间隔区域2,本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区域2为两传送带1之间形成的竖直的空间,具体的,在两个传送带1启动
前,卷纸的一端已完全通过间隔区域2且位于图1中右侧传送带1上,所述间隔区域2的长度不阻碍纸张在传送带1上的正常输送,本实施例中间隔区域2长度选用五厘米。
11.如图1、图2所示,所述间隔区域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金属的金属探测仪3,所述间隔区域2内还设置有用于剔除纸张下表面金属材料的剔除装置,所述剔除装置包括用于剔除纸张下表面金属材料的毛刷和带动毛刷水平移动的动力件,本实施例中动力件选用电动伸缩杆6,所述毛刷包括固定块4和刷毛5,所述刷毛5与固定块4固定连接,所述刷毛5与传送带1顶部相平齐,具体的,所述刷毛5与间隔区域2内的纸张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块4的宽度等于两个传送带1之间的距离。
12.一种纸张金属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剔除装置和传送带1启闭的控制开关和用于回收剔除装置剔除的金属材料的回收箱7,具体的,所述控制开关与电动伸缩杆6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传送带1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金属探测仪3信号连接,所述回收箱7位于间隔区域2内。所述固定块4由金属材料制成,因固定块4为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毛刷在剔除纸张上的金属材料时金属探测仪3能一直检测到固定块4的金属信号,避免了毛刷将纸张上的金属材料刷掉后,金属探测仪3未能检测到金属信号而导致传送带1启动,在使用时,毛刷不应长时间处于间隔区域2,以避免影响纸张的正常输送。在使用时,所述传送带1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剔除装置和金属探测仪3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放置于传送带1的一侧,所述金属探测仪3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6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13.在使用时,当金属探测仪3检测到纸张上沾附有金属时,发出信号给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传送带1停止输送,与此同时,控制开关控制电动伸缩杆6工作,电动伸缩杆6缓慢的带动毛刷水平移动,以避免损坏纸张,毛刷将纸张下表面的金属材料刷掉,因固定块4为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毛刷在剔除纸张上的金属材料时金属探测仪3能一直检测到固定块4金属信号,避免了毛刷将纸张上的金属材料刷掉后,金属探测仪3未能检测到金属信号而导致传送带1启动,被毛刷刷掉的金属材料落入回收箱7内进行集中回收利用,电动伸缩杆6带动毛刷进行收缩,金属探测仪3未检测到固定块4和纸张上的金属信号,金属探测仪3发出信号给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动伸缩杆6停止工作,传送带1进行输送,若金属探测仪3任检测到纸张上的金属信号,则电动伸缩杆6继续带动毛刷进行刷除工作,直至金属探测仪3未检测到固定块4和纸张上的金属信号后,金属探测仪3发出信号给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动伸缩杆6停止工作,传送带1进行输送。
1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