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打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2758发布日期:2022-10-14 23:2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打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簧打散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弹簧大都由工人进行分拣,人工分拣存在以下缺点: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弹簧较小,难以人工分拣,人工分拣容易伤害手指,同时现有技术中还有自动分拣系统,但其结构复杂且造价较高,实现控制及维护难度较大,导致了自动分拣系统在车间内的普及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弹簧打散装置,旨在提高打散弹簧的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弹簧打散装置,包括:
5.振动料仓,内部设置有放料腔;
6.打散组件,设置于所述放料腔内;所述打散组件的击打部用于转动以撞击弹簧,所述击打部包括若干不规则的凸起。
7.优选地,所述打散组件包括打散机构和限位护栏;所述打散机构包括所述击打部;所述打散机构的顶部的四周绕设有所述限位护栏;所述限位护栏上设置进料部和出料部;所述进料部与所述振动料仓连接。
8.优选地,所述放料腔的内壁设置有送料轨道;所述进料部与所述送料轨道的一端连接。
9.优选地,所述打散机构包括转盘和转盘驱动器,所述转盘驱动器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上设置有所述击打部。
10.优选地,还包括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包括排列料轨;所述排列料轨绕设在所述振动料仓的外表面;所述排列料轨的一端与所述出料部伸出所述振动料仓的一端连接;所述排列料轨上设置有滑槽,若干个独立弹簧依次排列在所述滑槽内并沿所述滑槽滑动。
11.优选地,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置于所述振动料仓的外表面,所述排列料轨位于所述收集槽内;所述出料部位于所述收集槽的上方。
12.优选地,所述排列料轨与所述出料部连接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端;所述排列料轨远离所述出料部的一端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伸出所述收集槽远离所述出料部的一端的挡板。
13.优选地,所述送料轨道呈螺旋状;所述送料轨道远离所述进料部的一端与所述放料腔的底部连接。
14.优选地,所述进料部包括进料口和进料管,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限位护栏上;所述进料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料口和所述送料轨道的一端。
15.优选地,所述出料部包括出料口和出料管,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限位护栏上;所述出料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出料口和所述排列料轨的一端;所述进料口的水平高度高于
所述出料口的水平高。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打散组件的击打部将缠绕的弹簧打散,首先将缠绕的弹簧放入所述振动料仓的放料腔内,所述打散组件的击打部将缠绕的弹簧打散,方便后续进行安装;所述打散机构通过采用不规则的凸起,使得打散组件在转动的过程中,撞击弹簧的力度不同,更利于弹簧被快速打散,提高打散弹簧的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簧打散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簧打散装置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簧打散装置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簧打散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簧打散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2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振动料仓231进料口11放料腔232进料管12送料轨道24出料部2打散组件241出料口21打散机构242出料管211转盘25保护盖212转盘驱动器3输出组件213击打部31排列料轨22限位护栏32收集槽23进料部321挡板
2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
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弹簧打散装置。
30.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弹簧打散装置,包括振动料仓1和打散组件2,所述振动料仓1的内部设置有放料腔11;所述打散组件2设置于所述放料腔11内;所述打散组件2的击打部213用于转动以撞击弹簧,所述击打部213包括若干不规则的凸起。
31.上述结构中,通过利用打散组件2的击打部213将缠绕的弹簧打散,首先将缠绕的弹簧放入所述振动料仓1的放料腔11内,所述打散组件2的击打部213将缠绕的弹簧打散,方便后续进行安装;所述打散机构21通过采用不规则的凸起,使得打散组件2在转动的过程中,撞击弹簧的力度不同,更利于弹簧被快速打散,提高打散弹簧的速度和效率。
32.振动料仓1的内部设置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器。振动器的工作部分是一棒状空心圆柱体,内部装有偏心振子,在电动机带动下高速转动而产生高频微幅的振动,振动频率可达12000~15000次/min,具有构造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33.所述放料腔11的内壁设置有送料轨道12;所述进料部23与所述送料轨道12的一端连接。上述结构中,将缠绕的弹簧放入所述振动料仓1的放料腔11内,通过振动机构带动所述振动料盘仓振动,缠绕的弹簧不断被振动弹起并沿所述送料轨道12移动;送料轨道12上的弹簧通过进料部23穿过限位护栏22,落在所述打散机构21的顶部;所述打散机构21将缠绕的弹簧打散,独立的弹簧通过出料部24排出。
34.所述送料轨道12呈螺旋状;所述送料轨道12远离所述进料部23的一端与所述放料腔11的底部连接。上述结构中,通过振动机构带动所述振动料仓1振动,缠绕的弹簧不断被振动弹起并沿所述送料轨道12移动;同时因为送料轨道12与弹簧之间具有一定摩擦力,能够避免弹簧沿送料轨道12下滑。
35.所述送料轨道12的螺旋节距自连接所述放料腔11底部的一端至另一端递增。上述结构中,送料轨道12的螺旋节距越大则送料轨道12越倾斜,连接放料腔11底部的一端的螺旋节距更小,则送料轨道12越平缓,在放料腔11底部的弹簧更容易进入送料轨道12内;送料轨道12的螺旋节距递增,可以缩短送料轨道12的长度,加快弹簧的送料速度。
36.所述打散组件2包括打散机构21和限位护栏22;所述打散机构21包括所述击打部213;所述打散机构21的顶部的四周绕设有所述限位护栏22;所述限位护栏22上设置进料部23和出料部24;所述进料部23与所述振动料仓1连接。上述结构中,首先将缠绕的弹簧放入所述振动料仓1的放料腔11内,所述打散机构21将缠绕的弹簧打散,独立的弹簧通过出料部24排出。
37.所述打散机构21包括转盘211和转盘驱动器212,所述转盘驱动器212设置于所述转盘211底部,用于驱动所述转盘211转动;所述转盘211上设置有所述击打部213。上述结构
中,若干凸起为圆锥凸起,若干圆锥凸起的直径可以相同,若干圆锥凸起的高度亦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保证打散机构21的打散效率,若干圆锥凸起的直径可以不相同,圆锥凸起的高度也可以不同,使得在转盘211转动的过程中,撞击弹簧的力度不同;另外每个圆锥凸起的设置位置与转盘211的中心点距离大小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使得转盘211转动时能够保证打散范围;不规则的凸起分布在转盘211上,缠绕的弹簧从进料部23落在转盘211顶部;伺服马达带动转盘211转动,缠绕的弹簧被击打部213撞击,在转盘211和限位护栏22间来回撞击后被打散,并依靠离心力随机从出料部24输出。
3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盘驱动器212通过改变的转速实现调整打散速度,为保证打散的效率,转盘驱动器212的转速至少为2000圈/秒。另外,若干凸起还可以采用其它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体积、高度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打散的弹簧的形状和体积决定,在此不一一列举。
39.所述进料部23包括进料口231和进料管232,所述进料口231设置在所述限位护栏22上;所述进料管23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料口231和所述送料轨道12的一端。上述结构中,送料轨道12设置在放料腔11的内壁上,而打散组件2设置在振动料仓1内,打散机构21与送料轨道12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因此需要通过进料管232进行连接,使送料轨道12的弹簧通过进料管232后落在转盘211顶部。
40.所述出料部24包括出料口241和出料管242,所述出料口241设置在所述限位护栏22上;所述出料管24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出料口241和所述排列料轨31的一端;所述进料口231在所述限位护栏22上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出料口241的水平高度。上述结构中,排列料轨31设置在振动料仓1的外表面,而打散组件2设置在振动料仓1内,打散机构21与送料轨道12之间存在一定间距,且被放料腔11的内壁隔开,因此需要通过出料管242进行连接。
41.所述打散组件2还包括保护盖25,所述保护盖25设置于所述限位护栏22的顶部;所述保护盖25的作用是,避免转盘211上的弹簧在转盘211和限位护栏22间来回撞击的过程中飞出限位护栏22。
42.还包括输出组件3,所述输出组件3包括排列料轨31;所述排列料轨31绕设在所述振动料仓1的外表面;所述排列料轨31的一端与所述出料部24伸出所述振动料仓1的一端连接;所述排列料轨31上设置有滑槽,若干个独立弹簧依次排列在所述滑槽内并沿所述滑槽滑动。上述结构中,若干个独立弹簧在排列料轨31上经过排列后输送出去;通过排列料轨31输出可避免被打散的弹簧输出时出现再次缠在一起的情况,且排列好的独立弹簧方便后续进行安装。
43.另外,所述进料管232与进料口231连接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利于弹簧落在转盘211上;同样地,所述出料管242与所述排列料轨31连接的一端向下倾斜,利于弹簧落在进入排列料轨31上进行排列后输出。
44.所述输出组件3还包括收集槽32,所述收集槽32设置于所述振动料仓1的外表面,所述排列料轨31位于所述收集槽32内;所述出料部24位于所述收集槽32的上方。上述结构中,打散机构21在将缠绕的弹簧打散的过程中,存在未完全打散的弹簧不能进入排列料轨31中;为了不影响后续需要打散的弹簧,不管是否完全打散,都随机从出料部24出去,不能进入排列料轨31中并掉落在收集槽32内,可重新将将收集槽32内的弹簧放入放料腔11内进行二次打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料部24与所述排列料轨31的连接端为开放结构,使得弹
簧可进入排列料轨31内,也可以从出料部24掉落在收集槽32上。
45.所述排列料轨31与所述出料部24连接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端;所述排列料轨31远离所述出料部24的一端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伸出所述收集槽32远离所述出料部24的一端的挡板321。上述结构中,被打散的独立弹簧通过出料部24进入排列料轨31后,排列料轨31与出料部24连接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端,有利于弹簧滑动;另外因为振动料仓1在振动,而打散组件2设置于所述振动料仓1内,因此与打散机构21的出料部24连接的排列料轨31被带动一起振动,利于弹簧沿排列料轨31滑动输出;另外,输出管的内孔可供独立弹簧通过,输出管的作用是避免排列料轨31中混入未完全打散的弹簧,在排列料轨31振动的过程中,缠绕的弹簧不能进入输出管的内孔,并掉落在收集槽32内,可确保从输出管输出的弹簧均为独立弹簧。
46.所述收集槽32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321;所述收集槽32宽度大于所述排列料轨31的宽度。上述结构中,挡板321的作用用于阻挡收集槽32中的弹簧滑出。
47.所述排列料轨31的一侧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滑槽;所述滑槽的直径等于独立弹簧的直径。上述结构中,独立弹簧在滑槽内滑动,缠绕的弹簧整体的直径大于独立弹簧的直径,会从滑槽远离延伸的一侧掉落在收集槽32内。需要说明的是,排列料轨31为弧形结构,且滑槽的内表面为光滑面,可减少弹簧在滑槽内滑动所受到的阻力。
4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打散组件2的击打部213将缠绕的弹簧打散,首先将缠绕的弹簧放入所述振动料仓1的放料腔11内,所述打散组件2的击打部213将缠绕的弹簧打散,方便后续进行安装;所述打散机构21通过采用不规则的凸起,使得打散组件2在转动的过程中,撞击弹簧的力度不同,更利于弹簧被快速打散,提高打散弹簧的速度和效率。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