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过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4718发布日期:2022-12-28 10:5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粉末涂料过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涂料过筛装置。


背景技术:

2.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100%固体粉末状涂料。具有无溶剂、无污染、可回收、环保、节省能源和资源、减轻劳动强度和涂膜机械强度高等特点。粉末涂料是与一般涂料完全不同的形态,它是以微细粉末的状态存在的。由于不使用溶剂,所以称为粉末涂料。粉末涂料的主要特点有:具有无害、高效率、节省资源和环保特点。它有两大类:热塑性粉末涂料和热固性粉末涂料。热固性粉末涂料是由热固性树脂、固化剂、颜料、填料和助剂等组成。热固性粉末涂料包括:环氧树脂系、聚酯系、丙烯酸树脂系。
3.目前,在粉末涂料生产完毕之后、分装之前,需要对粉末涂料进行过筛,用于取出其中较大的颗粒或结块,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振动电机驱动筛网振动来实现分筛,但是这样会截留大量的大颗粒粉末,造成过筛效率降低,需要频繁取出截留的大颗粒粉末或更换筛网,降低了过筛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具备研磨作用的粉末涂料过筛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粉末涂料过筛装置,包括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的过筛罐,所述过筛罐内设有相互贴合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设有第一筛网,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部设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与所述第二筛网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第一筛网的目数小于所述第二筛网的目数;
6.所述过筛罐内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二框架发生方向相反的往复运动。
7.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对限位管,一对所述限位管分别设于所述过筛罐的两侧;
8.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一齿条,一对所述第一齿条分别且一一对应地在一对所述限位管的顶部内滑动;
9.所述第二框架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二齿条,一对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且一一对应地在一对所述限位管的底部内滑动;
10.位于过筛罐的左侧的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之间设有通过电动机驱动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均处于啮合状态;
11.位于过筛罐的右侧的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之间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均处于啮合状态。
1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限位管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高度之和。
13.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限位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设于所述滑槽内、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14.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电动机设在位于过筛罐的左侧的限位管的外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限位管并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
15.所述限位管的内壁上还设有轴承座,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适配地插设在所述轴承座内。
16.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过筛罐的底部内径逐渐变小、呈漏斗状。
17.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筛网及第二筛网的相互运动,一方面形成整体的抖动,便于物料穿过、形成筛分,另一方面会对部分粒径较大的物料进行切割、研磨,使其能够穿过第二筛网,有效降低了第一筛网对物料的截留数量,结构合理,降低了对截留物料的取出频率,提高了过筛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及动作状态参考图一;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参考图二;
20.图3是限位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过筛罐;11、进料口;12、出料口;2、第一框架;21、第一筛网;22、第一齿条;3、第二框架;31、第二筛网;32、第二齿条;4、限位管;41、电动机;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44、滑槽;45、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3.如图1-3所示,粉末涂料过筛装置,包括顶部设有进料口11、底部设有出料口12的过筛罐1,所述过筛罐1内设有相互贴合的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2的底部设有第一筛网21,所述第二框架3的顶部设有第二筛网31,所述第一筛网21与所述第二筛网31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第一筛网21的目数小于所述第二筛网31的目数;
24.所述过筛罐1内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框架2及所述第二框架3发生方向相反的往复运动。由于第一筛网21的目数较小,第一筛网21与第二筛网31会将物料分为三个等级,位于第一筛网21的上方的需要取出、回收,位于第二筛网31的下方的可以直接分装,还有部分粒径较大的位于第一筛网21与第二筛网31之间;驱动机构动作,使得第一框架2及第二框架3发生方向相反的往复运动,即第一框架2及第二框架3之间往复的相互摩擦,这样,就会形成对位于第一筛网21及第二筛网31之间的物料的搓动,由于第一筛网21及第二筛网31均为金属丝线制成,第一筛网21及第二筛网31对物料的搓动会切割物料,使得物料的粒径降低,从而通过第二筛网31,也就是说,通过第一筛网21及第二筛网31的相互运动,一方面形成整体的抖动,便于物料穿过、形成筛分,另一方面会对部分粒径较大的物料进行切割、研磨,使其能够穿过第二筛网31,有效降低了第一筛网21对物料的截留数量,结构合理,降低了对截留物料的取出频率,提高了过筛效率。
2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对限位管4,一对所述限位管4分别设于所述过筛罐1的两侧;
26.所述第一框架2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一齿条22,一对所述第一齿条22分别且一一对应地在一对所述限位管4的顶部内滑动;
27.所述第二框架3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二齿条32,一对所述第二齿条32分别且一一对应地在一对所述限位管4的底部内滑动;
28.位于过筛罐1的左侧的第一齿条22及第二齿条32之间设有通过电动机41驱动的主动齿轮42,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齿条22及所述第二齿条32均处于啮合状态;
29.位于过筛罐1的右侧的第一齿条22及第二齿条32之间设有从动齿轮43,所述从动齿轮43与所述第一齿条22及所述第二齿条32均处于啮合状态。电动机41驱动主动齿轮42间隔性的正向转动及反向转动,在第一齿条22及第二齿条32的拉动下,实现第一框架2及第二框架3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对截留在第一筛网21与第二筛网31之间的物料的研磨作用。
30.所述限位管4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一框架2与第二框架3的高度之和。这样,确保了第一框架2与第二框架3在产生位移时,不会与限位管4之间发生碰撞。
31.所述限位管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滑槽44,所述第一齿条22和所述第二齿条32均设于所述滑槽44内、并在所述滑槽44内滑动。通过滑槽44的设置,起到对第一齿条22及第二齿条32的限位及引导作用,确保第一齿条22及第二齿条32能可靠进行位移,从而带动第一框架2及第二框架3产生相反方向的位移。
32.所述电动机41设在位于过筛罐1的左侧的限位管4的外部,所述电动机41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限位管4并驱动所述主动齿轮42转动;
33.所述限位管4的内壁上还设有轴承座45,所述电动机41的输出轴适配地插设在所述轴承座45内。主动齿轮42固定设于电动机41的输出轴上,确保电动机41能可靠驱动主动齿轮42产生转动,轴承座45起到对电动机41输出轴的支撑作用;从动齿轮43通过转轴(图中未示出)定位在限位管4内,起到辅助、平衡作用。
34.所述过筛罐1的底部内径逐渐变小、呈漏斗状。这样,便于引导物料通过排料口排出。
35.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