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和蚯蚓粪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4832发布日期:2022-11-18 23:1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蚯蚓和蚯蚓粪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物料分离领域,尤其涉及蚯蚓和蚯蚓粪便的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2.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阳光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据阳光照射试验,蚯蚓进行阳光照射15分钟66%死亡,20分钟则100%死亡,同时蚯蚓还具有畏冷热的特性。
3.然而,现有的蚯蚓与蚯蚓粪的分离装置在对蚯蚓进行分离时,现有的蚯蚓和蚯蚓粪便的粪便通常采用电加热配合照明灯对蚯蚓进行分离,但是现有的分离装置均存在无法实时监测蚯蚓的分布且无法对蚯蚓与蚯蚓粪便完全分离的问题,且蚯蚓粪对植物的生长有好处,但是颗粒太大的则利用价值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蚯蚓和蚯蚓粪分离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蚯蚓和蚯蚓粪分离系统,采用多级分离的方式将蚯蚓和蚯蚓粪完全分离,将蚯蚓粪进行收集,将蚯蚓单独收集起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离效率低,不能完全分离的问题,对蚯蚓粪进行多级分离,粒径小的可直接利用,大颗粒的可收集后处理使用。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蚯蚓和蚯蚓粪分离系统,包括:分离箱,分离箱设置有箱盖,箱盖表面焊接有拉手,在分离箱的顶面下方设置有第一滤网,在分离箱的顶面与第一滤网之间的分离箱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照明灯,第一滤网设置有第一加热器,第一滤网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
6.在第一滤网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在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之间的分离箱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照明灯,第二滤网设置有第二加热器,第二滤网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
7.在第二滤网下方设置有第三滤网,在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之间的分离箱内壁上安装有第三照明灯,第三滤网设置有第三加热器,第三滤网设置有第三红外感应器;
8.在第三滤网下方设置有底板,第三滤网和底板之间的分离箱形成一个恒温恒光的分离室,分离室侧壁上连通有收集槽,收集槽与分离箱侧壁通过套接板套接,收集槽底部开设有蚯蚓出口。
9.进一步的,第一照明灯、第二照明灯、第三照明灯各有两个,第一照明灯、第二照明灯、第三照明灯、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三加热器、第一红外感应器、第二红外感应器、第三红外感应器连接有同一个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控制屏。
10.进一步的,箱盖与分离箱通过箱盖连轴连接。
11.进一步的,底板通过底板连轴连接在分离箱底部。
12.进一步的,底板上固接有底板卡扣,底板卡扣与分离箱底部表面固定的卡块配合完成底板的开闭。
13.进一步的,第一照明灯、第二照明灯、第三照明灯、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三加热器、第一红外感应器、第二红外感应器、第三红外感应器接有220v交流电源。
14.进一步的,蚯蚓出口设置有出口阀。
15.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蚯蚓和蚯蚓粪分离系统,包括:分离箱,分离箱是整个分离系统的主体结构,进行蚯蚓和蚯蚓粪的分离,在分离箱的顶面的一侧设置有箱盖,箱盖可以打开,用于蚯蚓和蚯蚓粪混合料的投料,在箱盖表面焊接有拉手,拉手可以将整个箱盖拉起,打开后进行投料,在分离箱的顶面下方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将大于网径的蚯蚓粪拦截在第一滤网表面,进行初筛,在分离箱的顶面与第一滤网之间的分离箱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照明灯,第一照明灯为广角照明灯,对第一滤网表面的蚯蚓粪照射,通过蚯蚓的负趋光性,蚯蚓会向下爬,在第一滤网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加热器可以将第一滤网表面的蚯蚓粪加热至一定的温度,通过蚯蚓的畏冷热的特性,与第一照明灯配合,使蚯蚓通过第一滤网的网孔,进入到第二滤网中,在第一滤网上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第一红外感应器可以实时监测到蚯蚓在第一滤网中的分布情况,在第一滤网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在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之间的分离箱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照明灯,第二滤网设置有第二加热器,第二滤网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原理相同,第二滤网的网径小于第一滤网网径,将经第一滤网过滤所得的蚯蚓粪进行二次过滤,拦截大于第二滤网网径的蚯蚓粪,第二照明灯、第二加热器和第二红外感应器的设置可以使蚯蚓继续向下,且能监测蚯蚓的分布情况,在第二滤网下方设置有第三滤网,在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之间的分离箱内壁上安装有第三照明灯,第三滤网设置有第三加热器,第三滤网设置有第三红外感应器,第三滤网网径小于第二滤网网径,同理的,对大于第三滤网网径的蚯蚓粪拦截,蚯蚓向下爬,落入到底板中,在第三滤网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用于接收直径较小的蚯蚓粪颗粒,蚯蚓也会落入到底板中进行最后分离,第三滤网和底板之间的分离箱形成一个恒温恒光的分离室,进行蚯蚓和蚯蚓粪的分离,分离室侧壁上连通有收集槽,蚯蚓进入与分离室连通的收集槽中,收集槽与分离箱侧壁通过套接板套接,分离室和收集槽需要套接板套接固定,在完成分离后可分开,收集槽底部开设有蚯蚓出口,蚯蚓出口可以将蚯蚓送出收集槽进行收集。
16.综上所述,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三级滤网上的加热装置和照明灯的设置可以将蚯蚓与蚯蚓粪完全分开,红外感应确定分离情况,分离效果好,对蚯蚓粪进行多级分离,粒径小的可直接利用,大颗粒的可收集后处理使用。
18.2、第一红外感应器、第二红外感应器、第三红外感应器的设置可以试试监测三个滤网中的蚯蚓分布情况。
19.3、底板可打开进行蚯蚓粪收集,收集箱可收集分离的蚯蚓。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补充结构图。
23.图示说明:
24.其中,1-分离箱,2-箱盖,201-箱盖连轴,3-拉手,4-第一滤网,5-第一照明灯,6-第一加热器,7-第一红外感应器,8-第二滤网,9-第二照明灯,10-第二加热器,11-第二红外感应器,12-第三滤网,13-第三照明灯,14-第三加热器,15-第三红外感应器,16-底板,1601-底板连轴,1602-底板卡扣,17-收集槽,18-套接板,19-蚯蚓出口,1901-出口阀,20-控制器,21-控制屏。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的参见图1。
27.实施例1:
28.一种蚯蚓和蚯蚓粪分离系统,包括:分离箱1,分离箱1是整个分离系统的主体结构,进行蚯蚓和蚯蚓粪的分离,在分离箱1的顶面的一侧设置有箱盖2,箱盖2可以打开,用于蚯蚓和蚯蚓粪混合料的投料,在箱盖2表面焊接有拉手3,拉手3可以将整个箱盖2拉起,打开后进行投料,在分离箱1的顶面下方设置有第一滤网4,第一滤网4将大于网径的蚯蚓粪拦截在第一滤网4表面,进行初筛,在分离箱1的顶面与第一滤网4之间的分离箱1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照明灯5,第一照明灯5为广角照明灯,对第一滤网4表面的蚯蚓粪照射,通过蚯蚓的负趋光性,蚯蚓会向下爬,在第一滤网4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6,加热器可以将第一滤网4表面的蚯蚓粪加热至一定的温度,通过蚯蚓的畏冷热的特性,与第一照明灯5配合,使蚯蚓通过第一滤网4的网孔,进入到第二滤网8中,在第一滤网4上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7,第一红外感应器7可以实时监测到蚯蚓在第一滤网4中的分布情况;
29.在第一滤网4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8,在第一滤网4和所述第二滤网8之间的分离箱1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照明灯9,第二滤网8设置有第二加热器10,第二滤网8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11,第一滤网4与第二滤网8原理相同,第二滤网8的网径小于第一滤网4网径,将经第一滤网4过滤所得的蚯蚓粪进行二次过滤,拦截大于第二滤网8网径的蚯蚓粪,第二照明灯9、第二加热器10和第二红外感应器11的设置可以使蚯蚓继续向下,且能监测蚯蚓的分布情况;
30.在第二滤网8下方设置有第三滤网12,在第二滤网8和第三滤网12之间的分离箱1内壁上安装有第三照明灯13,第三滤网12设置有第三加热器14,第三滤网12设置有第三红外感应器15,第三滤网12网径小于第二滤网8网径,同理的,对大于第三滤网12网径的蚯蚓粪拦截,蚯蚓向下爬,落入到底板16中;
31.在第三滤网12下方设置有底板16,底板16用于接收直径较小的蚯蚓粪颗粒,蚯蚓也会落入到底板16中进行最后分离,第三滤网12和底板16之间的分离箱1形成一个恒温恒光的分离室,进行蚯蚓和蚯蚓粪的分离,分离室侧壁上连通有收集槽17,蚯蚓进入与分离室连通的收集槽17中,收集槽17与分离箱1侧壁通过套接板18套接,分离室和收集槽17需要套
接板18套接固定,在完成分离后可分开,收集槽17底部开设有蚯蚓出口19,蚯蚓出口19可以将蚯蚓送出收集槽17进行收集。
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照明灯5、第二照明灯9、第三照明灯13各有两个,两个照明灯可以对滤网表面全覆盖,不会出现死角,第一照明灯5、第二照明灯9、第三照明灯13、第一加热器6、第二加热器10、第三加热器14、第一红外感应器7、第二红外感应器11、第三红外感应器15连接有同一个控制器20,控制器20连接有控制屏21,控制器20控制第一照明灯5、第二照明灯9、第三照明灯13各有两个,第一照明灯5、第二照明灯9、第三照明灯13、第一加热器6、第二加热器10、第三加热器14、第一红外感应器7、第二红外感应器11、第三红外感应器15的工作状态,控制屏21上可以显示每一级滤网的温度,光强,蚯蚓的分离情况,在控制屏21上对三级滤网上选择最适温度,光强进行调节,可以实时监测到蚯蚓的分离情况,更加智能化。
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箱盖2与分离箱1通过箱盖连轴201连接,箱盖连轴201可转动,箱盖2的一端可以绕着箱盖连轴201转动。
3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底板16通过底板连轴1601连接在分离箱1底部,连轴可转动,底板16的一端可以绕着底板连轴1601转动。
3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底板16上固接有底板卡扣1602,底板卡扣1602与分离箱1底部表面固定的卡块配合完成底板16的开闭。
3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照明灯5、第二照明灯9、第三照明灯13、第一加热器6、第二加热器10、第三加热器14、第一红外感应器7、第二红外感应器11、第三红外感应器15接有220v交流电,以上结构均需要电源,采用220v交流电可以满足。
3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蚯蚓出口19设置有出口阀1901,出口阀1901可以控制蚯蚓出口19的开闭,待到分离结束后打开出口阀1901,蚯蚓爬出收集槽17,进行收集。
38.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39.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