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除杂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46285发布日期:2023-06-13 10:4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除杂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处理,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除杂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但是建筑施工免不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是众多垃圾中较难处理的一类,存在体积大、回收处理难等问题,这些建筑物、构筑物、管网以及房屋装饰产生的弃土、弃料等,如果不经过妥善的处理,不仅会有损市容,是对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水、土壤和空气,目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是对建筑垃圾处理的手段之一,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除杂处理,如何更好的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去除其中的杂物,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1109259.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设备,主要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处理分类建筑垃圾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右端壁内设有将轻质垃圾与重垃圾分开的第一分类机构,所述第一分类机构后端壁内设有给装置提供动力和运输建筑垃圾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左端壁内设有将建筑垃圾中铁质垃圾分离的第二分类机构。上述专利中的分类收集设备存在以下不足:其从重量角度对垃圾进行分类,难以去除垃圾中参杂的异物,还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除杂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除杂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转辊;

4、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于安装架一侧外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转辊的轴传动连接,两个转辊的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5、侧挡板,两个侧挡板设置于两个安装架内侧,侧挡板顶部固定有围板,转辊两端转动安装于围板上;

6、弹力柱,弹力柱一端粘接于转辊外壁,弹力柱另一端粘接有锥形头,锥形头位于弹力柱内的一端固定有可形变的金属丝,转辊内部固定有内支架,金属丝滑动连接于内支架内壁,金属丝一端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通过第一弹簧安装于内支架上,弹力柱与转辊内部相导通;以及

7、固定架,固定架设置于转辊上,转辊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一端固定有活塞盘,活塞盘密封滑动于转辊内,活塞盘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架内壁;

8、所述弹力柱在充气状态下为弯曲形态,弹力柱与锥形头配合形成钩形结构。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辊一侧设置有第一收集机构,所述第一收集机构包括:

10、滑台,所述滑台设置于转辊一侧,滑台两侧固定有用于支撑滑台的第一支撑架;

11、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转动安装于滑台靠近转辊一端,第一转筒的位置与弹力柱相适配;以及

12、承接组件,所述承接组件设置于滑台下方,用于承接收集沿滑台表面滑下的垃圾。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围板顶部外壁固定有横杆,横杆底部外壁固定有成对分布的拨爪,拨爪位于弹力柱的两侧。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辊下方设置有第二收集机构和风选机构,所述风选机构包括:

15、风机架,所述风机架固定于围板底部外壁;以及

16、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风机架上。

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收集机构包括:

18、筛板,所述筛板设置于转辊下方,且筛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筛孔;

19、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设置于筛板下方;以及

20、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设置于筛板一侧。

2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板和承接组件之间设置有阻拦组件,所述阻拦组件包括:

22、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中心柱;以及

23、叶片,若干个叶片周向布设于中心柱的圆周外壁上;

24、所述阻拦组件的高度与风机相适配。

2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片为s形结构。

2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接组件包括:

27、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叶片远离风机的一侧;

28、弹力带,所述弹力带一端固定于支撑部上,且所述弹力带等距分布;

29、第三收集箱,所述第三收集箱顶部一侧外壁与弹力带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弹力带呈倾斜设置;以及

30、第四收集箱,所述第四收集箱位于弹力带下方。

3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

32、安装筒,所述安装筒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杆;

33、第二转筒,所述第二转筒两端转动安装于滑杆顶端内壁;以及

34、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于滑杆顶端和安装筒顶端之间;

35、所述第二转筒的位置与叶片相适配,所述弹力带一端固定于第二转筒一侧外壁。

36、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除杂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s1:通过调节旋钮调整活塞盘的位置,从而改变弹力柱的形态;

38、s2:将垃圾置于两个转辊之间;

39、s3: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转辊转动,对垃圾进行初步筛分;

40、s4:控制风机工作,在筛板、叶片和承接组件的配合下对垃圾进一步筛分;

41、s5:筛分完成后取出

42、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44、本发明通过设置转辊、弹力柱等结构,使用者能够根据需求,旋拧调节旋钮,使活塞盘在导向杆的导向下向转辊内部移动,继而使转辊内气压增大,弹力柱基于气压增大而被扩撑形变,与锥形头配合形成钩形结构。

45、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建筑垃圾置于两个转辊之间,基于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两个转辊转动,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基于其重力向下压迫弹力柱,导致弹力柱和金属丝形变,从而顺利落下,而塑料膜、网状结构的垃圾,则会被弹力柱、锥形头钩起,从而实现建筑垃圾的分类除杂。

46、本发明能够根据需求,调整活塞盘的位置,从而改变弹力柱的膨胀程度,达到调节弹力柱的尺寸和抗形变能力的目的,从而改变了筛分效果。

47、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收集机构,被弹力柱、锥形头钩取的垃圾转动至滑台上方,垃圾基于重力落至滑台上,进而滑至承接组件上;若弹力柱和锥形头上仍残留垃圾,随着转辊的转动,弹力柱和锥形头与第一转筒接触,弹力柱基于作用力形变,且弹力柱与第一转筒之间发生剐蹭,从而将残留的垃圾刮下,提升了可靠性。

48、本发明通过设置横杆和拨爪,能够基于转辊转动,当弹力柱从拨爪之间通过时,拨爪能够将垃圾拨落,从而避免垃圾从转辊另一侧脱出。

49、本发明通过设置风选机构和第二收集机构,能够利用风机工作,对落下的垃圾进行风选,将尺寸较小的垃圾吹至筛板上,并被筛板筛下,落入第二收集箱内;尺寸较大、较重的垃圾,能够沿筛板滑下,落入第一收集箱内;达到分类收集的目的。

50、本发明通过设置阻拦组件,能够对垃圾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挡,小尺寸带有一定重量的垃圾被筛板筛下,而较轻的灰尘、小尺寸塑料膜、纸类的材料会基于风力吹至叶片处,叶片同时被吹动,在中心柱转动下,灰尘、膜类、纸类的垃圾被送至承接组件处。

51、本发明通过设置s形结构的叶片,s形结构存在两个槽,靠近中心柱的槽用于暂存灰尘,远离中心柱的槽能够使叶片、中心柱更好的被风机吹动,提升了可靠性。

52、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部等结构,弹力带能够承接落下的膜类、纸类、网类等垃圾,随着中心柱的转动,叶片周期性的击打第二转筒,使第二转筒在第二弹簧形变的配合下上下振荡;从而使弹力带上易于形变的膜类、纸类等垃圾能够从弹力带之间的缝隙中落入第四收集箱内;而不易于形变的垃圾沿弹力带滑下,落入第三收集箱内;进一步提升了分类收集的效果。

5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弹力带,若垃圾在滑落过程中出现卡死等情况,随着垃圾的堆叠,弹力带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进而形变,使弹力带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使垃圾最终能够从间隙落入到第四收集箱内,避免了持续卡塞的情况,提升了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