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菌肥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61008发布日期:2023-09-15 22:5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微生物发酵菌肥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分离,尤其涉及微生物发酵菌肥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1、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

2、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肥的振动筛选设备(公开号:cn215963983u),包括底板,底板内设有第一过滤筛板,第一过滤筛板用来进行初次筛选,底板内还设有第二过滤筛板,第二过滤筛板设于第一过滤筛板的下侧,第二过滤筛板用来进行二次筛选;底板内设有破碎刀片,破碎刀片用来破碎体积较大不易筛选的微生物肥,底板内设有转轴,破碎刀片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圆周表面,底板内还设有用来驱动转轴的齿轮传动机构;第一过滤筛板和第二过滤筛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第二过滤筛板的侧端设有用来驱动第二过滤筛板的往复循环运动机构,带动破碎刀片对较为大块的微生物肥料进行切割破碎,方便进行更好的筛选。

3、微生物菌肥分离时,存在以下缺点:1、微生物菌肥分离工艺较为繁琐,通过采用分离网对微生物菌肥进行多次振筛分离,分离所需的时间较长,导致微生物在分离中很容易变性失活;2、对微生物菌肥分离时,单一振筛的方式会造成颗粒聚集成团,导致装置内残留物质影响下次的使用效果,故需对分离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微生物菌肥分离方式单一及分离效果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微生物发酵菌肥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微生物菌肥分离方式单一及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微生物发酵菌肥分离装置,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内部设有横向放置的第二分离箱,所述第二分离箱的上方设有平行放置的第一分离箱,所述第二分离箱的下方设有平行放置的第三分离箱,所述第三分离箱的正下方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面与地面接触;

4、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壁中部插设有一对转动贯穿的固定轴,一对所述固定轴的相对端部与第二分离箱的两侧壁中部固接,一对所述固定轴的相对外端部均设有中部固接的摆动连板;

5、位于右侧的固定轴的外段部分套设有同心固接的往复齿轮,所述矩形框架的右侧面底边中部插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连轴,所述第三连轴的外端部固设有往复摆臂,所述往复摆臂通过摆动机构与往复齿轮连接。

6、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敞口前后两侧边中部均固设有固定耳座,所述第一分离箱的前后两侧壁中部均固设有第一连轴,每根所述第一连轴的相对外端部均转动插设在对应的固定耳座内;

7、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面敞口前后两侧边中部均固设有加长耳座,所述第三分离箱的前后两侧壁中部均固设有第二连轴,每根所述第二连轴的相对外端部均转动插设在对应的加长耳座内。

8、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分布的弧形通孔,所述摆动连板的相对面两端部均固设有从动滑杆,每根所述从动滑杆的里端部均滑动贯穿弧形通孔并与第二分离箱的外侧壁固接。

9、优选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往复齿条,所述往复齿轮的下方设有前后啮合连接的往复齿条,所述往复齿条的前后两端部卡合有一对滑动连接的u型卡块,一对所述u型卡块的相对面均与矩形框架的右侧面固接;

10、所述往复齿条的外侧面中部固设有第一销轴,所述往复摆臂的顶段部分开设有第一椭圆销孔,所述第一销轴的外端部滑动卡合插设在第一椭圆销孔内。

11、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内右侧壁底部固设有输出端朝外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端部转动贯穿矩形框架并套设有同心固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位于第三连轴的正上方,所述转盘的外侧面设有偏心固接的第二销轴,所述往复摆臂的中段部分开设有第二椭圆销孔,所述第二销轴的外端部滑动卡合插设在第二椭圆销孔内。

12、优选地,位于左侧的摆动连板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一对第三椭圆销孔,所述矩形框架的左侧面固设有一对交错分布的矩形环,每个所述矩形环的内部均插设有上下滑动贯穿的矩形滑板,一对所述矩形滑板的相对里端部均固设有第三销轴,每根所述第三销轴的外端部均滑动卡合在对应的第三椭圆销孔内。

13、优选地,一对所述矩形滑板的相对外端部均固设有限位折板,每块所述限位折板的中段部分均开设有第四椭圆销孔,所述第一分离箱、第三分离箱的左侧面固设有一对交错分布的晃动板,每块所述晃动板的外段部分均开设有矩形通孔,每块所述限位折板的外段部分均滑动贯穿插设在对应的矩形通孔内,每个所述矩形通孔的内部均固设有第四销轴,每根所述第四销轴的中段均滑动卡合在对应的第四椭圆销孔内。

14、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的前后两侧边中部均设有对称分布的z型支腿,每根所述z型支腿的顶段部分均通过一对螺栓与矩形框架螺纹锁紧,每根所述z型支腿的底段部分均设有滑动卡合连接的减震支腿;

15、所述z型支腿与减震支腿的相对端部设有上下两端部固接的减震弹簧,所述z型支腿的底端部固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滑动套设在减震支腿的中部,所述减震支腿的顶端部固设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滑动套设在z型支腿的中部。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离箱内底壁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第一分离孔,所述第二分离箱内底壁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第二分离孔,所述第三分离箱内底壁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第三分离孔,所述第一分离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分离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分离孔的孔径大于第三分离孔的孔径。

17、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菌肥分离装置的微生物发酵菌肥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步骤一,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带动转盘同步转动,第二销轴与第二椭圆销孔形成限位作用,带动往复摆臂以第三连轴为轴心进行往复摆动,第一椭圆销孔与第一销轴形成限位作用,带动往复齿条沿着一对u型卡块进行前后往复滑动;

19、步骤二,往复齿条往复滑动时,往复齿条啮合带动往复齿轮、固定轴、第二分离箱以固定轴为轴心进行前后往复摆动,并带动一对摆动连板、两对从动滑杆沿着弧形通孔同步往复摆动;

20、步骤三,摆动连板往复摆动时,一对第三椭圆销孔与一对第三销轴形成限位作用,带动一对矩形滑板进行上下交错滑动,同步带动限位折板沿着矩形通孔进行滑动,第四椭圆销孔与第四销轴形成限位作用,带动一对晃动板进行上下交错摆动;

21、步骤四,位于上方的晃动板带动第一分离箱以第一连轴为轴心进行左右摆动,位于上方的晃动板带动第三分离箱以第二连轴为轴心进行左右摆动,使得第一分离箱与第三分离箱相对交错左右摆动;

22、步骤五,将微生物发酵菌肥倒入第一分离箱内,在第一分离箱的左右摆动作用下,使得微生物发酵菌肥进行初步分离,而后顺着第一分离孔掉落至第二分离箱内,在第二分离箱的前后摆动作用下,使得微生物发酵菌肥进行再次分离,而后顺着第二分离孔掉落至第三分离箱内,在第三分离箱的左右摆动作用下,使得微生物发酵菌肥进行最终分离,而后顺着第三分离孔掉落至收集箱内。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在本发明中,将微生物发酵菌肥倒入第一分离箱内,使得微生物发酵菌肥进行初步分离,而后顺着第一分离孔掉落至第二分离箱内,使得微生物发酵菌肥进行再次分离,而后顺着第二分离孔掉落至第三分离箱内,使得微生物发酵菌肥进行最终分离,而后顺着第三分离孔掉落至收集箱内,有效防止微生物在分离中发生变性失活,提高了分离的效果和效率;

25、2、在本发明中,通过摆动机构的配合使用,第一分离箱以第一连轴为轴心进行左右摆动,第二分离箱以固定轴为轴心进行前后往复摆动,第三分离箱以第二连轴为轴心进行左右摆动,并在第一分离箱、第二分离箱、第三分离箱的共同作用下,采用多级不同方式的同步振动的方式,简化了工艺以大幅度的缩短了分离所需的时间;

26、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微生物菌肥分离方式单一及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采用多级不同方式的同步振动,简化了工艺以大幅度的缩短了分离所需的时间,有效防止微生物在分离中发生变性失活,进一步提高了分离的效果和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