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制剂分离提纯设备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1137发布日期:2024-03-05 15:1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制剂分离提纯设备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物制剂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制剂分离提纯设备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1、生物制剂是以各类具有医学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工,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2、对于生物制剂的制造一般包含如下步骤:原料准备、分离纯化、质量检测、制剂制备和包装储存,其中,分离提纯用于提高后续生物制剂的纯度,有着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对于生物制剂原料的分离提纯一般采用离心法分离,将需要进行分离的溶液注入离心管内,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内,利用离心机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不同密度或体积的物质进行分离,液体中的浮质在离心过后通常会在容器底部产生沉淀,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效果。然而,大多数生物制剂的分离提纯仅进行一次离心分离,单次离心所得到的提纯效果不佳,导致溶液内部仍存在较多的残留浮质,影响生物制剂的生产质量,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对生物制剂所需原料的分离提纯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制剂分离提纯设备及其工艺。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制剂分离提纯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生物制剂分离提纯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底沿厚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放置孔,每一所述放置孔内均设置有夹持件,每一所述夹持件上均设置有离心管,所述工作腔底壁转动连接有离心盘,所述离心盘内开设有若干供离心管放置的离心孔,所述工作腔顶壁设置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用于带动转动盘朝向离心盘的方向移动,所述升降件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输出轴与转动盘相连,所述转动盘上方设置有抽离组件,所述抽离组件用于将完成离心的离心管内的溶液抽离并输入至下一组离心管内。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第一组离心管内注入需要进行分离提纯的溶液,在升降件的带动下,该组离心管向离心盘的方向移动,在夹持件解除对离心管的固定后,离心管进入离心盘内,通过离心盘对溶液进行第一次离心,以将溶液内的浮质进行初次析出并沉降于离心管底部,完成离心后,夹持件再次对离心管进行固定,在升降件的作用下,转动盘复位,由抽离组件对完成离心的离心管内的清液进行抽离并输送至转动盘上的另一组空置的离心管内,完成清液转移后,第一转动件启动,带动刚刚注入清液的离心管来到离心盘上方,重复之前步骤,对溶液进行多次离心,从而提高对溶液进行分离提纯的效果。

5、可选的,所述抽离组件包括作业盘、升降油缸、若干抽离针管、若干输入针管和抽液泵,所述作业盘位于转动盘上方,所述升降件的活塞杆穿过作业盘,所述升降油缸连接于工作腔顶壁,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作业盘相连,所述升降油缸带动作业盘朝向转动盘的方向移动;若干所述抽离针管和输入针管均连接于作业盘底壁,每一所述抽离针管和输入针管均对应一个放置孔,所述抽离针管用于抽取离心管内的清液,所述抽液泵设置于作业盘表面,所述抽液泵用于连通抽离针管和输入针管,所述输入针管用于向空置的离心管内输入清液。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油缸带动作业盘朝向转动盘方向移动,抽离针管能够插设入完成离心的离心管内,而输入针管则能够插设入待注入溶液的空置离心管内,启动抽液泵,抽液泵提供吸力,由抽离针管将对应离心管内的上层清液抽离并由输入针管灌输入空置的离心管内,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溶液的快速转移,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7、可选的,所述工作腔顶壁设置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输出轴端壁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位于作业盘上方,所述安装盘上设置有若干承接漏斗,所述承接漏斗与抽液泵的输出端连通,每一所述承接漏斗均对应一个输入针管,所述承接漏斗的出液端与相应的输入针管之间设置有滤布。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承接漏斗和滤布能够对从抽离针管输出的清液进行过滤,使得进入输入针管的溶液纯净度更高,进一步提高对溶液的分离提纯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9、可选的,所述作业盘表面还设置有用于装载清洗液的清洗罐,所述作业盘底壁设置有若干清洗针管,若干所述清洗针管均与清洗罐连通,所述清洗针管用于向抽离溶液过后的离心管内通入清洗液。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盘转动后,完成离心的离心管将会远离离心盘,并来到清洗罐下方,由清洗针管向离心管内注入清洗液,使得离心管底部沉积的溶液能够溶解,从而便捷地完成对离心管的清洁,使得离心管可以进行下一次的溶液注入以及离心,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1、可选的,所述离心管包括端盖、管体和端罩,所述端盖设置于放置孔内,所述端盖与夹持件相连,所述管体连接于端盖底壁,所述管体底壁贯穿开设有出液孔,所述端罩螺纹连接于管体底端外壁,所述端罩内壁设置有阻液柱,所述阻液柱穿过出液孔并与出液孔内壁相抵,所述阻液柱外壁开设有浊液入口和浊液出口,所述浊液入口位于浊液出口上方,所述阻液柱内部开设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用于连通浊液入口和浊液出口,所述端罩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排液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用于将端罩与管体进行分离的驱动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离心管设置为端盖、管体和端罩的形式,从而便于对清洗液以及离心管内杂质的排出,当无需排放浊液时,端罩与管体通过螺纹锁紧,待需要对管体内的浊液进行排出时,驱动组件启动,通过旋转端罩,使得阻液柱相对管体产生移动,浊液将会进入浊液入口并沿着流通通道进入浊液出口,此时的端罩内壁与管体底壁分离,浊液出口也随着阻液柱的移动而伸出管体,浊液便能够进入端罩内,进一步通过端罩开设的排液孔排出,从而实现对离心管的自动化清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3、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盘、若干第三转动件和若干螺纹拆卸柱,所述第三转动件和螺纹拆卸柱两者一一对应;所述驱动盘位于转动盘下方,所述驱动盘表面开设有若干供离心管插设的容纳孔,每一所述第三转动件均对应一个容纳孔,所述第三转动件设置于相应的容纳孔底壁,所述螺纹拆卸柱连接于相应的第三转动件的输出轴端壁,所述端罩底壁开设有供螺纹拆卸柱抵入的拆卸孔,所述拆卸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拆卸柱与拆卸孔内壁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拆卸柱周壁的螺纹旋向与管体周壁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容纳孔底壁开设有供浊液流动的排液通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升降件的启动,离心管将进入驱动盘的容纳孔内,第三转动件启动,从而带动螺纹拆卸柱转动,与拆卸孔内壁螺纹配合,使得螺纹拆卸柱逐渐与端罩旋紧,由于螺纹拆卸柱周壁的螺纹旋向与管体周壁的螺纹旋向相反,在螺纹拆卸柱与端罩旋紧后,便能够继续带动端罩相对管体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浊液从排液孔排出,并进一步通过排液通道进行流动,类似的,当第三转动件反向转动时,便能够先对端罩与管体进行旋紧,再对螺纹拆卸柱与端罩进行分离,结构简单,能够伴随升降件的启动,与离心步骤同步进行,提高了对离心管的清洗便捷度和时效性。

15、可选的,所述端盖内设置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呈锥状,所述密封活塞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密封活塞沿厚度方向开设有供抽离针管、输入针管和清洗针管的尖端插设的通入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活塞能够提高离心管对溶液的密封效果,密封活塞呈锥状设置,通入孔开设于密封活塞直径最小的端壁,使得需要抽离针管、输入针管和清洗针管的针头插设才能够扩大开孔,防止溶液洒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7、可选的,每一所述离心孔底壁均设置有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活塞杆沿离心孔的深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伸缩件的活塞杆端壁设置有用于承接离心管底端的管托。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伸缩件和管托能够在离心管进入离心孔时,对离心管进行托举,以防夹持件解除对离心管的固定后,离心管掉入离心孔内,造成离心管的损坏,一方面能够保障离心管的结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夹持件便于对离心管进行重新固定,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19、可选的,所述离心孔内壁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设置有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的活塞杆沿让位槽的深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伸缩件的活塞管端壁连接有抵接片,所述抵接片用于压紧进入离心孔内的离心管的顶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离心管完全进入离心孔后,第二伸缩件启动,电动抵接片伸出让位槽并抵接于端盖表面,使得离心管在作转动时,能够稳定地维持于离心孔内,提高稳定性,同时也能够防止溶液在转动过程中飞溅,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生物制剂分离提纯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2、溶液准备:向离心管内注入需要进行分离提纯的溶液,第一转动件启动,带动装有溶液的所述离心管转动至离心盘上方;

23、低速离心:升降件启动,带动转动盘向所述离心盘方向移动,放置孔内的夹持件解除对所述离心管的定位,第一伸缩件启动,通过管托将离心管载入离心孔内,第二伸缩件启动,带动抵接片对离心管顶端压紧,所述离心盘转动,进行处理离心提纯;

24、提取清液:所述第二伸缩件带动抵接片重新进入让位槽内,所述第一伸缩件带动离心管重新进入放置孔内,所述夹持件对离心管进行固定,所述升降件带动转动盘复位,升降油缸带动作业盘向转动盘方向移动,抽离针管插设入相应的离心管内,将所述离心管内的上层清液抽离并通过输入针管输入至下一组离心管内;

25、循环离心: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转动盘转动,装载有清液的离心管转动至离心盘上方,多次重复低速离心和提取清液步骤;

26、高速离心:提高所述离心盘的转速,对离心管内的清液进行高速离心提纯,得到最终所需的溶液,完成提纯;

27、清洗沉淀:所述转动盘转动后,被抽离溶液的离心管转动至清洗针管下方,通过清洗针管朝向离心管内输入清洗液,使得离心管内的沉积物溶解,所述转动盘继续转动并来到驱动组件上方,所述驱动组件将端罩与管体拆卸,混杂沉积物的浊液通过排液通道排出。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向第一组离心管内注入需要进行分离提纯的溶液,在升降件的带动下,该组离心管向离心盘的方向移动,在夹持件解除对离心管的固定后,离心管进入离心盘内,通过离心盘对溶液进行第一次离心,以将溶液内的浮质进行初次析出并沉降于离心管底部,完成离心后,夹持件再次对离心管进行固定,在升降件的作用下,转动盘复位,由抽离组件对完成离心的离心管内的清液进行抽离并输送至转动盘上的另一组空置的离心管内,完成清液转移后,第一转动件启动,带动刚刚注入清液的离心管来到离心盘上方,重复之前步骤,对溶液进行多次离心,从而提高对溶液进行分离提纯的效果;

30、2.本技术的离心步骤和排液步骤能够通过升降件同步进行,抽离步骤和清洗液注入步骤也能通过升降油缸同步进行,使得本技术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