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2957发布日期:2023-10-14 20:0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颗粒除尘,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筛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散料处理行业,各种粒料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物料受压、摩擦、受热、冲击等原因会产生物料破碎、塑化而形成了碎颗粒、细粉或拉丝等污染物,该类污染物会影响产品的品质。清洗锥作为该除尘装置的核心零部件,其特有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筛料装置的除尘效率,但目前的筛料装置只能够实现在落料时进行筛分,当落料收集时,无法进一步对物料进行筛分或二次筛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筛料装置在筛分物料内的碎颗粒效果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筛料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出风口,壳体组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和进风口;第一导料结构,第一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进料口的下方,其中,第一导料结构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上设置的第一锥面,以用于将进料口进入的物料向四周分散;第二导料结构,第二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第一导料结构的下方,其中,第二导料结构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二锥面,以使第一导料结构上滑下的物料沿第二锥面向下滑动;第一导流结构,第一导流结构设置在第一导料结构的下方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锥面围成的空间内,其中,第一导流结构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三锥面,第三锥面与第二锥面对应设置以在第三锥面和第二锥面之间形成渐变的环形通道,以使进风口进来的风沿着第三锥面经环形通道吹向第一导料结构。

3、进一步地,第一导流结构固定在第一导料结构的底部中心。

4、进一步地,第一导流结构为圆锥体或多边形椎体。

5、进一步地,第一导流结构全部位于第二锥面围成的空间内。

6、进一步地,第三锥面的锥顶端位置在竖直高度上与第二锥面的锥顶端位置齐平或低于第二锥面的锥顶端位置。

7、进一步地,第二导料结构的底端与壳体组件的侧壁连接,第二导料结构的锥顶端位于底端的下方且在锥顶端上设有漏料口,其中,筛料装置还包括:出料管,出料管设置在第二导料结构上且与漏料口连通,出料口设置在出料管上。

8、进一步地,第三锥面的锥顶端向下延伸至出料管内。

9、进一步地,第一导料结构的底部设有第四锥面,第四锥面与第一锥面对称地设置,其中,第一导流结构设置在第四锥面的锥顶端,第三锥面与第四锥面呈预设夹角地设置。

10、进一步地,第一导料结构和/或第二导料结构为多孔结构。

11、进一步地,第一导料结构和第一导流结构的锥顶端为尖顶或平顶。

12、进一步地,第一导料结构与壳体组件的侧壁间隔地设置。

13、进一步地,第一导料结构的一侧设有通孔,第一锥面上设有多个通风孔,筛料装置还包括:通风接管,通风接管与通孔连接,以使风通过通风接管吹向第一导料结构内并从通风孔吹出。

14、进一步地,壳体组件包括:筒体和顶盖,顶盖罩设在筒体的顶部,其中,顶盖沿径向方向从中心到端部的高度递减。

15、进一步地,筒体为多棱柱结构,其中,筒体包括多个侧板,多个侧板依次连接形成环形结构;顶盖为多棱锥结构,其中,顶盖包括多个顶板,多个顶板依次连接形成多棱锥结构的锥面。

16、进一步地,筛料装置还包括:进料管组件,进料管组件插设在进料口内;第二导流结构,第二导流结构设置在顶盖的底部并环绕进料管组件设置,其中,第二导流结构上设有漏料孔,进料管组件的底部与漏料孔连接。

17、进一步地,第二导流结构为倒梯形结构,第二导流结构的顶部与顶盖连接。

18、进一步地,筛料装置还包括:进料管组件,进料管组件插设在进料口内;密封罩组件,密封罩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上方并环绕进料管组件设置,其中,密封罩组件与进料管组件密封连接。

19、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筛料装置,在第二锥面以及第二锥面与第一导料结构之间设置了第一导流结构,具体的,形成第一导流结构设置在第一导料结构的下方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锥面围成的空间内,通过减少风流动的空间增强风力,其中,第一导流结构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三锥面,第三锥面与第二锥面对应设置以在第三锥面和第二锥面之间形成渐变的环形通道,以使进风口进来的风沿着第三锥面经环形通道吹向第一导料结构,更进一步的使风在壳体内360°形成均匀的风速,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目前筛料装置的除尘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23)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1)的底部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23)为圆锥体或多边形椎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23)全部位于所述第二锥面(221)围成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面(231)的锥顶端位置在竖直高度上与所述第二锥面(221)的锥顶端位置齐平或低于所述第二锥面(221)的锥顶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料结构(22)的底端与所述壳体组件(10)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导料结构(22)的锥顶端位于所述底端的下方且在所述锥顶端上设有漏料口,其中,所述筛料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面(231)的锥顶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出料管(40)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23)设置在所述第四锥面(213)的锥顶端,所述第三锥面(231)与所述第四锥面(213)呈预设夹角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1)和/或所述第二导料结构(22)为多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1)和第一导流结构(23)的锥顶端为尖顶或平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1)与所述壳体组件(10)的侧壁间隔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1)的一侧设有通孔(215),所述第一锥面(211)上设有多个通风孔(25),所述筛料装置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料装置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结构(70)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导流结构(70)的顶部与所述顶盖(17)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料装置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筛料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第一导料结构、第二导料结构和第一导流结构,壳体组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出风口,壳体组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和进风口;第一导料结构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上设置的第一锥面;第二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第一导料结构的下方,第二导料结构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二锥面;第一导流结构设置在第一导料结构的下方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锥面围成的空间内,其中,第一导流结构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三锥面,第三锥面与第二锥面对应设置以在第三锥面和第二锥面之间形成渐变的环形通道。本技术的筛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筛料装置在筛分物料内的碎颗粒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丙良,张健,王鲁锋,曹暖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