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重联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8997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重联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重联选机,属于磁重选矿设备,特别适用于细粒级强磁性矿物的选别。
传统的强磁性矿物选别,多数采用磁选和重选方法,但因被选矿物粒度组成的离散性直接影响选别效果。中国专利CN85103457公开了一种磁团聚重选法及其分选机,采用了磁团聚原理,使微细粒矿物产生团聚,缓解了粒度对选别的影响,但由于主要选别系统的结构是上下直径相等的园环柱状,给矿口下部上升水速低于上部的上升水速,且不具备粒度分级和反复选别功能,选别效果仍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磁重联选机,可使被选矿物按粗细粒度分级送矿,并可对进入底部的矿物进行反复再选别,同时产生上小下大的升水速度,进而提高了选别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给矿槽、溢流集矿槽、筒体、锥筒、磁系,其特殊之处在于它还由叶轮搅拌系统、分级给矿系统、再选给矿系统组成。
叶轮搅拌系统包括电机、减速机、支座、长轴、搅拌叶轮,搅拌叶轮装于长轴的下端部,长轴的上端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固定在支座上,支座与给矿槽连接,电机安装在减速机上方。
分级给矿系统包括旋转给矿器、溢流矿浆收集腔、上给矿管和下给矿管,旋转给矿器为园筒形,其上端与再选给矿系统的再选分矿器连接,其下端外壁上均分布有上给矿管,溢流矿浆收集腔位于旋转给矿器内,其下端与再选给矿系统的再选分矿器连接,并均布有下给矿管,上端伸入给矿槽内,并且设有中心溢流口。
再选给矿系统包括拢矿圈和再选分矿器,再选分矿器为园柱筒形,上端与旋转给矿器和溢流矿浆收集腔连接,下端与拢矿圈上部连接,并均布有再选给矿口,拢矿圈下端为园柱筒形,上端为下大上小的园台筒形。
被选矿物由给矿口沿切线方向送入给矿槽,矿浆在分级给矿系统的旋转给矿器中旋转,粗粒矿物沿旋转给矿器外筒壁向下运动,经上给矿管进入筒体,细粒级矿物则沿旋转给矿器内筒壁向上运动,由中心溢流口进入溢流矿浆收集腔,通过下给矿管进入筒体,在水流及磁系作用下进行弱磁性选别。经弱磁性选别的矿物进入锥筒浓缩并按比重选别,经排矿阀门排出。部分矿物返入拢矿圈,经搅拌叶轮搅拌,再进入再选分矿器,并经再选分矿口返回筒体,进行再次选别,如此循环。
水从筒体下方的给水口注入,从锥筒上的上升水管进入筒体,形成上小下大的水流,从溢流集矿槽上的溢流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了两处给矿和再选给矿,避免了部分细粒级合格矿物随水流上升而溢出,造成过么和较粗粒连生体不能被选出的问题。同时适当克服了因给矿量变化对选别效果的影响。
2、由于筒体截面上大下小,而形成上小下大的升水速度,更有利于对下部矿物的冲洗分离和选别,提高了选矿效果。
3、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和使用。
附图
的图面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包括给矿槽(4)、溢流集矿槽(6)、筒体(11)、锥体(14)、磁系(19),还由叶轮搅拌系统、分级给矿系统、再选给矿系统组成。叶轮搅拌系统的搅拌叶轮(12)装于长轴(25)的下端部,长轴(25)的上端与减速机(2)连接,减速机(2)固定在支座(3)上,支座(3)与给矿槽(4)连接,电机(1)安装在减速机(2)上方。分级给矿系统的旋转给矿器(23)为园筒形,其上端与给矿槽(4)连接,下端与再选给矿系统的再选分矿器(9)连接,其下端外壁上均布有上给矿管(21),溢流矿浆收集腔(8)位于旋转给矿器(23)内,其下端与再选给矿系统的再选分矿器(9)连接,并均布有下给矿管(20),上端伸入给矿槽(4)内,并且设有中心溢流口(24)。再选给矿系统的再选分矿器(9)为园柱筒形,上端与旋转给矿器(23)和溢流矿浆收集腔(8)连接,下端与拢矿圈(16)上部连接,并均布有4-6个再选给矿口(10),拢矿圈(16)下端为园柱筒形,上端为下大上小的园台筒形。叶轮搅拌系统中的长轴(25)通过给矿槽(4)、分级给矿系统、再选给矿系统的中心,搅拌叶轮(12)位于拢矿圈(16)上半部的园台筒内。上给矿管(21)距溢流集矿槽(6)顶端550-600mm,倾角为40-50°,下给矿管(20)距溢流集矿槽(6)顶端850-900mm,倾角为55-65°,上、下给矿管(21)、(20)可分别为4-6个,位置相互交错分布。筒体(11)下段为园柱筒,中段为下小上大的园台筒,上段为园柱筒,罩于分级给矿系统和再选给矿系统的外部,并与给矿槽(4)下端部连接固定,其下端设有给水口(13),内壁上与旋转给矿器、再选分矿器和拢矿圈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磁系(19)。锥筒(14)位于筒体(11)下方,并与筒体(11)相嵌连接,相嵌部分的锥筒周面上均匀设有上升水管(18)。锥筒(14)下部设置有排矿阀门(15),阀门(15)上安装有阀门调整器(22)。溢流集矿槽(6)固定在筒体(11)上端的外园上,其底部为倾斜面,最低位置设有溢流口(7)。给矿槽(4)上的给矿口(5)与给矿槽(4)内壁呈切线方向。被选矿物呈矿浆状由给矿口(5)呈切线方向送入给矿槽(4)内,旋转下流至旋转给矿器(23)内,粗粒矿物沿旋转给矿器(23)外筒壁向下运动,经上给矿管(21)进入筒体(11),细粒矿物在上升水流的作用下则沿旋转给矿器(23)内壁向上运动,由中心溢流口(24)进入溢流矿浆收集腔(8),通过下给矿管(20)进入筒体,在水流及磁系(19)的作用下,对粗、细粒矿物进行弱磁性选别。矿物经磁团聚、分散、浓缩后进入锥筒(14),经排矿阀门(15)排出。旋转阀门调节器(22),可以控制排矿阀门(15)的排出速度和水位。部分矿物从拢矿圈(16)下端返入拢矿圈(16),由电机(1)、减速机(2)、长轴(25)驱动旋转的搅拌叶轮(12)在拢矿圈内对返入矿浆进行搅拌分解,然后上浮至再选分矿器(10)内,经再选分矿口(10)返回筒体,进行再次选别,如此循环。水从给水口(13)注入,在筒体(11)与锥筒(14)嵌接处形成水环(17),并经锥筒(14)上的上升水管(18)进入筒体(11),在筒体(11)内由下向上运动,携带连生体、脉石等从溢流口流出。由于筒体截面上大下小,因此上升水速下大上小,可对下部矿浆进行理想的冲洗,进而提高了矿物的选别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磁重联选机,包括给矿槽、溢流集矿槽、筒体、锥筒、磁系,其特征在于它还由叶轮搅拌系统、分级给矿系统、再选给矿系统组成A、叶轮搅拌系统包括电机、减速机、支座、长轴、搅拌叶轮,搅拌叶轮装于长轴的下端部,长轴的上端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固定在支座上,支座与给矿槽连接,电机安装在减速机上方。B、分级给矿系统包括旋转给矿器、溢流矿浆收集腔、上给矿管和下给矿管,旋转给矿器为园筒形,其上端与给矿槽连接,下端与再选分矿系统的再选分矿器连接,其下端外壁上均布有上给矿管,溢流矿浆收集腔位于旋转给矿器内,其下端与再选分矿系统的再选分矿器连接,并均布有下给矿管,上端伸入给矿槽内,并且设有中心溢流口。C、再选给矿系统包括拢矿圈和再选分矿器,再选分矿器为园柱筒形,上端与旋转给矿器和溢流矿浆收集腔连接,下端与拢矿圈上部连接,并均布有再选给矿口,拢矿圈下端为园柱筒形,上端为下大上小的园台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重联选机,其特征在于叶轮搅拌系统中的长轴通过给矿槽、分级给矿系统、再选给矿系统的中心,搅拌叶轮位于拢矿圈上半部的园台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重联选机,其特征在于上给矿管距溢流集矿槽顶端550-600mm,倾角为40-50°,下给矿管距溢流集矿槽顶端850-900mm,倾角为55-65°,上、下给矿管可分别为4-6个,位置相互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重联选机,其特征在于再选给矿口可为4-6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重联选机,其特征在于筒体下段为园柱筒,中段为下小上大的园台筒,上段为园柱筒,罩于分级给矿系统和再选给矿系统的外部,并与给矿槽下端部连接固定,其下端设有给水口,内壁上与旋转给矿器、再选分矿器和拢圈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磁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重联选机,其特征在于锥筒位于筒体下方,并与筒体相嵌连接,相嵌部分的锥筒周面上均匀设有上升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重联选机,其特征在于锥筒下部设置有排矿阀门,阀门上安装有阀门调整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重联选机,其特征在于溢流集矿槽固定在筒体上端的外园上,其底部为倾斜面,最低位置设有溢流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重联选机,其特征在于给矿槽上的给矿口与给矿槽内壁呈切线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重联选机,属于磁重选矿设备,特别适用于细粒级强磁性矿物的选别。它配置有叶轮搅拌系统、分级给矿系统和再选给矿系统,筒体为截面上大下小的圆筒,可以同时对粗粒和细粒级矿物进行分级送矿和收集进入底部的矿物返回进行循环再选,上升水速下大上小,从而提高了选矿效果。
文档编号B03C1/00GK2180332SQ9420413
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7日
发明者周玉贵, 田桂森, 唐秀东, 马进瑞, 蔡友华, 刘钢铁, 王田, 齐义 申请人:迁安县冶金矿山机械厂, 周玉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