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022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离子净化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过滤装置的封闭式超高能负离子净化器。
目前的负离子净化器均为只具有负电极的开放式少数电极尖端电晕放电净化器,它们都附加有复杂的层层过滤空气的装置,并靠风机将负离子扩散到空间。这类净化器其功率和噪声都较大,且清洗起来也较困难。另外,由于它们是靠弥散放射负离子到空间,因此,不仅作用的空间范围小,而且使用范围也单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能量高、喷射作用范围大、功能多样、使用范围广的超高能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
本发明的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包括置于壳体中的将220V交流电经变压和倍压整流后输出直流高压的电路部分和接在该电路部分输出端的正、负电极,壳体上部为前后敝开后的框架,下部为箱体;所述正电极由4~10个其中夹有不锈钢片并由硅胶粘封的两条玻璃条单元构成,它们用硅胶粘住直立着排成一行彼此等间隔地配置在所述框困的前部;所述负电极由8~20个其中夹有等间距平行分布的钢针并由硅胶粘封的两条玻璃条单元构成,它们用硅胶粘住直立着相互平行彼此等间隔地排成一行配置在所述框架的后部,并使钢针露出端指向正电极;所述正电极的每个单元以相等的距离正对着所述负电极的每对单元之同的间隔处,钢针指向正电极的一端和不锈钢片的两端均露出其玻璃夹外,所述正电极每单元中的不锈钢片其端部和所述负电极单元中的钢针外露端根部处分别彼此经铜丝连接并用硅胶封住构成各自的通路。
本发明的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其中所述的正电极由7个所述单元构成,所述的负电极由14个所述单元构成,且每个单元中的钢针为10个。
本发明的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其中所述电路部分全部用硅胶灌封成一个整体置于壳体下部的箱体中。
本发明的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最好在所述正电极一侧的框架上设置活动门。
本发明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的优点在于(1)无过滤空气的装置,不存在其带来的麻烦;(2)具有正、负电极的闭合式多个电极尖端电晕放电,其正电极加大了电场并构成集尘极,因此能够吸附半米空间内的烟气、尘埃、病菌和异味等,并使其在正极体上氧化,其负电极则能使空气分子带上负电荷后喷射出大、中、小负离子,因此,能有效地用于消烟、除尘、灭菌、医疗、保健和保鲜等方面,并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3)由于正、负电极中的不锈钢片和钢针用玻璃条夹住,并用硅胶粘接封闭,连接的铜丝也用硅胶粘闭,因此电极不漏电、不变形、能防水、防尘、防氧化和耐压;(4)由于输出的直流电压高达21KV,不用风机反而能将空气负离子喷射达数米之遥;(5)实验中证明,当室内有多人同时吸烟时,接通本净化器后,即可看到烟雾被迅速消除的情况;用于治疗气喘病患者时,离本净化器约两米处就能使患者感觉呼气通畅;用于烧伤者时,在两米之外的烧伤患者,会感到烧伤面清凉舒服,因此,本净化器能使用户得到直观直觉的印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的结构示意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部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净化器电路部分的电路简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包括置于壳体1中的如图3所示电路部分和接在该电路部分输出端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壳体1的上部为前后敝开的框架,下部为箱体。电路部分用来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经5KV变压器B和三级倍压整流器整流后输出21KV的直流高压。该电路部分用无锡粘接剂厂生产的704硅胶灌封成一个整体置于壳体1下部的箱体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与所述电路部分输出端相连的正电极,由7个其中均夹有不锈钢片2并用704硅胶粘封的两条玻璃条3组合的单元构成,其中不锈钢片2长300mm,宽31mm,厚0.5mm,玻璃条3长300mm,宽30mm,厚3mm,夹在玻璃条3中的不锈钢片2的两端各外露0.5mm。该所述的7个单元用704硅胶粘住直立于框架的前部,排成一行且彼此中心间隔28mm。与所述电路部分输出端相连的负电极,由14个其中均夹有10个彼此相距30mm平行分布的钢针4并用704硅胶粘封的两条玻璃条3组合的单元构成,其中钢针4的直径为1mm,长30mm,玻璃条尺寸同上,夹在其中的钢针4指向正电极的一端可露出玻璃条5至10mm,本实施例露出5mm。该所述的14个单元也用704硅胶粘住直立于框架的后部,相互平行彼此中心间隔14mm。所述正电极的每个单元以相等的距离(28mm)正对着所述负电极的每对单元之间的间隔处,且所述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相隔35mm。各不锈钢片2的一端和各钢针4的外露端的根部处,分别彼此用铜丝5连接并用704硅胶封住构成各自的通路。
本净化器通电后,靠由正电极和负电极形成的闭合式强电场,将室内空间的空气、烟雾、尘埃、病菌、异味等吸入正、负电场中间。正电极把它们吸附到正电极上氧化,而负电极则使空气分子带上负电荷后以大、中、小负离子的形式喷射出去,使室内造成快速空气的自循环,从而达到净化目的。其中的小负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氧分子,可叫负氧离子、空气维生素或轻离子;除氧分子外的分子和其他物质如灰尘、水汽、二氧化碳等带上负电荷后统称为大、中负离子,其中大负离子又叫重离子。
本净化器可以作成手动的,如果在电路部分增加控制电路,则可作成遥控的,还可在壳体框架的前面,即正电极一侧设置活动门。
权利要求
1.一种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它包括置于壳体中的将220V交流电经变压和倍压整流后输出直流高压的电路部分和接在该电路部分输出端的正、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为前后敝开的框架,下部为箱体;所述正电极由4~10个其中夹有不锈钢片并由硅胶粘封的两条玻璃条单元构成,它们用硅胶粘住直立着排成一行彼此等间隔地配置在所述框架的前部;所述负电极由8~20个其中夹有等间距平行分布的钢针并由硅胶粘封的两条玻璃条单元构成,它们用硅胶粘住直立着相互平行彼此等间隔地排成一行配置在所述框架的后部,并使钢针露出端指向正电极;所述正电极的每个单元以相等的距离正对着所述负电极的每对单元之间的间隔处,钢针指向正电极的一端和不锈钢片的两端均露出其玻璃夹外,所述正电极每单元中的不锈钢片其端部和所述负电极单元中的钢针外露端根部处分别彼此经铜丝连接并用硅胶封住构成各自的通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极由7个所述单元构成,所述的负电极由14个所述单元构成,且每个单元中的钢针为10个。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部分全部用硅胶灌封成一个整体置于壳体下部的箱体中。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电极一侧的框架上设有活动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喷淋式空气负离子净化器,包括置于壳体下部箱体内产生高电压的电路部分和置于壳体上部框架内产生强电场的正、负电极。其中正、负电极分别由4~10个其中夹有不锈钢片和8~20个其中夹有等间距平行分布的钢针并由硅胶粘封的两条玻璃条单元构成。正、负电极的各单元分别直立配置在框架的前部和后部,并分别用铜丝连接并用硅胶封住构成各自的通路。通电后,本净化器能有效地用于消烟、除尘、灭菌、医疗、保健和保鲜等方面。
文档编号B03C3/04GK1229009SQ98100499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3日
发明者王建力, 褚学胜 申请人:辽宁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