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链条油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747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温链条油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润滑高温输送链条的组合物。技术背景链传动不但适于在大扭矩和低转速下使用,而且在腐蚀性和潮湿环境中,以及在高速传动中使用都能显示出优越性。链条的平稳运行和链节的灵活自如、减小磨损依赖于链条润滑系统的良好润滑效果,链条润滑系统要将耐高温的润滑油定时、定量地注入链条的销轴和套简之间的间隙来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和链条的正常运行。随着我国纺织、印染、石化、建材及交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这些设备的传动系统工作温度越来越高,对链条油的要求也日趋苛刻。汽车、纺织、塑料、建材等行业使用的高温设备,链条通常在18026(TC的条件下运行。此时精制矿物油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必须使用合成润滑油为基础油。目前高温链条油所选基础油有PAO(聚ot-烯烃)、酯类油和聚醚三大类。PAO(聚oc-烯烃)的分子结构与精制矿物油类似,属于碳氢化合物;具有比矿物油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很高的粘度指数和更低的倾点,非常适合宽温度范围下使用。但与其它合成有相比高温性能较差。美国专利US5151205报道,以PAO为基础油,加入少量的酯类油作增溶剂,以2-4%的聚丁烯为增粘剂,再配以适当的功能添加剂所得的链条油具有低蒸发损失及持久的润滑性能,而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矿物油型链条油产生大量可烟,而该配方油在使用中几乎无烟产生。与PAO相比,酯类油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依据原料类型和分子结构酯类油又可分为双酯、多元醇酯醇酯、复酯、芳香酸酯等几种类型。双酯油的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用倾点指标衡量)与PAO类似,耐高温性能优于PAO,理论上双酯油可以看作化学纯物质,高温条件下蒸发损失很小。因此双酯与PAO的混合物作为全合成发动机油基础油已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双酯油通常只有低粘度产品,一般要与其它酯类油复配作为高温链条油基础油。用于润滑油基础油的多元醇酯包括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双季戊四醇酯。多元醇酯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通常为140以上;比双酯更低的高温蒸发损失,极高的闪点(大于30(TC),使用低分子脂肪酸可得到倾点小于-6(TC的产品。多元醇酯在L-HFDU抗燃液压液、航空发动机油、高温润滑脂基础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美国专利US6436881报道了由C7、8、9、10酸及异构C9酸(3,5,5三甲基已酸)的双季戊四醇酯作基础油的高温链条油的研究,并与PAO/酯类油型高温粘度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季戊四醇型高温链条油具有好得多的高温性能,高温结焦量及蒸发损失小,结焦板面也很清洁。芳香酸酯包括偏苯三酸酯和均苯四酸酯,与双酯和多元醇酯比较,粘度指数相对较低,某些产品粘度指数仅为70左右,但由于分子中含有苯环,因此有更强的氧化安定性,以前主要用作合成空压机油的基础油。聚醚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很高的粘度指数,且在高温、高压下不结焦、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并可根据需要,易于得到各种高粘度的聚醚,聚醚很适合作各种润滑油基础油。但由于聚醚的闪点相对较低,高温条件下挥发量较大。
发明内容根据链条的结构特点,链条油产生的少量氧化产物、油泥和积炭都会对链条负荷产生较大影响;由于高温链条油长期在高温条件下运行,每次补充量极少,链条油在金属表面形成薄膜,导致油品更易挥发、滴落和氧化。如何降低链条油的蒸发损失、提高氧化安定性和确保适宜的粘附性是开发链条油的关键。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酯类油为基础油的高温链条油,其中包括(1)7195%低粘度酯类油,(2)0~10%的高粘度酯类油,(3)0~10%的特定分子量的聚异丁烯,以及(4)1~5%的抗氧剂,0~3%的抗磨剂和0~1%的防锈剂。本发明涉及的高温链条油4(TC粘度为220460cst,并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较高的氧化安定性,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6(TC。本发明所选用的基础油包括酯类油和聚异丁烯两部分,其中酯类油为71~95%的低粘度酯类油和0~10%的高粘度酯类油;聚异丁烯为0~10%的特定分子量的聚异丁烯。低粘度酯类油可以是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双季戊四醇酯、偏苯三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和物。最好是季戊四醇酯、偏苯三酸酯或其混和物;所选酯类油40。C粘度为50150cst,最好是40'C粘度为80145cst。粘度过低会增大蒸发损失,粘度过高会影响链条油的渗透性和喷射性能。高粘度酯类油为4CTC粘度是1000100000cSt的复酯。优化选择粘度最好是1000070000cSt,粘度过低会增加复制的用量,导致成品油酸酯增高;粘度过高会影响成品油的渗透性。聚异丁烯既是本发明的基础油,也是本发明的粘附剂。由于聚异丁烯在高温条件下不产生积炭,但有分解倾向,因此合理选择聚异丁烯的分子量和用量对防止滴落有很大意义。本发明所用聚异丁烯为低分子聚异丁烯,平均分子量为900-3000,最好是9002400;本发明聚异丁烯用量为0~10%,最好是1~9%,用量过大会缩短在润滑周期,用量过小会降低粘附性,增大滴落倾向。本发明所用添加剂包括包括1~5%的抗氧剂,0~3%的抗磨剂和0~1%的防锈剂。抗氧剂为烷基二苯胺、苯基oc-萘胺、烷基苯基a-萘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硫醚酚的混和物;优化用量为1~3%,所选种类最好是烷基二苯胺、苯基oc-萘胺、烷基苯基oc-萘胺或烷基二苯胺和苯基OC-萘胺的混合物与硫醚酚的混和使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高温条件下抗氧剂沉积。本发明所用的抗磨剂是磷酸三苯酯或磷酸三甲酚酯,防锈剂是甲基苯三唑铜腐蚀抑制剂,上述两种添加剂用量须仔细平衡,否则会导致氧化安定性急剧下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产品的生产过程以100kg试验产品为例,生产过程如下调和釜中加入约50kg低粘度酯类油基础油,加热搅拌至100-120°C,加入抗氧剂保温搅拌30分钟,至抗氧剂全部溶解;加入大粘度酯类油和聚异丁烯,保温搅拌30分钟,至溶液均一透明;加入剩余的第粘度酯类油,在809(TC加入其他添加剂,搅拌l小时,至防锈剂全部溶解。用100目不锈钢滤网过滤既得成品。成品采用下列方法检测理化指标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2541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表,GB/T261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T3535石油倾点测定法。成品的高温性能釆用高温烘烤进行评定,既将规定量的成品油在250'C条件下烘烤8小时,目测观察有无沉积物;25(TC条件下烘烤24小时后测定重量损失和粘度变化。实施例原料及检测结果见表一表一实施例组成及检测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以酯类油为基础油的高温链条油,其中包括(1)71~95%低粘度酯类油,(2)0~10%的高粘度酯类油,(3)0~10%的特定分子量的聚异丁烯,以及(4)1~5%的抗氧剂,0~3%的抗磨剂和0~1%的防锈剂。2.根据权利要求书(l)所述,其特征为含有80~95%的低粘度酯类油,0~10%的高粘度酯类油和010%的特定分子量的聚异丁烯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其特征是低粘度酯类油可以是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双季戊四醇酯、偏苯三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和物。所选酯类油4(TC粘度为50~150cst4.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其特征是高粘度酯类油为复酯,40。C粘度为1000-100000cst。5.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其特征是聚异丁烯为低分子聚异丁烯,平均分子量为900-3000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其特征为添加剂包括1~5%的抗氧剂,03%的抗磨剂和0~1%的防锈剂7.根据权利要求书(6)所述,其特征为抗氧剂为烷基二苯胺、苯基a-萘胺、烷基苯基a-萘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硫醚酚的混和物。8.根据权利要求书(6)所述,其特征为抗磨剂是磷酸三苯酯或磷酸三甲酴酯9.根据权利要求书(6)所述,其特征为防锈剂是甲基苯三唑铜腐蚀抑制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酯类油为基础油的高温链条油,其中包括(1)71~95%低粘度酯类油,(2)0~10%的高粘度酯类油,(3)0~10%的特定分子量的聚异丁烯,以及(4)1~5%的抗氧剂,0~3%的抗磨剂和0~1%的防锈剂。本发明涉及的高温链条油40℃粘度为220~460cst,并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较高的氧化安定性,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60℃。文档编号C10M137/00GK101240219SQ200810101780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申请日期2008年3月12日优先权日2008年3月12日发明者于海英,静刘,杜守琴,王金波申请人:益田润石(北京)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