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处理系统及焦炭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13194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焦炭处理系统及焦炭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从焦炭炉向高炉搬运的焦炭进行处理的焦炭处 理系统及焦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已提出了通过对向焦炭炉中供给的煤炭、该煤炭在焦炭炉中经干馏 而生成的焦炭进行各种处理,而使高炉中的焦炭与C02的反应性提高的
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3)。
在专利文献l中,公开了通过将用于使焦炭的反应活化的催化剂溶 解及分散到水中后,使该液体与焦炭接触而使催化剂附着于焦炭的技 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煤炭中添加用于使焦炭的反应活化的催 化剂,在焦炭炉中干馏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配合炭中配 合含有1质量%以上的碱土类金属和/或过渡金属的煤炭2质量%以上, 在焦炭炉中干馏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26865号^S净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48576号^>才艮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306681号7>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l那样的方法中,由于必须釆用使催化剂溶解及分 散于水中的工序,因此存在系统复杂化之类的问题。此外,在焦炭中还 可能残留有水分,对高炉作业而言是不理想的。
在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的方法中,由于在煤炭中混合催化剂,所以 焦炭炉内生成的焦炭的强度(DI)可能会降低。为了抑制该DI的降低, 认为釆用能够将焦炭高强度化的配合煤炭,但此时,存在焦炭的制造成 本升高之类的问题。上述专利文献3那样的方法中,根据含有1质量%以上的碱土类金 属和/或过渡金属的煤炭的配合率,在该配合率低时,存在催化效果减 小的问题,该配合率高时,存在灰分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更简单的 构成制造与co2的反应性高的焦炭的焦炭处理系统及焦炭处理方法。
第一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系统,是用于对从焦炭炉向高炉搬运的焦 炭进行处理的焦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粉体散布装置,所述粉 体散布装置通过对从所述焦炭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散布由含 碱土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系粉体,使该有机系粉体因热而熔 融,附着于所述焦炭上。
根据这种构成,对从焦炭炉向高炉搬运的焦炭散布的有机系粉体, 因热而熔融,附着于焦炭上。通过使由含碱土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 的有机系粉体附着于焦炭上,可以使焦炭与C02的反应性提高。尤其是, 由于是将有机化合物以粉体状态散布,因此与使有机化合物溶解及分散
于水中的构成不同,可以以更简单的构成来制造与C02的反应性高的焦
炭。此外,因为不使用水,也不用担心焦炭水分增加。
第二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系粉体因从 所述焦炭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的热而熔融,附着于该焦炭上。
根据这种构成,可以使有机系粉体因焦炭的热而熔融,附着于该焦 炭上,因此无需另行设置用于使有机系粉体熔融的热源。因此,可以以 更简单的构成来制造与C02的反应性高的焦炭。
第三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从所述焦 炭炉搬运的所述焦炭冷却的冷却装置,所述粉体散布装置对利用所述冷 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焦炭散布所述有机系粉体,所述有机系粉体的熔点 比利用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焦炭的温度低。
根据这种构成,对冷却后的焦炭散布的有机系粉体,因焦炭的余热 而熔融,附着于该焦炭上。由此,可以使有机系粉体良好地附着在冷却 后的焦炭上,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焦炭与C02的反应性。第四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所述有机 系粉体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有机系粉体因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而熔 融,附着于从所述焦炭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上。
根据这种构成,经加热装置的加热使有机系粉体熔融,附着于焦炭 上,因此可以以稳定的热使有机系粉体良好地熔融,使其良好地附着于 焦炭。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焦炭与C02的反应性。
第五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方法,是用于对从焦炭炉向高炉搬运的焦 炭进行处理的焦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粉体散布步骤,所述粉 体散布步骤是通过对从所述焦炭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散布由 含碱土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系粉体,使该有机系粉体因热熔 融,附着于所述焦炭上。
根据这种构成,可以提供一种发挥与上述第一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 系统同样效果的焦炭处理方法。
第六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系粉体因从 所述焦炭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的热而熔融,附着于该焦炭上。
根据这种构成,可以提供一种发挥与上述第二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 系统同样效果的焦炭处理方法。
第七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从所述焦 炭炉搬运的所述焦炭冷却的冷却步骤,在所述粉体散布步骤中,对通过 所述冷却步骤冷却后的所述焦炭散布所述有机系粉体,所述有机系粉体 的熔点比利用所述冷却步骤冷却后的所述焦炭的温度低。
根据这种构成,可以提供一种发挥与上述第三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 系统同样效果的焦炭处理方法。
第八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所述有机
系粉体加热的加热步骤,所述有机系粉体因所述加热步骤的加热而熔 融,附着于从所述焦炭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上。
根据这种构成,可以提供一种发挥与上述第四个本发明的焦炭处理 系统同样效果的焦炭处理方法。根据本发明,由于将由含碱土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系化 合物以粉体状态散布,使其因热而熔融,附着于焦炭上,因此能够以更 简单的构成制造与C02的反应性高的焦炭。


图l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焦炭处理系统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经图1的焦炭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焦炭处理系统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经图3的焦炭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为了测定附着有有机系粉体的焦炭与COz的反应性而使用 的热反应性试验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经数学式(1)和(2)算出的CRI (%)和硬脂酸钙的附 着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了经数学式(3)算出的CSR (%)和CRI (%)之间的关 系与作业值进行比较的图。
符号说明
1焦炭炉
2 CDQ
3粉体散布装置
4高炉
5搬运路
6有机系粉体
7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焦炭处理系统的一例的框
图。该焦炭处理系统,具备焦炭炉1、 CDQ (干式灭火设备)2、粉体 散布装置3及高炉4等,对从焦炭炉l向高炉4搬运的焦炭进行处理。 即,在焦炭炉1中煤炭经干馏而生成的焦炭在介由搬运路5而搬运至高 炉4的过程中,利用CDQ2、粉体散布装置3等来实施各种处理。
从焦炭炉l搬出的焦炭是赤热的焦炭,通过CDQ2的干式灭火处理 而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该CDQ2构成了用于将从焦炭炉1搬运的焦炭 冷却的冷却装置。经CDQ2冷却后的焦炭的温度优选为200'C以下,也 可以设定在例如130'C 190。C的温度范围内。
粉体散布装置3是对从焦炭炉1向高炉4搬运的焦炭散布由含碱土 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系粉体6的装置,在该例中,成为对经 CDQ2冷却后的焦炭散布有机系粉体6。粉体散布装置3优选为对经 CDQ2冷却后的焦炭立即散布有机系粉体6,为此,如图1所示,可以 将粉体散布装置3设置为紧挨着CDQ2,也可以以不使有机系粉体6发 生热分解的方式,将粉体散布装置3组装在CDQ2上。
作为上述碱土类金属,可以例示对于高炉4中的焦炭的C02反应具 有催化效果的钾(Ca)等,此时,作为上述有机化合物,可以例示硬脂 酸钓、柠檬酸4丐、油酸钙等。
硬脂酸钩的熔点是179。C 180。C左右。柠檬酸4丐的熔点是120。C左 右。油酸钓的熔点是83。C 84。C左右。因此,若釆用这些有机化合物作 为有机系粉体6,则可以将该有机化合物的熔点设定为比经CDQ2冷却 后的焦炭的温度低。若设定为这样的温度,则由于从焦炭炉1向高炉4 搬运的焦炭的热,更具体来讲由于经CDQ2冷却后的焦炭的余热,可以 使散布的有机系粉体6熔融,附着于焦炭上。
这样,通过使由含碱土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系粉体6附 着在焦炭上,就可以使焦炭与C02的反应性提高。尤其是,由于将有机 化合物以粉体状态散布,因此与使有机化合物溶解及分散于水中的构成
8不同,可以以更简单的构成制造与C02的反应性高的焦炭。
此外,由于因焦炭的热使有机系粉体6熔融而附着于该焦炭上,因 此无需另行设置用于使有机系粉体6熔融的热源。因此,可以以更简单 的构成制造与C02的反应性高的焦炭。尤其是,通过使对冷却后的焦炭 散布的有机系粉体6因焦炭的余热而熔融,附着于焦炭上,能够使有机 系粉体6良好地附着在冷却后的焦炭上,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焦炭与
CO;j的反应性。
另外,根据CDQ2的运行状态,经该CDQ2冷却后的焦炭的温度有 时也会产生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准备熔点不同的多种有机 化合物作为有机系粉体6,也可以采用根据冷却后的焦炭的温度而制成 的将有机系粉体6散布在该焦炭上的构成。
上述有机化合物若是含碱土类金属的化合物,则对有机分子量没有 特别限定。此外,有机化合物相对于焦炭的附着量优选为0.5wt。/。以上。
图2是示出了经图1的焦炭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 焦炭炉1中煤炭经干馏而生成的焦炭,在从焦炭炉l搬出到搬运路5后 (步骤S101 ),通过CDQ2的千式灭火处理而冷却(步骤S102:冷却 步骤)。然后,通过对经CDQ2冷却后的焦炭,由粉体散布装置3散布 有机系粉体6 (步骤S103:粉体散布步骤),该有机系粉体6因焦炭的 热而熔融,附着在该焦炭上(步骤S104)。
因焦炭的热而熔融的有机系粉体6优选附着在焦炭表面整体上,但 即使仅附着在一部分表面时,也可以使焦炭与C02的反应性提高。在焦 炭上附着的有机系粉体6在直到高炉4的搬运过程中温度降低到熔点以 下,由此定着在焦炭的表面。如此,表面附着(定着)有有机系粉体6 的焦炭介由搬运路5而被搬入到高炉4中(步骤S105)。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粉体散布装置3对经CDQ2冷却后的焦炭散 布有机系粉体6这样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该构成,也可以是 在从焦炭炉1中搬出,介由搬运路5而运送到CDQ2之间,对焦炭散布 有机系粉体6这样的构成。
<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于有机系粉体6因从焦炭炉1向高炉4搬运 的焦炭的热而熔融从而附着于该焦炭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第 二实施方式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机系粉体6因加热装置的加热而熔融 从而附着于焦炭上。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焦炭处理系统的一例的框 图。该焦炭处理系统,除了具备加热装置7这点之外,具有与第一实施 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对于同样的构成,在图中标记同样的符号,省略 说明。
加热装置7是用于将有机系粉体6加热的装置,从粉体散布装置3 散布的有机系粉体6由于该加热装置7的加热而熔融,附着在从焦炭炉 l向高炉4搬运的焦炭上。
例如,在将粉体散布装置3设置在离开CDQ2的位置上的情况下, 即使刚刚经过CDQ2冷却后的焦炭的温度比从粉体散布装置3散布的有 机系粉体6的熔点高,在散布该有机系粉体6时,有时焦炭的温度降低 到上述熔点以下,有机系粉体6不会良好地熔融。此外,有机系粉体6 的熔点高于刚刚经过CDQ2冷却后的焦炭的温度时,即使将有机系粉体 6散布到刚刚经过CDQ2冷却后的焦炭上,也无法使该有机系粉体6良 好地熔融而附着在焦炭上。除此之外,在使用冷却后的焦炭温度比CDQ 低的CWQ (焦炭湿式灭火法)时,在使用如外部购入或者事先制成的 贮藏焦炭那样冷却后经过长时间的焦炭等情况下,即使直接将有机系粉 体6散布到焦炭上,有时也无法使该有机系粉体6良好地附着在焦炭上。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用加热装置7将有机系粉体 6加热的构成,则可以使有机系粉体6良好地熔融从而附着在焦炭上。 尤其是可以用来自加热装置7的稳定的热使有机系粉体6良好地熔融, 良好地使其附着在焦炭上,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焦炭与C02的反应性。 此外,根据CDQ2的运行状态,即使经该CDQ2冷却后的焦炭的温度 产生不均时,也无需准备如上述那样熔点不同的多种有机化合物作为有 机系粉体6。
另外,加热装置7若是将从粉体散布装置3散布的有机系粉体6加 热到熔点以上的构成,则不限于如图3那样粉体散布装置3和加热装置7不同于CDQ2而另行设置的构成,也可以是以不使有机系粉体6发生 热分解的方式,将粉体散布装置3和加热装置7组装在CDQ2中的构成。
图4是示出了经图3的焦炭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 焦炭炉1中煤炭经干馏而生成的焦炭,在从焦炭炉l搬出到搬运路5后 (步骤S201),通过CDQ2的干式灭火处理而冷却(步骤S202:冷却 步骤)。然后,通过对经CDQ2冷却后的焦炭,由粉体散布装置3散布 有机系粉体6 (步骤S203:粉体散布步骤),并且用加热装置7加热该 有机系粉体6 (步骤S204:加热步骤),该有机系粉体6熔融而附着于 焦炭上(步骤S205 )。
通过加热装置7的加热而熔融的有机系粉体6优选附着在焦炭表面 整体上,但即使仅附着在一部分表面时,也可以使焦炭与C02的反应性 提高。在焦炭上附着的有机系粉体6在直到高炉4的搬运过程中温度降 低到熔点以下,由此定着在焦炭的表面。如此,表面附着(定着)有有 机系粉体6的焦炭介由搬运路5而被搬入到高炉4中(步骤S206 )。
<实施例>
图5是示出了为了测定附着有有机系粉体6的焦炭与C02的反应性 而使用的热反应性试验装置100的一例的示意图。该热反应性试验装置 100由作为试样填装部的反应管101 ,皮反应管盖102塞住而构成,可以 将气体从气体导入口 103导入到反应管101内,而且可以将反应管101 内的气体从气体排出口 104排出。
作为使用该热反应性试验装置100进行试验之前的前处理工序,采 用经CDQ2冷却后的焦炭,将粒径调整到19mm~21mm,由此制成基础 焦炭。将该基础焦炭用干燥机加热到200r,在热的状态下,直接投入 到装有作为有机系粉体6的硬脂酸钙的烧杯中,从而使硬脂酸钙熔融, 附着于基础焦炭上。
然后,将如上述制成的供试样填装到热反应性试验装置100的反应 管101内,从气体导入口 103将氮气(N2)以5L/min导入15分钟。如 此,将反应管101内的空气以氮气置换后,将反应管101插入到设定在 1100C的电炉上。接着,45分钟后,将从气体导入口 103导入的气体从氮气切换为二氧化碳气体(C02),使该二氧化碳气体与焦炭试样反应2 小时。
根据通过以上实验而得到的反应后的焦炭试样的重量(反应后重 量)以及反应前的焦炭试样的重量(反应前重量),利用下述数学式(l) 或(2)可以求出CRI (与C02反应量相关的指标)。另外,由于加热、 C02反应,不仅是焦炭,硬脂酸钓(StCa)也减量,下述数学式(1) 是包括该减量的计算式,下述数学式(2)是不包括该减量的计算式。
—(反应前重量-StCa附着重量)-(反应后重量-StCa中的Ca重量) LA/ 反应前重量-StCa附着重量 X1U0
图6是示出了经数学式(1)和(2)算出的CRI (%)和硬脂酸钙 的附着量(%)之间的关系的图。"有硬脂酸钙"是利用数学式(1)算 出的值,"无硬脂酸钙,,是利用数学式(2)算出的值。从该图中可知, 硬脂酸钓对焦炭的附着量越是增加,则CRI的值越高,焦炭与C02的 反应性提高了。尤其是,硬脂酸钙的附着量为3%以上时,与基础焦炭
相比,与C02的反应性大幅提高了。
由以上的试验结果可知,通过使硬脂酸钓对焦炭的附着量增加,可 以实现焦炭与C02的高反应性,而且,通过控制硬脂酸钙对焦炭的附着 量,还可以控制焦炭与C02的反应性。
接着,以经上述实验而得到的反应后的焦炭作为供试样,进行热反 应后强度(CSR)的试验。具体而言,将供试样填装到I型转鼓试验机 中,以每分钟旋转20次的速度旋转30分钟,共旋转600次。然后,将 取出的试样过筛仅9.5mm以下的粒子可通过的筛子,测定筛上残留的 粒子的重量(筛上重量)。根据通过如此试验而得到的筛上重量、以及 在填装到1型转鼓试验机之前的供试样的重量(供试样重量),利用下 述数学式(3)求出反应后强度。<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3</formula>
供试样重量
图7是示出了将经数学式(3)算出的CSR (%)和CRI (%)之 间的关系与作业值进行比较的图。作业值是指,对于实际操作的高炉4 中供给的未附着硬脂酸钾的焦炭(操作上的焦炭),使用上述数学式(1) 及(3)而算出的CSR及CRI的各值。从该图中可知,将附着有硬脂 酸钙的焦炭与操作上的焦炭相比,附着硬脂酸钙的焦炭的相对于同等的 CRI的值CSR的值更高,且焦炭的强度高。
从图7所示的作业值可知,CRI的值越大,则CSR的值越小,即, 焦炭与C02的反应性越高,则焦炭的强度越低,但是从上述实验结果可 知,通过在焦炭上附着硬脂酸钙,即使是同等的反应性,也可以使焦炭 的强度不易降低。
接着,对附着有硬脂酸钓的焦炭的C02反应试验时产生的气体进行 测定。硬脂酸钙这样的有机物盐,经加热而热分解,产生具有热量的气 体。因此,对硬脂酸钙的CRI测定时,在C02反应下的热分解状况进 行了研究。具体而言,对于仅为焦炭的情况、以及在焦炭中混合有硬脂 酸4丐(例如10%)的情况,分别采集加热反应时的气体,测定气体的组 成、发生量。另外,从采集的气体总量中减去二氧化碳气体的导入量, 由此校正发生气体量。
根据通过上述那样的实验而得到的各气体的发生率(%),算出各 气体的发热量(卡路里)。即,经热分解而产生的各气体的每lNn^的卡 路里乘以各气体的发生率,除以100。例如,尝试以产生的气体中的氢 (H2)为例时,仅焦炭反应时的氢的发生率为1.61%。并且,氢的发热 量为2570kcal/Nm3。因此,每1Nm3的产生气体的氢的发热量如下式所 示。同样地,对于在实验中产生的其他气体,也可以从其组成中求出每 lNii^发生气体所产生的发热量。
此外,根据在焦炭中配合硬脂酸钩而发生反应时的各气体的发生率 B、仅使焦炭反应时的各气体的发生率C、以及硬脂酸钙相对于焦炭的配合率D,利用下述数学式(a),可以求出仅使硬脂酸钙反应时各气体 的气体发生率A。如此得到的各气体的发生率乘以每1Ni^的各气体的 卡路里,并除以100,由此可以求出仅硬脂酸钙反应时热分解而产生的 气体的每1Nm3的各气体所致的发热量。
j丑-c4-") ,、
爿=-Fi- "'(a>
" (a)
A:仅硬脂酸钓的气体发生率(kg/kg)
B: 硬脂酸钙和焦炭配合时的气体发生率(kg/kg)
C: 仅焦炭的气体发生率(kg/kg)
D:硬脂酸钓的配合率(kg/kg)
在下述表1中,分别示出了仅使焦炭(基础焦炭)反应时、在焦炭 中配合硬脂酸钙而反应时、以及仅使由数学式a算出的硬脂酸钙反应时, 经以上那样演算出的各气体的发热量,并且示出了在各种情况下的各气 体的发热量的合计值。
表1
组成基础焦炭基础焦炭+StCal()!Ki仅为上迷(a)式中计算得到的StCa
H341,4簡.7
CO984.2■ .42956.3
0020.00,00.0
N20.00.00.0
CH42.6479.14767,6
OsHe0.0770.57704.7
0,084.9848,9
0.0260.62606.1
0,01167.8"878.4
合计■.2,2.331589.6
根据该表l可知,通过在焦炭中配合硬脂酸钙10%,与仅使焦炭反
应的情况相比,重烃的量增加,发热量的合计值增加了 3000 kcal/Nm3
14左右。根据该结果,通过使硬脂酸钙附着于焦炭,可以使在高炉4内产 生的气体的能量增加,而且可以被再次作为制铁厂内的能量等而利用。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碱土类金属的一例,以钾(Ca)为例进 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这种构成,也可以采用由含有钙以外的碱土类金属, 例如铍(Be)、镁(Mg)、锶(Sr)、钡(Ba)等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 机系粉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焦炭处理系统,是用于对从焦炭炉向高炉搬运的焦炭进行处理的焦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粉体散布装置,所述粉体散布装置通过对从所述焦炭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散布由含碱土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系粉体,使该有机系粉体因热而熔融,附着于所述焦炭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焦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 系粉体因从所述焦炭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的热而熔融,附着于 该焦炭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从所述焦炭炉搬运的所述焦炭冷却的冷却装置, 所述粉体散布装置对利用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焦炭散布所述有机系粉体,所述有机系粉体的熔点比利用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焦炭的 温度低。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焦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所述有机系粉体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有机系粉体因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而熔融,附着于从所述焦炭 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上。
5. —种焦炭处理方法,是用于对从焦炭炉向高炉搬运的焦炭进行 处理的焦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粉体散布步骤,所述粉体散布步骤是通过对从所述焦炭炉向所 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散布由含碱土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 系粉体,使该有机系粉体因热而熔融,附着于所述焦炭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 系粉体因从所述焦炭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的热而熔融,附着于 该焦炭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焦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从所述焦炭炉搬运的所述焦炭冷却的冷却步骤, 在所述粉体散布步骤中,对利用所述冷却步骤冷却后的所述焦炭散布所述有机系粉体,所述有机系粉体的熔点比利用所述冷却步骤冷却后的所述焦炭的 温度低。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所述有机系粉体加热的加热步骤,所述有机系粉体因所述加热步骤的加热而熔融,附着于从所述焦炭 炉向所述高炉搬运的所述焦炭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更简单的构成制造与CO<sub>2</sub>的反应性高的焦炭的焦炭处理系统及焦炭处理方法。通过对从焦炭炉(1)向高炉(4)搬运的焦炭散布由含碱土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系粉体(6),使该有机系粉体(6)因热而熔融,附着于焦炭上。这样,通过使由含碱土类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系粉体(6)附着于焦炭上,从而可以使焦炭与CO<sub>2</sub>的反应性提高。尤其是由于将有机系化合物以粉体状态散布,因此与使有机化合物溶解及分散于水中的构成不同,可以以更简单的构成制造与CO<sub>2</sub>的反应性高的焦炭。
文档编号C10L9/10GK101525556SQ20091000769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5日
发明者小谷充史, 朝田真吾, 西村胜 申请人:关西热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