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套锅底炉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093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套锅底炉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裙,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夹套锅底的炉裙。
背景技术
夹套是煤气炉的辅助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气化过程中燃料高温气化区的熔渣粘结于煤气炉内壁上,避免产生挂炉,保证炉况能正常稳定运行。同时利用燃料层的高温来加热锅炉软水产生蒸汽,经过热后可以自用。目前经常使用的U型锅底,其夹套的下部为上小下大的一个锥形裙座13,裙座13与炉底大法兰12连接,夹套锅底四周有十余块支撑板 14连接炉底法兰、裙座13及锅底钢板11,此结构各部件之间均为焊接结构,是承受能力最差的焊接形式,且锥形裙座一般设在锅底的中心部位,在应力变化过程中焊缝受到较大的剪切力矩,使得焊缝易开裂,焊缝开裂后会出现漏水现象,而且灰盘火大时,没燃尽的红炭与空气发生气化反应,从磨损、腐蚀的漏点喷出,使得漏点越来越大,经常被迫停车补焊,而且夹套外缘变形也时有发生,夹套连续运行的周期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套锅底炉裙,可以延长夹套锅炉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夹套锅炉的锅底与炉底大法兰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炉裙,锅底四周均勻布置有若干支撑板,支撑板连接炉底大法兰、炉裙以及锅底,所述的炉裙整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其上端面与锅底相连,其下端面与炉底大法兰相连,炉裙与锅底的连接处贴近夹套锅炉的内壁。本发明的炉裙与锅底的连接处位于夹套锅炉内壁的正下方。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将炉裙向夹套内壁侧靠近,以此来减小夹套中的软水对炉裙的作用力,解决了炉裙焊缝应力集中的问题,使夹套锅炉的使用寿命延长。


图1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一种夹套锅底炉裙,夹套锅炉的锅底1与炉底大法兰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炉裙3,锅底1四周均勻布置有若干支撑板4,支撑板4连接炉底大法兰2、炉裙3以及锅底1,炉裙3整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其上端面与锅底1相连,其下端面与炉底大法兰2 相连,炉裙3与锅底1的连接处贴近夹套锅炉的内壁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炉裙3与锅底1的连接处位于夹套锅炉内壁5的正下方,即与夹套锅炉的内壁5方向无限贴近,这样夹套中软水产生的重力直接作用于支撑板4上,而炉裙3则不受剪切力,同时,夹套锅炉的内壁5与炉裙3形成一个较平滑的作用面,这样使得煤气炉灰渣区域6内的灰渣对夹套的作用力降低到最小,彻底解决了炉裙3焊缝应力集中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炉体内灰渣存放的死区,减少了灰渣对焊缝的磨损和腐蚀。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际上等于将原炉裙向夹套内壁5侧收拢,避免了焊缝应力集中的现象,炉内的灰渣死区也被清除,同时通过加大支撑板4的面积,来增加了支撑板4的承受力,使夹套锅炉的使用寿命增加,同时提高了煤气炉的综合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夹套锅底炉裙,夹套锅炉的锅底(1)与炉底大法兰(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炉裙(3),锅底(1)四周均勻布置有若干支撑板(4),支撑板(4)连接炉底大法兰(2)、炉裙(3) 以及锅底(1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裙(3)整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其上端面与锅底(1) 相连,其下端面与炉底大法兰(2)相连,炉裙(3)与锅底(1)的连接处贴近夹套锅炉的内壁 (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套锅底炉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裙(3)与锅底(1)的连接处位于夹套锅炉内壁(5)的正下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夹套锅底炉裙。夹套锅炉的锅底与炉底大法兰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炉裙,锅底四周均匀布置有若干支撑板,支撑板连接炉底大法兰、炉裙以及锅底,所述的炉裙整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其上端面与锅底相连,其下端面与炉底大法兰相连,炉裙与锅底的连接处贴近夹套锅炉的内壁。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将炉裙向夹套内壁侧靠近,以此来减小夹套中的软水对炉裙的作用力,解决了炉裙焊缝应力集中的问题,使夹套锅炉的使用寿命延长。
文档编号C10J3/20GK102391890SQ20111037413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周静, 陆军 申请人: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