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784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属于石油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大多数老式焦化炉均为单面辐射炉,炉管靠炉墙布置,燃烧器位于炉膛中间,火焰及热烟气对炉管呈单面辐射传热方式,容易导致炉管受热不均。而4管程双面辐射箱式炉的炉管布置在炉膛中间,管排两侧布置燃烧器,火焰及热烟气对炉管呈双面辐射传热 方式,在操作周期及费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随着世界石油资源供应日趋紧张,原油品质的重质化和劣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加热炉的大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箱式双面焦化炉,阶梯式双面焦化炉虽能强化传热,但最高油膜温度的提高又不利于加工劣质原料且操作周期较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其能提高辐射炉处理量,延缓炉管结焦,延长操作周期。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如下上接烟 的对流室通过烟道与辐射室相通,辐射室由各个独立的炉膛组成,每个炉膛可单独设置对流室或多炉膛共用对流室。炉膛侧墙为对称双阶梯结构,侧墙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斜墙、上直墙、下斜墙和下直墙,上斜墙与上直墙的夹角为3-40°,下斜墙与下直墙的夹角为3-40°,上直墙高度为O. 2-3m,下直墙高度为O. 2-4m。炉膛内设有双面辐射炉管,炉膛底部设有附墙燃烧器,附墙燃烧器与炉壁的倾斜角为3-50°。本实用新型将原辐射室侧墙由斜墙改为对称双阶梯式结构,从而能提高炉膛内烟气流动的均匀性,改善辐射室上部炉管表面热强度的分布,减缓炉管结焦,延长装置操作周期。

图I为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两炉膛)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六炉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和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上接烟囱I的对流室2通过烟道12与辐射室11相通,辐射室11由两个独立的炉膛3组成。炉膛3侧墙为对称双阶梯结构,侧墙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斜墙4、上直墙5、下斜墙6和下直墙7。上直墙5高度为lm,上斜墙4与上直墙5的夹角为20°,下直墙7高度为2m,下斜墙6与下直墙7的夹角为20°。炉膛3内设有若干根0127x1 Omm双面辐射炉管10,炉膛3底部设有附墙燃烧器8,附墙燃烧器8与炉壁的倾斜角为40°。[0012]实施例2 :上接烟囱I的对流室2通过烟道12与辐射室11相通,辐射室11由六个独立的炉膛3组成。炉膛3侧墙为对称双阶梯结构,侧墙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斜墙4、上直墙5、下斜墙6和下直墙7。上直墙5高度为I. 3m,上斜墙4与上直墙5的夹角为25°,下直墙7高度为I. 8m,下斜墙6与下直墙7的夹角为25°。炉膛3内设有若干根127x10mm双面辐射炉管10,炉膛3底部设有附墙燃烧器8,附墙燃烧器8与炉壁的倾斜角为35°。[0013]每个炉膛可单独设置一个对流室2或多个炉膛共用一个对流室2。对流室2内设有由固定管板支撑对流加热炉管,底部遮蔽管为光管。
权利要求1.一种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其特征在于 上接烟囱(I)的对流室(2)通过烟道(12)与辐射室(11)相通,辐射室(11)由各个独立的炉膛(3)组成,每个炉膛(3)可单独设置对流室(2)或多炉膛(3)共用对流室(2);炉膛(3)侧墙为对称双阶梯结构,侧墙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斜墙(4)、上直墙(5)、下斜墙(6)和下直墙(7),上斜墙(4)与上直墙(5)的夹角为3-40°,下斜墙(6)与下直墙(7)的夹角为3-40°,上直墙(5)高度为0. 2-3m,下直墙(7)高度为0. 2~4m ;炉膛(3)内设有双面辐射炉管(10),炉膛(3)底部设有附墙燃烧器(8),燃烧器⑶与炉壁的倾斜角为3-5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其特征在于炉膛(3)对称双阶梯侧墙的上斜墙(4)与上直墙(5)的夹角为20°,下斜墙(6)与下直墙(7)的夹角为20°,上直墙(5)高度为lm,下直墙(7)高度为2m ;附墙燃烧器⑶与炉壁的倾斜角为40°。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其特征在于炉膛(3)对称双阶梯侧墙的上斜墙(4)与上直墙(5)的夹角为25°,下斜墙(6)与下直墙(7)夹角为25°,上直墙(5)高度为I. 3m,下直墙(7)高度为I. 8m ;附墙燃烧器⑶与炉壁的倾斜角为3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是为提高辐射炉处理量、延缓炉管结焦和延长操作周期的目的而设计的,主要包括与辐射室连通的、有对称双阶梯侧墙的炉膛、附墙燃烧器和双面辐射炉管等。本实用新型将原辐射室侧墙由斜墙改为对称双阶梯式结构,从而能提高炉膛内烟气流动的均匀性,改善辐射室上部炉管表面热强度的分布,减缓炉管结焦,延长装置操作周期。
文档编号C10B55/00GK202379948SQ20112050356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全先亮, 李明, 杨军卫, 江航, 沈国平, 王兰娟, 窦世山, 肖家治, 董罡, 谢崇亮, 魏学军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