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3935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工艺及其系统,解决了现有制粉及干燥工艺磨煤前需要进行预干燥,运行成本设备投资大、能耗高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磨煤机,所述磨煤机依次与一级袋式过滤器、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二级袋式过滤器依次连接,所述磨煤机的烟气进口和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的热烟气进口与煤粉锅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系统简单、控制简便、干燥效果好、运行成本低、设备投资低、占地面积小、系统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行业的制粉及干燥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的洁净利用将是我国能源利用的重点。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各类煤种适应性广、气化压力高、生产能力大、气化效率高、污染少的新一代煤气化工艺,其中较典型的气化技术有鲁奇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KBR流化床或气流床气化技术及SHELL气流床气化技术。虽然煤经先进气化技术而获得清洁燃料或其它初级化工产品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各种气化技术都拥有自身的优点、缺点和适应性,如固定床气化往往采用块煤作为原料,对原料煤中的块煤比例要求较高,气化用煤含水量一般越低越好,一般要求不超过8% ;又如流化床或气流床气化一般要求将原煤破碎成< IOmm的粒径的粉煤,< Imm粒径细粉应控制在10%以下,进气化炉的煤含水量< 5%为宜。鉴于此,一般原料煤在气化之前根据其气化工艺要求均需要作磨煤和干燥处理。
[0003]以SHELL气化工艺为例,传统的磨煤干燥工艺一般采用中速磨磨粉、热风炉提供热循环气干燥煤粉的工艺流程。当原料煤的含水量在25%以下时,此种磨煤干燥工艺有其技术和经济优势,但当原料煤中含水量超过25%时,受热循环气气量及磨煤机等设备耐受温度的限制,为干燥到较低含水量的合格煤粉,则需要在磨煤之前配置预干燥装置对原料煤进行预处理,这样会大大提高装置投资,影响了气化装置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系统简单、控制简便、干燥效果好、运行成本低、设备投资低、占地面积小、系统安全可靠的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系统。
[0005]所述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系统,包括磨煤机,所述磨煤机依次与一级袋式过滤器、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二级袋式过滤器依次连接,所述磨煤机的烟气进口和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的热烟气进口与煤粉锅炉的烟气出口连接。
[0006]所述一级袋式过滤器及二级袋式过滤器的气体出口经尾气压缩机与煤粉锅炉的热烟气出口连接。
[0007]用于上述系统的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工艺,包括将原料煤送入磨煤机进行磨煤的同时被来自煤粉锅炉的燃烧烟气充分干燥,经磨煤后的煤粉与气体混合物送入一级袋式过滤器过滤分离出煤粉与气体,过滤后的煤粉送入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被来自煤粉锅炉的燃烧烟气充分流化及干燥,干燥后的煤粉与气体混合物送入二级袋式过滤器分离出煤粉与气体,所述煤粉送至煤粉贮仓储存。
[0008]所述经一级袋式过滤器和二级袋式过滤器分离出的气体部分经气体压缩机压缩后与煤粉锅炉的燃烧烟气混合后送入磨煤机和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其余部分经处理后夕卜排。[0009]所述经气体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与煤粉锅炉的燃烧烟气的掺入体积比为0.5:
10 ?2:10o
[0010]发明人改变了过去原料煤干燥通常采用预干燥结合磨煤干燥工艺的方式,不在磨煤前进行预干燥,而是在磨煤后通过采用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干燥煤粉,能够使煤粉在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充分流化的同时,还能使煤粉干燥至指定含水量,而无需设置流程复杂且价格昂贵的预干燥装置;同时发明还考虑通过在磨煤和干燥后均采用袋式过滤器对煤粉与气体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气体再循环进入系统重复利用,大大减少了公用工程气体的消耗量。
[0011]本实用新型系统具有固定资产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系统安全可靠及运行成本低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工艺可处理高含水量煤的制粉和干燥,使煤粉研磨至合格粒度的同时达到相应的干燥要求(具体干燥效果可控,最高可使煤粉中的水含量降至1.5%重量百分比左右)。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同时兼具磨煤、干燥的多种效果,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12]以年干燥处理410吨的原料煤为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制粉及干燥系统相比传统的预干燥流程,可节省装置投资1800万元,节约运行成本700万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图。
[0014]其中:1-磨煤机、1.1-原料煤进口、1.2-热烟气进口、1.3-湿煤粉出口、2-—级袋式过滤器1、2.1-湿煤粉进口、2.2-湿煤粉出口、2.3-气体出口、3-流化床、3.1-湿煤粉进口、3.2-干煤粉出口、3.3-热烟气进口、4_ 二级袋式过滤器2、4.1-干煤粉进口、4.2-合格煤粉出口、4.3-气体出口、5-空气风机、6-煤粉锅炉、6.1-燃料煤进口、6.2-空气进口、
6.3-热烟气出口、7-脱硫装置、8-尾气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6]参照附图,所述磨煤机I设原料煤进口 1.1、热烟气进口 1.2、湿煤粉出口 1.3,所述一级袋式过滤器2设湿煤粉进口 2.1、湿煤粉出口 2.2及气体出口 2.3,所述流化床3设湿煤粉进口 3.1、干煤粉出口 3.2和热烟气进口 3.3,所述二级袋式过滤器4设干煤粉进口
4.1、合格煤粉出口 4.2及气体出口 4.3,所述煤粉锅炉6设燃料煤进口 6.1、空气进口 6.2及热烟气出口 6.3。
[0017]磨煤机I的湿煤粉出口 1.3经管道依次连接一级袋式过滤器2、流化床3及袋式过滤器4。其中,磨煤机I的湿煤粉出口 1.3与一级袋式过滤器2的湿煤粉进口 2.1相连,所述一级袋式过滤器2的湿煤粉出口 2.2与流化床3 (也可为气流床干燥器)的煤粉进口 3.1相连,流化床3的干煤粉出口 3.2与袋式过滤器4的干煤粉进口 4.1相连。所述煤粉锅炉6的热烟气出口 6.3与磨煤机I的热烟气进口 1.2相连。所述一级袋式过滤器2及二级袋式过滤器4的气体出口 2.3,2.4均与脱硫装置7和尾气压缩机8相连,所述尾气压缩机8与煤粉锅炉6的热烟气出口 6.3相连。所述管道上根据需要可设置阀门、水泵等,此为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详述。[0018]本实用新型工艺方法为:原料煤由原料煤进口 1.1送入磨煤机1,在磨煤机I内,原料煤被充分研磨至合格粒度的煤粉的同时被由热烟气进口 1.2进入的、来自煤粉锅炉6的燃烧烟气充分干燥,磨粉及干燥后的煤粉由湿煤粉出口 1.3经管道、湿煤粉进口 2.1通过气力输送至第一袋式过滤器2进行过滤分离出气体及煤粉,过滤后的煤粉经湿煤粉出口
2.2、湿煤粉进口 3.1再送至流化床3被经热烟气进口 3.3入进的、来自煤粉锅炉6的燃烧烟气充分流化及干燥,干燥至指定含水量后的煤粉与气体经干煤粉出口 3.2离开流化床3,再经干煤粉进口 4.1进入二级袋式过滤器4,经袋式过滤器4分离出气体和煤粉,底部合格煤粉经合格煤粉出口 4.2送至煤粉贮仓储存,一级袋式过滤器2及二级袋式过滤器4顶部气体经气体出口 2.3及气体出口 4.3排出后,大部分经尾气压缩机8压缩后与煤粉锅炉6的燃烧烟气混合(压缩后的气体与煤粉锅炉的燃烧烟气的掺入体积比为0.5:10至2:10)后用于送入磨煤机I和流化床3用于干燥煤粉,小部分经脱硫装置7脱硫后排放至大气放空。可向系统中掺入惰性气体以保证系统的氧含量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系统,包括磨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煤机依次与一级袋式过滤器、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二级袋式过滤器依次连接,所述磨煤机的烟气进口和流化床或气流床干燥器的热烟气进口与煤粉锅炉的烟气出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低阶煤的制粉及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袋式过滤器及二级袋式过滤器的气体出口经尾气压缩机与煤粉锅炉的热烟气出口连接。
【文档编号】C10L5/00GK203474749SQ20132052338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发明者】皮金林, 徐建民, 王光友, 唐凤金, 游伟, 章卫星, 张宗飞, 赵涛, 夏吴 申请人: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