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957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车用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润滑油,属润滑油【技术领域】,该润滑油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机油80份~93份,二戊基二硫代氨甲酸盐3份~5份,二叔丁基对甲酚5份~7份,烯基二丁酸1份~5份,分散剂3份~8份,聚丁烯基琥珀酸酰胺2份~3份,司本-80为1份~1.5份,硫化异丁烯2份~10份,三乙酸胺6份~10份。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磨且防锈效果好的车用润滑油。
【专利说明】车用润滑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润滑油。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是以燃料或者新型能源由发动机作动力的运输工具。依靠活塞与汽缸之间及主轴与轴瓦之间的相对快速滑动来行驶的,由于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容易造成各部件的磨损,为了防止这些部件的磨损通常在它们之间放润滑油,而润滑油产生的油膜不但能起到防锈的作用,还可使这些部件的表面隔开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因而减少了这些部件的磨损;长期以来,怎样制造出一种具有良好减摩抗磨和防锈效果的车用润滑油,一直是本行业不断研究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磨且防锈效果好的车用润滑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车用润滑油采用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
机油80份~93份,二戊基二硫代氨甲酸盐3份~5份,二叔丁基对甲酚5份~7份,烯基二丁酸1份~5份 ,分散剂3份~8份,聚丁烯基琥珀酸酰胺2份~3份,司本-80为1份~1.5份,硫化异丁烯2份~10份,三乙酸胺6份~10份。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分散剂为丁二酰亚胺和丁二酸脂,两者重量比为2.9:1。
[000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依据各原料的特性及合理完善的重量组合,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抗磨且防锈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这种车用润滑油采用下列重量的原料:
机油80公斤,二戊基二硫代氨甲酸盐3公斤,二叔丁基对甲酚5公斤,烯基二丁酸I公斤,丁二酰亚胺2.23公斤,丁二酸脂0.77公斤,聚丁烯基琥珀酸酰胺2公斤,司本-80为I公斤,硫化异丁烯2公斤,三乙酸胺6公斤。
[0008]将上述原料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温度为76摄氏度,冷却即得。
[0009]实施例二
这种车用润滑油采用下列重量的原料:
机油93公斤,二戊基二硫代氨甲酸盐5公斤,二叔丁基对甲酚7公斤,烯基二丁酸5公斤,丁二酰亚胺5.95公斤,丁二酸脂2.05公斤,聚丁烯基琥珀酸酰胺3公斤,司本-80为1.5公斤,硫化异丁烯10公斤,三乙酸胺10公斤。[0010]将上述原料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温度为80摄氏度,冷却即得。
[0011]实施例三
这种车用润滑油采用下列重量的原料:
机油86公斤,二戊基二硫代氨甲酸盐4公斤,二叔丁基对甲酚5.9公斤,烯基二丁酸3公斤,丁二酰亚胺4.46公斤,丁二酸脂1.54公斤,聚丁烯基琥珀酸酰胺2.4公斤,司本-80为1.3公斤,硫化异丁烯6公斤,三乙酸胺8公斤。
[0012]将上述原料 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温度为83摄氏度,冷却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机油80份~93份,二戊基二硫代氨甲酸盐3份~5份,二叔丁基对甲酚5份~7份,烯基二丁酸1份~5份,分散剂3份~8份,聚丁烯基琥珀酸酰胺2份~3份,司本-80为1份~1.5份,硫化异丁烯2份~10份,三乙酸胺6份~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丁二酰亚胺和丁二酸脂,两者重量比 为2.9:1。
【文档编号】C10N40/25GK104031727SQ201410304313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付晓婷 申请人:柳州市汉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