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水-煤气熄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2787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水-煤气熄焦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包括熄焦炉、热交换器、二次除尘器和加压风机,熄焦炉气体出口连接热交换器后与二次除尘器连通,二次除尘器气体出口连接加压风机后与熄焦炉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熄焦炉换热介质入口还连接有冷煤气补充管路和氨水管路,所述氨水管路安装压力喷嘴后与氨水池连通;将煤炭干馏产生的煤气和氨水作为换热介质用于兰炭熄焦工艺,相比传统湿法熄焦工艺,节约用水量、避免产生大量兰炭废水,兰炭的显热回收率增高、使半焦中的水含量降低、半焦强度提高;另一方面,将干馏烟气再次引入熄焦炉作为熄焦介质,与传统干法熄焦相比,成本大大降低,且对兰炭的质量没有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氨水_煤气媳焦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馏熄焦,具体涉及一种氨水-煤气 熄焦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兰炭企业在湿法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兰炭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污 染物浓度高且难以去除等特性,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用于兰炭废水处理的经验可以借鉴,而 且也没有可工业化应用的兰炭废水处理范例。
[0003] 在煤干馏过程中一般采用以空气为燃料的内热式干馏,所以兰炭企业产生的煤 气,氮气含量很高。目前根据煤气的成份不同,主要用于化工原料,绿色发电或者燃烧排空, 煤气的能源利用率低。
[0004]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熄焦工艺,能有效解决湿法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兰炭废水 无法处理的问题及煤干馏煤气的高效利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将兰 炭企业产生的氨水与煤干馏烟气作为熄焦介质,解决原有湿法熄焦工艺产生废水量大及煤 干馏煤气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种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包括熄焦炉、热交换器、二次除尘器和加压风机,熄焦 炉气体出口连接热交换器后与二次除尘器连通,二次除尘器气体出口连接加压风机后与熄 焦炉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熄焦炉换热介质入口还连接有冷煤气补充管路和氨水管路, 所述氨水管路安装压力喷嘴后与氨水池连通。
[0008] 所述熄焦炉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熄焦炉底部,换热介质入口上方设置有气体分流 板,分流板上开设有布气孔。
[0009] 所述熄焦炉气体出口设置于熄焦炉上部,熄焦炉中气体出口位置设置有除尘器。
[0010] 所述熄焦炉换热介质入口为三通结构,三通出口与熄焦炉连通,加压风机和冷煤 气补充管路连通后与三通一入口连通,三通另一入口与氨水管路连通。
[0011] 所述熄焦炉焦炭入口位于熄焦炉顶部,熄焦炉焦炭入口与换热介质入口之间设置 有缓冲床,焦炭在缓冲床处与氨水-煤气进行热交换。
[0012] 所述冷煤气补充管路与煤干馏炉煤气出口连通。
[0013] 本实用新型将煤炭干馏产生的煤气和氨水作为换热介质用于兰炭熄焦工艺,相比 传统湿法熄焦工艺,节约用水量、避免产生大量兰炭废水,兰炭的显热回收率增高、使半焦 中的水含量降低、半焦强度提高;另一方面,将干馏烟气再次引入熄焦炉作为熄焦介质,与 传统干法熄焦相比,成本大大降低,且对兰炭的质量没有影响,该装置不限于兰炭企业的熄 焦,可广泛应用于同类企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氨水-煤气熄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氨水-煤气熄焦设备与干馏炉的连接示意图;
[0016] 其中:1_氨水池;2-压力喷嘴;3-熄焦炉;4-除尘器;5-缓冲床;6-氨水、煤气入 口;7_布气孔;8-排焦口;9-热交换器;10-二次除尘器;11-加压风机;12-冷煤气补充入 口; 13-气雾混合气;14-焦炭入口; 15-干馏炉;16-电捕焦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包括熄焦炉3、热交换器9、二次除 尘器10和加压风机11,熄焦炉3气体出口连接热交换器9后与二次除尘器10连通,二次 除尘器10气体出口连接加压风机11后与熄焦炉3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熄焦炉3换热 介质入口还连接有冷煤气补充管路和氨水管路,所述氨水管路安装压力喷嘴2后与氨水池 1连通;所述熄焦炉3换热介质入口设置于熄焦炉3底部,换热介质入口上方设置有气体分 流板,分流板上开设有布气孔7。所述熄焦炉3气体出口设置于熄焦炉3上部,熄焦炉3中 气体出口位置设置有除尘器4 ;所述熄焦炉3焦炭入口位于熄焦炉顶部,熄焦炉3焦炭入口 与换热介质入口之间设置有缓冲床5,焦炭在缓冲床5处与氨水-煤气进行热交换。
[0019] 进一步,所述熄焦炉3换热介质入口为三通结构,三通出口与熄焦炉连通,加压风 机11和冷煤气补充管路连通后与三通一入口连通,三通另一入口与氨水管路连通;所述冷 煤气补充管路与煤干馏炉煤气出口连通。
[0020] 如图2所示,氨水-煤气熄焦工艺的具体流程如下:
[0021] 干馏炉15中煤干馏产生的煤气经电捕焦油器16将煤焦油分离、捕收之后,经加压 风机11处理得到规定压力和流量要求的煤气经冷煤气补充入口 12到达熄焦塔的底部的换 热介质入口;同时,氨水池1中的氨水经过压力喷嘴2加压后,形成雾状氨水抵达换热介质 入口与煤气形成气雾混合气13,然后通过氨水、煤气入口 6,成为氨水-煤气熄焦介质进入 熄焦炉3进行熄焦。氨水-煤气熄焦介质经换热介质入口上方设置的分流板,分流板上开 设有布气孔7均匀进入熄焦炉由下至上与炙热的焦炭接触换热。
[0022] 熄焦炉3焦炭入口位于熄焦炉顶部,熄焦炉3焦炭入口与换热介质入口之间设置 有缓冲床5,炙热的焦炭自熄焦塔3上端焦炭入口处14进入,并经过缓冲床5的缓冲作用后 依靠重力下行,与上升的氨水-煤气进行热交换。
[0023] 熄焦炉3气体出口设置于熄焦炉3上部,熄焦炉3中气体出口位置设置有除尘器 4,氨水-煤气经过与炙热的焦炭热交换以后,会携带灰尘向上行进至除尘器4初步除尘,然 后进入热交换器9进行换热冷却,再进入二次除尘器10进行二次除尘,之后冷却净化后的 达到规定要求的氨水-煤气经加压风机11后再次进入熄焦炉循环使用。
[0024] 炽热的焦炭和氨水-煤气换热并冷却,冷却后的兰炭会从熄焦炉的底部的排焦口 8排出。
[0025]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外部水蒸气进入低温干馏炉,减少水煤气反应。同时,半焦收率 得到了提高,与现有工艺气体循环量基本相当,可以保证干馏炉内部气体分布稳定与干馏 炉顺行。
[0026] 相比传统熄焦工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0027] (1)相比湿法熄焦工艺,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
[0028] (2)整个熄焦系统实现了全密封,避免了氨水-煤气的外泄;
[0029] (3)熄焦后产生的煤气不会外排,而且干馏产色的煤气用于熄焦介质,减少了大气 污染,热能浪费减少;
[0030] (4)加入了布气装置,使得熄焦介质能均匀进入,控气时间和气量稳定;
[0031] (5)氨水-煤气熄焦工艺实则属于干法熄焦的系统,熄焦效果好;
[0032] (6)可以实现连续性工作,经济性能好;
[0033] (7)焦炭的强度和质量相比于湿法熄焦优越性明显;
[0034] (8)综合来看,该熄焦工艺是一个资源和热能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系统;
[0035] (9)从氨水池里面出来的氨水需要经压力喷嘴成为雾状氨水,然后进入熄焦炉,与 焦炭接触面积更大,提交热交换效率;
[0036] (10)煤气经煤焦油分离、捕收之后可以达到良好的冷却进而和雾状氨水混合进入 熄焦炉进行熄焦,与焦炭温差大,焦炭降温效果明显;
[0037] (11)焦炭进行逆向接触对焦炭进行冷却熄焦,由于焦炭和熄焦介质的温度差大而 且是逆向接触,热交换即熄焦效果明显提高。
【权利要求】
1. 一种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熄焦炉(3)、热交换器(9)、二次除尘器 (10)和加压风机(11),熄焦炉(3)气体出口连接热交换器(9)后与二次除尘器(10)连通, 二次除尘器(10)气体出口连接加压风机(11)后与熄焦炉(3)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熄 焦炉(3)换热介质入口还连接有冷煤气补充管路和氨水管路,所述氨水管路安装压力喷嘴 (2)后与氨水池(1)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熄焦炉(3)换热介 质入口设置于熄焦炉(3)底部,换热介质入口上方设置有气体分流板,分流板上开设有布 气孔(7)。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熄焦炉(3)气 体出口设置于熄焦炉(3)上部,熄焦炉(3)中气体出口位置设置有除尘器(4)。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熄焦炉(3)换 热介质入口为三通结构,三通出口与熄焦炉连通,加压风机(11)和冷煤气补充管路连通后 与三通一入口连通,三通另一入口与氨水管路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熄焦炉(3)焦 炭入口位于熄焦炉顶部,熄焦炉(3)焦炭入口与换热介质入口之间设置有缓冲床(5),焦炭 在缓冲床(5)处与氨水-煤气进行热交换。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水-煤气熄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煤气补充管 路与煤干馏炉煤气出口连通。
【文档编号】C10B39/06GK203904261SQ201420289038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张秦龙 申请人:张秦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