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酯型抗磨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6890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品添加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柴油抗磨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开展柴油抗磨剂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柴油提标提质由国四提升至国五之后,带来的柴油发动机性能大幅下降的严重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柴油的用量大大增加,带来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油品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硫和超低硫柴油的生产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柴油中可以起到抗磨作用的氧、氮化物及多环、双环芳烃等化合物在加氢精制工艺流程中被脱除,所以柴油润滑性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润滑性较差,容易导致机动车出现磨损失效。

随着内蒙伊泰煤制柴油和宁煤煤制柴油陆续进入油品市场,由于煤制柴油低硫、高十六烷值、低密度等特点,针对煤制柴油及煤制石油炼制调和柴油的润滑性的研究也显得尤为迫切。低硫柴油的抗磨性研究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其中向低硫加氢柴油中加入抗磨润滑添加剂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石化行业最广泛采用的方法,因此,为了煤基石油基及混合柴油润滑性能开展柴油抗磨剂的研究意义是重大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易得、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不含金属元素、添加量少、适于不同低硫柴油使用并可明显提高柴油润滑性能的柴油酯型抗磨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柴油酯型抗磨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合成反应釜中加入丙三醇,负压条件下升温至70℃,再加入油酸和环烷酸,升温至140-150℃,反应压力为-0.08mpa~-0.1mpa,反应4.5h,在负压条件下,抽出反应生成的水,并控制反应体系的酸值小于1mgkoh/g,最终制得合成产物;所述丙三醇、油酸、环烷酸的质量比为69-100:120-150:15-30。

(2)合成产物静置,分离掉多余的丙三醇。

(3)在-8~-10℃下储存,抽滤分离凝固组份,即得到所述的柴油酯型抗磨剂。

优选的丙三醇、油酸、环烷酸的质量比为92:141:20。

步骤(1)中,在高温、负压体系中,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在负压条件下被抽走,环烷酸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酸性环境,并参与反应,加快了反应进程,提高了转化率。

步骤(3)中,低温处理分离高凝点的油酸组份,有利于提高抗磨剂的品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柴油酯型抗磨剂的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过程中无需添加催化剂,进而避免金属离子的残留及水洗去除金属离子的步骤。

2、该柴油酯型抗磨剂与煤基石油基及混合柴油具有良好的适配性。

3、该柴油酯型抗磨剂添加量少、使用方便,可大幅提高柴油发动机的润滑性能,不影响柴油原有品质。提高了炼油厂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取92g丙三醇加入到反应釜中,负压条件下升温至70℃,再加入141g油酸和20g环烷酸,升温至140-150℃,负压-0.08mpa~-0.1mpa反应4.5h,静置分离掉多余的甘油,-8℃~-10℃低温下储存,抽滤分离凝固组份,得到所述的柴油酯型抗磨剂。

分别称取150ppm上述制得的柴油抗磨剂于一定量的煤基柴油(神华宁煤提供)、石油基柴油(宝塔石化集团提供)、煤基石油基调和柴油(按照质量比3:7自调)三份样品中,在同一条件下,按照gb19147-2013车用柴油(ν)中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称取80g丙三醇加入到反应釜中,负压条件下升温至70℃,再加入120g油酸和30g环烷酸,升温至140-150℃,负压-0.08mpa~-0.1mpa反应4.5h,静置分离掉多余的甘油,-8℃~-10℃低温下储存,抽滤分离凝固组份,得到所述的柴油抗磨剂。

表1煤基石油基及混合柴油中不同抗磨剂添加量的磨斑直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酯型抗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丙三醇、油酸与环烷酸混合,在负压条件下加热进行反应,得到柴油酯型抗磨剂。与现有技术添加碱催化剂制备得到柴油抗磨剂相比,本发明直接采用脂肪酸和醇进行酯化反应。首先,本发明在加热的条件下使脂肪酸和醇直接发生酯化反应,并采用负压对酯化反应进行保护,负压可带走反应中产生的水分,环烷酸的加入在参与反应的同时,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酸性环境,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因此无需添加任何催化剂,避免了因催化剂中金属离子的残留对酯型抗磨剂的影响;其次,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

技术研发人员:谢一民;张娟;贾昕;张立忠;王国瑞;杨惠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宝塔化工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3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