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6476发布日期:2018-12-08 07:1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燃料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对能源的依赖,尤其是对车用能源的依赖,已到了不可分离的程度,而有限的石油贮量和开采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油价日益高涨,人们不堪重负,更为严重的是,随时存在着缺油断油的危险,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补充乃至替代现行石化汽油,减少对石油的单一依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甲醇是最具有发挥前途的替代资源之一,其燃烧性能好,且较为环保。将甲醇与煤制化工提取物(如甲醇、轻石脑)按适当比例混合搅拌可得到甲醇汽油,在国内亦称作动力醇,甲醇燃料和现有的石化汽油相比燃烧热值更高、尾气排放量中有害气体含量更低,可以在不改变现行汽车发动机系统结构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还可以与现行石化汽油任意混合使用,添加较为方便。

但是,现有的以甲醇为原料制成动力醇存在的缺点也很突出:甲醇具有腐蚀溶胀性,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中许多部件都是由橡胶、金属制成的,橡胶制品在甲醇中会发生溶胀、变硬、变脆或软化等现象,金属在甲醇中也会被腐蚀,因此甲醇加入过多容易引起油管漏油;另外,甲醇与以甲醇为原料制成的复合动力醇中其他组分互溶性较差,将降低发动机的运行稳定性。

综上所述,现有的以甲醇为原料制成的复合动力醇中存在两个相当致命的缺陷:甲醇带有腐蚀溶胀性、甲醇与其他组分的互溶性较差,导致汽车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减轻甲醇的腐蚀溶胀性的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该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中的甲醇可很好的与其他组分互溶,相比于现有的动力醇,本发明中的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的安全性、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甲醇30-55份;

轻石脑20-40份;

重烯烃和/或轻芳烃20-35份;

润滑剂0.05-0.1份;

正丁醇1-3份;

苯甲酸0.00005-0.0001份。

优选地,所述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包括以下组分:

甲醇40份;

轻石脑30份;

重烯烃和/或轻芳烃28份;

润滑剂0.08份;

正丁醇2份;

苯甲酸0.00008份。

其中,所述润滑剂为脂肪醇。

所述脂肪醇为丁醇。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还包括丙酮3-5份。

制备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醇、轻石脑油、重烯烃和/或轻芳烃混合,然后依次加入正丁醇、润滑剂和苯甲酸,搅拌10-20min即得。

制备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醇、轻石脑油、重烯烃和/或轻芳烃、丙酮混合,然后依次加入正丁醇、润滑剂和苯甲酸,搅拌10-20min即得。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具有良好的启动性、动力性、抗爆性、抗腐性、安定性。

2.本发明中的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燃烧较为充分无积碳和胶质产生,且燃烧生成的尾气中污染气体的含量较低。

3.本发明中的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经过测试后发现50l即可行驶超过800km,油耗较低。

4.本发明中的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减轻了甲醇对发动机系统内橡胶、金属的腐蚀溶胀作用,从而防止了油管漏油,提高了安全性。

5.本发明中的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中的甲醇与其他组分可很好的互溶,提高了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或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中复合动力醇的制备

按表1配方,将甲醇、轻石脑油、重烯烃或轻芳烃、丙酮混合,然后依次加入正丁醇、润滑剂和苯甲酸,搅拌10-20min即得。

其中,所述润滑剂为脂肪醇。

以上组分,重烯烃或轻芳烃可提高复合动力醇的热值和辛烷值,脂肪醇可增加机械润滑,轻石脑可改变甲醇理化性质,提高其启动性,抗冻性和暖机性;苯甲酸可减轻腐蚀性和溶胀性;正丁醇可使得甲醇与其他组分更好地融合,并增强复合动力醇的抗水性。

下表1中各组分的含量单位均为重量份。

试验一

分别用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中的复合动力醇加满8辆谛艾仕牌cap7160bac3型轿车的油箱,在温度为14℃、大气压为100kpa、相对湿度为37%的环境下进行上路测试(油耗:实施例1-6中每50l复合动力醇行驶800-840km的距离,对比例1-2中每50l复合动力醇行驶760km-790km);另外,对其排放的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采用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和hj/t240-2005hj/t240-2005《确定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下表2所示。

试验二

将半径为2.5cm的油管o型圈分别浸泡在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中的复合动力醇中,24h后测量该o型圈的半径大小,结果见下表2所示。

试验三

试验材料:紫铜:符合gb/t5096铜片腐蚀要求;黄铜:符合gb/t5231中h70铜要求。

将紫铜试片、黄铜试片分别浸泡于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中的复合动力醇中,2个月以后,取出试片观察、称重,并计算单位面积质量变化值,测试结果见下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实施例1-6中的复合动力醇燃烧后排放的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较低,且o型圈在该复合动力醇浸泡24h以后不胀大,紫铜试片、黄铜试片在该复合动力醇中的单位面积质量变化值也较小。以上结果证明,本发明中的车用清洁复合动力醇可有效减轻甲醇的腐蚀溶胀性,且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远低于表2中的限值。

对比例1的苯甲酸含量偏低,虽然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低,但是试验二发现24h以后o型圈的半径由2.5cm胀大为3cm,试验三发现2个月以后金属试片的单位面积质量变化值较高;对比例2的苯甲酸含量偏高,虽然试验二、试验三的测试结果较优,但是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却明显升高。即甲醇加入量偏低时,无法减轻甲醇对橡胶的溶胀作用以及对金属的腐蚀作用;甲醇加入量偏高时,则容易造成燃烧不充分从而提高尾气中污染气体含量,过高时甚至会超过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中限值。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甲醇配方体系中,苯甲酸的加入量必须保持在特定范围内,才能既将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又能减轻甲醇对橡胶的溶胀作用以及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