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料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1250发布日期:2020-03-17 15:32阅读:1489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燃料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棒。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例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在目前的国家政策和环保标准中,直接燃烧生物质属于高污染燃料,只在农村的大灶中使用,不允许在城市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

传统的生物质燃料棒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内部缺乏相应通道,导致燃烧性能不佳,燃尽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棒,其燃烧性能好,燃尽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质燃料棒,其包括燃料棒棒体,燃料棒棒体的高度为5-15cm,燃料棒棒体的截面呈正六边形,燃料棒棒体的中心设在有贯通燃料棒棒体的中心孔,燃料棒棒体六个侧边分别设置有朝向中心孔延伸的s型通道,燃料棒棒体内设置的六个s型通道采用环形阵列布置。

进一步,s型通道靠近中心孔端设置分中心孔。

进一步,分中心孔以环形阵列方式布置于燃料棒棒体。

进一步,分中心孔填充有碳棒。

进一步,燃料棒棒体的上表面沿着中心孔边缘环形阵列设置有三个上三角形开槽,燃料棒棒体的下表面沿着中心孔边缘环形阵列设置有三个下三角形开槽,上下层叠燃料棒棒体设置有位于上三角形开槽与下三角形开槽的三角形生物质连接燃料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料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燃料棒的截面采用正六边形,该燃料棒的外周面可以充分于外部环境接触而进行燃烧,而在燃料棒棒体中心位置设置中心孔,可以让空气进入到中心孔而方便燃料棒的燃烧,而s型通道也能够让空气进入到燃料棒的棒体内部,从而提高燃烧效率,也能够提高燃尽率。

2、由于在s型通道的边缘也设置有分中心孔,这样降低了s型通道与中心孔之间燃料结构的厚度,而且也便于空气进入到分中心孔中,进一步促进了燃料棒的燃烧效率和燃尽率。

3、由于在燃料棒的上下端部均设置有三角形开槽,可以通过生物质连接燃料棒连接上下两个燃料棒棒体,既方便燃料棒棒体的堆叠工作,方便运输,也可以将较短的生物质燃料棒通过生物质连接燃料棒增加到预设高度,从而可以一次性投放到生物质燃料燃烧炉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生物质燃料棒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生物质燃料棒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生物质燃料棒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生物质燃料棒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生物质燃料棒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生物质燃料棒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生物质燃料棒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上下层叠生物质燃料棒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生物质燃料棒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生物质燃料棒,其包括燃料棒棒体1,燃料棒棒体的高度为5-15cm,本实施例以5cm高的燃料棒棒体为例加以说明,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燃料棒棒体的高度,燃料棒棒体的截面呈正六边形,正六边形的各个侧面可以与外部空气进行最大面积的接触,对于提高燃烧效率是有积极效果的。燃料棒棒体的中心设在有贯通燃料棒棒体的中心孔2,参见图2,燃料棒棒体六个侧边分别设置有朝向中心孔延伸的s型通道3,该s型通道沿着燃料棒棒体的高度方向通体布置,本实施例即采用通体布置s型通道的结构,燃料棒棒体内设置的六个s型通道采用环形阵列布置。

从图3可以看出,采用环形阵列布置六个s形通道能够让燃料棒棒体内部形成开度较大的空气流道,为提高燃料棒棒体的燃烧效率作出了结构上的保障。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4,s型通道靠近中心孔端设置分中心孔4。这里的分中心孔有六个,分中心孔可以降低s型通道与中心孔之间棒体的厚度,可以提高燃尽率,分中心孔可以让空气流入,提高燃烧的效率。

在图4中,分中心孔以环形阵列方式布置于燃料棒棒体。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5,分中心孔以环形阵列方式布置于燃料棒棒体,分中心孔填充有碳棒8。

煤炭粉墨挤压成型的碳棒填充于分中心孔中,可以提高整个燃料棒的燃烧效果。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6-7,燃料棒棒体的上表面沿着中心孔边缘环形阵列设置有三个上三角形开槽5,燃料棒棒体的下表面沿着中心孔边缘环形阵列设置有三个下三角形开槽6,参见图8,上下层叠燃料棒棒体设置有位于上三角形开槽与下三角形开槽的三角形生物质连接燃料棒7。

三角形的开槽让连接燃料棒不容易发生转动,而在燃料棒棒体的一端设置三个三角形开槽,让上下堆叠的燃料棒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当需要拆分堆叠的燃料棒时,用手拉离相邻燃料棒棒体即可。

燃料棒棒体堆叠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者2个以上。而燃料棒棒体为上下对称结构,这样便于三角形开槽的对位,而连接燃料棒也可以进行燃烧。

从图8可以看出,在需要堆叠增加燃料棒棒体高度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三角形生物质连接燃料棒插装于上下燃料棒对应的三角形开槽中,这样既可以方便燃料棒棒体的堆叠,在燃料棒棒体较短,例如2-4cm时,可以通过该结构增加燃料棒棒体的高度,方便直接将堆叠的燃料棒棒体直接投放到燃烧炉中。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燃料棒棒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s型通道,在图9中,燃料棒棒体在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三段s型通道,由于采用间隔设置s型通道的结构,可以满足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在燃料棒棒体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燃料棒棒体自身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六个s型通道分别设置有与中心孔相通的至少一个开孔,以其中一个s型通道为例,在s型通道靠近中心孔的端部,沿着燃料棒棒体的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3个水平孔,这样可以让中心孔与s型通道相通,为空气的流动提供了良好的结构通道。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