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33240发布日期:2024-04-18 17: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独立脱气腔(2)、脱水腔(8);独立脱气腔(2)与脱水腔(8)相邻设置,独立脱气腔(2)内设置原油入口管路,原油入口管路一端的原油入口(1)设置在独立脱气腔(2)外部;原油入口管路另一端的下方设置跌水曝气机构(3);跌水曝气机构(3)固定在独立脱气腔(2)的底部;独立脱气腔(2)顶部设有独立脱气腔压力表(4);独立脱气腔(2)顶部连接独立排气腔排气管路;独立排气腔排气管路设置在脱水腔(8)顶部,独立排气腔排气管路末端设置独立排气腔排气出口(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其特征是,浮球液位开关设置在顶部脱水腔电极板(10)上方200mm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其特征是,跌水曝气机构(3)为弦月状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其特征是,原油入口管路为l型结构,且原油入口(1)设置在壳体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其特征是,脱水腔进油分配管(11)下方设置若干个通孔;用于将采出液排出到脱水腔(8)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其特征是,脱水腔顶部出油汇管(13)在脱水腔(8)内水平设置,脱水腔顶部出油汇管(13)贯穿独立脱气腔(2)和壳体后将脱水腔原油出口(9)设置在壳体外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其特征是,脱水腔进油分配管(11)下方设置脱水腔底部出水汇管(12);脱水腔底部出水汇管(12)在脱水腔(8)内水平设置,脱水腔底部出水汇管(12)贯穿独立脱气腔(2)和壳体后将出口设置在壳体外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其特征是,脱水腔排气出口(6)和独立脱气腔排气出口(5)处均设有排气阀;原油入口管路、采出液管道、脱水腔顶部出油汇管(13)、脱水腔底部出水汇管(12)上均设有开关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其特征是,装置还配设有plc控制系统,所述脱水腔压力表(7)、独立脱气腔压力表(4)、排气阀、开关阀、浮球液位开关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装置壳体内的脱气设计为递次分离的两级脱气,即独立脱气腔(2)与脱水腔(8)依次完成两次脱气;独立脱气腔(2)实现主要分离功能,脱除大部分伴生气,气体经独立脱气腔排气出口(5)可进入后续天然气回收系统,分离后的采出液带压输向脱水腔(8);脱水腔8)设置辅助脱水排气出口(6)脱气,布置在脱水腔顶部出油汇管(13)上方,进一步脱除稠油乳状液携带的伴生气;重质稠油从原油入口(1)进入装置,经过独立脱气腔(2)脱气后,进入脱水腔(8),在脱水腔电极板(10)的作用下对重质稠油进行脱水处理;独立脱气腔(2)内伴生气通过独立脱气腔排气出口(5)排出;独立脱气腔压力表(4)与脱水腔压力表(7)进行联锁,控制独立脱气腔(2)排气阀门开度,将原油中释放的伴生气排出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重质稠油电脱水脱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电脱水器中增加独立脱气腔,将脱水器内部结构由单独的混合脱水腔改变为独立脱气腔+脱水腔内部结构,以独立脱气腔为主实现重质稠油与伴生气的分离,同时将独立脱气腔内压力与排气阀进行联锁控制,并在脱水腔内增加浮球液位开关。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使用方法提高了电脱水器的脱水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刘旋,李泽勤,孙雁伯,周立峰,胡静,李志岩,王宁,史传麒,毕建成,吕泽锋,侯建宇,高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