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的炼焦配煤方法

文档序号:852352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指标的炼焦配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炼焦配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焦炭M1(l指标的炼焦配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高炉内的燃料、骨架和还原剂,焦炭是高炉运行不可或缺的原燃料。随着高 炉大型化、强化冶炼和富氧喷吹技术的发展,高炉对焦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侧重点也在发 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追求冷态强度(抗碎强度M 4(l,耐磨强度M1(l)到中期的追求热态性能 (反应性CRI,反应后强度CSR)。但是随着焦炭反应后强度的不断提高,其对高炉顺行稳定 性的提升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而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冷态强度中的耐磨强度M 1(l由于其直接 影响着高炉内料柱的透气性,对高炉焦比和利用系数的影响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0003] 在现如今钢铁市场下滑的环境下,各大钢企都在不断的压缩生产配煤成本,低价 的劣质煤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类劣质煤种势必会影响焦炭的M 1(l指标。例如,气煤即 对焦炭M1(l具有劣化影响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气煤是弱黏结性煤,配入后会降低配合煤 的黏结性,导致配合煤成焦后焦粉增多,M 1(l劣化;二是气煤挥发分较高,当比例配入较高 时,可能会引起焦饼中心生成较大气孔,孔壁较薄,从而导致耐磨性降低,M 1(l劣化。因此若 能在劣质煤配比较高的情况下,优化控制焦炭M1(l,则既能降低配煤成本,又能改善高炉透气 性,降低燃料比,对整个钢企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气煤配比达到10~15%情况下,稳定控制焦炭耐 磨强度(干熄焦M1(l<6.0%,湿熄焦M 1(l<7.0%)的配煤方法,以保证在配煤成本较低的 情况下,保障焦炭质量。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气煤、气肥煤、肥煤、1/3焦煤、焦煤 和瘦煤。
[0006] 各单种煤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
[0007] 气煤:10~15%,气肥煤:0~10%,肥煤10~15%,1/3焦煤:20~30%;焦煤: 40~50%,瘦煤:5~10%。
[0008] 其中,气肥煤与肥煤之和< 20%,气肥煤与挥发分在34%以上的肥煤之和 < 15%〇
[0009] 进一步地,各单种煤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
[0010] 气煤:1〇~12%,气肥煤:5~9%,肥煤10~12%,1/3焦煤:25~28%;焦煤: 40~43%,瘦煤:6~8%。
[0011] 气煤作为弱黏结性煤,配入后会降低配合煤黏结性,从而劣化M1(l。为提高焦炭的 耐磨强度,通常的办法是在提高气煤比例的同时提高强黏结性煤种比例,以调整配合煤黏 结性。但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宄发现,单纯的增加强黏结性煤种配比并不能较好 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应该根据强黏结性煤种的不同性质,选择性的调整。当气煤比例在 10~15%时,高挥发分的气肥煤比例应控制在10%以内,若同时配用了挥发分在34%以上 的肥煤时,气肥煤+该类肥煤之和应在15 %以内,且气肥煤与肥煤的总量不能超过20 %。因 此,本发明通过控制低变质程度、高挥发分煤种(气煤、气肥煤、高挥发分肥煤)的总量,在 保证配合煤具有一定黏结性的情况下,减少焦饼中心大气孔结构的生成,从而达到控制焦 炭M 1(l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本发明的炼焦配煤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14] (1)取用气煤、气肥煤、肥煤、1/3焦煤、焦煤和瘦煤,其中挥发分大于多34%的肥 煤命名为肥煤1 #,挥发分小于34 %的肥煤命名为肥煤2#。
[0015] (2)按如下配煤方案进行配煤炼焦。
[0016]
【主权项】
1. 一种控制焦炭M1(|指标的炼焦配煤方法,该方法中气煤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10~ 15%,其特征在于: 其他单种煤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 气肥煤:〇~10%,肥煤10~15%,1/3焦煤:20~30% ;焦煤:40~50%,瘦煤:5~10% ; 其中,气肥煤与肥煤之和< 20%,气肥煤与挥发分在34%以上的肥煤之和< 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焦炭M1(|指标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单种煤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 气煤:10~12%,气肥煤:5~9%,肥煤10~12%,1/3焦煤:25~28% ;焦煤:40~ 43%,瘦煤:6~8%。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焦炭M10指标的炼焦配煤方法,该方法中各单种煤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气煤:10~15%,气肥煤:0~10%,肥煤10~15%,1/3焦煤:20~30%;焦煤:40~50%,瘦煤:5~10%。其中,气肥煤与肥煤之和≤20%,气肥煤与挥发分在34%以上的肥煤之和≤15%。本发明根据强黏结性煤种的不同性质,在气煤配用比例较高时,选择性的调整参与配煤的煤种及配比,通过控制低变质程度、高挥发分煤种的总量,在保证配合煤具有一定黏结性的情况下,减少焦饼中心大气孔结构的生成,从而达到控制焦炭M10的目的。
【IPC分类】C10B57-04
【公开号】CN104845650
【申请号】CN201510265619
【发明人】宋子逵, 薛改凤, 王元生, 陈鹏, 张雪红, 鲍俊芳, 项茹, 詹立志, 陈细涛, 任玉明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