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型发动机启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389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型发动机启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启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型发动机启动器。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一种储能助力摇把(专利号00210945.X)由储能筒和驱动部组成,其中储能筒由底部带轴孔的外筒、储能元件、内筒和离合器座组成,储能元件安装在外筒与内筒之间,内筒与离合器为一体;驱动部由摇杆、离合器和摇柄组成,摇柄通过离合器安装十字架型摇杆,驱动部的离合器与储能筒的离合器连接,摇杆穿过离合器座、内筒插入发动机启动轴。上述储能助力摇把虽然具有储能助力的优点,但不能消除发动机活塞回弹形成的摇把反转冲击力。另外,启动发动机时油泵已经进入供油状态,但摇把每摇动一周油泵又供油一次,摇动数周后发动机缸体内喷入了过量烯油,浪费燃油的同时也为迅速启动发动机增加了困难。不仅如此,利用摇把启动柴油发动机时需要按下减压阀,因此一手摇动摇把更觉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公知的储能助力摇把不能消除摇把反转冲击力,以及摇把摇动数周后发动机缸体内喷入过量燃油造成启动困难和启动柴油发动机时一手摇动摇把更觉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能消除摇把反转冲击力、限制过量燃油喷入缸体和自动打开减压阀的控制型发动机启动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的储能助力摇把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启动器由驱动控制部、传动缓冲部和推进器构成,所述驱动控制部的带固定座的壳体支撑有与制动器内芯连接的传动轴和摇把套筒,固定于该套筒的单拨齿驱动轮啮合有多齿控制轮,与多齿控制轮同轴的凸轮其设有复位弹簧的从动臂连接有减压限油控制臂,壳体盖设有固定于多齿控制轮轮轴的调节手钮和对应该轮各齿的分度盘,作用于摇把套筒后端的传动轴的制动器固定于壳体;所述传动缓冲部的设置于外筒端口的传动套与制动器连接的传动轴相接合,内筒支撑于外筒凸台和传动套,内、外筒之间的传动缓冲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传动块和内筒;所述推进器的启动头位于启动轴前端,启动轴设有与该启动头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连接销,启动头后设有支撑于启动头和启动轴凸台的弹簧,套装于启动轴后端的内筒设有与启动轴弧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启动轴后端设有使传动销位于开槽始端的复位弹簧,外筒前端设有凹凸端面,固定于启动轴前端的限位销与凹凸端面滑动结合;所述推进器的启动头位于启动轴前端,该启动头设有与启动轴前端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连接销,启动头后设有支撑于启动头和启动轴凸台的弹簧,套装启动轴后端的内筒设有与启动轴“L”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所述推进器的置于内筒中的启动轴设有与内筒弧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所述推进器的置于内筒中的启动轴设有与内筒“L”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所述的制动器由与摇把套筒和传动轴固定连接安装的带对称棘爪的内芯和带内棘齿环的滚动轴承外套构成,外套固定于壳体。
所述的制动器由固定于壳体的外套、外套内设置的前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弧形铁后端设有可与外套磨擦结合的阻力套、该阻力套后端设有支撑于壳体的支撑弹簧、镶装于弧形铁之间的滚柱和内芯组成,内芯设有与滚柱接合的变径推动凹面。
所述的与制动器内芯后端连接的传动轴是空心筒形或实心柱形的花键轴或螺纹轴,与其接合的传动缓冲部的传动套设有相应的轴心。
所述的传动缓冲弹簧是扭转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传动块和内筒凸台的插孔。
所述的传动缓冲弹簧是平面涡卷弹簧,其内端固定于内筒,外端固定于传动套。
所述的与制动器后端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缓冲部的传动套之间设有相啮的传动伞轮。
所述的与制动器后端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缓冲部的传动套之间设有链轮及其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本启动器的制动器由摇把瞬间反转驱动,可以彻底消除摇把反转造成的威胁。减压限油控制臂具有配合发动机启动的控制功能,由调节手钮设定多齿控制轮即同轴凸轮的当前位置,并通过分度盘予以量化,此时减压限油控制臂通过钢丝拉索或连杆将同时拉动柴油发动机的减压阀和油路开关控制部件如油门,即完成减压限油的自动操作。在随后的摇动摇把过程中,摇把每转动一周单拨齿驱动轮将回拨多齿控制轮一个角度,直至多齿控制轮即同轴凸轮回复设定前位置,此时从动臂在弹簧作用下与凸轮凹点吻合,与从动臂同轴的减压限油控制臂复位,减压阀关闭、油路开启,发动机即刻启动。调节手钮角度的设定根据发动温度、燃油品质及司机经验而定。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和自动减压限油控制的突出优点。


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2、图1驱动控制部主示图。
附图3、图2A向剖视图。
附图4、图3B-B向剖视图。
附图5、图3C-C向剖视图。
附图6、图1传动缓冲部和推进器剖视图。
附图7、制动器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8、图7B′-B′向剖视图。
附图9、本实用新型施实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图9传动缓冲部和推进器结构剖视图。
附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图11传动缓冲部和推进器结构剖视图。
附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图13传动缓冲部和推进器结构剖视图。
附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或3,驱动控制部、传动缓冲部连接方式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或3,驱动控制部、传动缓冲部,连接方式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实施例,本启动器由包括摇把4的驱动控制部3、传动缓冲部2和推进器1构成。其中图3、5示出的驱动控制部是带固定座的壳体31支撑有与制动器内芯316连接的摇把套筒34和传动轴39,固定于该套筒的单拨齿驱动轮311啮合有多齿控制轮312,与多齿控制轮同轴的凸轮313其从动臂314通过轴38同轴连接有减压限油控制臂32,从动臂314设置复位弹簧319。壳体盖33设有固定于多齿控制轮轮轴的调节手钮35和对应该轮各齿的分度盘36,本实施例的调节手钮共有9档位。图4示出的作用于摇把套筒34后端的传动轴39的制动器采用棘齿式,它由带内棘齿环的滚动轴承构成固定于壳体31的外套315、带对称棘爪317的内芯316组成,内芯与外套为离合接合,当传动轴39或39′发生反转时,内芯316由其棘爪317在弹簧的作用下制动于外套。
如图6所示的传动缓冲部2及推进器1,其外筒设有固定座并与驱动控制部3壳体31固定连接,设置其端口的传动套23与制动器内芯316或316′后端连接的是空心筒形或实心柱形的花键式(也可采用螺纹式)传动轴39或39′相结合。内筒24支撑于外筒前侧内凸台和传动套23,内、外筒之间的传动传动缓冲弹簧25是扭转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传动套和内筒外凸台的插孔。
图6中推进器的启动头12′位于启动轴17前端,启动轴17设有与该启动头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连接销13,启动头12′后设有支撑于启动轴内凸台的弹簧14,套装于启动轴17后端的内筒24设有与启动轴17弧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18,启动轴17后端设有使传动销位于开槽始端的复位弹簧16,外筒22前端设有凹凸端面,固定于启动轴17前端的限位销15与凹凸端面相结合。
如图7、8所示,驱动控制部作用于遥把套筒34后端的传动轴39′的制动器采用磨擦式,前端设有三块对称分布弧形铁的阻力套3110的后端设有凸台并由支撑于壳体31的支撑弹簧3111的作用下使其与外套315′内凸台实现磨擦结合,镶装于阻力套弧形铁之间的滚柱317′和内芯316′组成;当传动轴39′或39发生后转时在内芯316′的变径推动凹面和阻力套弧形铁的作用下使滚柱317′外移与外套315′实现磨擦制动。
如图9、10所示实施例2,推进器的启动头12位于启动轴17′前端,启动头12设有启动轴17′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13,启动头12后设有撑于启动轴内凸台的弹簧14,套装于启动轴17′后端的内筒设有与启动轴“L”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18,启动轴17′后端穿过空心筒形传动轴39、制动器内芯316或316′末端与摇把套筒34前端平齐,操作时(启动发动机时),摇把4前端插入摇把套筒34同时推动启动轴17′后端,致使启动轴17′前移。外筒22通过固定座与控制部壳体31固定整体连接。因本实施例推进器采用直推式结构,所以外筒前端为平直端面。
如图11、12所示实施例3,传动缓冲部外筒22与内筒24′之间的传动缓冲弹簧25′是平面涡卷弹簧,其内端由螺栓固定于内筒24′,外端由螺栓固定于传动套23′,置于内筒24′中的启动轴17设有与内筒弧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18。由于本实施例采用平面涡卷弹簧,使得传动缓冲部外筒形状区别于实施例1,因此外筒22端口通过连接座21固定于驱动控制部壳体31。实施例3其它结构同于如图13、14所示实施例4,传动缓冲部外筒22与内筒24′之间的传动缓冲弹簧25′是平面涡卷弹簧,其内端由螺栓固定于内筒24′,外端由螺栓固定于传动套23′,置于内筒中24′的启动轴17′设有与内筒“L”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连接销18。外筒22后端通过连接座21,固定于驱动控制部壳体31。实施例4其它结构同于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的驱动控制部、传动缓冲部连接方式实施例,摇把套筒后端的传动轴与缓冲部的传动套之间设有相啮合的传动伞齿轮。
如图16所示的驱动部、传动缓冲部连接方式另一实施例,摇把套筒后端的传动轴与传动缓冲部队的传动套之间设有传动链轮及其链条。因图15、16所示驱动控制部与传动缓冲部连接方式实施例采用分体连接结构,所以适用于实施例1和3。
权利要求1.控制型发动机启动器,由摇把、连接销、外筒和内筒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本启动器由驱动控制部、传动缓冲部和推进器构成,所述驱动控制部的带固定座的壳体支撑有与制动器内芯连接的传动轴和摇把套筒,固定于该套筒的单拨齿驱动轮啮合有多齿控制轮,与多齿控制轮同轴的凸轮其设有复位弹簧的从动臂连接有减压限油控制臂,壳体盖设有固定于多齿控制轮轮轴的调节手钮和对应该轮各齿的分度盘,作用于摇把套筒后端的传动轴的制动器固定于壳体;所述传动缓冲部的设置于外筒端口的传动套与制动器连接的传动轴相接合,内筒支撑于外筒凸台和传动套,内、外筒之间的传动缓冲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传动套和内筒;所述推进器的启动头位于启动轴前端,启动轴设有与该启动头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连接销,启动头后设有支撑于启动头和启动轴凸台的弹簧,套装于启动轴后端的内筒设有与启动轴弧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启动轴后端设有使传动销位于开槽始端的复位弹簧,外筒前端设有凹凸端面,固定于启动轴前端的限位销与凹凸端面滑动结合;所述推进器的启动头位于启动轴前端,该启动头设有与启动轴前端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连接销,启动头后设有支撑于启动头和启动轴凸台的弹簧,套装启动轴后端的内筒设有与启动轴“L”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所述推进器的置于内筒中的启动轴设有与内筒弧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所述推进器的置于内筒中的启动轴设有与内筒“L”形轴向开槽滑动接合的传动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由与摇把套筒和传动轴固定连接安装的带对称棘爪的内芯和带内棘齿环的滚动轴承外套构成,外套固定于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由固定于壳体的外套、外套内设置的前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弧形铁后端设有可与外套磨擦结合的阻力套、该阻力套后端设有支撑于壳体的支撑弹簧、镶装于弧形铁之间的滚柱和内芯组成,内芯设有与滚柱接合的变径推动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制动器内芯后端连接的传动轴是空心筒形或实心柱形的花键轴或螺纹轴,与其接合的传动缓冲部的传动套设有相应的轴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缓冲弹簧是扭转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传动块和内筒凸台的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缓冲弹簧是平面涡卷弹簧,其内端固定于内筒,外端固定于传动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制动器后端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缓冲部的传动套之间设有相啮的传动伞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制动器后端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缓冲部的传动套之问设有链轮及其链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型发动机启动摇把。本启动器由驱动控制部、传动缓冲部和推进器组成,驱动控制部由带固定座的壳体、后端为传动轴的摇把套筒、单拨齿驱动轮、多齿控制轮、减压限油控制臂和制动器构成;传动缓冲部由内、外筒及之间的传动缓冲弹簧、复位弹簧及传动销构成,推时器由推进套筒套、支撑弹簧和连接销构成。本启动器的制动器由摇把瞬间反转驱动,可以彻底消除摇把反转时对人体造成的威胁。减压限油控制臂具有配合发动机启动的控制功能,由调节手钮设定多齿控制轮即同轴凸轮的当前位置,并通过分度盘予以量化,通过连杆式钢丝拉索拉动柴油发动机的减压阀和油路开关控制部件,即完成减压限油的自动操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和自动减压限油控制的突出优点。
文档编号F02N5/00GK2799884SQ20052002527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6日
发明者张洪飞 申请人:张洪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