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筒式活塞重浮力持续循环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665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筒式活塞重浮力持续循环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力浮力交替作用于浮筒的一种势能发电机。
背条技术
物体受地球引力而产生一个方向向下的重力,由此形成的重力势能取之不减,用之不尽。并导致物体 在无支撑状态下向下垂直运动;置于液体中比重小于液体的物体,在浮力作用下,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由此形成的浮力势能取之不减,用之不尽。在无阻碍的情况下,令物体向上运动。充分利用重力向下,浮 力向上的自然法则,来带动物体作持续不断的上下循环运动,并在该物体内置永磁体,在物体上下运动的 周边安置定子线圑,形成运动的永磁体磁力线不断切割线圃,从而产生电能,或引伸制造各种动力机械, 至今尚无先例与报导。故而,充分利用重、浮力的特性,制造成势能转化为动力的设备,为人类造福,H 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利用势能产生电能或其它动能的发电机或动力机,利用重浮力的交替作 用,连续不断地使磁力线切割线圑,达到发电的目的,或获取动能的目的。
本发明含如下几大部分即盛放液体的特制容器;容器中的浮力aUt;容器相邻的重力通道含连为一 体位于下端与容器相通的活塞套;内含永磁体两端呈子弹头圆柱状的浮筒式活塞;环绕浮力通道与重力通 道的线圈;容器中的液体;线圑相连的导出电力的发电系统;底盘支架。
本发明通过重力与浮力使浮筒上下循环连续运动,在重力通道中预置首尾相连轻重方向一致,N个浮 筒积压在重力通道之中,浮筒重的一端在上,重力通道底部为活塞套上部略宽松。这些N个浮筒的重量加 活塞套与浮简的摩擦力之和,等于通道活塞底部与液体接触口液体对活塞内挤压力与单个浮筒的浮力之 和,令通道活塞套内的浮筒不至于被液体推回到重力通道内,重力活塞通道内N个浮筒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而当重力am上部增加浮筒,底部活塞口而重力大于液体挤压力加单个浮筒浮力,而使最底层的浮筒脱离
通道活塞被推入液体中。进入液体中的浮筒,在导向軍的引导和浮力作用下进入浮力通道上升。浮力通道 高出液体平面高度,不小于单个浮筒的髙度,并预置M个首尾相连浮筒,这些浮筒聚合而成的浮力足以 将单个浮筒顶出液面,并在导向罩和重力作用下,迸入到相邻的重力通道之中。如此循环往复。预置时, 浮力通道内浮筒轻的一端须一致向上,重力通道内浮筒重的一端须一致向上。浮力通道、重力通道、活塞 套、浮筒式活塞均为圆柱状。
经过以上过程,不难看出在重力通道,添加浮筒在已预置的N个浮筒之上时,重力通道内最下面的浮 筒脱离进入液体,在浮力作用下,进入浮力通道,浮力通道最上面的浮筒被送出水面进入重力通道,如此 循环往复。而浮筒的永磁块在运动过程中,磁力线不断切割线圈,从而产生发电或获取动力。
附围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1、容器;2、圆柱状浮力通道;3、圆柱状重力通道;4、圆柱状 浮筒式活塞;5、圆柱状活塞套;6、液体;7、导向罩;8、线圈;9、电力导出系统;10、底座;11、隔 板开关12、圆柱状线圉护軍。
图2为浮筒式活塞结构示意图,包括13、永磁块;14、弹性减簾子弹头15、浮筒外壳;16、减簾垫 圈;17、重力块。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
当重力通道预置的浮筒增加时,底部出口处的浮简就会被压出一个进入液体,并在浮力作用下作上升 运动,而浮力通道预置的浮筒,因其下部塌加浮筒,又会将最上面的浮筒顶出并滑入重力通道,如此循环 反复,持续不停。浮筒的永磁块磁力线在运动中,不断切割浮力通道与重力通道外側的线圈,从而达到将 能量通过发电的形式导出。
具体运用中,可根据需求,如改变浮筒的数量、体积、形态,浮筒与液体的比重,重、浮力通道的长度、 材料表面的光滑度,活塞套的工作效率、磁场强度及发电系统的结构等方式进行设计。是一项简易可行的 极具重大意义的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浮力上升通道与重力下降活塞套通道相连通的容器。重力通道底部活塞与液体相连处,靠浮筒作为活塞隔离,并预置若干(N)个浮筒首尾相连堆积的重力,与液体对该处浮筒的压力加单个浮筒在该处所受的浮力相等,从而确保该重力通道内的N个浮筒保持相对静止,且液体在浮筒活塞的阻隔下不渗入重力活塞通道之中。当重力通道增加浮筒时,最下面的浮筒将被推入液体之中。预置时须将浮筒重的一端统一向上。
2、 在浮力通道顶部,预置的若干(M)个浮筒首尾相连聚合的浮力,刚好能将单个浮筒托出液面。并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并使浮筒稍轻的一端统一向上,当浮力通道下部增加浮筒时,最上面的浮筒将被顶出,并滑入重力通道。
3、 重力通道底部采用活塞套与活塞的原理设计,单个浮筒即为活塞。为提高效率并具有良好的隔绝液体效果,除采用常规活塞套设计,也可采用弹性好的橡胶材料作为重力通道底部的活塞套,其长度应大于单个浮筒的长度,但不宜超过两个浮筒的长度,也可略小于单个浮筒的长度。
4、 重力通道呈上大下小喇叭口型垂直设计,底部活塞套上部的重力通道直径略大于浮筒直径以免产生摩擦力阻碍下行效果。但上部的直径不能过大,以免浮筒并列挤塞堵死通道,略大于浮筒直径即可。同理浮力通道上部倒喇叭口垂直设计,其直径略大于浮筒即可。
5、 在重力通道的底部活塞套出口,及浮力通道的顶部设置弧形导向面,以确保浮筒在重浮力作用下,按既定途径调转方向连续运行。浮力通道、重力通道、活塞套、浮筒式活塞均为圆柱状。
6、 浮筒中间为圆柱两端为子弹头状中心全对称设计,浮筒的总重须小于其产生的浮力以便在浮力作用下产生上升运动。两端子弹头采用弹性好的橡胶材料或其它材料,降低在运动中的碰撞损毁。浮筒内置永磁块,磁性的两极须分别在浮筒竖立状的两侧,线圈环绕重、'浮力通道的外侧,以确保磁力线有效切割线圈。同时在浮筒内部须加垫防震材料在浮筒与永磁块之间,以免磁块与浮筒撞击损毁。在浮筒内部,永磁块须倾向于浮筒的一端,以使整个浮筒两端重量有明显差异,足使一端垂直向上或倾斜向上,从而在浮力上升中浮筒呈竖直状上升。亦可在两端的一端内安装重力块达到前述效果。向上浮筒两端子弹头的设计,应符合两浮筒相触时,在重力通道中形成的空间体积,要能容下浮筒表面夹带的液体。
7、 在浮力通道与重力通道四周预置发电用线圈,根据发电原理绕置,以便永磁块在上下运动中磁力线切割发电。再配置与线圏相连的发电系统装置。在浮力通道内壁上开若干沙眼状小孔,以便容器内液体能产生整体浮力效果。在重力通道上部设置可插入式隔板,用作截留浮筒控制运行的开关。
8、 浮力通道预置若干(M)个浮筒首尾相连共同产生的浮力将最上面的一个浮筒托出液机呈静止的初始状态,同时重力通道预置若干(N)个浮筒首尾相连产生的重力刚好等同于活塞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而处理相对静止的状态时。此时在重力通道或在浮力通道添置浮筒,启动整个系统运行,相反,在上述之中截留浮简将使系统回到初始相对静止状态。在可添浮筒的极限内,浮筒添置的多少,将影响能量的多寡。添置时要按l、 2项要求注意浮筒两端方向的一致性。
9、 重力通道的底部距液体的底部至少大于单个浮筒的长度,浮力通道在液面上的髙度略大于一个浮筒的长度,浮力通道的底部距液体底部至少要有一个浮筒的距离。重力通道和浮力通道内壁及浮筒外表均采用光滑材料,以降低阻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浮筒式活塞重浮力持续循环发电机。由1.容器;2.浮力通道;3.重力通道;4.浮筒式活塞;5.活塞套;6.液体;7.导向罩;8.线圈;9.电力导出系统;10.底座;11.隔板开关;12.线圈护罩构成。其中2、3、4、5、12均为圆柱状。当重力通道内预置的N个首尾相连堆积的浮筒式活塞的组合重力,等于重力通道底部与液体相连处液体对该处的压力时,保持相对静止,而当上部添加活塞时,则组合重力大于底部液体压力,迫使最下面的活塞脱落进入液体,在导向罩的引导下,进入浮力通道。在浮力通道上方,预置M个首尾相连的浮筒式活塞的组合浮力,刚好能将单个浮筒托出水面,当浮力通道下方因重力通道脱落浮筒而发生添加时,最上面的浮筒将被顶出,并在导向罩的引导和重力作用下,进入重力通道。如此连续运动,通道四周置线圈浮筒内置磁铁。是具重大意义的势能发电装置。
文档编号F03B17/04GK101539092SQ20081001986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9日
发明者李兆龙 申请人:李兆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