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发电机的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454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码发电机的风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数码发电机的风道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码发电机的风道。
技术背景[0002]数码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数码发电机是通过一个风道的设计将自然风以及外界的冷空气与发电机内部的热量进行交换,因此,这种方式通常只能散发掉发电机内部20%的热量,冷却效率极低。数码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掉,发电机处于长期高热状态下,导致数码发电机的正常使用寿命缩短,对于发电机内部的原件来说,长期处于高热状态下,可能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了发电机的使用。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数码发电机散热性能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码发电机的风道。[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码发电机的风道,包括主风道、辅助风道和发动机风道,所述主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发动机前罩底部的进风口,并依次连接发动机前罩与逆变器形成的风道,逆变器与拉手盘形成的风道,拉手盘与涡轮主风罩形成的风道,涡轮主风罩与发动机表面形成的风道,发动机表面与缸头上风道、缸头下风道形成的风道,缸头上风道、缸头下风道与消音器内风罩形成的风道,消音器内风罩与消音器外风罩、风道密封圈、发动机尾罩形成的风道;[0005]所述辅助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发动机前罩底部的进风口,并依次连接发动机前罩与逆变器形成的风道,逆变器与发动机壳体内部形成的风道,发动机壳体内部与涡壳辅助风罩形成的风道,涡壳辅助风罩与消音器内风罩、消音器外风罩形成的风道;[0006]所述发动机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外置空滤,并依次连接外置空滤与发动机机体形成的风道,发动机机体与消音器形成的风道。[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主风道的设计,对逆变器、电机线圈、 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头以及消音器进行散热,将热量排出发动机壳体外;通过辅助风道的设计,对逆变器、发动机壳体内部热量和消音器进行散热,将热量排出发动机壳体外;通过发动机风道的设计,将产生的废气直接排出发动机壳体外,与内部的主风道和辅助风道完全隔离,有利于发动机的运转。


[0008]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风道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风道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风道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中1、发动机前罩,2、逆变器,3、拉手盘,4、涡壳主风罩,5、主叶轮,6、涡壳辅助风罩,7、辅助叶轮,8、消音器内风罩,9、消音器,10、消音器外风罩,11、发动机尾罩,12、风道密封圈,13、缸头下风道,14、缸头上风道,15、外置空滤器,16、电机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数码发电机的风道,包括主风道、辅助风道和发动机风道,所述主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发动机前罩1底部的进风口,并依次连接发动机前罩1与逆变器2形成的风道,逆变器2与拉手盘3形成的风道,拉手盘3与涡轮主风罩4形成的风道,涡轮主风罩4与发动机表面形成的风道,发动机表面与缸头上风道14、缸头下风道13形成的风道,缸头上风道14、缸头下风道13与消音器内风罩8形成的风道,消音器内风罩8与消音器外风罩10、风道密封圈12、发动机尾罩11形成的风道;所述辅助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发动机前罩1底部的进风口,并依次连接发动机前罩1与逆变器2形成的风道,逆变器2与发动机壳体内部形成的风道,发动机壳体内部与涡壳辅助风罩6形成的风道,涡壳辅助风罩6与消音器内风罩8、消音器外风罩10形成的风道;所述发动机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外置空滤15,并依次连接外置空滤15与发动机机体形成的风道,发动机机体与消音器9形成的风道。[0015]图2是主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所示为进风由进风口进入发电机,然后从出风口将热量带出发电机的流向,主风道和辅助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发动机前罩1底部的进风口。所述主风道是由主叶轮5的高速旋转产生风力,进风的流入依次为发动机前罩1进风,经逆变器2散热片表面对逆变器2进行散热,风进入拉手盘3,再进入涡轮主风罩4,再由主叶轮5产生风力,风吹入涡轮主风罩4和发动机表面形成风道,把电机线圈16和发动机缸体产生热量吹走,再经缸头上下风罩14、13对发动机缸头进行散热,风吹入消音器内风罩8和消音器外风罩10形成的风道对消音器9进行散热,然后再由消音器外风罩10和风道密封圈12,发动机尾罩11形成的密封风道把热量排出发动机。[0016]图3是辅助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所示为进风由进风口进入发电机,然后从出风口将热量带出发电机的流向,辅助风道是由辅助叶轮7的高速旋转产生风力,进风的流入依次为发动机前罩1进风,流经逆变器2散热片表面对逆变器2进行散热,再进入发动机内部整个壳体,把发动机封闭壳体内产生的热量直接进入涡壳辅助风罩6,由辅助叶轮 7产生风力,风吹入消音器内风罩8和消音器外风罩10形成的风道对消音器9进行散热,然后再由消音器外风罩10和风道密封圈12,发动机尾罩11形成的密封风道把热量排出发动机。[0017]图4是发动机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所示为进风由进风口进入发电机,然后从出风口将热量带出发电机的流向,发动机风道由外置空滤15进气进入发动机体,产生废气由消音器9直接排出。发动机风道与内部风道完全隔离,有利于发动机运转。
权利要求1. 一种数码发电机的风道,其特征是,包括主风道、辅助风道和发动机风道,所述主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发动机前罩(1)底部的进风口,并依次连接发动机前罩(1)与逆变器(2 ) 形成的风道,逆变器(2)与拉手盘(3)形成的风道,拉手盘(3)与涡轮主风罩(4)形成的风道,涡轮主风罩(4)与发动机表面形成的风道,发动机表面与缸头上风道(14)、缸头下风道 (13)形成的风道,缸头上风道(14)、缸头下风道(13)与消音器内风罩(8)形成的风道,消音器内风罩(8)与消音器外风罩(10)、风道密封圈(12)、发动机尾罩(11)形成的风道;所述辅助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发动机前罩(1)底部的进风口,并依次连接发动机前罩(1)与逆变器(2)形成的风道,逆变器(2)与发动机壳体内部形成的风道,发动机壳体内部与涡壳辅助风罩(6)形成的风道,涡壳辅助风罩(6)与消音器内风罩(8)、消音器外风罩(10)形成的风道;所述发动机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外置空滤(15),并依次连接外置空滤(15)与发动机机体形成的风道,发动机机体与消音器(9)形成的风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码发电机的风道。其包括主风道、辅助风道和发动机风道,所述主风道和辅助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发动机前罩底部的进风口,其出风口为发电机尾罩,将发电机内的热量排出,所述发动机风道的外部进风口为外置空滤,进气进入发动机机体,产生废气由消音器直接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主风道的设计,对逆变器、电机线圈、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头以及消音器进行散热,将热量排出发动机壳体外;通过辅助风道的设计,对逆变器、发动机壳体内部热量和消音器进行散热,将热量排出发动机壳体外;通过发动机风道的设计,将产生的废气直接排出发动机壳体外,与内部的主风道和辅助风道完全隔离,有利于发动机的运转。
文档编号F02B63/04GK202250342SQ20112039556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吴晓勇 申请人:常州好电源数码发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