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129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该热能例如可在产能过剩时由再生能源获得且被存储。存储在蓄热器(14)、蓄冷器(16)和另外的蓄热器(12)内的能量可在需要时通过回路(22、38)通过使用压缩机(13)和涡轮机(15)通过发电机(G)再次转换为电能。根据本发明建议,在理想情况下将工作气体通过加湿塔(18)加湿直至湿度饱和,其中有利地在体积流量较低时可实现更大的质量流量。因此,可使用更经济的部件且在此同时可实现高的设备效率。
【专利说明】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用于工作气体的回路。此回路构造为开放式,使其将空气作为工作气体从环境中吸入且将其又吹出到环境中;即,环境一起属于该回路。也可实现其中可使用任意的工作气体(也包括空气)的封闭回路。在该回路中,将如下单元以给定的次序通过用于工作气体的管道相互连接:蓄冷器、第一热流体能量机、蓄热器和第二热流体能量机。在工作气体从蓄冷器向蓄热器的流动通过方向上观察,在此第一热流体能量机作为工作机连接且第二热流体能量机作为原动机连接。
【背景技术】
[0002]原动机和工作机的概念在本申请中使用为,工作机接收机械功以实现其目的。因此,用作工作机的热流体能量机作为压缩机或压缩器运行。与之相反,原动机做功,其中用于做功的热流体能量机将工作气体中可供使用的热能进行转化。在此情况中,热流体能量机也作为发动机工作。
[0003]概念“热流体能量机”形成对于如下机器的上位概念,即所述机器可从工作流体(在本申请中为工作气体)中获取热能或将此热能提供给所述工作流体。热能理解为热能和冷能。热流体能量机(在下文中简称为流体能量机)可例如构造为活塞机器。优选地,也可使用液压热流体能量机,其转子允许工作气体的连续流动。优选地,使用轴向作用的涡轮机或压缩机。
[0004]前述原理例如根据US2010/0257862A1描述。在此使用活塞机器以执行所述的方法。此外,根据US5,436,508已知通过前述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在使用风能发电的情况中也可中间存储过剩产能,以便在需要时将其再次调出。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前述类型的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例如,机械能到热能的转化然后并存储,或所存储的热能到机械能的转化),以所述设备可实现高的效率同时实现所使用的结构单元的合适的成本。
[0006]此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以前述设备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在第一热流体能量机和蓄热器之间在管道内提供用于工作气体的加湿单元。作为加湿单元,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应理解为可被工作气体流过的装置,在所述该加湿单元中向工作气体提供水蒸汽。在此,空气被加湿直至最高到达水蒸汽的饱和极限。工作气体(例如空气)的加湿的使用的优点是作为原动机工作的流体能量机在相同的结构尺寸下可升高其功率输出。因此在所要求的功率输出下,可使用更小且因此更廉价的用于设备的部件。此外,也可使用从第二流体能量机离开的已加湿的热空气向使用在加湿单元中的水中供热,使得此能量对于过程完全不损失。以此,可有利地提高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效率。
[0007]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用于存储热能的回路与其加湿单元一起用于将存储在蓄热器和蓄冷器内的能量通过第二热流体能量机转换为机械能。该机械能可例如用于驱动发电机。因此,所存储的热能用于在需要更多的电能时通过设备提供电能。
[0008]但通过增加地使用再生能量也可能发生的是总计产生的电流在产生时刻未被需求。在此情况中,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用于将电能例如通过电动马达转换为器械能且通过流体能量机转换为热能。当然,应注意的是在过程的反转中不使用加湿塔。因此,加湿塔必须例如通过合适的旁通管道被绕开。另外的可能性在于,对于蓄冷器和蓄热器的蓄能过程,在设备中提供专用的回路。此回路也可装配有附加的流体能量机。
[0009]如果设备提供有旁通管道,则所述旁通管道必须适合于将第一热流体能量机和第二热流体能量机连接为,使得蓄热器在工作气体的流通方向上处在蓄冷器前方。这可通过流动方向在管道系统内的反向实现。另外的可能性在于旁通管道在蓄热器或蓄冷器前方或后方分别直接通入回路中,使得仅在蓄热器内部工作气体的流动方向反向。关键的是流动方向在热力学存储器(蓄冷器或蓄热器)内的反向,因此在热力学存储器的存储器介质内的冷热前锋在热力学存储器的蓄能和释能时分别在相反的方向上运动。
[0010]如果对于热力学存储器的蓄能使用附加的回路,则此回路也流过相同的蓄热器和蓄冷器。通过合适的阀机构保证,分别在热力学存储器上仅连接用于蓄能的回路和用于释能的回路。另外的可能性在于在热力学存储器内,两个回路分别包括两个管道系统。在此情况中,不要求换向且可原理上甚至实现热力学存储器的同时蓄能和释能。
[0011]但在一个情况中,设备中的蓄热器和蓄冷器的蓄能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蓄热器可通过第三流体能量机和第四流体能量机之间的第二管道连接,其中在工作气体从第三热流体能量机向第四热流体能量机的流动方向上观察时第三热力学流体能量机作为工作机连接且第四热流体能量机作为原动机连接。当工作气体在所述的流通方向上流过第二管道时这以已描述的方式实现了蓄热器的蓄能。此外,在第四热流体能量机的后方可在第二管道内提供蓄冷器,因此,所述蓄冷器通过来自第四流体能量机的工作气体供给且可吸收存储在工作气体内的冷能。
[0012]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构造建议,在第二热流体能量机后方在管道内布置水分离器。通过工作气体的减压和冷却,工作气体对于水蒸汽的吸收能力也下降,使得所述工作气体凝结。因此,凝结物可收集在所述的热分离器内,其中已分离的水总是具有大约501的温度。因此,此温度水平总是处在环境温度以上,使得在所收集的水中存储的热能可再次提供到过程中。如果水蒸汽吹出到环境中且替代地使用来自环境的用于加湿塔的存储水,贝0此热能对于过程损失。因此,水分离器用于提高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实现的过程的效率。为使得来自水分离器的水可再次提供给过程,有利地建议使得水分离器通过供给管道与加湿单元连接。
[0013]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外的构造可建议使得从第二流体能量机导引开的管道导引通过处在蒸发器内的第一换热器。从第二流体能量机导引离开的工作气体具有大约2001的温度。此热量可被利用来为加湿塔提供将其内的水蒸发所必须的热能。因此,此热能有利地再次提供到过程且因此不会未利用就泄漏到环境中。这又有利地进一步提高了通过设备实现的过程的效率。此外,通过所实现的工作气体在加湿塔内的冷却,可使连接在其后的水分离器更有效地工作,因为会让水容易地从已冷却的工作气体中分离。
[0014]此外,建议了本发明的另外的构造,即在支管内提供附加蓄热器,其中从附加蓄热器导引出的支管导引通过处在蒸发器内的第二换热器。因此,存储在附加蓄热器内的能量可附加地支持在加湿单元内的水蒸发的过程。因此,间接地通过附加蓄热器的热能输入有利地导致在加湿单元内的空气湿度的进一步提高。这导致已描述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实现的过程的效率的升高。
[0015]附加蓄热器以及蓄热器和蓄冷器可由外部的热源或冷源供给。在此,例如从电厂提供远程热。但特别有利的是附加蓄热器以及蓄热器和蓄冷器通过不同的热泵过程蓄能。为此,可有利地通过第五热流体能量机和第六热流体能量机之间的附加管道连接附加蓄热器,其中在工作气体从第五热流体能量机向第六热流体能量机的流通方向上观察时,物体热流体能量机作为工作机连接且第六热流体能量机作为原动机连接。因此,对于附加蓄热器的蓄能可使用专门的热泵回路,其中第五和第六热流体能量机对于在附加蓄热器中待产生的温度可被优化。当然,在通过管道和旁通管道实现了合适的连接时,附加蓄热器也可通过第一或第三流体能量机蓄能。在此需总是权衡部件的成本与单独的过程的效率升高之间的关系。在此权衡中,潜在地考虑经济性。
[0016]工作气体可选择地在封闭的或开放的回路中导引。开放的回路总是使用环境空气作为工作气体。所述工作气体从环境中吸入且在过程结束时又释能到环境中,使得环境将开放的回路闭合。封闭的回路也允许使用与环境空气不同的另外的工作气体。此工作气体在封闭的回路中导引。因为在环境中的减压与环境压力和环境温度的调节同时取消,所以工作气体在封闭的回路的情况中必须导引通过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允许工作气体向环境的放热。
[0017]例如可建议,用于热能在蓄冷器和蓄热器内存储的回路设计为开放的回路,且在此作为原动机工作的热流体能量机由两级构成,其中在这两级之间提供了用于工作气体的水分离器。在此考虑到如下情况,即在环境空气中包含空气湿度。通过工作气体在唯一的级内的减压,可出现的情况是空气湿度由于工作气体的强冷却而被冷冻到例如-1001且在此损坏了热流体能量机。尤其是,涡轮机叶片可能由于结冰而被不利地损坏。但工作气体在两级内的减压实现了将凝结的水在第一级后方的水分离器中例如在51时分离,使得工作气体在其进一步冷却时在第二涡轮级中已被去湿,且可避免或至少减少结冰。因此有利地降低了第二流体能量机损坏的风险。
[0018]如果如所述使用封闭的回路且换热器安装在回路中,则取消了水分离器以及作为原动机的二级流体能量机的使用。在此情况中,例如也可使用已去湿的环境空气作为工作气体,通过回路的封闭性排除该环境空气加湿的可能性。但也可使用另外的工作气体。
[0019]在蓄热器和蓄冷器蓄能时有利的是,工作气体在第一或第三(根据构造)流体能量机前流过附加蓄热器。即工作气体通过附加蓄热器加热并且供给到第一流体能量机内。以此,附加蓄热器除加热加湿单元外还具有另外的作用。使用附加蓄热器具有如下优点。如果设备用于存储热能,则附加蓄热器在经过此情况中作为工作机(压缩机)工作的第一 /第三流体能量机之前被流过。在此,工作气体已通过环境温度被加热。这具有的优点是为实现工作气体所要求的温度,工作机需要输入的功率更低。具体而言,蓄热器应被加热到超过5001,这有利地在工作气体预热后也以商用的热力学压缩机可实现,所述压缩机允许将工作气体压缩到15巴。因此有利地,用于设备的结构单元可采用在市场上可获得的无需昂贵的修改的部件。有利地,工作气体在附加蓄热器中可被加热到601至1001的温度,特别有利地被加热到80°C的温度。与此不同,对于在加湿塔中的热供给,特别有利地将工作气体加热到大约190°C的温度。
[0020]如上所述,工作气体在蓄热器和蓄冷器的回路中可被压缩到15巴,以此可实现直至550°C的工作气体的温度。
[0021 ]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特别的构造可建议在第二热流体能量机后方在管道内提供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被供给以用于加湿单元的水作为冷却剂。以此,可进一步从流过管道的工作气体中获取热能,以所述热能将用于加湿单元的供给水预热。因此,此能量也又被供给到过程中,以此有利地进一步提高了回路的效率。尤其在提供开放的回路时,加湿单元需要比较多的供给水,因为水在流过回路之后至少部分地又被输出到环境中。但即使在封闭的回路中,回路中的不密封性以及在蓄热器和蓄冷器内的在从释能运行转换到蓄能运行时的通道的干燥也可能导致必须将新的供给水引入到加湿单元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本发明的另外的细节在下文中根据附图描述。相同的或相应的附图元素在此被提供以相同的附图标号,且仅多次阐述单独的附图之间的差异。在附图中:
[0023]图I以线路图示出带有旁通管道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且
[0024]图2和图3根据另外的线路图示出带有用于热力学存储器的蓄能和释能的分开的回路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外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根据图I的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具有管道11,以所述管道11将多个单元相互连接,使得这些单元在开放的回路中可被工作气体流过。工作气体通过阀A从环境中抽吸且流过设计为热力学压缩机的第一热流体能量机13。此外,管道通过阀B导向蓄热器14。所述蓄热器14通过管道11经过阀C与设计为热力学涡轮机的第二热流体能量机15连接。管道11从涡轮机经过阀D导向蓄冷器16。管道从蓄冷器16打开到环境中。在所述的运行状态中,阀A至阀D也打开。阀E至阀H关闭(其更多的描述见下文)。
[0026]只要在电网中不需要所产生的电能,第一热流体能量机13和第二热流体能量机15通过轴21相互机械联接且通过由风力发电厂22供电的电动马达M驱动。在此运行状态期间,给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蓄能,如在后文中详细解释,且设备通过管道11被流过,其中一些单元以以上所述的次序被流过。
[0027]如果与实际所产生的电能量相比电能的需求量更大,则通过风力发电厂22产生的电流直接被馈送到电网内。附加地,设备以另外的运行状态支持发电,方式是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释能且以轴21通过流体能量机18和19驱动发电机G。为此目的,阀A至D关闭且为此阀E至H打开。以此,管道11的区域不再被流过,而作为它的替代将旁通管道19打开,这改变了工作气体的流动。
[0028]工作气体流过蓄冷器16且经由旁通管道19通过阀E流向第一流体能量机(压缩机)。在离开压缩机之后,工作气体经过阀F导引通过加湿单元18,所述加湿单元18提供在另外的旁通管道19内且通向蓄热器14。因此,蓄热器14已供给以加湿的空气,所述加湿的空气通过旁通管道19经过阀G离开蓄热器14,且被供给到第二流体能量机15 (涡轮机)。在此,获取机械能用于驱动第一流体能量机13(压缩机)和发电机。工作气体通过旁通管道19经过阀H又到达环境中,其中事先通过水分离器17将工作气体去湿。已分离的大约50°C的热水通过供给泵23a供给到加湿单元18。附加地,例如作为远程热从发电厂导出的热可引入到加湿单元内。这在图I中通过换热器33a示意。
[0029]在根据图I的设备中,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以及根据图3的附加蓄热器)的结构分别相同,且通过根据蓄冷器16的截面放大图详细解释。提供了容器,所述容器的壁24提供有具有大孔26的隔热材料25。在容器的内部内提供了混凝土 27,所述混凝土 27用作蓄热器或蓄冷器。在混凝土 27的内部,管路28平行走向地铺设,工作气体流过所述管路28且在此放热或吸热(根据运行类型和存储器类型)。
[0030]根据图2和图3的设备,详细解释热力学蓄能和释能过程。在图2中首先图示了二级蓄能过程,该两级蓄能过程根据热泵的原理工作。在图2和图3中图示了开放的回路,但所述回路如通过点划线所示意通过使用选择提供的换热器17a、17b也可封闭。在图2和图3的实施例中由空气形成的工作气体的状态分别在管道30、31、32上以圆圈图示。左上侧给出了以巴为单位的压力。右上侧给出了以kj/kg为单位的焓。左下侧是以。C为单位的温度,且右下侧给出了以kg/s为单位的质量流量。气体的流动方向通过所涉及的管道内的箭头示意。
[0031]在对于根据图2的第二管道31的回路的模型计算中,I巴且20°C的工作气体到达(事先蓄能的)附加蓄热器12内,且以80°C的温度离开所述附加蓄热器12。通过借助于作为压缩机工作的第三流体能量机34的压缩,实现压力升高为15巴且因此温度也升高为540°C。此计算根据如下公式进行:
[0032]T2=T1+ (T2s-T1) / n c J2s=T1 (κ_1)/κ
[0033]其中:
[0034]T2是压缩机出口处的温度,
[0035]T1是压缩机入口处的温度,
[0036]n c是压缩机的等熵效率,
[0037]Ji是压缩比(在此为15:1),且
[0038]K是可压缩性,对于空气取I. 4。
[0039]对于压缩机,等熵效率Π C可假定为O. 85。
[0040]被加热的工作气体现在流过蓄热器14,在其处存储可获得的热能的主要部分。在存储期间,工作气体冷却到20°C,而压力(不考虑取决于流动的压力损失)保持为15巴。然后,工作气体在第四流体能量机35的两个串联连接的级35a、35b中减压,使得工作气体处于I巴的压力水平。在此,工作气体在第一级后冷却到5°C,且在第二级后冷却到-100°C。此计算的基础也是以上给出的公式。
[0041]在将具有高压涡轮机和低压涡轮机的形式的第四流体能量机的两个级35a、35b连接的管道31的部分中附加地提供了水分离器29。所述水分离器29实现了在第一次减压之后的空气的干燥,使得在空气中所含有的空气湿度在第四流体能量机35的第二级35b中不导致涡轮机叶片的结冰。
[0042]在进一步的行进中,减压且因此冷却的工作空气从蓄冷器16获取热且由此加热到0°C。以此方式将冷能存储在蓄冷器16内,所述冷能可在随后的能量获取中利用。对比工作气体在蓄冷器16的出口处的温度和在附加蓄热器12的入口处的温度,显见为何对于封闭回路的情况必须提供换热器17b。在此,可将工作气体又加热到环境温度20°C,以此从环境中吸走提供给该过程的热量。当工作气体直接从环境中抽吸时此措施当然可取消,因为所述工作气体已具有环境温度。
[0043]为使得在回路经过第二管道31时可实现通过附加蓄热器12的预热,通过附加管道30实现了附加回路,以所述附加回路可将附加蓄热器12蓄能。因此,附加蓄热器12必须可连接在第二管道31的回路上以及附加管道30的回路上。在第二管道31上的连接通过阀I进行,而在附加管道30上的连接通过阀K的打开保证。在流过附加管道30时,空气附加地导引通过作为压缩机工作的第五流体能量机36。压缩的空气导引通过附加蓄热器12,其中流通方向根据示意的箭头严格地与通过第二管道31形成的回路相反地走向。在空气从环境压力(I巴)和环境温度(20°C )通过压缩机升高到4巴和188°C的温度之后,空气通过附加蓄热器12又冷却到20°C。然后,空气通过作为涡轮机工作的第六流体能量机37的级37a、37b在两级中减压。在此,在将两个级37a、37b连接的附加管道30中也提供了水分离器29,所述水分离器29与在第二管道31内的水分离器相同地工作。在空气通过第六流体能量机37减压之后,空气处于环境压力(I巴)下的_56°C的温度。因此对于如通过点划线所图示的附加管道30的回路应构造为封闭的情况,必须提供换热器17c,以使得温度为_56°C的空气可以通过向环境的放热加热到20°C。
[0044]第二管道31和附加管道30的回路相互独立地运行。因此,第三和第四流体能量机通过轴21与马达Ml机械联接,且第五和第六流体能量机通过另外的轴21与马达M2机械联接。在风力发电厂设备22的容量富余的情况中,电能可首先驱动马达M2,以将附加蓄热器12蓄能。然后,可通过马达Ml的运行和同时附加蓄热器12的释能将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蓄能。然后,可通过马达M2的运行也又将附加蓄热器12蓄能。当所有存储器蓄满能量时,可进行有效的释能循环以获取电能(对比图3)。但如果风力发电厂22的容量富余结束而未给附加蓄热器12蓄能,则在其中所提供的能量也可以通过另外的热源替代(对比图3)。
[0045]也可设想附加蓄热器12,所述附加蓄热器12可通过用于第二管道31和附加管道30的分开的管道系统供给。在此,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回路,而不使用阀I和K。以此方式,附加蓄热器12也可同时蓄能和释能。因此,在此情况中也可设想两个马达M1、M2的同时运行。此运行方案具有两个优点。一方面,也可通过马达Ml、M2的同时运行在最大负荷下获取风力发电厂22的更大的富余容量,以此产生系统的更大的灵活性。此外,可通过两个马达的同时运行保证三个储热器12、14、16总是同时且不相继地被充满。因此,当电网中不再存在富余容量时且替代地在产生附加的电能需求时,蓄能过程可总是在释能过程的完全运行能力下停止,
[0046]通过图3可理解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的释能循环,其中在发电机G上产生了电能。对于释能循环,第一流体能量机13和第二流体能量机15可供使用,二者在前述蓄能过程(见图2)中未被利用。这允许了流体能量机的效率优化,但也导致设备采购时的更高的投资成本。因此应权衡在使用附加的流体能量机时的更高的投资成本和获取效率之间的关系,该获取效率通过在使用四个流体能量机时分别优化相应的工作状态而实现。蓄热器14、蓄冷器16和附加蓄热器12与在图2中的情况相同且仅在相反的方向上被流过。因此在图2和图3中图示了相同的设备,其中由于清晰性原因分别仅图示了参与运行中的过程的系统部件和管道。此外,点划线图示了封闭的回路的替代。
[0047]工作气体导引通过蓄冷器16。在此,将工作气体从20°C冷却到_100°C。此措施用于降低用于驱动作为压缩机运行的第一流体能量机的功率输入。根据开氏温度的温度差,因此功率输入降低的倍数为293K/173K=1. 69。在此实施例中,压缩机将工作气体压缩到10巴。在此,温度升高到89°C。技术上也可实现直至15巴的压缩。已压缩的工作气体首先流过加湿单元18且然后流过蓄热器14,且因此在加湿单元内加热到145°C且在蓄热器14内加热到530°C。然后,工作气体通过第二流体能量机15减压,因此所述第二流体能量机在此运行状态中作为涡轮机工作。实现减压到I巴,其中,在第一流体能量机出口处,还存在温度为201°C的工作气体。因此,工作气体还可导引通过蒸发器单元内的换热器33b以在此处释放用于将水蒸发的热。通过工作气体的进一步冷却,实现空气湿度的至少一个部分通过水分离器17分离。已分离的水还具有大约50°C的温度,且通过供给泵23b又泵送到加湿单元内。已去湿的空气离开回路且吹出到环境中。替代地,可建议如通过点划线所示通过管道32实现封闭的回路。在此情况中,换热器17a保证用于将仍具有50°C的工作气体冷却到环境温度(20°C)。换热器也可用于将新鲜水加热,所述新鲜水可通过供给泵23c泵送到加湿单元内。
[0048]在加湿单元中需要致使供给水蒸发的热量。为在此提供附加的能量源,如在图I中所述可将换热器33a连接在外部热源上。在此,外部热源可以是远程热。但还会有利的是,使用已蓄能的附加蓄热器12。为此提供了支管38,所述支管38在蓄冷器16前从管道32分支。所述支管38通过附加蓄热器12且然后通过加湿单元内的换热器33c,使得在附加蓄热器12内存储的热能也可提供到加湿单元。支管38在换热器33c后方通入换热器33b后方的管道32内。因此,工作气体的质量流量在支管38上被分离,其中8. 3kg/s导引通过支管38且4. 8kg/s导引通过蓄冷器16、加湿单元18和蓄热器14。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用于工作气体的回路,其中在所述回路中如下的单元以给定的次序通过用于工作气体的管道(11)相互连接: -蓄冷器(16) -第一热流体能量机(13) -蓄热器(14),和 -第二热流体能量机(15) 其中在所述工作气体从所述蓄冷器(16)到所述蓄热器(14)的流通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热流体能量机(13)作为工作机连接且第二热流体能量机(15)作为原动机连接,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热流体能量机(13)和所述蓄热器(14)之间在所述管道内提供用于所述工作气体的加湿单元(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11)内在所述第二热流体能量机后方设有水分离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离器(17)通过供给管道与所述加湿单元(1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热流体能量机导引开的管道(11)导引通过处在所述加湿单元内的换热器(33b)。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支管(38)内提供附加蓄热器(12),其中从所述附加蓄热器(12)导引开的支管(38)导引通过处在所述加湿单元(18)内的换热器(33c)。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内,在所述第二热流体能量机(15)后方提供换热器(17a),为所述换热器(17a)供以用于所述加湿单元(18)的水作为冷却剂。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器(14)通过第二管道(31)接到第三热流体能量机(34)和第四热流体能量机(35)之间,其中在所述工作气体从第三热流体能量机(34)向第四热流体能量机(35)的流通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三热流体能量机(34)作为工作机连接且第四热流体能量机(35)作为原动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通方向上观察时在所述第四流体能量机(35)后方通过所述第二管道(31)连接所述蓄冷器(16)。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蓄热器(12)能够通过附加管道(30)接到第五热流体能量机(36)和第六热流体能量机(37)之间,其中在所述工作气体从所述第五热流体能量机(36)向所述第六热流体能量机(37)的流通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五热流体能量机(36)作为工作机连接且所述第六热流体能量机(37)作为原动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流体能量机(13)和所述第二热流体能量机(16)通过旁通管道(19)这样地连接,使得所述蓄热器(14)在所述工作流体的流通方向上处在所述蓄冷器(16)前方。
【文档编号】F01K3/12GK103842623SQ20128004805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D.雷兹尼克, H.斯蒂斯达尔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