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排放低油耗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756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低排放低油耗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排放低油耗燃烧室,具体的说是柴油机用低排放低油耗的燃烧室,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其包括位于活塞体顶端的燃烧室体,燃烧室体内周边设有一个唇口,唇口上边缘设有坡面。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体顶部布置一道带斜切口的唇口,增加活塞顶部容积,避免高压燃油喷射到活塞顶部后大量燃油被溅射到缸套内壁,减少烟灰的生成并减少燃油对机油的稀释作用;另由于可以促进油气混合充分燃烧,具有较低的燃油经济性以及低颗粒、延迟机油更换周期的特点。
【专利说明】低排放低油耗燃烧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排放低油耗燃烧室,具体的说是柴油机用低排放低油耗的燃烧室,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为降低污染保护环境,国家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柴油机对尾气的排放控制也越来越严。现阶段,柴油机尾气的排放控制主要是限制NOx和PM的含量。
[0003]为了降低PM,柴油机采用高压共轨技术并匹配较小流量的喷油器,以提高柴油雾化效果,促进油气充分混合,而这会导致喷油持续时间的延长;同时为了 NOx排放的降低,柴油机会采用较低的喷油正时角度。喷油推迟以及喷油持续期的延长导致整个喷油过程相对传统发动机滞后,这会导致喷油末期部分高压燃油可能会喷射在活塞的顶面上,然后由于碰撞飞溅到缸套壁上,这部分燃油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积碳并直接导致PM排放的升高;经过活塞环的刮油作用,积碳和部分燃油进入曲轴箱,至油底壳和机油混合,稀释机油并使机油中的积碳含量大幅增加,降低机油润滑作用,缩短机油更换的周期,加速了柴油机运动件的磨损。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低排放低油耗燃烧室,能够扩大活塞顶部燃烧室容积,促进油气充分混合,提高热效率,在降低油耗的同时达到低排放的目的。
[0005]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低排放低油耗燃烧室包括位于活塞体顶端的燃烧室体,其特征是:燃烧室体内周边设有一个唇口,唇口上边缘设有坡面。
[0006]进一步的,唇口为环形。
[0007]进一步的,坡面为从上向下逐渐内收的斜面。
[0008]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体顶部布置一道带斜切口的唇口,增加活塞顶部容积,避免高压燃油喷射到活塞顶部后大量燃油被溅射到缸套内壁,减少烟灰的生成并减少燃油对机油的稀释作用;另由于可以促进油气混合充分燃烧,具有较低的燃油经济性以及低颗粒、延迟机油更换周期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1_燃烧室体、2-坡面、3-唇口、4-活塞体。
【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14]如图f 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位于活塞体4顶端的燃烧室体1,燃烧室体I内周边设有一个环形的唇口 3。
[0015]唇口 3上边缘设有坡面2,坡面2为从上向下逐渐内收的斜面。
[001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0017]由于唇口 3的设计,燃烧室体I顶部容积得到增加。在进气阶段,气缸能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经活塞上行压缩后实际压缩比稍微降低,这能有效缓解柴油机速燃期的工作粗暴,降低柴油机的峰值爆发压力。
[0018]活塞达到压缩上止点前,E⑶控制喷油器开启喷射,高压燃油经喷油器喷孔均匀喷射于燃烧室体I中,由于唇口 3的存在,较长的喷油持续期不会导致燃油喷射到活塞顶面;经过有效的进气涡流和挤压涡流,油束和新鲜空气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而较迟的喷射时刻直接降低了 NOx的排放。
[0019]燃烧室体I利于气流的有效运动,这能改善缓燃期的高温、缺氧的条件,加速混合气的形成,从而保证缓燃期中燃料能够迅速而完全的燃烧,减少由于缺氧裂解产生的碳烟排放。同理,后燃期中燃烧条件也能得到有效改善,利于排气污染物中颗粒的降低。
[0020]喷油过程中喷射的高压燃油基本都在燃烧室体I的范围内,附着在活塞顶部和缸壁上的燃油很少,有效降低了通过活塞环刮油作用进入机油中的燃油和积碳,保证了机油的清洁度,柴油机运行期间机油中积碳含量和柴油含量得到有效降低,确保机油质量,从而延长机油更换周期。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排放低油耗燃烧室,包括位于活塞体(4)顶端的燃烧室体(1),其特征是:燃烧室体(I)内周边设有一个唇口( 3 ),唇口( 3 )上边缘设有坡面(2 );所述唇口( 3 )为环形带斜切口 ;所述坡面(2)为从上向下逐渐内收的斜面。
【文档编号】F02B23/06GK203604038SQ20132048426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发明者】陈勤学, 刘峰, 张艳辉, 孔祥涛, 杨强, 陆金龙, 杨振国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