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960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它涉及一种电喷汽车怠速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手动马达在行驶时存在冷车启动产生不了怠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伸缩杆、针阀、弹簧、调节螺丝、固定座、线圈调节手柄、线圈,针阀、弹簧和调节螺丝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伸缩杆的中心孔中,且针阀的下端外露在伸缩杆外,调节螺丝与伸缩杆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座套装在伸缩杆的中部,且固定座与伸缩杆螺纹连接,线圈调节手柄套装在伸缩杆的上部,且线圈调节手柄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线圈调节手柄的上端设有环形线圈槽,线圈设置在环形线圈槽中。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喷汽车上。
【专利说明】—种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喷汽车怠速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汽车怠速马达会出现时高时低怠速不稳定的状况,而后期出现的手动马达在行驶时虽怠速稳定,但是冷车启动产生不了怠速,且夏季不能用空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手动马达在行驶时存在冷车启动产生不了怠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
[0004]一种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包括伸缩杆、针阀、弹簧、调节螺丝、固定座、线圈调节手柄、线圈,针阀、弹簧和调节螺丝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伸缩杆的中心孔中,且针阀的下端外露在伸缩杆外,调节螺丝与伸缩杆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座套装在伸缩杆的中部,且固定座与伸缩杆螺纹连接,线圈调节手柄套装在伸缩杆的上部,且线圈调节手柄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线圈调节手柄的上端设有环形线圈槽,线圈设置在环形线圈槽中。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一、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汽车正常运行时的怠速,用电磁原理来提高冷车怠速,用空调时可以自动提高怠速,当空调开启时,空调压缩机的电源同时给怠速执行器,让怠速提高。并且冷车怠速和空调怠速都可以进行手动调节。
[0007]二、弹簧用来定位预防怠速变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包括伸缩杆1、针阀2、弹簧3、调节螺丝4、固定座5、线圈调节手柄6、线圈7,针阀2、弹簧3和调节螺丝4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伸缩杆I的中心孔1-1中,且针阀2的下端外露在伸缩杆I外,调节螺丝4与伸缩杆I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座5套装在伸缩杆I的中部,且固定座5与伸缩杆I螺纹连接,线圈调节手柄6套装在伸缩杆I的上部,且线圈调节手柄6与伸缩杆I固定连接,线圈调节手柄6的上端设有环形线圈槽6-1,线圈7设置在环形线圈槽6-1中。安装时,将固定座I固定在汽车节气门怠速马达原有座上,针阀2的下端设置在原有节气门怠速控制量孔处。线圈7的两极分别与车内的启动和断开控制按钮连接。针阀2受线圈7的磁场控制。
[0010]【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座5上沿同一圆周设有数个安装孔5-1。安装孔5-1用于将固定座5与汽车节气门怠速马达座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1]工作原理:
[0012](I)、当需要怠速升高时,按下启动按钮,线圈7通电并产生磁场,针阀2受磁场吸引自动向上运动,并压缩弹簧3,此时,针阀2的下端离开节气门怠速控制量孔,从而提高了怠速。
[0013](2)、当需要怠速提升(即空调运行)时,线圈7开启,针阀2开启怠速提高(针阀2的下端位于节气门怠速控制量孔处)。
[0014](3)、当汽车正常运行时,怠速高或低需要调节线圈调节手柄6,旋转线圈调节手柄6,并带动伸缩杆I转动,顺时针怠速会高,反之会低。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速执行器包括伸缩杆(I)、针阀(2)、弹簧(3)、调节螺丝(4)、固定座(5)、线圈调节手柄(6)、线圈(7),针阀(2)、弹簧(3)和调节螺丝(4)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伸缩杆(I)的中心孔(1-1)中,且针阀(2)的下端外露在伸缩杆⑴外,调节螺丝⑷与伸缩杆⑴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座(5)套装在伸缩杆(I)的中部,且固定座(5)与伸缩杆(I)螺纹连接,线圈调节手柄(6)套装在伸缩杆(I)的上部,且线圈调节手柄(6)与伸缩杆(I)固定连接,线圈调节手柄(6)的上端设有环形线圈槽(6-1),线圈(7)设置在环形线圈槽(6-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喷汽车上的带速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上沿同一圆周设有数个安装孔(5-1)。
【文档编号】F02D9/08GK203515819SQ20132068558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丁明贤, 侯兆忠 申请人:丁明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