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5137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其结构包括壳体和单片机,单片机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应急控制电路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电路、降压稳压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以及变频控制电路,壳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应急手动开关,壳体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电压显示屏、变频工作灯和应急状态指示灯,应急手动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单片机和应急状态指示灯连接;单片机通过导线分别于温度控制电路、降压稳压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变频控制电路以及电压显示屏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方便等特点,有效的降低了汽车能源消耗,减少了运行成本。
【专利说明】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是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车油泵的供给压力是通过机械燃油压力泄压阀来调整和控制的,油泵是全负荷工作的,多余的汽油通过燃油压力泄压阀再回到油箱。由于燃油压力泄压阀保证油路压力固定,所以在汽车油路上的汽油油压无论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也都应该是固定值的。但是,根据测试,汽车在发动机温度高于50°C后,所需要的油压要低于车辆启动时的油压,而汽车在匀速行驶时,油泵还按车辆启动时的油压供给发动机,这样会增加能源消耗,提闻运行成本。
[0003]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源消耗少、运行成本低的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包括壳体和单片机,单片机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安装有应急控制电路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电路、降压稳压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以及变频控制电路,壳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应急手动开关,壳体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电压显示屏、变频工作灯和应急状态指示灯,应急手动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单片机和应急状态指示灯连接;单片机通过导线分别于温度控制电路、降压稳压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变频控制电路以及电压显示屏连接。
[0006]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通过导线分别于温度传感器和变频工作灯连接。
[0007]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各电路元件的连接关系为:单片机ICl的I脚与点解电容C3、电阻R12连接,单片机ICl的2脚、3脚、19脚分别对应连接开关S2、开关S3和开关SI ;单片机ICl的4脚和5脚分别对应连接瓷片电容C4和瓷片电容C5 ;瓷片电容C4和瓷片电容C5之间连接有晶振Y1,单片机ICl的9脚串联电阻R13和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单片机ICl的20脚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串联发光二极管LEDl和电阻R14,单片机ICl的10脚与温度传感器IC2的3脚连接,单片机ICl的11脚连接温度传感器IC2的2脚和电阻R8,温度传感器IC2的I脚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单片机ICl的20脚与并联的电解电容Cl、瓷片电容C2连接。
[0008]所述的变频控制电路各电路元件的连接关系为:单片机Ul的I脚与9脚连接,单片机Ul的2脚与电阻R3、电阻RlO连接,电阻R3与电容C2、滑动变阻器VRl连接,滑动变阻器VRl与电阻R1、电阻R2连接,电阻RlO与滑动变阻器VR3连接,滑动变阻器VR3与电阻R1、贴片电容Cl连接,单片机Ul的5脚和7脚与贴片电容C3连接,单片机Ul的6脚串联电阻R4和滑动变阻器VR2,单片机Ul的10脚和12脚接地,单片机Ul的8脚连接电容C6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6、贴片电容C7,电阻R6与并联的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连接;单片机Ul的11脚连接二极管D2,单片机Ul的14脚连接二极管Dl,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并联后连接电阻R5和场效应管Ql的基极,场效应管Ql的发射极连接并联的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场效应管Ql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4和汽车油泵;单片机Ul的15脚连接贴片电容C4、电容C5以及二极管D3,二极管D3连接二极管D4和汽车油泵。
[0009]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方便等特点,有效的降低了汽车能源消耗,减少了运行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附图1为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的温度控制电路图。
[0013]附图3为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的变频控制电路图。
[0014]图中:1、壳体,2、单片机,3、应急控制电路模块,4、应急手动开关,5、温度传感器,
6、温度控制电路,7、降压稳压电路模块,8、整流电路模块,9、变频控制电路,10、电压显示屏,11、变频工作灯,12、应急状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其结构包括壳体I和单片机2,单片机2安装在壳体I内,壳体I内安装有应急控制电路模块3、温度传感器5、温度控制电路6、降压稳压电路模块7、整流电路模块8以及变频控制电路9,壳体I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应急手动开关4,壳体I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电压显示屏10、变频工作灯11和应急状态指示灯12,应急手动开关4通过导线分别与单片机2和应急状态指示灯12连接;单片机2通过导线分别于温度控制电路6、降压稳压电路模块7、整流电路模块8、变频控制电路9以及电压显示屏10连接,温度控制电路6通过导线分别于温度传感器5和变频工作灯11连接。
[0017]所述的降压稳压电路模块7采用7812三端稳压芯片;整流电路模块8采用的是LM317 ;应急控制电路模块3采用一个继电器实现。
[0018]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6各电路元件的连接关系为:单片机ICl的I脚与点解电容C3、电阻R12连接,单片机ICl的2脚、3脚、19脚分别对应连接开关S2、开关S3和开关SI ;单片机ICl的4脚和5脚分别对应连接瓷片电容C4和瓷片电容C5 ;瓷片电容C4和瓷片电容C5之间连接有晶振Y1,单片机ICl的9脚串联电阻R13和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单片机ICl的20脚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串联发光二极管LEDl和电阻R14,单片机ICl的10脚与温度传感器IC2的3脚连接,单片机ICl的11脚连接温度传感器IC2的2脚和电阻R8,温度传感器IC2的I脚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单片机ICl的20脚与并联的电解电容Cl、瓷片电容C2连接。
[0019]所述的变频控制电路9各电路元件的连接关系为:单片机Ul的I脚与9脚连接,单片机Ul的2脚与电阻R3、电阻RlO连接,电阻R3与电容C2、滑动变阻器VRl连接,滑动变阻器VRl与电阻R1、电阻R2连接,电阻RlO与滑动变阻器VR3连接,滑动变阻器VR3与电阻R1、贴片电容Cl连接,单片机Ul的5脚和7脚与贴片电容C3连接,单片机Ul的6脚串联电阻R4和滑动变阻器VR2,单片机Ul的10脚和12脚接地,单片机Ul的8脚连接电容C6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6、贴片电容C7,电阻R6与并联的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连接;单片机Ul的11脚连接二极管D2,单片机Ul的14脚连接二极管Dl,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并联后连接电阻R5和场效应管Ql的基极,场效应管Ql的发射极连接并联的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场效应管Ql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4和汽车油泵;单片机Ul的15脚连接贴片电容C4、电容C5以及二极管D3,二极管D3连接二极管D4和汽车油泵。
[0020]工作原理:把原车油泵的负极断开接入该压力调节变频器,引油泵正极接入该压力调节变频器,给该压力调节变频器供电。从压力调节变频器引出一根温度热敏电阻,与汽车防冻液冷却管道紧靠绑定。当汽车在启动时,防冻液冷却系统低于50°C,该压力调节变频器不启动,汽车油泵按原车电路运行,油压与原车油压一样。当汽车运行一段时间且防冻液冷却系统温度超过50°C后,该压力调节变频器启动,燃油系统压力降低到2.9公斤,由于发动机温度升高,虽然燃油系统油压降低,但汽车运行及动力不受影响,因此达到了汽车节能降排的作用。
【权利要求】
1.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包括壳体和单片机,单片机安装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应急控制电路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电路、降压稳压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以及变频控制电路,壳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应急手动开关,壳体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电压显示屏、变频工作灯和应急状态指示灯,应急手动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单片机和应急状态指示灯连接;单片机通过导线分别于温度控制电路、降压稳压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变频控制电路以及电压显示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通过导线分别于温度传感器和变频工作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各电路元件的连接关系为:单片机ICl的I脚与点解电容C3、电阻R12连接,单片机ICl的2脚、3脚、19脚分别对应连接开关S2、开关S3和开关SI ;单片机ICl的4脚和5脚分别对应连接瓷片电容C4和瓷片电容C5 ;瓷片电容C4和瓷片电容C5之间连接有晶振Y1,单片机ICl的9脚串联电阻R13和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单片机ICl的20脚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串联发光二极管LEDl和电阻R14,单片机ICl的10脚与温度传感器IC2的3脚连接,单片机ICl的11脚连接温度传感器IC2的2脚和电阻R8,温度传感器IC2的I脚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单片机ICl的20脚与并联的电解电容Cl、瓷片电容C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控制电路各电路元件的连接关系为:单片机Ul的I脚与9脚连接,单片机Ul的2脚与电阻R3、电阻RlO连接,电阻R3与电容C2、滑动变阻器VRl连接,滑动变阻器VRl与电阻R1、电阻R2连接,电阻RlO与滑动变阻器VR3连接,滑动变阻器VR3与电阻R1、贴片电容Cl连接,单片机Ul的5脚和7脚与贴片电容C3连接,单片机Ul的6脚串联电阻R4和滑动变阻器VR2,单片机Ul的10脚和12脚接地,单片机Ul的8脚连接电容C6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6、贴片电容C7,电阻R6与并联的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连接;单片机Ul的11脚连接二极管D2,单片机Ul的14脚连接二极管Dl,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并联后连接电阻R5和场效应管Ql的基极,场效应管Ql的发射极连接并联的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9,场效应管Ql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4和汽车油泵;单片机Ul的15脚连接贴片电容C4、电容C5以及二极管D3,二极管D3连接二极管D4和汽车油泵。
【文档编号】F02M51/02GK203640900SQ20132086415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陈璟 申请人:陈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