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标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137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油标尺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标尺组件,包括密封连接的上接头和下接头,下接头设有沉孔,下接头在沉孔的外周设有一环形凸缘,上接头包括插入所述沉孔内的插管,插管与沉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插管外周设有限制插管插入沉孔的深度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位于下接头上方且与下接头的上端相配合,插管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插头,每个插头的下端部设有一个向内侧延伸的钩状部,钩状部位于凸缘下方且与凸缘相配合,插管上设有将所述插头从凸缘下方退出的制退装置,上下接头组装时,只需要将上接头的插管插入下接头的沉孔内即可将上下接头连接起来,而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起来,组装简单方便,需要拆开时,用制退装置将钩状部推离凸缘即可。
【专利说明】油标尺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中使用的油标尺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发动机的油箱或油底壳上的都需要用油标尺来检查润滑油量/油面,油标尺通常是安装在油标尺组件上,油标尺组件通常由下组件、上组件和油标尺构成,油标尺和上组件固定在一起,上组件和下组件通过接头连接,使用时将上组件和下组件分离,现在上组件和下组件的连接方式是采用螺纹连接,安装时要用扳手等工具,安装使用都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油标尺组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标尺组件,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接头和上管道,所述下组件包括下接头和下管道,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相互密封连接,当然,油标尺是和上组件固定在一起,油标尺位于在上管道和下管道内部,所述下接头设有与所述下管道连通的沉孔,所述下接头在所述沉孔的外周设有一环形凸缘,所述上接头包括插入所述沉孔内的插管,所述插管与所述沉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插管外周设有限制插管插入沉孔的深度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下接头上方且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相配合,所述插管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插头,所述插头的下端部设有一个向内侧延伸的钩状部,所述钩状部位于所述凸缘下方且与所述凸缘相配合,所述插管上设有将所述插头从凸缘下方退出的制退装置。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缘位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退装置包括用于将两所述插头向外侧推移的外撑部和控制所述外撑部动作的手持部,所述外撑部有两个且分别与两所述插头相配合,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两外撑部之间,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插管之间有间隙,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外撑部之间连接有将对手持部的压力转化为对外撑部的推力的连接部。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部上方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外撑部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插头内侧均设有一与所述外撑部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外撑部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与发动机连接的外螺纹。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油标尺组件的上组件和下组件之间的连接通过上接头和下接头实现,安装时,只需将上接头的插管向沉孔内插入,沉孔内壁和插管上的密封圈将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密封,并且将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的径向位置也固定,当插管插入沉孔到一定深度,第一限位部就会组织插管继续下行,此时,钩状部也到达凸缘的下方,限制了上接头上行的路线,因此,上接头的相对下接头的轴向位置也基本固定不变,上接头和下接头得以牢固的连接,既不会出现上接头和下接头脱落的情况,也不会出现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漏油的情况,而且安装简单快速,只需要将上接头和下接头对插在一起即可,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想将上组件和下组件分离时,只需要用制退装置将两个钩状部从凸缘下方退出,上接头向上移动的路线不再受到限制,上接头可轻松的从下接头拔出,拆卸方便快捷。
[0011]所述凸缘位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则下接头从制造工艺上会较为简单一些,而且钩状部和第一限位部在轴向上的位置较近,尺寸选择上较为好控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上管道;2,上接头;201,插头;202,凸起;203,钩状部;204,插管;205,第二限位部;206,第一限位部;207,密封圈;3,制退装置;301,外撑部;302,连接部;303,手持部;4,下接头;401,凸缘;402,外螺纹;5,油标尺;6,下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油标尺5组件,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上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接头2和上管道1,上管道I通常为尼龙管,和上接头2通过倒刺状结构连接,下组件包括下接头4和下管道6,下管道6通常为钢管,和下接头4焊接在一起,上接头2和下接头4相互密封连接,油标尺5与上组件固定在一起,油标尺5位于上管道I和下管道6内部,下接头4的下端设有与发动机连接的外螺纹402,下接头4与发动机通过螺纹连接,下接头4设有与下管道6连通的沉孔,下接头4在沉孔的外周设有一环形凸缘401,凸缘401位于下接头4的上端;上接头2包括插入沉孔内的插管204,插管204与沉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207,插管204外周设有限制插管204插入沉孔的深度的第一限位部206,第一限位部206位于下接头4上方且与下接头4的上端相配合,插管204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插头201,插头201的下端部设有一个向内侧延伸的钩状部203,钩状部203位于凸缘401下方且与凸缘401相配合,上接头2通过第一限位部206和钩状部203连接在下接头4上,插管204上设有将插头201从凸缘401下方退出的制退装置3,制退装置3包括用于将两插头201向外侧推移的外撑部301和控制外撑部301动作的手持部303,外撑部301有两个且分别与两插头201相配合,外撑部301向两侧移动就会推动两插头201向外扩撑,使钩状部203能从凸缘401底部退出,第一限位部206上方设有第二限位部205,外撑部301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6和第二限位部205之间,从而限定外撑部30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使外撑部301只能沿插管204的径向移动,每个插头201内侧均设有一与外撑部301相配合的凸起202,外撑部301上设有与凸起202相配合的凹槽,凸起202位于凹槽内,从而可以限定外撑部301在插管204周向的位置,防止外撑部301与插头201不对应,手持部303位于两外撑部301之间,手持部303与插管204之间有间隙,手持部303与外撑部301之间连接有将对手持部303的压力转化为对外撑部301的推力的连接部302,连接部302的横截面通常为弧形,以方便力的转化,只要压迫手持部303即可使连接部302推动外撑部301向插头201施加向外移动的力,使插头201向外扩撑,从而使钩状部203从凸缘401底部脱粒,上接头2可以从下接头4拔出,当然,插头201和连接部302都属于弹性变形,一旦力消失,位置就
可以复原。
【权利要求】
1.油标尺组件,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接头和上管道,所述下组件包括下接头和下管道,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相互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设有与所述下管道连通的沉孔,所述下接头在所述沉孔的外周设有一环形凸缘,所述上接头包括插入所述沉孔内的插管,所述插管与所述沉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插管外周设有限制插管插入沉孔的深度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下接头上方且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相配合,所述插管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插头,所述插头的下端部设有一个向内侧延伸的钩状部,所述钩状部位于所述凸缘下方且与所述凸缘相配合,所述插管上设有将所述插头从凸缘下方退出的制退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标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位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标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退装置包括用于将两所述插头向外侧推移的外撑部和控制所述外撑部动作的手持部,所述外撑部有两个且分别与两所述插头相配合,所述手持部位于两个所述外撑部之间,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插管之间有间隙,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外撑部之间连接有将对手持部的压力转化为对外撑部的推力的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标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上方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外撑部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标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头内侧均设有一与所述外撑部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外撑部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标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与发动机连接的外螺纹。
【文档编号】F01M11/12GK203822412SQ20132086405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杨栋, 姜辉, 崔京朋, 董晓婷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