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086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包括:主管,其集成有进气主管道及出水主管道;所述进气主管道设置有进气口,且所述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法兰;所述出水主管道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出水法兰;进气歧管,其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管壁上;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进气主管道相通且其出气口设置有出气法兰;出水歧管,其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管壁上且与所述进气歧管位于同一侧;所述出水歧管与所述出水主管道相通且其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法兰;所述进水法兰与所述出气法兰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把出水管集成在排气管上以提高发动机的轻量化及集成化程度,并简化了发动机的安装工艺。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进气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管。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发动机的进气管及出水管是相互分开的,两者的体积大、重量大及外形不规贝U,同时由于发动机进气侧的零部件数量多,为了避免包括进气管及出水管在内的各零部件在装配时相互不发生干涉,发动机各零部件的装配顺序和装配位置均需要非常巧妙和精确地进行设计,从而导致发动机零部件布置复杂,不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及集成化。另外由于零部件的布局紧凑,当使用扳手等安装工具时,安装工具的活动范围因受到限制而不方便使用,造成零部件的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进气管及出水管影响发动机的轻量化及集成化及造成零部件安装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通过把出水管集成到进气管上以提高发动机的轻量化及集成化程度,并简化安装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中,其包括:
[0005]主管,其集成有进气主管道及出水主管道;所述进气主管道设置有进气口,且所述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法兰;所述出水主管道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出水法兰;
[0006]进气歧管,其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管壁上;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进气主管道相通且其出气口分别与气缸盖进气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出气口设置有出气法兰;以及
[0007]出水歧管,其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管壁上且与所述进气歧管位于同一侧;所述出水歧管与所述出水主管道相通且其进水口分别与气缸盖出水孔一一对应,且所述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法兰;所述进水法兰的端面与所述出气法兰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法兰与所述出气法兰集成一体以形成一主法兰。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主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气主管道的进气口位于所述主管的同一端。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把发动机的出水管集成于发动机的进气管上,避免单独设计及安装出水管,可减少安装螺栓,有效减轻了发动机的总重量并简化装配工艺。
[0012]2、进气主管道与出气主管道共用主管内的同一中间壁面,结构紧凑,利于降重,集成设计的主管可提高零件的结构强度,可靠性大幅提高。
[0013]3、出气法兰与进水法兰采用一体式结构以形成一个整体式的主法兰,可简化机加工工艺,提高零件强度,且便于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向剖视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向视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0018]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0019]1-主管;11-进气主管道;111_进气口,112-进气法兰;12_出水主管道;
[0020]121-出水口,122-出水法兰;13 —中壁;2_进气歧管;21_出气口 ;3_出水歧管;31-进水口 ;4_主法兰;41_出气法兰;42_进水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包括主管1、进气歧管2及出水歧管3,如图2所示,主管I集成有进气主管道11及出水主管道12,进气主管道11及出水主管道12并列地设置于主管I的内腔中,两个主管道通过一中壁13隔开,两者共用中壁13,使主管I的结构紧凑,且利于降重。把进气主管道11与出水主管道12集成于主管I内可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及可靠性。如图3所示,进气主管道11设置有进气口 111,且进气口 111设置有进气法兰112,进气法兰112为设置有安装孔的方形平台,其方便进气口 111与发动机的进气接管连接,或直接与空气滤清器或水散热器连接。出水主管道12设置有出水口 121,出水口 121设置有出水法兰122,出水法兰122为设置有安装孔的三角形平台,其方便出水口 121与发动机的节温器或调温器连接。如图3所示,进气口 111与出水口 121均设置于主管I的右端,即进气法兰112与出水法兰122均位于主管I的右端,两者位于同一端可在一次装夹中便能够一起加工出来。
[0024]如图4所示,进气歧管2及出水歧管3设置于主管I的同一侧的侧壁上,进气歧管2的数量与发动机气缸盖进气孔的数量一致,即与发动机的气缸数量一致,进气歧管2与进气主管道11相通,且进气歧管2的出气口 21分别与气缸盖进气孔一一对应,进气主管道11中的气体通过进气歧管2分配进入到各个气缸盖进气孔中,并最后通过气缸盖进气孔进入到对应的发动机气缸室内。每个进气歧管2的出气口 21分别设置有出气法兰41,出气法兰41为设置有安装孔的方形平台。出水歧管3的数量与发动机气缸盖出水孔的数量一致,即与发动机的气缸数量一致,出水歧管3与出水主管道12相通,且出水歧管3的进水口 31分别与气缸盖出水孔一一对应,发动机每个气缸的冷却水腔内的水通过气缸盖出水孔分别进入到各个出水歧管3中,并最终由出水主管道12排出。每个出水歧管3的进水口 31分别设置有进水法兰42,进水法兰42也为设置有安装孔的方形平台,且进水法兰42与出气法兰41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以同时固定于气缸盖上,并与气缸盖密封连接。
[0025]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进水法兰42与出气法兰41从左至右依序连接起来并自成一体,以形成主法兰4,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法兰4固定安装于发动机气缸盖上。主法兰4把各个进水法兰42与出气法兰41连成一整体,简化了机加工工艺,提高了零件强度,便于与发动机气缸盖连接,并提高配合的密封性。
[0026]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发动机气缸的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地从气缸水腔中流入到气缸盖出水孔,并经由出水歧管3进入到出水主管道12,出水歧管12把冷却水排放到节温器或调温器中。且当气缸吸气时,气体从进气接管或空气滤清器或水散热器等部位中进入到进气主管道11内,再由各进气歧管2分配进入到气缸盖的进气孔,并最后进入到各气缸内。在气缸吸气时,气体在进气主管道11内流动,冷却水在出水主管道12内流动,发动机的进气和出水过程可同时在本发明的集成有出水管的进气管中进行。
[0027]本实用新型把发动机的出水管集成于发动机进气管上,避免单独设计及安装出水管,可减少安装螺栓,有效减轻了发动机的总重量,达到发动机集成化和轻量化的目的。且把出水管及进气管这两个不规则的零部件集成为一个整体后,可减少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干涉,简化装配工艺。
[0028]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主管,其集成有进气主管道及出水主管道;所述进气主管道设置有进气口,且所述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法兰;所述出水主管道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出水法兰; 进气歧管,其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管壁上;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进气主管道相通且其出气口分别与气缸盖进气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出气口设置有出气法兰;以及 出水歧管,其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管壁上且与所述进气歧管位于同一侧;所述出水歧管与所述出水主管道相通且其进水口分别与气缸盖出水孔一一对应,且所述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法兰;所述进水法兰的端面与所述出气法兰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法兰与所述出气法兰集成一体以形成一主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主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气主管道的进气口位于所述主管的同一端。
【文档编号】F02M35/104GK203742855SQ201420161890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刘文元, 张振平, 马百坦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