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66068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受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受油器,包括:漏油腔、密封腔、关腔、操作油管,所述漏油腔内设有挡板,该挡板与所述漏油腔底壁共同形成油盆;所述密封腔连接在所述漏油腔一侧,且与所述漏油腔之间还设有隔板;所述关腔连接在所述密封腔一侧,且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操作油管穿过所述隔板,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相连接处设有浮动瓦,所述浮动瓦位于所述关腔内壁与所述操作油管外壁之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密封性好,运行稳定的受油器。
【专利说明】受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桨式水轮机用的受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性好,运行稳定的受油器

【背景技术】
[0002]受油器是转桨式水轮机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从调速器主配压阀出来的压力油,送至操作油管,从而操作桨叶接力器(活塞)平动,达到控制桨叶开度的目的。此时,操作油管在受油器内运动较为复杂,它不仅随主轴转动,还与桨叶接力器上(下)游移动。因此,受油器工况的好坏,对转桨式水轮机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运行稳定的受油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受油器,包括:漏油腔、密封腔、关腔、操作油管,所述漏油腔内设有挡板,该挡板与所述漏油腔底壁共同形成油盆;所述密封腔连接在所述漏油腔一侧,且与所述漏油腔之间还设有隔板;所述关腔连接在所述密封腔一侧,且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操作油管穿过所述隔板,且所述隔板与所述操作油管接触部分通过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
[0005]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相连接处设有浮动瓦,所述浮动瓦位于所述关腔内壁与所述操作油管外壁之间。
[0006]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连接的端面均设成形状互补的阶梯状,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相接触的部分,所述关腔的内壁稍高于所述密封腔的内壁。
[0007]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接触的端面、所述关腔内壁、所述操作油管外壁共同形成一个空间,所述浮动瓦设于所述空间内。
[0008]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相接触的部分,所述密封腔的内壁与所述操作油管的外壁之间设有羊毛毡圈。
[0009]所述浮动瓦与所述操作油管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0]所述浮动瓦与所述密封腔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1]所述浮动瓦与所述关腔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2]所述油盆底部设有排油管。
[0013]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排油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受油器中,由于所述操作油管穿过所述隔板,且所述隔板与所述操作油管接触部分通过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且所述漏油腔内设有挡板,该挡板与所述漏油腔底壁共同形成油盆,因此通过所述隔板及所述密封圈,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所述密封腔内的油漏向所述漏油腔内,即使所述漏油腔内出现了从所述密封腔漏过来的油,还能通过所述油盆进行盛装,方便重新回收利用。
[0015]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受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油器100,包括:漏油腔1、密封腔2、关腔3、操作油管4,所述漏油腔I内设有挡板5,该挡板5与所述漏油腔I底壁共同形成油盆6 ;所述密封腔2连接在所述漏油腔I 一侧,且与所述漏油腔I之间还设有隔板7 ;所述关腔3连接在所述密封腔2 —侧,且所述密封腔2与所述关腔3通过螺钉8连接固定;所述操作油管4穿过所述隔板7,且所述隔板7与所述操作油管4接触部分通过设置密封圈9进行密封。
[0018]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腔2与所述关腔3相连接处设有浮动瓦10,所述浮动瓦10位于所述关腔3内壁与所述操作油管4外壁之间。
[0019]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腔2与所述关腔3连接的端面均设成形状互补的阶梯状,所述密封腔2与所述关腔3相接触的部分,所述关腔3的内壁稍高于所述密封腔2的内壁。
[0020]所述密封腔2与所述关腔3接触的端面、所述关腔3内壁、所述操作油管4外壁共同形成一个空间,所述浮动瓦10设于所述空间内。
[0021]所述密封腔2与所述关腔3相接触的部分,所述密封腔2的内壁与所述操作油管4的外壁之间设有羊毛毡圈11。
[0022]所述浮动瓦10与所述操作油管4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5,且该处设置的密封圈15的数量为两根。
[0023]所述浮动瓦10与所述密封腔2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12。
[0024]所述浮动瓦10与所述关腔3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13。
[0025]所述油盆6底部设有排油管14。
[0026]所述密封腔2底部设有排油管14。
[0027]结合图1,由于本实用新型受油器100,由于所述操作油管4穿过所述隔板7,且所述隔板7与所述操作油管4接触部分通过设置密封圈9进行密封,且所述漏油腔I内设有挡板5,该挡板5与所述漏油腔I底壁共同形成油盆6,因此通过所述隔板7及所述密封圈9,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所述密封腔2内的油漏向所述漏油腔I内,即使所述漏油腔I内出现了从所述密封腔2漏过来的油,还能通过所述油盆6进行盛装,方便重新回收利用。
[002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受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油腔、密封腔、关腔、操作油管,所述漏油腔内设有挡板,该挡板与所述漏油腔底壁共同形成油盆;所述密封腔连接在所述漏油腔一侧,且与所述漏油腔之间还设有隔板;所述关腔连接在所述密封腔一侧,且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操作油管穿过所述隔板,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相连接处设有浮动瓦,所述浮动瓦位于所述关腔内壁与所述操作油管外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操作油管接触部分通过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连接的端面均设成形状互补的阶梯状,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相接触的部分,所述关腔的内壁稍高于所述密封腔的内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接触的端面、所述关腔内壁、所述操作油管外壁共同形成一个空间,所述浮动瓦设于所述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与所述关腔相接触的部分,所述密封腔的内壁与所述操作油管的外壁之间设有羊毛毡圈。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受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瓦与所述操作油管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受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瓦与所述密封腔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受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瓦与所述关腔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盆底部设有排油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排油管。
【文档编号】F03B15/04GK204126805SQ20142058865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钟辉龙, 黄增孝, 谢永红, 黄良友, 刘晓苑, 杨柳青 申请人: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