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摩托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7538阅读:20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消声器。



背景技术:

三轮摩托车消声器安装在车架的底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而衰减噪声的装置,是三轮摩托车上的重要部件之一。为解决三轮摩托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或有障碍物的路面上行驶时,传统圆形横截面的三轮摩托车消声器容易与地面或障碍物发生接触、碰撞,从而损坏消声器、降低三轮摩托车通过性能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202544986u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分别位于消声器筒体两端的进气筒和排气管,所述消声器筒体中设有消声腔,所述消声器筒体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对称于消声器筒体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且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之间焊接固定,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由于本发明中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安装在三轮摩托车上后,增大了三轮摩托车消声器的离地间隙,从而提高了三轮摩托车的路面通过性,同时消声器筒体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焊接而成,降低了消声器的整体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发明的消声器筒体的气流方向为:废气由进气管流入,经进气管上的气孔进入第一腔室,然后依次经第一隔板上的通气道流入第二腔室、经第二隔板上的通气道流入第三腔室,最后经气孔进入排气管后被排出,所以本三轮摩托车消声器采用的是单筒式直排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排气噪声大,排气消声装置受腐蚀速度快、使用寿命短。另外,直排结构虽然能减小排气阻力,但是排气阻力不是越小越好,排气阻力能提供一定的排气背压,不同阶段或工况下稳定的排气背压才是最有利发动机工作的,排气背压一般要与发动机相匹配,而直排结构不能够有效的稳定排气背压,以使发动机发挥更高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消声器只包括消声器筒体、进气筒和排气管,经消声器排放的废气净化不彻底,对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排气噪声小、废气净化彻底、保护环境的三轮摩托车消声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摩托车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分别位于消声器筒体两端的排气管和尾管,所述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消声器筒体的内部空间为消声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腔内平行间隔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消声腔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

所述排气管上设有与润滑油腔连通的防蚀孔,所述排气管的前端外侧套装有防烫罩,所述排气管的后端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后伸入第三腔室,所述排气管的后端设有闷盖,且所述排气管位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内的管壁上设有气孔;

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前端伸入第一腔室,后端与第二隔板密封连接,且所述连通管位于第二腔室内的管壁上设有气孔;

所述尾管的进气口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尾管依次穿过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后自消声器筒体的后端伸出。

其中,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与消声器筒体轴平行的钢丝网卷筒,所述钢丝网卷筒与消声器筒体之间设有石棉层。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排气管上设有触媒。

其中,位于所述消声器筒体前端的一段排气管为双层管,其内、外管之间的腔室为消声器初级腔,所述排气管的内管上设置有与消声器初级腔相连通的初级腔进气口。

进一步,所述闷盖上设有气流过孔。

其中,位于所述消声器筒体前端的排气管和第一腔室之间连接有循环管。

上述的三轮摩托车消声器还包括第二尾管,所述第二尾管的进气口位于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尾管穿过第三腔室后自消声器筒体的后端伸出。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具有向前延伸的翻边。

其中,所述消声器筒体的外侧固设有与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三轮摩托车车架相连。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发明中由排气管进入消声器筒体内的气流首先进入第二腔室,然后经连通管涡回第一腔室,最后经由尾管排出,并且第三腔室为谐振腔,因此在消声器筒体内形成的是循环气流,排气噪声小,消声器受腐蚀速度慢、使用寿命长;而且循环气流能够为发动机工作提供有效、稳定的排气背压,以使发动机发挥更高的工作效率。

2.本发明在排气管上增设触媒,净化进入消声器筒体内的废气,保证消声器排放的是环保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消声器筒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消声器筒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消声器筒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排气管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消声器筒体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消声器筒体与排气管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消声器筒体;10、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第三腔室;15、连通管;

2、排气管;20、闷盖;200、气流过孔;21、气孔;22、触媒;23、消声器初级腔;24、初级腔进气口;

3、尾管;

4、钢丝网卷筒;

5、消音棉;

6、循环管;

7、第二尾管;

8、安装支架;

9、防蚀孔;

10、防烫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三轮摩托车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1、分别位于消声器筒体1两端的排气管2和尾管3,所述消声器筒体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消声器筒体1的内部空间为消声腔,所述消声腔内平行间隔设有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11,所述消声腔被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11分割成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和第三腔室14,其中,

所述排气管2上设有与润滑油腔连通的防蚀孔9,所述排气管2的前端外侧套装有防烫罩10,所述排气管2的后端穿过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3后伸入第三腔室14,所述排气管2的后端设有闷盖20,且所述排气管2位于第二腔室13和第三腔室14内的管壁上设有气孔21。

所述第一隔板10上设有连通第二腔室13和第一腔室12的连通管15,所述连通管15的前端伸入第一腔室12,后端与第二隔板11密封连接,且所述连通管15位于第二腔室13内的管壁上设有气孔。

所述尾管3的进气口位于第一腔室12内,所述尾管3依次穿过第二腔室13和第三腔室14后自消声器筒体1的后端伸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11均具有向前延伸的翻边。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与消声器筒体轴平行的钢丝网卷筒4,所述钢丝网卷筒4与消声器筒体1之间设有石棉层5。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排气管2上设有触媒22。

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位于所述消声器筒体1前端的一段排气管2为双层管,其内、外管之间的腔室为消声器初级腔23,所述排气管2的内管上设置有与消声器初级腔23相连通的初级腔进气口24。

实施例五: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闷盖20上设有气流过孔200。

实施例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位于所述消声器筒体1前端的排气管2和第一腔室12之间连接有循环管6。

实施例七: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六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三轮摩托车消声器还包括第二尾管7,所述第二尾管7的进气口位于第二腔室13内,所述第二尾管7穿过第三腔室14后自消声器筒体1的后端伸出。

实施例八: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六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消声器筒体1的外侧固设有与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的安装支架8,所述安装支架8与三轮摩托车车架相连。

本发明中由排气管进入消声器筒体内的气流首先进入第二腔室,然后经连通管涡回第一腔室,最后经由尾管排出,并且第三腔室为谐振腔,因此在消声器筒体内形成的是循环气流,排气噪声小,消声器受腐蚀速度慢、使用寿命长;而且循环气流能够为发动机工作提供有效、稳定的排气背压,以使发动机发挥更高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