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607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海浪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其凭借大海浪波的上下高低起浮能量使转化为动能并予串连集中,进而可稳定地经由发电机构转换成电能的海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现代化生活的主要动力能源,通过燃煤/油发电、风力发电、海浪发电、太阳能发电乃至核能发电等,无所不用其极地开发各式电力源。而由于近年来使用过多的石油、煤,造成二氧化碳排放数量剧增,产生严重的温室效应,因此节能减碳、绿能应用及防止核灾害等议题,与安全性的绿能开发已成为当今及未来的主要方向。事实上,台湾地区四面环海,海浪发电是个相当优异的选项,利用源源不绝的海洋动力,加以有效地转换为电力,将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截至目前为止,仍未能对此海洋资源善加利用,殊为可惜,故如何利用环境优势以发展成可靠、稳定的海浪发电,是一个相当值得深入研究、开发的重要议题。

相关海浪发电,现行世界各国所发展的海浪发电技术,大部份失败的原因常是系统结构出了问题,其主要将海浪发电的系统结构、控制器及发电机等都装在一起,并放置在大海中,如此将使得整体装置架构无法固定,易于被大海的海浪所破坏,而且无法解决容易腐蚀、生锈的问题,显非理想的设计。再者,该现有海浪发电装置的后续保养不易运作,极易产生故障;另一方面,其而用以传输电力的电缆从海底延伸拉到岸边,除施工不易、资金耗费大以外,更极易遭受破坏,也有一并加以解决的必要。因此,本发明人即着手研发构思,希望能开发出一种善用海洋资源,且更具发电效率性的海浪发电装置,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浪发电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所采用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海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架装置,其包括有复数柱体,该柱体底端固定设置于临岸的海底,至少二该柱体顶端连结有一柱连结部;

至少一连动装置,设置于该机架装置上,该连动装置包括有:至少一架体;一设于该架体的滑动构成,该滑动构成包括有纵向设置的一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该第一滑动件、该第二滑动件的相对内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齿槽、第二齿槽;该架体的底部连结有一第一浮筒体;一齿轮组,包括有一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一齿槽相齿接,该第二齿轮与该第二齿槽相齿接,使该齿轮组滑动于该滑动构成内;一旋动轴,穿设于该齿轮组,该旋动轴被该齿轮组所连动而进行单向的旋转;

一动力转换装置,传动连接该旋动轴;

一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传动连接该动力转换装置以进行发电。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该发电装置设于陆岸,其还包括有一密闭空间的机房,该机房设于临海的陆岸处,用以设置该发电装置及至少一控制设备。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该架体包括一第一架体、第二架体,该架体上设有至少一供该旋动轴穿设定位的轴承座;该第一滑动件、该第二滑动件间设有上连结件、下连结件,该第一滑动件、该第二滑动件具有一横向距离的设置偏差,该上连结件连接有一支撑轴杆,该支撑轴杆穿设定位于一设于该架体上的轴套,该下连结件向下连结有一推杆,该推杆的底部连结该第一浮筒体;该齿轮组为单向传输的齿轮机构。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该第一浮筒体是采用不生锈的白铁所制造而成,该第一浮筒体的上方至少设有一入水口,且该第一浮筒体的下方至少设有一出水口,该第一浮筒体外面还包护着玻璃纤维部。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该动力转换装置包括有一油压泵,该油压泵传动连接该旋动轴,该油压泵通过一出油管与一油压马达连接,该油压马达并通过一第一回油管与一油箱连接,该油箱并通过一第二回油管与该油压泵连接,该油压马达通过一固接件与一该发电装置连接,该旋动轴伸入该油压泵内,而该油压马达驱动一位于该固接件内的转轴,该转轴伸出该油压马达并伸入所连接的该发电装置内以连动该发电装置进行发电。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包括有复数连动装置,该复数连动装置的各该第一浮筒体形成一面积较大单一的第二浮筒体。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包括有复数连动装置,该复数连动装置共同穿设该旋动轴,使该连动装置对该旋动轴所产生的旋转动力形成串联集中的加强效应。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该推杆的底部连结该第一浮筒体,以一双向接座连接,该双向接座上端与该推杆的底部枢接,该双向接座下端与该第一浮筒体的一凸起的枢杆枢接,且该双向接座上下端枢接转动的方向为互相垂直。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该旋动轴在远离该油压泵的一端设有一飞轮,使该旋动轴在转动时该飞轮也同步转动。

一种海浪发电装置,其中,包含:

一高架体,设于一陆岸,该高架体上方枢设有一压杆;

一第三浮筒体,设置于临岸的海中,该第三浮筒体连接于该压杆相对该高架体的另一端;

一机架装置,其设置于临海的陆岸,该机架装置位于该高架体与该第三浮筒体之间;

至少一连动装置,设置于该机架装置上,该连动装置包括有:至少一滑动构成,该滑动构成的顶端连接该压杆,该滑动构成包括有纵向设置的一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该第一滑动件、该第二滑动件的相对内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齿槽、第二齿槽;一齿轮组,包括有一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一齿槽相齿接,该第二齿轮与该第二齿槽相齿接,使该齿轮组滑动于该滑动构成内;一旋动轴,穿设于该齿轮组,该旋动轴被该齿轮组所连动而进行单向的旋转;

一动力转换装置,设于陆岸,该动力转换装置传动连接该旋动轴;

一发电装置,设于陆岸,该发电装置传动连接该动力转换装置以进行发电。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该第一滑动件、该第二滑动件间设有上连结件、下连结件,该第一滑动件、该第二滑动件具有一横向距离的设置偏差,该上连结件设有一连接该压杆的支撑轴杆,该齿轮组为单向传输的齿轮机构。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该第三浮筒体是采用不生锈的白铁所制造而成,该第三浮筒体的上方至少设有一入水口,且该第三浮筒体的下方至少设有一出水口,该第三浮筒体外面还包护着玻璃纤维部。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该动力转换装置包括有一油压泵,该油压泵传动连接该旋动轴,该油压泵通过一出油管与一油压马达连接,该油压马达并通过一第一回油管与一油箱连接,该油箱并通过一第二回油管与该油压泵连接,该油压马达通过一固接件与一该发电装置连接,该旋动轴伸入该油压泵内,而该油压马达驱动一位于该固接件内的转轴,该转轴伸出该油压马达并伸入所连接的该发电装置内以连动该发电装置进行发电。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包括有复数连动装置,该复数连动装置的顶端连接该压杆,使该连动装置对该旋动轴所产生的旋转动力形成串联集中的加强效应。

所述的海浪发电装置,其中:还包括有一密闭空间的机房,该机房设于临海的陆岸处,用以设置该油压马达、该油箱、该发电装置及至少一控制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充分利用大海浪波的上下高低起伏能量,将其转化为动能并予串连集中,再将动能经由发电机装置稳定且顺畅地转换为电能,进而积极实现海浪发电的产业利用性。

本发明能将大海浪波所产生的动能引到密闭空间的机房内进行发电,避免发电装置、控制器等重要机件受到海风及盐份的湿气侵袭或腐蚀生锈,进而具有极佳的实施、应用性效果。

兹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发明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本发明第一浮筒体设有入水口与出水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能串连集中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动能产生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机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架装置10;机架装置10a;柱体11;柱连结部111;第二浮筒体12;第三浮筒体12a;连动装置20;架体21;第一架体211;第二架体212;前置架213;后置架214;轴套216;滑动构成22;第一滑动件221;第二滑动件222;第一齿槽223;第二齿槽224;上连结件225;下连结件226;支撑轴杆227;支撑轴杆227a;推杆228;第一浮筒体229;第一齿轮231;第二齿轮232;齿轮组233;旋动轴24;轴承座241;轴承座242;动力转换装置30;油压泵31;油压马达32;固接件321;出油管33;第一回油管34;油箱35;第二回油管36;发电装置40;机房50;双向接座61;枢杆612;入水口62;出水口63;螺盖64;飞轮65;高架体70;压杆71;海底100;陆岸2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揭示图式均为用以便利说明的示意图,其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架构设备,且所显示的构成绘制并未限定相同于实际实施时的形状、态样及尺寸比例,其实际实施时的形状、态样及尺寸比例乃为一种选择性的设计。请参阅第1、1图a,为本发明海浪发电装置第一实施例,其包括一机架装置10、连动装置20、动力转换装置30及发电装置40;该机架装置10包括有复数柱体11,如图1所示以4根柱体11进行说明,该柱体11底端固定设置于临岸的海底100,二柱体11顶端连结有一柱连结部111,用以提供一机具设置面。

该连动装置20包括有:二设置于该柱连结部111上的架体21,该架体21由一第一架体211、第二架体212所组成,再者,该二第一架体211间下方位置链接有一前置架213,该二第二架体212间上、下方位置分别链接有一后置架214,该上方的后置架214连结设有一轴套216;一滑动构成22,其包括有纵向设置的一第一滑动件221、第二滑动件222及连结支撑其间的上连结件225、下连结件226,该第一滑动件221、第二滑动件222呈长杆构形且呈不同纵向面的设置,即该第一滑动件221、第二滑动件222具有一横向距离的设置偏差,,该第一滑动件221、第二滑动件222的相对内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齿槽223、第二齿槽224;该上连结件225连接有一支撑轴杆227,该支撑轴杆227穿设定位于该轴套216,而该下连结件226向下连结有一推杆228,该推杆228的底部连结有一第一浮筒体229,该第一浮筒体229设于该复数柱体11往内的方向内,而该第一浮筒体229是采用不生锈的白铁所制造而成,外面还包护着玻璃纤维部(未图示),用以保护该第一浮筒体229完全不易生锈腐蚀,再者,该第一浮筒体229是设有一入水口62供注入水,使该第一浮筒体229盛水约占1/3,当海浪的浪波来时,该第一浮筒体229就会上下起伏作动;一齿轮组233,该齿轮组233为单向传输的齿轮机构(下详述),其设于该滑动构成22(第一滑动件221、第二滑动件222)间,该齿轮组233包括有一第一齿轮231、第二齿轮232,该第一齿轮231与该第一齿槽223相齿接,第二齿轮232与该第二齿槽224相齿接,使该齿轮组233可滑动于该滑动构成22内;一旋动轴24,穿设于该齿轮组233(第一齿轮231、第二齿轮232),该旋动轴24被前、后一轴承座241、242所定位,而该轴承座241、242分别固定于该前置架213、后置架214上,使该旋动轴24得以被该齿轮组233所连动而进行单向的旋转。

该动力转换装置30包括有一油压泵31,该油压泵31传动连接该旋动轴24,该油压泵31通过一出油管33与一油压马达32连接,该油压马达32并通过一第一回油管34与一油箱35连接,该油箱35并通过一第二回油管36与该油压泵31连接,且该油压马达32通过一固接件321与一发电装置40连接。其中,该旋动轴24伸入所连接的该油压泵31内,而该油压马达32驱动一位于该固接件321内的转轴(未图示),该转轴伸出该油压马达32并伸入所连接的该发电装置40内。如此,当该旋动轴24转动时,该油压泵31将该旋动轴24的机械力转为油液压力,并通过该油液压力将油经由该出油管33打入到所连接的油压马达32内;该油压马达32通过该油压泵31打来的油,将油液压力转为机械能,推动该油压马达32的转轴转动,并将使用过的油经由该第一回油管34流回该油箱35,等该油箱35储满油,再将油经由该第二回油管36流回该油压泵31,使油压泵31可以循环的对油加压使用;该发电装置40通过该转轴的转动而进行发电。

其中,上述的油压泵31可为齿轮式泵、叶轮式泵或活塞式泵,于本发明并无限制;上述的油压马达32也可为齿轮式马达、叶轮式马达或活塞式马达,于本发明也无限制;该油压泵31与该油压马达32的运作原理,系属于已知技术,故在此不再作详细说明。

该发电装置40将该旋动轴24所提供的动能经该动力转换装置30转换为电能,该发电装置40可与一电池(图未示)电性相连,用以储存转换后产生的电能。

在其中之一个实施例中,该发电装置40设于临海的陆岸200处(参图2)。

本发明海浪发电装置运作时,在该第一浮筒体229上设置或连接该连动装置20,该连动装置20继通过动力转换装置30而令该发电装置40进行发电;其中,当该第一浮筒体229受海浪起伏作用而上下运作时,海浪动能将通过该第一浮筒体229、推杆228而使该滑动构成22(第一滑动件221、第二滑动件222)上下位移作动,继使该齿轮组233同时被齿动,例如,该第一滑动件221向上时齿动该第一齿轮231、旋动轴24旋转,而第二滑动件222向上时的齿动该第二齿轮232呈空转而不连动该旋动轴24;当该第二滑动件222向下时齿动该第二齿轮232、旋动轴24旋转,该第一滑动件221向下时齿动该第一齿轮231呈空转而不连动该旋动轴24旋转,使该旋动轴24随着被该齿轮组233连动而保持单一方向(同向)的旋转,也即,凭借该齿轮组233(第一齿轮231、第二齿轮232)为单向传输的齿轮机构,使该旋动轴24持续保持源源不断的单向旋转状态。因此,借着海浪的高低起伏波动,使得该旋动轴24也持续进行旋转,并将该旋动轴24的旋转动能通过该动力转换装置30传给该发电装置40,并凭借该发电装置40将动能转为电能而储存于该电池中或进行输出利用。

其中,前述的推杆228的底部连结该第一浮筒体229,以一双向接座61连接,该双向接座61上端与该推杆228的底部枢接,该双向接座61下端与该第一浮筒体229的一凸起的枢杆612枢接,且该双向接座61上下端枢接转动的方向为互相垂直,如此可令该推杆228的底部与该第一浮筒体229的连结为活动的,使该第一浮筒体229随海浪左右晃动时不会破坏该推杆228的结构。

其中,如图1a所示,该第一浮筒体229的上方至少设有一入水口62,通过该入水口62将水(如海水)注入该第一浮筒体229内,例如可装约2/3容量,使该第一浮筒体229可随海浪上下浮动,该第一浮筒体229的下方至少设有一出水口63,如装入过多水时,可通过该出水口63将水排出该第一浮筒体229,例如可装约2/3容量,使该第一浮筒体229可随海浪上下浮动,该入水口62与出水口63可各设一螺盖64,该螺盖64可旋转锁住该入水口62或出水口63,或旋开该入水口62或出水口63。

其中,该第一浮筒体229的的上方设有数个凸出的片体,该片体设有一孔洞,当天候不佳,例如台风要来临时,可通过该入水口62先将该第一浮筒体229注满水,然后通过一炼条穿过该孔洞,再将该炼条绑在附近的柱体11上,令该第一浮筒体229与柱体11固定住,如此可保护住该第一浮筒体229,使该第一浮筒体229不受台风侵袭的破坏。

其中,该旋动轴24在远离该油压泵31的一端设有一飞轮65,使该旋动轴24在转动时该飞轮65也同步转动,如此利用该飞轮65的转动惯性,使该旋动轴24的转动更顺畅。

请一并参阅图2、图4,为本发明海浪发电装置第二实施例,其基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加以变换设置,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以复数海浪发电装置型态设置,其中,该复数连动装置20共同链接(共享)一单一第二浮筒体12,也即,原本复数个第一浮筒体229形成一面积较大的单一第二浮筒体12,该第二浮筒体12设于所述的这些复数柱体11的内侧,使该第二浮筒体12放置于海面上时,能随海浪上下浮动,同样,该第二浮筒体12是采用不生锈的白铁所制造而成,外面还包护着玻璃纤维部(未图示),用以保护该第二浮筒体12完全不易生锈腐蚀,且该第二浮筒体12也是装水约占1/3容量,当海浪的浪波来时,该第二浮筒体12就会上下起伏作动,用以汲取进行发电操作的海浪动力源。

在本实施例中,该海浪发电装置可为直立式的发电系统架构,例如以长8支柱体11、宽4支柱体11而呈高13公尺的长方形架构平台,该架设平台上方再架设直立式发电系统机(连动装置20、动力转换装置30);当该些柱体11完成的后在柱体11的中间架设该第二浮筒体12,其长约25公尺,宽约6公尺,高约2.3公尺。

请一并参阅图3、图4所示,为本发明海浪发电装置第三实施例,其基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加以变换设置,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以复数海浪发电装置的动力串联集中设置,其中,复数连动装置20共同穿设(共享)一旋动轴24,使该连动装置20对该旋动轴24所产生的旋转动力形成串联集中的加强效应,并将该旋动轴24的加强旋转动能通过该动力转换装置30传给该发电装置40,使该发电装置40产生更大的电能。

请一并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海浪发电装置可进一步设有一密闭空间的机房50,该机房50设于临海的陆岸200处,用以设置该油压马达32、油箱35及发电装置40,换言之,该动力转换装置30仅以该出油管33、第二回油管36进出该机房50,使将大海的能量吸收的后再将能量引到密闭空间的机房50内再行发电,以避免发电装置40及相关设备(油压马达32、油箱35等)、控制设备(未图示)等受到海风及盐份的湿气侵袭而容易腐蚀生锈。

请一并参阅图6,为本发明海浪发电装置第四实施例,其基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加以变换设置,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该机架装置10a、连动装置20、动力转换装置30及发电装置40设于临海的陆岸200处,而一第三浮筒体12a设置于海中;另一高架体70,其设于该陆岸200上且相对该机架装置10a更远离海,即该机架装置10a位于该高架体70与第三浮筒体12a之间;该高架体70上方枢设有一压杆71,该压杆71另一端连接该第三浮筒体12a。再者,该机架装置10a可不限于其组装构成,其主要用以设置该连动装置20及动力转换装置30的部分构件,该连动装置20的支撑轴杆227a(滑动构成22)枢接或连接该压杆71,使该压杆71随第三浮筒体12a的上下位移作动时,持续性地连动该支撑轴杆227a、滑动构成22上下作动,进而同前述的方式产生电力,不再赘述。另,当设置具有复数连动装置20时,各该支撑轴杆227a(滑动构成22)的顶端共同连接该压杆71,使该连动装置20对该旋动轴24所产生的旋转动力也可形成串联集中的加强效应。

本发明海浪发电装置凭借上述构成,其能充分利用大海浪波的上下高低起浮能量,将其转化为动能并予串连集中,再将动能经由发电机装置稳定且顺畅地转换为电能,进而积极实现海浪发电的产业利用性;且同时可将大海浪波所产生的动能引到密闭空间的机房内进行发电,使避免发电装置、控制设备等重要机件受到海风及盐份的湿气侵袭或腐蚀生锈,进而具有极佳的实施应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已凭借上述实施例进行更详细说明,惟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所举例的实施例,凡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对所述的这些结构作各种变化及修饰仍属本发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