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2937发布日期:2019-03-05 20:3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技术中,小排量发动机缸孔之间多采用两侧水套直接相通的形式,但是对于相对大排量的发动机来说,因为气缸内热量很大,在两缸之间通过铸造件的实体进行分隔以防止缸孔热变形。这样对于两个气缸间的机体冷却就造成困难。目前有的厂家在两缸之间只采用单一的通水孔进行冷却,其方式是:来自发动机机体水套的冷却水通过该通水孔从两缸之间流过。显然这种通水孔的设计其冷却效果非常有限,由于造成热应力差异较大而使机体缸孔变形,导致机体的缸孔发生“拉缸”的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柴油机冷却水套的缺陷,提供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由机体进水道、出水道和冷却水道组成,包括缸体、缸盖、水泵、热交换器,所述缸体的上端与所述缸盖连接;所述缸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水腔连接;所述第二水腔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上方的所述缸体上设有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第一出水道和第二出水道;所述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与所述第一水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道、第二出水道与所述第二水腔连通;所述缸盖上设有第一冷却水道、第二冷却水道、第三冷却水道、第四冷却水道、第五冷却水道、第六冷却水道和第七冷却水道;所述第三冷却水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道连通,所述第三冷却水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第五冷却水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道连通,所述第五冷却水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冷却水道、所述第七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第七冷却水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道连通;所述第六冷却水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第六冷却水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道连通。

还包括喷油器;所述喷油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缸盖上;所述第一冷却水道与所述第四冷却水道、所述第六冷却水道与所述第七冷却水道分别交叉的设置在所述喷油器的两端。

所述第一进水道和所述第二进水道的横截面积之和与所述第一出水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道的横截面积之和相等。

所述第一水腔和所述第二水腔之间的所述缸体上设有多条横向水道。

所述第一进水道和所述第二进水道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75度。

所述第一出水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道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75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缸体的冷却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减小缸体周围壁厚的热应力,有效降低了缸体热变型的潜在隐患;在缸体上设置倾斜交叉的第一进水道和第二进水道、第一出水道和第二出水道,不会影响缸体的机械强度;

2.本发明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通过将水泵、热交换器设置在机体一侧,水道集成在机体中,简化了机体结构,提高了机体刚度和铸造工艺性,可使整机的设计达到轻量化、高强度、高紧凑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的整机性能,且整机外观漂亮;

3.本发明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由于采用在机体水腔直接加水,冷却水循环使用,柴油机机体升温快、使用热水少,有利于满足冬季寒区启动柴油机的特点。;

4.本发明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缸体的进出水量相等,有利于缸体周边得到等值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由机体进水道、出水道和冷却水道组成,包括缸体4、缸盖1、水泵5、热交换器6,所述缸体4的上端与所述缸盖1连接;所述缸体4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水腔3和第二水腔7;所述水泵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水腔3通过第一水管51连接;所述第二水腔7与所述热交换器6的输入端通过第二水管61连接;所述热交换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水泵5的输入端通过第三水管65连接;所述水泵5和所述热交换器6设置在所述缸体4一侧。

所述第一水腔3和第二水腔7上方的所述缸体4上设有第一进水道31、第二进水道32、第一出水道71和第二出水道72;所述第一进水道31、第二进水道32与所述第一水腔3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道71、第二出水道72与所述第二水腔7连通。

所述缸盖1上设有第一冷却水道11、第二冷却水道12、第三冷却水道13、第四冷却水道14、第五冷却水道15、第六冷却水道16和第七冷却水道17;所述第三冷却水道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道32连通,所述第三冷却水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12连通;所述第五冷却水道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道31连通,所述第五冷却水道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冷却水道14、所述第七冷却水道17连通;所述第七冷却水道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12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12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道71连通;所述第六冷却水道1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12连通,所述第六冷却水道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道72连通。

还包括喷油器2;所述喷油器2固定安装在所述缸盖1上;所述第一冷却水道11与所述第四冷却水道14、所述第六冷却水道16与所述第七冷却水道17分别交叉的设置在所述喷油器2的两端,在喷油器2周围形成环流,加强了冷却效果。

所述第一进水道31和所述第二进水道32的横截面积之和与所述第一出水道71和所述第二出水道72的横截面积之和相等,使缸体4的进出水量相等,有利于缸体4周边得到等值的冷却。

所述第一水腔3和所述第二水腔7之间的所述缸体4上设有多条横向水道37,便于缸体4上其他结构的冷却。

所述第一进水道31和所述第二进水道32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75度,优选45度,所述第一出水道71和所述第二出水道72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75度,优选45度;设置倾斜交叉的水道,不会影响缸体4的机械强度。

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套,第二水腔与热交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热交换器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与第一水腔连通;第一出水道、第二出水道与第二水腔连通;第三冷却水道的一端与第二进水道连通,第三冷却水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水道连通;第五冷却水道的一端与第一进水道连通,第五冷却水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冷却水道、第七冷却水道连通;第七冷却水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水道连通;第一冷却水道的一端与第二冷却水道连通,第一冷却水道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道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冷却水循环使用,柴油机机体升温快、使用热水少,冷却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安联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5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