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水利发电水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063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水利发电水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是用在水力发电领域。

技术背景

在我国广大乡村河道及堤坝中存在大量的地下水,地下水不断的通过地下泉眼送出至河道及堤坝中,在河道及堤坝超出额定蓄水水位时,多出的水就会流向下游,雨季时的雨水满出时也会流向下游,可将流向下游的水收集转换发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是采取了重力及浮力的相互原理,将河道及堤坝中流向下游的水充分的收集利用转换发电。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用于我国广大乡村公共照明的小型水利发电设备,是通过上游河道及堤坝中流向下游水的重力冲压动能和下游河道中水的浮力能相互作用于本发电系统达到节能发电的目的。

本发明专利是将系统内的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的上端设置浮漂排水槽,浮漂排水槽的内壁设置浮漂排水槽排水口,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和浮漂排水槽的直径和面积相等,浮漂排水槽的高度是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总高度的六分之一,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通过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向上运动时浮漂排水槽的槽口向上,当浮漂排水槽的槽底平面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越过下游河道水位上平面线时漂排水槽里的水会从浮漂排水槽排水口排出到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内,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从水车箱体排水侧向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运动,在水车右下链轮盘和水车左下链轮盘的支撑下沿水平方向向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移动,移动时通过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内将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向水车箱体排水侧渗出的水带回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内,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和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之间的间隙要在满足相互运动的前提下密封,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的总长度是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的总长度和两个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之间间隙的长度相加总和的两倍,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的内圆直径和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的外圆直径要在满足相互运动的状态下密封,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水平的固定在水车内的底部,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的下游河道水位上平面线到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的底边之间要和水车箱体排水侧之间隔离密封,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的下方和水车箱体排水侧之间要在满足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和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之间的相互运动的前提下密封,密封是为了保持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和水车箱体排水侧之间的水位落差,利用水位落差来保证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有一定的浮力值,水车箱体排水侧内的水车箱体排水侧水平面线应在水车运转时始终处于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底边的水平延伸线上,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的下游河道水位上平面线在水车运转时始终不能超过发电机的底平面,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和水车箱体排水侧之间除了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连接相通外相互独立互不相通,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和浮漂集水槽的直径和面积相等,浮漂集水槽是45度的斜面敞开式圆形槽体,高度是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高度的三分之一,浮漂集水槽槽体的底面是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的端面,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在水车内做顺时针运转,从上游河道流向下游河道的水聚集在浮漂集水槽内将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向下推动运转,当浮漂集水槽的底平面和浮漂左侧导流板的上端重合时浮漂集水槽内的水全部流出至下游河道,当浮漂集水槽向下至水车右上链轮盘的左侧时开始蓄水,设置水车箱体排水侧隔离板是为了阻止下游河道的水流入水车箱体排水侧,阻止下游河道的水流入水车箱体排水侧是为了保证水车箱体排水侧的水位线始终保持在水车箱体排水侧水平面线的位置,从而保证水车箱体排水侧水平面线以上始终处于无水状态,水车右上链轮盘和水车左上链轮盘之间的浮漂限流板是为了防止浮漂集水槽的水流向两侧,浮漂限流板固定在链轮支撑架上,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的底平面在下游河道底面平面线的下方是为了增大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向上的浮力,下游河道水位上平面线要低于水车右上链轮盘的底平面,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在水车右上链轮盘、水车右下链轮盘、水车左上链轮盘、水车左下链轮盘、传动防锈链带及链轮支撑架的支撑下运转带动发电机,可将发出的电供给公共照明及公共安防系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专利中的传动系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专利中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和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的侧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专利中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浮漂集水槽、浮漂排水槽、浮漂排水槽排水口及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的示意图;

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中的图号:1、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2、浮漂集水槽,3、浮漂排水槽,4、发电机,5、下游河道水位上平面线,6、浮漂排水槽排水口,7、水车右上链轮盘,8、水车右下链轮盘,9、水车左上链轮盘,10、水车左下链轮盘,11、下游河道底面平面线,12、传动防锈链带,13、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14、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15、水车箱体排水侧,16、水车箱体排水侧水平面线,17、浮漂左侧导流板,18、水车箱体排水侧隔离板,19、浮力蓄水侧河床,20、上下游水体隔离堤坝,21、浮漂限流板,22、上游河道水位平面线,23、链轮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法

参见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专利的实施方法如下:是由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发电机、水车右上链轮盘、水车右下链轮盘、水车左上链轮盘、水车左下链轮盘、传动防锈链带、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水车箱体排水侧、浮漂左侧导流板、水车箱体排水侧隔离板、浮漂限流板及链轮支撑架组成水车;

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的上端设置有浮漂排水槽,浮漂排水槽的内壁设置有浮漂排水槽排水口,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的下端设置有浮漂集水槽,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和浮漂排水槽的直径和面积相等,浮漂排水槽的高度是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总高度的六分之一,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和浮漂集水槽的直径和面积相等,浮漂集水槽是45度的斜面敞开式圆形槽体,高度是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高度的三分之一,浮漂集水槽槽体的底面是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的端面;

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在水车内做顺时针运转,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和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之间的间隙要在满足相互运动的前提下密封,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的总长度是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的总长度和两个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之间间隙的长度相加总和的两倍,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水平的固定在水车内的底部;

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的水位平面线到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的底边之间要和水车箱体排水侧之间隔离密封,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的下方和水车箱体排水侧之间要在满足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和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之间的相互运动的前提下密封,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和水车箱体排水侧之间除了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连接相通外相互独立互不相通,链轮支撑架上设置有水车右上链轮盘、水车右下链轮盘、水车左上链轮盘、水车左下链轮盘及浮漂限流板,四个链轮盘之间设置有传动防锈链带,传动防锈链带上设置有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水利发电水车设备,主要包括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发电机、水车右上链轮盘、水车右下链轮盘、水车左上链轮盘、水车左下链轮盘、传动防锈链带、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水车箱体浮力蓄水侧、水车箱体排水侧、浮漂左侧导流板、水车箱体排水侧隔离板、浮漂限流板及链轮支撑架,轻质圆柱体活塞式空心浮漂在水车内做顺时针运转,水车底部半圆式套筒槽水平的固定在水车内的底部,是采取了重力及浮力原理,通过上游河道及堤坝中流向下游水的重力冲压动能和下游河道中水的浮力能相互作用于本发电系统发电。

技术研发人员:刘言成;刘立上;殷木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言成;刘立上;殷木云
技术研发日:2017.11.14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