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进喷嘴集成式SCR后处理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534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轴进喷嘴集成式SCR后处理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进喷嘴集成式scr后处理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尾气后处理技术是必须采用的技术措施。而scr能够满足国iv及国v排放标准,scr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尿素喷射系统(俗称尿素泵)将32.5%浓度的尿素水溶液雾化后喷入排气管中与发动机尾气混合,尿素水溶液经过热解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将柴油机尾气中有害的氮氧化合物(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n2)和水,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scr路线的首要任务是使尾气与氨雾充分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进入催化剂前保证足够温度。现有技术中的scr在处理汽车尾气过程中存在尾气与氨气混合不充分的问题,从而造成尾气处理不完全,且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轴进喷嘴集成式scr后处理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其结构巧妙、高效、合理,能够使氨气和尾气充分混合,同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轴进喷嘴集成式scr后处理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体,所述混合筒体内设有前旋流隔板和后旋流隔板,所述前旋流隔板和后旋流隔板将混合筒体内部分为前腔体、中间腔体和后腔体,中间腔体部分的混合筒体上设有喷射底座;前旋流隔板和后旋流隔板上均设有猫耳状或球形的旋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旋流隔板为整体向中间腔体凹陷的弧形面,所述后旋流隔板中部向后腔体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前旋流隔板和后旋流隔板上的旋流结构均为6-10个,均布于前旋流隔板和后旋流隔板的外圈。

进一步的,所述后旋流隔板上设有孔。

进一步的,所述孔为5-15个,均布于后旋流隔板的内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结构合理,稳定性高,能够使氨气和尾气充分混合,并且能够节省混合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气体混合效率,保证了尾气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腔体、2-中间腔体、3-喷射底座、4-后旋流隔板、5-后腔体、6-混合筒体、7-前旋流隔板、8-旋流结构、9-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轴进喷嘴集成式scr后处理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体6,在混合筒体6内设有前旋流隔板7和后旋流隔板4,前旋流隔板7和后旋流隔板4将混合筒体6内部分为前腔体1、中间腔体2和后腔体5。在中间腔体2部分的混合筒体6上设有喷射底座3。前旋流隔板7和后旋流隔板4上均设有猫耳状或球形的旋流结构8。其旋流结构8均为6-10个,均布于前旋流隔板7和后旋流隔板4的外圈。为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前旋流隔板7设置成整体向中间腔体2凹陷的弧形面,后旋流隔板4中部向后腔体5凹陷。在后旋流隔板4上还设有孔9,孔9为5-15个,均布于后旋流隔板4内圈。

具体使用时,将前腔体1与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相连接,汽车发动机的尾气经进入前腔体1,经过前旋流隔板7的扰动,旋转起来。尿素由尿素喷嘴进入中间腔体2内与尾气混合,混合气体在前中间腔体2中经过混合,再通过后旋流隔板4,使混合气体得到充分的混合,然后送入后腔体5之后的催化剂载体。其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同时,能够使氨气和尾气充分混合,节省混合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气体混合效率,保证了尾气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进喷嘴集成式SCR后处理双旋流尿素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体,所述混合筒体内设有前旋流隔板和后旋流隔板,所述前旋流隔板和后旋流隔板将混合筒体内部分为前腔体、中间腔体和后腔体,中间腔体部分混合筒体上设有喷射底座;前旋流隔板和后旋流隔板上均设有猫耳状或球形的旋流结构。其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结构合理,稳定性高,能够使氨气和尾气充分混合,并且能够节省混合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气体混合效率,保证了尾气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一博;段一军;朱亮;曲洪亮;贡豪;潘健;程国伦;林浩健;徐超;徐文清;吴杰;胡忠斌;郑天峰;冯友康;胡婷;曾德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3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