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023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属于车辆工程和工程热物理领域,发动机冷却、中冷、空调和热管理方向。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传统的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的散热管、散热带采用垂直且均匀分布的布置结构,在与风扇带动的气流方向不一致时,导致相同的风扇功耗下冷却空气流速/流量不能达到最优,这不仅会增加可调风扇(如硅油风扇、电磁风扇、电动风扇等)的功率损失,还大幅降低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换热性能,从而导致设计的冷却模块尺寸增加、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将换热器的散热管、散热带设置一定的角度,从而解决现有产品迎风面与所需气流方向不协调的问题,调节散热管、散热带的分布,以平衡不同风扇布置位置的冷却空气流场均匀性,从而提高冷却空气流速,强化换热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芯体和设置在芯体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设有第一管口,所述第二腔体上第二管口;所述芯体包括若干个散热管和若干个散热带,所述若干个散热管和若干个散热带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芯体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散热带布置密度较大,所述第二区域散热带布置密度较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散热带的波高为3-5mm,所述第二区域散热带的波高为7-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散热带的波距为1-3mm。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散热管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若干个散热管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90°,所述散热管和散热带之间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突出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将换热器的散热管、散热带设置一定的角度,从而解决现有产品迎风面与所需气流方向不协调的问题,调节散热管、散热带的分布,以平衡不同风扇布置位置的冷却空气流场均匀性,从而提高冷却空气流速,强化换热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散热管、散热带与实际气流方向平行布置,散热管、散热带密度与实际压力分布相对应的设计,实现冷却空气流场最优,可以大幅提高冷却系统换热性能、降低风扇功率损耗,易于使发动机处于理想的工作温度;本实用新型同时采用不等密度布置散热管和散热带,上部区域的较为密集,下部区域较为宽松,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向倾斜散热管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向倾斜散热带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管;2-散热带;3-第一腔体;4-第一管口;5-第二腔体;6-第二管口;7-第一区域;8-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芯体和设置在芯体两侧的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5;所述第一腔体3上设有第一管口4,所述第二腔体5上第二管口6;所述芯体包括若干个散热管1和若干个散热带2,所述若干个散热管1和若干个散热带2相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芯体包括第一区域7和第二区域8,所述第一区域7散热带2布置密度较大,所述第二区域8散热带2布置密度较小。所述第一区域7散热带2的波高为3-5mm,所述第二区域8散热带2的波高为7-10mm。所述第一区域7和第二区域8散热带2的波距为1-3mm。所述若干个散热管1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若干个散热管1与水平方向平行,所述散热管1和散热带2之间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将换热器的散热管、散热带设置一定的角度,从而解决现有产品迎风面与所需气流方向不协调的问题,调节散热管、散热带的分布,以平衡不同风扇布置位置的冷却空气流场均匀性,从而提高冷却空气流速,强化换热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散热管、散热带与实际气流方向平行布置,散热管、散热带密度与实际压力分布相对应的设计,实现冷却空气流场最优,可以大幅提高冷却系统换热性能、降低风扇功率损耗,易于使发动机处于理想的工作温度;本实用新型同时采用不等密度布置散热管和散热带,上部区域的较为密集,下部区域较为宽松,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2,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实施例,散热管倾斜设置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芯体和设置在芯体两侧的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5;所述第一腔体3上设有第一管口4,所述第二腔体5上第二管口6;所述芯体包括若干个散热管1和若干个散热带2,所述若干个散热管1和若干个散热带2相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芯体包括第一区域7和第二区域8,所述第一区域7散热带2布置密度较大,所述第二区域8散热带2布置密度较小。所述第一区域7散热带2的波高为3-5mm,所述第二区域8散热带2的波高为7-10mm。所述第一区域7和第二区域8散热带2的波距为1-3mm。所述若干个散热管1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若干个散热管1与水平方向有一定夹角,倾斜设置;所述散热管1和散热带2之间相互垂直。

实施例三

如图3,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实施例,散热带倾斜设置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向整流式汽车冷却模块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芯体和设置在芯体两侧的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5;所述第一腔体3上设有第一管口4,所述第二腔体5上第二管口6;所述芯体包括若干个散热管1和若干个散热带2,所述若干个散热管1和若干个散热带2相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芯体包括第一区域7和第二区域8,所述第一区域7散热带2布置密度较大,所述第二区域8散热带2布置密度较小。所述第一区域7散热带2的波高为3-5mm,所述第二区域8散热带2的波高为7-10mm。所述第一区域7和第二区域8散热带2的波距为1-3mm。所述若干个散热管1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若干个散热管1与水平方向平行;所述散热带相对于散热管倾斜设置。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